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铸造技术》2015,(11):2657-2662
用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对热轧钢板表面常见的氧化铁皮缺陷进行观察,分析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麻点与凹坑都是由于硬质的氧化铁皮压入造成的。翘皮缺陷是由于残留的高温氧化铁皮压入表面,在后期轧制过程不能轧合而形成的。红色氧化铁皮缺陷主要发生于含Si高的特定钢种中,该缺陷主要是由于除鳞裂纹中断和生成剥离性差的Fe2SiO4造成的。纺锤状氧化铁皮缺陷是典型的一次氧化铁皮压入造成的,线条状氧化铁皮缺陷是二次或三次氧化铁皮压入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的成因、特点及结构组成,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控制工作辊辊面质量、优化终轧和卷取温度、提高钢卷冷却速率等措施,使冷轧基料产品的酸洗速度由原来约30-40m/min提高至60-70m/min,酸洗时间缩短了40%~50%。  相似文献   

3.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SPHC热轧带钢头部氧化铁皮缺陷的微观形貌,对现场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带钢头部氧化铁皮缺陷形成主要原因,并提出优化加热炉烧钢工艺、控制中间坯温度、优化除鳞工艺等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头部氧化铁皮缺陷与轧制温度密切相关,中间坯头部温度过高是形成头部氧化铁皮缺陷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4.
陈光 《上海金属》2022,44(1):12-15,21
汽车板的锆化处理是涂装前进行的无磷预处理工序.某汽车厂冷轧钢板锆化处理后表面有目视难以发现、用硝酸酒精溶液擦拭得以显现的条纹状缺陷.研究了该缺陷的实质和形成原因.结果表明:该缺陷产生的根源是带钢热轧过程中被压入的氧化铁皮.通过优化热轧除鳞工艺,已使冷轧钢板表面条纹状缺陷的发生率从3.5%降低到了0.1%以下.  相似文献   

5.
分析研究了马钢CSP冷轧镀锌板表面缺陷,得出其表面缺陷源于保护渣、脱氧产物和耐火材料所引起夹杂的结论。为此,有针对性地调整了精炼吹氩和喂丝量,改进了连铸过程对钢液的保护,进一步规范了连铸换包和加保护渣操作,并把结晶器窄面倒锥度调整为1.2%、铸坯厚度从72 mm调整为90 mm。上述措施实施后,冷轧镀锌产品表面缺陷得到有效控制,表面缺陷从调整前9.97%下降到2.59%。  相似文献   

6.
詹光曹 《轧钢》2019,36(2):26-30
针对中厚板“花斑”缺陷问题,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能谱(EDS)仪分析了氧化铁皮压入区域氧化铁皮厚度及底层物质构成;结合钢材加热过程中表面一次氧化铁皮的形成机理,通过生产试验验证了由于铁橄榄石附着导致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无法除净,在轧制过程中压入钢板表面且在后续冷却过程中剥离,形成“花脸”缺陷的根本原因。为此,提出了加热和轧制工艺的控制措施,有效改善了钢板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志卫  李杨  李中华  吕耀强  高燕 《轧钢》2020,37(6):95-99
针对热轧表检仪不能有效识别的片状、条状、山水画状、边部粗糙酸洗氧化铁皮缺陷,介绍了其形貌特征,对热轧工艺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排查,得到了缺陷的形成原因。回炉板坯重复入炉加热,氧化铁皮的生成量将会增加,容易造成酸洗后片状氧化铁皮缺陷。除鳞水压力、喷射角度、喷射面重叠量及除鳞道次对二次氧化铁皮破除能力不足时,容易产生酸洗后条状、山水画状氧化铁皮缺陷。同时,粗轧工作辊轧制公里数较长、中间坯温度过高也会对山水画状氧化铁皮缺陷有一定的影响。热轧带钢终轧或卷取温度较高,薄规格带钢板形较差时,会造成酸洗后带钢边部粗糙氧化铁皮缺陷。为此,对板坯加热工艺、粗轧及除鳞工艺、精轧及层冷工艺进行了优化,大大降低了酸洗板氧化铁皮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生存  王浩宇  周旬  张郢 《轧钢》2024,(1):112-117
热轧工序中钢材氧化铁皮的形成受轧制工艺参数、钢种、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带钢表面质量不合格,并造成产线正常生产秩序被打乱。针对连铸连轧短流程产线低碳钢因氧化铁皮缺陷降级率高的问题,结合产线特点和轧制工艺,对氧化铁皮缺陷形成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短流程工艺成品带钢氧化铁皮缺陷主要分为板道系﹑温度系﹑除鳞系3类。板道系氧化铁皮缺陷主要是产线辊道工况异常形成的柳叶状或纺锤状氧化铁皮压入,温度系氧化铁皮缺陷主要受轧制工艺制度的影响,除鳞系氧化铁皮缺陷主要由除鳞设备能力不足造成。通过对轧前工况设备的确认﹑使用合理的轧制温度和卷取温度,以及改造升级除鳞集管设备,将成品带钢氧化铁皮缺陷降级率由之前的10%以上降至0。  相似文献   

