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俊荣  王焕磊  时婧  徐飞  郑起  王媛媛  毕铭雪  从铭玥  孙海静 《辽宁化工》2020,49(9):1052-1054,1058
对氯化胆碱-乙二醇(Ch Cl-EG)低共熔溶剂中Ni的电沉积行为进行研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Ch Cl-EG低共熔溶剂中电沉积Ni的电化学行为、成核生长机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对电沉积得到的镀层进行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ChCl-EG低共熔溶剂的电化学窗口为2.55V,在ChCl-EG低共熔溶剂中镍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是0.1V、-0.96V,还原过程为一步还原,电极还原反应不可逆,镍沉积的成核机理属于三维瞬时成核,得到的镍镀层平整、致密。  相似文献   

2.
采用由0.1 mol/L氯化胆碱、0.2 mol/L尿素和0.1 mol/L AgNO3组成的低共熔体系镀液电沉积银.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银离子电沉积的电化学行为.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塔菲曲线测试分别研究了沉积电位对银镀层的微观形貌、相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98 V(相对于银|氯化银电极)下电沉积所得银层呈枝晶状结构,厚度约为12μm,耐蚀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极化曲线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K4P2O7·3H2O+Sn2P2O7溶液体系中Sn(II)的阴极还原反应机理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焦磷酸盐溶液体系电沉积Sn的表观活化能为13~14 k J/mol,即电极过程遵循扩散控制的动力学规律。Sn2+在焦磷酸盐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Sn(P2O7)2]6-,但在阴极直接放电还原的是[Sn(P2O7)]2-,电沉积锡的可能机理为:[Sn(P2O7)2]6-[Sn(P2O7)]2-+42 7P O-;[Sn(P2O7)]2-+2e-→Sn+42 7P O-。  相似文献   

4.
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电镀液,有着电化学窗口宽、电导率高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近年来常作为电沉积制备锡及锡合金的备选镀液,在电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以氯化胆碱基低共熔溶剂为电镀液,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金属锡及锡二元、三元合金镀层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温度、浓度、添加剂等因素对电沉积制备锡及锡合金镀层的影响,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程超  孙才英 《精细化工》2013,30(10):1155-1159,1176
以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和乙二醇(EG)为原料,离子液体[Bmim]BF4与对甲苯磺酸(p-TSA)为协同催化剂,合成了一种阻燃剂聚甲基膦酸乙二醇酯。通过正交实验L9(33),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n(DMMP)∶n(EG)=1∶1;催化剂总用量为DMMP物质的量的3%,其中[Bmim]BF4占1%,p-TSA占2%;反应温度为155170℃;反应时间为4 h。产物为淡黄色透明黏稠液体,酸值370 mg KOH/g。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品结构;用液质分析了产品组成为十几种不同程度的乙二醇甲基膦酸二甲酯聚合物;用气质分析了副产物组成主要为甲醇、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和二缩乙二醇。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不同锡含量的Ni-Sn合金.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了镀层的形貌和结构.采用阳极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测试、浸泡实验研究了Ni-Sn合金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得的Ni-Sn合金镀层为Ni相晶态结构,Ni-7.72wt%Sn合金镀层在人工海水中的腐蚀电位最正,电化学反应电阻最大,耐蚀性最佳.浸泡实验结果表明,Ni-7.72wt%Sn合金在人工海水中耐蚀性与SUS304相近,优于Ni-P合金.  相似文献   

7.
以苄基氯和锡粉为原料,n(Sn)∶n(BzCl) =1.0∶1.0的条件下,在乙苯中直接合成二苄基二氯化锡( Bz2 SnCl2),产率达80%以上;以二苄基二氯化锡、对硝基苯甲酸和三乙胺为原料,合成了二苄基锡二对硝基苯甲酸酯[ Bz2 Sn( O2 CPhNO2)2],当n(Bz2 SnCl2)∶n(HOCOPhNO...  相似文献   

8.
苏梦洋  王利民  李俊  徐杰  陈飚  车飞 《电镀与涂饰》2021,40(17):1322-1327
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腰果酚聚氧乙烯醚(BGF)对甲磺酸体系中锡电沉积的影响,并分析了BGF对电镀锡层表面形貌和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BGF能够抑制Sn2+的还原反应和传质扩散,改变锡晶粒成核过程,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最终得到细致、平整的锡镀层.  相似文献   

9.
分别乙二醇和两种低共熔溶剂(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1∶2)、氯化胆碱/乙醇酸(摩尔比1∶3))为萃取剂,设计萃取精馏和隔壁塔萃取精馏流程,模拟分离乙醇和水形成的共沸体系。使用灵敏度分析对上述流程分别进行了参数优化。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年度费用(TAC)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乙二醇和低共熔溶剂为萃取剂的萃取精馏和隔壁塔萃取精馏均能实现乙醇-水的分离;年度费用结果表明采用氯化胆碱/乙二醇(摩尔比1∶2)的隔壁塔萃取精馏费用最低,为最优工艺。  相似文献   

