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Rh(III)—5—Br—PADAP配合物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h(Ⅲ)在0.1mol/L HAc-0.1mol/L NaAc,1。60×10^-5mol/L5-Br-PADAP和0.0025%OP溶液(PH≈4.7)中,良好的极谱波,峰电位Ep=-0.64V(vs.SCE).Rh(Ⅲ)浓度在3.90×10^-9~6.80×10^-7mol/L(即0.40~70ppb)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1.9×10^-9mol/L。作直线法测定配合比为:Rh(Ⅲ 相似文献
3.
Rh(Ⅲ)在0.1mol/L HAc-0.1mol/L NaAc、1.60×10~(-5)mol/L5-Br-PADAP和0.0025%OP溶液(pH≈4.7)中,有良好的极谱波,峰电位Ep=-0.64V(vs.SCE)。Rh(Ⅲ)浓度在3.90×10~(-9)~6.80×10~(-7)mol/L(即0.40~70ppb)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1.9×10~(-9)mol/L。用直线法测定配合比为:Rh(Ⅲ):5-Br-PADAP=1:2。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极谱波的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实验证明,-0.64V极谱波是Rh(Ⅲ)与5-Br-PADAP的配合物吸附波。 相似文献
4.
1.前言铑络离子在不同介质中于滴汞电极上还原产生的极谱波已有不少报道.我们在LiCl-NaOH底液中,应用双-4-酰基吡唑啉酮类络合剂对微量铑做极谱测定,效果较好.双-4-酰基吡唑啉酮类化合物是新近合成的一系列新双-β-二酮螯合剂,对铀、稀土等元素有良好萃取性能,但该类试剂在电分析化学中的研究和应用则未见报道.我们研究了该类试剂中的4,4'-癸二酰基-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简称DBPMP,下同)的极谱行为,并应用于铀(Ⅵ)的极谱测定.本文进一步将该试剂用于贵金属铑的极谱测定,并研究该体系的反应机理、电极过程和络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6.
钯—丁二酮肟配合物的极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我国对极谱催化波和吸附波有大量的研究,其中不少体系已有实际应用。钯的配合物吸附波也有报道,但其检测限均在5×10~(-8)mol/L左右,选择性也不够理想。我们在研究钯与有机试剂配合物的极谱行为时发现,在碱性介质中,钯与丁二酮肟的配合物在单扫示波极谱仪上,有一灵敏的配合物吸附还原波,而在酸性介质中也可以得到一个灵敏度比较高,选择性非常好的极谱波。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Au(Ⅲ)与苯乙酰缩氨基硫脲形成的1:2型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分子式为。并用红外谱,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该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计算了其热分解反应的△H,活化能,反应级数;研究了其摩尔电导与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8.
Fe(Ⅲ),Al(Ⅲ),Cu(Ⅱ),Au(Ⅲ)非有机溶剂液—液萃取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在pH=6.5的水溶液中,有(NH4)2SO4存在下,Fe,Al,Cu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Au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Au与Fe,Cu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N.N—二仲辛基乙酰胺(N503)盐酸体系溶剂在浆萃取Au(Ⅲ)过程中,由于Si,Fe,Mg,Al,Ca等元素形成了溶剂污物,造成了萃取剂的大量损失。在表面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体系酸度、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溶剂污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速度及酸度是影响溶剂污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温度的升高亦有利于降低萃取剂损失。此外还研究了在萃取剂中加入调整剂及利用絮凝剂和表面活性剂对矿浆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矿浆预处理后萃取剂损失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金基弹性合金丝材(Au—20Ag—30Cu)的时效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u—20Ag—30Cu弹性丝材制做的微电机电刷在调试过程中常常发生断裂,通过失效分析确认材料自身的组织缺陷和焊接热影响是其主要原因,工艺研究表明:采用适当时效可使材料原有弹性得以保持或提高,还可改善其组织,防止早期失效。文中尝试了一种检验金属丝材弹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苯二甲酸氢钾-盐酸底液中,Pd(Ⅱ)与DBC-偶氮氯膦形成络合物,Pd浓度1.8×10^-7 ̄1.4×10^-6mol/L,波高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用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法等研究了络合物极谱波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19.
20.
LI Huizhi ZHAI Yubo 《稀有金属(英文版)》2008,27(6)
The new catalytic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Au(III) determination wa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It wa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gold on the oxidation of sudan red III by ammonium peroxodisulfate ((NH4)2S2O8) with nitrilo triacetic acid as an activator in mi- croemulsion and H2SO4 medium. Under optimum conditions, there was the linearity of the calibration curve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0 to 20 μg/L Au(III) at 520 nm.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3.0%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86. The detection limit achieved was 9.75 × 10-5 μg/mL. A new method using a column packed with sulfhydryl dextrose gel (SDG) as a solid-phase extractant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reconcentration and separation of Au(III) ions.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ce gold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