9.
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相关试验方法,对薄规格冷轧基板SPHC边部分层缺陷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对缺陷形貌、成分、金相组织、金属流线及轧制设备与工艺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边部分层缺陷形成于精轧第6道次,该道次前钢板边部发生翻边是造成边部分层缺陷的直接原因;而钢板边部翻边是由于轧制过程中钢板严重跑偏,并与带有磨损凹槽的侧导板发生碰撞,钢板边部沿凹槽内缘上翘造成的.从避免钢板跑偏和侧导板严重磨损两方面采取措施后,成功地避免了该缺陷产生.  相似文献   

10.
史园园  郑宏伟 《轧钢》2017,34(1):40-42
钢纤维用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对其拉拔前的机械除鳞有较大的影响。为此,研究了不同吐丝温度和冷却工艺下盘条表面的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结果表明:吐丝温度越高(860 ℃增加到890 ℃),生成的FeO层越厚(22 μm);冷却速率越快(05 ℃/s增加到1.5 ℃/s),生成的Fe3O4层越薄(12 μm)。当吐丝温度为880 ℃、冷却速率为1.5 ℃/s时,氧化铁皮厚度较薄(总厚度15 μm),致密度较高(FeO:Fe3O4厚度比为4∶1),易于机械除鳞和拉拔。  相似文献   

11.
吕长宝 《轧钢》2019,36(1):31-36
分析了热轧带钢酸洗山水纹缺陷的形成机理,即粗轧时板坯表面新生成的或者残留的氧化铁皮在辊缝中开裂,在轧制力作用下,硬度比氧化铁皮低的基体金属被挤压入裂缝形成粗轧条纹。现场调查显示,精轧除鳞后粗轧条纹上残留大量黑色Fe3O4,这些残留的氧化铁皮颗粒在精轧时被压入带钢基体并与带钢同步纵向延展,导致酸洗后带钢表面相应区域与周边正常区域出现轻微的粗糙度差异和明显的色差,形成山水纹色差缺陷。  相似文献   

12.
么玉林  李旭  王鹏飞  颜廷强 《轧钢》2021,38(5):54-58
冷轧带钢倾斜浪缺陷即带钢表面斜纹是冷连轧产品普遍存在的一种板形缺陷,其产生机理及调控手段尚不清楚。介绍了倾斜浪缺陷的特征;进行了轧制规程调整、轧机设备精度调整等轧制试验。结果表明,双边浪轧制和调节五机架前后张力对倾斜浪缺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综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认为轧机出口带钢横断面张力不均,造成张力大的部分条元延伸率大,即造成带钢横断面的金属纵向延伸率不同,不能均匀纵向流动,且产生横向流动,各条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应力,当内应力足够大就会引起带钢翘曲;此条元的带钢翘曲后,张力变小,相邻条元的张力变大,带钢翘曲沿着带钢纵向斜的方向移动,便产生了倾斜浪缺陷。为此,提出了采用双边浪轧制和调整五机架前后轧制张力共同抑制倾斜浪缺陷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倾斜浪缺陷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闻潮  孙清泉  朱科峰 《轧钢》2010,27(3):62-64
针对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板厂产品易出现黑斑缺陷问题,从原料、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黑斑缺陷成因,并提出了控制带钢板形,优化卷取张力及退火工艺、加强乳化液管理等措施,较好控制了黑斑缺陷,产品合格率达96%。  相似文献   