10.
采用恒电位法在氯化胆碱-丙二酸类离子液体中电沉积制备了Zn-Ni合金镀层.重点研究了沉积电位对Zn-Ni合金镀层孔隙率、耐蚀性、结合力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 V下电沉积所得Zn-Ni合金镀层的孔隙率较低,表面平整致密,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
在五水四氯化锡存在下,由氯乙酸和正丁醇合成氯乙酸正丁酯。研究了反应中的影响因素。当氯乙酸、正丁醇和四氯化锡物质的量的比为1∶1.5∶0.029,回流分水90 min时,氯乙酸正丁酯收率为91.3%。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阴极极化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研究了焦磷酸盐溶液体系在铜电极上电沉积白铜锡的电化学行为,并分析了不同添加剂对电沉积白铜锡阴极过程和电沉积层晶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磷酸盐溶液体系电沉积白铜锡为不可逆电极过程,溶液中Cu2+与Sn2+也有互相促进电沉积的作用。添加剂IEP、DPTHE和JZ-1都会影响溶液中Cu2+和Sn2+离子还原的阴极极化和电沉积白铜锡的晶相结构。IEP和JZ-1都具有增强Sn2+还原的阴极极化和降低Cu2+还原的阴极极化的双重作用。无添加剂和添加IEP或DPTHE的镀液中电沉积所得白铜锡的晶相结构都为Cu6Sn5,添加JZ-1的镀液中电沉积所得白铜锡的主要晶相结构则为Cu41Sn11。  相似文献   

13.
固体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逢恺 《化工时刊》2007,21(5):44-46
研究了几种固体酸催化合成柠檬酸三甲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四氯化锡的催化酯化活性最好,并讨论了以四氯化锡为催化剂时,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与酯化程度的关系,确定了合成柠檬酸三甲酯的最佳条件∶醇酸物质的量比为8∶1,催化剂用量为1.2 g,带水剂用量为20 mL,反应时间为8 h。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89%。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流(DC)、脉冲(PC)和超声脉冲(UPC)电沉积方式在Q235钢表面制备Ni-Sn-Mn合金镀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辉光放电光谱仪(GDS)、X射线衍射仪(XRD)、Tafel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不同电沉积方式对镀层表面形貌、元素含量、沉积速率、相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采用直流、脉冲、超声脉冲电沉积方式制备的镀层,Ni和Sn质量分数依次减小,Mn质量分数依次增大,沉积速率依次提高;直流电沉积镀层晶粒粗大,存在裂纹和孔隙,耐蚀性较差;脉冲电沉积镀层晶粒细化,无明显缺陷,耐蚀性较高;超声脉冲电沉积镀层均匀致密,呈非晶结构,在3.5%Na Cl溶液中具有最正的自腐蚀电位(-0.346 V)、最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3.162×10~(-8)A/cm~2)和最大的电荷转移电阻(9 143Ω·cm~2),镀层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赫尔槽试验与直流电解试验,研究了添加剂在焦磷酸盐溶液体系无氰电镀铜-锡合金(低锡)工艺中的作用。该体系镀液组成与工艺条件为:Cu2P2O7·3H2O25g/L,Sn2P2O71.0g/L,K4P2O7·3H2O250g/L,K2HPO4·3H2O60g/L,温度25℃,pH8.5,电流密度1.0A/dm2。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谱(EDS)、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研究了添加剂对镀层组成结构、外观、耐腐蚀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焦磷酸盐溶液体系无氰电镀铜-锡合金(低锡)时使用有机胺类添加剂可抑制Sn的析出,使合金镀层致密均匀,耐蚀性能好。镀层结晶主要为Cu13.7Sn结构,镀层中Sn含量为9%~11%。镀液中添加剂的使用量增加,则合金镀层中的Sn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含有NiCl_2·6H_2O的高压CO_2膨胀氯化胆碱和乙二醇型低共熔体系中进行金属镍的电沉积,采用低倍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显微硬度及厚度测试方法研究了乙二胺对金属镍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添加乙二胺可以成功电沉积得到光亮并且呈现银白色金属光泽的镍镀层,乙二胺的加入量在3.0~6.0 mol·L~(-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甲基磺酸盐在锡及锡基合金镀层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甲基磺酸(MSA)盐镀液体系的特点。分析了电镀锡及可焊性锡合金镀液的主要成分及特点,介绍了MSA体系在电镀锡钢板中的应用。对比了电镀无铅镀层和Sn–Pb合金镀层的性能,给出了电镀及化学镀锡及锡基合金的工艺配方及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8.
硅胶负载四氯化锡催化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荣 《应用化工》2005,34(7):435-437
以硅胶负载四氯化锡为催化剂,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丁醛乙二醇缩醛。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胶负载四氯化锡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丁醛与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1.5,环己烷为带水剂,催化剂用量占反应原料总质量的1.0%,反应时间为1.5h时,丁醛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87.3%。  相似文献   

19.
以环境友好试剂氯化锡为催化剂,对苯甲醛与乙二醇的缩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该绿色催化剂的用量、醛醇摩尔比、带水剂等因素对苯甲醛乙二醇缩醛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锡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回流条件下,催化剂用量约占醛用量的2.83%质量分数,醛醇物质的量的比为1:1.5,带水剂环己烷的用量为5mL时,反应90min,苯甲醛与乙二醇缩醛收率达77.3%。  相似文献   

20.
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在工业上具有重要意义。采用COSMO-RS模型对40种用于间甲酚-异丙苯分离的低共熔溶剂进行筛选,结合σ-profile和σ-potential对筛选得到的低共熔溶剂的高萃取性能进行分析。并采用液液相平衡实验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优化了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COSMO-RS模型筛选得到的氯化胆碱(ChCl)∶乙二醇(EG)(1∶2)、ChCl∶丙三醇(Gly)(1∶2)、ChCl∶乳酸(LA)(1∶2)三种低共熔溶剂与间甲酚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与异丙苯之间存在排斥作用。液液相平衡实验证实了COSMO-RS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其中ChCl∶EG(1∶2)具有最高的分配系数和选择性系数,且黏度最低,被选定为最佳的低共熔溶剂。在25℃、ChCl∶EG(1∶2)与模型油质量比为1∶1时,ChCl∶EG(1∶2)对间甲酚萃取率高达98.41%,同时异丙苯夹带量仅为8.41%,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