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双狐软件     
双狐微机地震解释系统(DF2D/EDIntegration解释系统) 当您拥有地震数据,就可以直接在微机上完成您的常规地震解释工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地震剖面接收方式多元化、地震剖面对比追踪、断层的平面组合、闭合差校正、自动成图、速度分析及变速空校;三维可视化。双狐微机解释系统仅需工作站费用的一小部分就能给地学家们提供一流的地震解释服务,并完全取代工作站上的解释工作。  相似文献   

2.
《石油物探》2007,46(2):F0003-F0003
当您拥有地震数据,就可以直接在微机上完成您的常规地震解释工作。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地震剖面接收方式多元化、地震剖面对比追踪、断层的平面组合、闭合差校正、自动成图、速度分析及变速空校;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3.
黄贺雄  仲自勉 《测井技术》1994,18(6):436-440
在SUN工作站上开发出测井、地震综合解释软件。该软件能在SUN工作站上合成地震记录,绘制地震记录、测井曲线、合成记录、岩性剖面、倾角杆状图等综合剖面,供地质、测井分析家对储层和构造进行综合解释。在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虽然地震地质解释系统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解释系统己经从简单的二维剖面、平面解释,提高到全三维环境的地震解释。地震解释工作站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地球物理技术,帮助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对于不同施工年度、不同观测系统、不同震源、不同地震仪器采集的地震数据,以及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和参数所获得的不同测线的成果剖面,当利用解释工作站进行相交测线解释时,其地震剖面的振幅强弱、信噪比、相位差、连续性等都有较大的差异(见图上左右相交测线剖面),这样就给解释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地层倾角测井标定过井地震剖面是提高地震成果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在微机上如何对其进行实现:①利用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②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震层位标定得到准确的时深关系;③将地层倾角杆状图标定到地震剖面上;④进行交互解释。  相似文献   

7.
GRIStation/WS-2.0解释系统是由北京地理物理软件公司开发和研制的集成在工作站进行地震资料交互解释的软件系统。目前,2.0版本的GRIStation解释系统已是具备了2-D和3-D地震资料在工作站上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所需的基本功能模块,可用于生产项目。尤其在地震资料显示与解释手段、逆断层作等值线、编制汉字图形等方面,还优于国外同类软件。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2.0版本的GRIStation  相似文献   

8.
钟吉太  付喜春 《石油仪器》2015,(2):26-28,32
文章针对安装在Sun Solaris系统工作站和HP Linux系统工作站上的解释软件不能互相调用和共享地震数据问题,通过硬件互联、网络配置、程序开发等技术研究手段,实现了包括Land Mark、Geoframe等解释软件在这两种不同操作系统工作站上互相远程调用地震解释数据。  相似文献   

9.
CGG工作站是从法国引进的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工作站,其功能相当完备。但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成图系统一次只能生成一个图;数据存放格式占用磁盘空间太大;图头未加汉字,使用不方便;工作站的图形和图像功能的共享问题。本文在这四个方面开发了Fastedit一次成图多幅;减少磁盘空间占用,提高成图速度;不改动原系统加汉字图名;微机与工作站图像共享等4项实用技术。经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其效果是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0.
井间地震测量数据的反射波成像及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比井间速度层析成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剖面能用于井间储层精细解释。本文采用非均介质的射线追踪算法,按照实际井间地震观测系统计算共炮点道集的反射波时间场,然后将反射波能量在共反射点上叠加,得到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11.
如今的重、磁、电、化等非地震勘探资料解释工作在许多环节上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为提高非地震资料解释水平,充分利用这些资料中所包含的信息,更好地与地震资料联合应用,本文借助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站解释地震资料的思路,采用内插的方法将不规则的非地震资料数据转换成规则数据,在地震资料解释工作站上实现了非地震资料的自动解释。通过电法、重力等实际资料的工作站解释,证实了其可行性,可为非地震资料的工作站解释以及与地震资料的综合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调查处成都计算中心于1992年底引进10套Landmark工作站,主要用于构造解释工作.为了适应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技术人员在工作站上开发了一系列新的软件,已投入使用的软件主要有: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油气预测软件,BCI宽带约束反演软件,偏移后的时间地震剖面转换成深度剖面软件以及Timp格式的地震数据转换成标准SEGY格式等应用软件.有些软件(如油气预测和时深转换等)要求与工作站上的解释系统配合使用.它们使用解释系统的地震数据和层位解释数据进行预测或时深转换,再回到解释系统显示处理的结果.如果发现解释工作有问题,可及时修改解释方案再行处理.这些软件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图形显示清晰明了,处理结果尤其适合于目标解释,深受解释人员欢迎.这些软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为科研和生产增加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探讨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张永华 《石油物探》2004,43(1):49-53
介绍了三维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在解释地震剖面时.要以盆地构造样式和盆地的充填模式为指导,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平衡剖面技术,以人机联作解释系统为手段.综合利用钻井、野外地质资料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其解释结果采用模型计算的方法和平衡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该解释方法在构造复杂的泌阳凹陷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工作站上利用二维偏移剖面作留原理与方法,该方法充分地利用了纵横两方向的偏移剖面的地震信息,并由计算机快速实现三维偏移工作,有利于构造田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集,处理和解释是地震勘探中密切相关的三个环节,哪一环扣不紧都会影响剖面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分工不同和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所限,又极易导致这三个环节扣而不紧,从而波及剖面的质量,因此,强化地质意识和现场分析,实施采集,处理和解释人员一起参与处理有助于剖面质量的提高。通过福山凹陷地震资料的处理,证实了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不同施工年度、不同观测系统、不同震源、不同地震仪器采集的地震数据,以及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和参数所获得的不同测线的成果剖面,当利用解释工作站进行相交测线解释时,其地震剖面的振幅强弱、信噪比、相位差、连续性等都有较大的差异(见图上左右相交测线剖面),这样就给解释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我们采用了所谓的叠后一致性处理方案:(1)对纯波带进行振幅一致性处理;(2)用信噪比较高的水平层求取时间闭合差(相位差);(3)根据目的层的特点,作提高信噪比处理;(4)从以上步骤处理后的剖面中,选取好的过并测线剖面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VAX计算机和SUN工作站的网络体系结构在理论上探讨了地震资料解释系统网络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的可能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交互处理网络,VAXCluster群机系统网和解释系统SUNnet网络的配接方法,最后说明了处理系统网络和解释系统网络通过光纤电缆的联接过程和整个网络上资源的共享方式,从而为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人员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处理,解释环境。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地震不仅能识别较薄的地层,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构造模式,沉积模式,含油气性等)。高分辨率地震不是高频地震,要特别注意保护低频成分,否则就会使延续相位增多,剖面上到处是同相轴,很难解释,甚至造成错误的地质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VAX计算机和SUN工作站的网络体系结构,在理论上探讨了地震资料解释系统网络采用以太网进行互联的可能性。并进一步研究了地震资料处理系统的交互处理网络、VAXCluster群机系统网和解译系统SUNnet网络的配接方法,最后说明了处理系统网络和解释系统网络通过光纤电缆的联接过程和整个网络上资源的共事方式。从而为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人员提供了灵活方便的处理、解释环境。  相似文献   

20.
年代地层和海(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的映射联动解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作站上开发研制的年代地层和海(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解释分析系统,采用映射、联动方法,编制年代地层图和海(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周期图,极大地提高了分析解释工作的效率和精度,使地震地层学的技术方法走向更加实用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