14.
冷轧带钢表面氧化缺陷的控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丽 《金属世界》2010,(6):45-47
带钢氧化色缺陷曾经一度困扰我厂,严重影响了带钢表面质量。结合我厂的成功攻关实践,文章介绍了冷轧带钢表面的氧化色缺陷的不同形貌特征,从煤气制氢机组和罩式炉两个机组的实际生产特点出发,详细分析了氧化色缺陷的可能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减少冷轧板表面氧化缺陷的可靠控制措施,与大家共同交流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15.
王畅  于洋  王林  高小丽  吴耐  陈瑾 《轧钢》2023,(1):52-58
针对冷轧DP590带钢镀锌后表面条带状色差缺陷问题,对其产生原因及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场发射SEM和EPMA研究了色差缺陷的形貌特点,通过产线排查,分析了条带状色差缺陷产生的间距特点。应用差热分析仪对DP590实验钢的氧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氧化增重速率变化与Al元素界面富集以及FeO-SiO2-Al2O3的熔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DP590镀锌带钢表面条带色差缺陷的形成机理是:精轧除鳞过程中带钢表面高压水重叠区域局部过冷,同时由于热轧过程其他冷却系统(机架冷却水、抑尘水、辊缝冷却水等)的作用,使该区域与其他区域温差可达近100℃;此外,由于钢中添加Si、Al元素,其在界面形成的复合橄榄石相将会降低热传导,氧化铁皮在过冷区域由于Si、Al复合橄榄石相的影响无法完全恢复,在热轧过程中变形能力低,随着轧制的进行,过冷区域氧化铁皮轧制开裂破碎风险加大,在精轧过程中形成条带状氧化铁皮压入缺陷而导致成品条带状色差缺陷。为此,提出板坯出炉温度、除鳞压力、集管高度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金相分析和气泡试验,分析了高强度船板表面花斑缺陷的形貌特征和微观组织,研究了化学成分、轧制工艺对花斑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斑缺陷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二次氧化铁皮在轧制过程中被压入钢板基体,导致钢板表面形成厚度差异较大的氧化铁皮,钢板抛丸后形成凹凸不平的斑状缺陷。通过降低钢中硅含量、优化高压水除鳞方式、低成本改进高压水除鳞系统,有效控制了高强度船板表面花斑缺陷。  相似文献   

17.
陈建明  曹永刚 《铸造技术》2014,(12):2929-2931
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对510L钢进行热模拟轧制实验,研究终轧温度和冷却方式对其表面氧化铁皮微观组织与附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为820920℃时,氧化铁皮主要由Fe3O4和Fe O组成。自然冷却和通风冷却有利于提高氧化铁皮的附着性。  相似文献   

18.
冷轧深冲汽车板表面夹杂缺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等设备,对冷轧深冲汽车板表面存在的两种不同形貌夹杂缺陷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不同形貌的夹杂缺陷的产生一部分主要是因为中间包钢液太少,液面形成漩涡导致覆盖剂卷入造成的。另一部分是由于冶炼过程中的脱氧产物未充分上浮,或者是连铸过程中未保护浇铸产生的二次氧化产物留在钢液中,在钢液凝固过程中低熔点的FeS、FeO由于钢液选分结晶,在晶粒边界及枝晶间析出,经过具有还原性气氛的连续退火炉高温段时被还原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家电用彩涂板在生产卷曲后表面常常会产生压斑缺陷。为了控制压斑缺陷的发生,在对压斑缺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压斑微观形貌以及漆膜涂层玻璃化温度(Tg)的分析测试,探讨了压斑缺陷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压斑缺陷的产生及其形貌特征与彩涂板上/下表面光泽度的差异等相关,光泽度差值绝对值越大、环境温度越高,越易产生压斑缺陷;漆膜涂层的Tg对压斑缺陷形成具有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窦刚  郭振文 《轧钢》2011,28(6):29-31
分析了冷轧重卷机组生产中带钢表面容易出现的典型缺陷特征及其成因,提出了在机组设计和设备设计方面应该采取的多种针对性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