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的技术进步从七十年代后期Jenkins和Buekley研制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算起,至今已有20多年了。可以说激光雕刻的陶瓷网纹辊在柔性版印刷机中的成功应用,是这些年来柔性印刷发展如此迅速并能与胶印凹印方式形成竞争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过去的激光雕刻网纹辊,毫无例外地采用气体二氧化碳作为激光介质。其激光辐射的波长在10.6微米。应该说二氧化碳激光雕刻的陶瓷网纹辊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柔性版印刷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包装印刷业发展的要求。如果要求柔版印刷产品的质量要赶上甚至超过胶印和凹印,那么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郝发义 《印刷技术》2008,(18):21-23
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展柔性版印刷商的加工能力范围,柔性版印刷技术的全面进步使得印刷质量不断提高,印品图像色彩再现范围不断扩大,包装产品的种类不断增多。在众多革新技术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陶瓷网纹辊激光雕刻技术的最新发展,它使高线数陶瓷网纹辊的加工成为可能。高线数陶瓷网纹辊,再加上新型油墨、贴版胶带、数码感光树脂版和新型柔性版印刷机,大大提升了窄幅和宽幅柔性版印刷的质量,尤其是四色印刷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直接数字激光雕刻柔性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戈征  未冬 《今日印刷》2003,(7):66-67
以前,柔性版印刷给人们留下了印刷质量低下的印象,所以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仅仅在质量要求较低的场合才有一定的使用。但如今的柔性版印刷质量及精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印刷质量可与胶、凸、凹印工艺相媲美。近年来,柔性版印刷工艺在印刷发达国家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和德国,柔性版印刷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和普及。这种近乎跳跃式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激光雕刻柔性版技术。采用激光雕刻技术直接在柔性版和陶瓷辊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柔性版印刷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高弹性、高分辨力感光柔性版版材质量日趋稳定,制版技术的不断革新,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的充分利用,印刷设备及配套耗材的不断完善,柔性版印刷的质量也逐渐得到了认可。加之柔性版印刷大多采用水性油墨和UV油墨,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 今日柔性版印刷在当今世界印刷行业的发展之中处于一马当先的地位。 而网纹辊技术的新进展已成为推动柔印工艺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特别是由于激光雕刻网纹辊的出现,使得柔印工业生产几乎可与凹印和胶印工业生产并驾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柔性版制版技术的发展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其中最受热议的无疑是平顶网点技术。笔者认为,自20年前激光雕刻技术被应用于柔性版制版以来,平顶网点技术成为柔性版制版技术发展20年来最重大的一次飞跃。与20年前只有艾司科一家公司推出激光雕刻制版技术的情况不同的是,如今业内多家供应商陆续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平顶网点技术,百花齐放的同时,也让市场的选择有些迷茫。笔者有幸  相似文献   

7.
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简称陶瓷网纹辊)是在镀铬金属网纹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品。在工业发达国家,已将其应用于印刷领域,其市场占有率已达60%左右。对于窄幅柔性版印刷机和UV油墨柔印机几乎100%采用陶瓷网纹辊;对于宽幅柔性版印刷机和瓦楞纸板印刷开槽机,过去均采用金属网纹辊,因其耐磨性差,使用寿命很低,加之镀铬工艺存在严重污染,现在也开始采用陶瓷网纹辊。从整个世界印刷业看,陶瓷网纹辊在柔印中已占主导地位。可以断言,金属网纹辊终将被淘汰。我国陶瓷网纹辊的加工与应用,目前尚处起步阶段,无论对制造厂…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我国柔性版印刷质量,促进柔印技术的发展,现对柔性版及其制版技术进行简要分析,以供柔印技术开发时参考。 一、固体柔性版制版工艺 固体感光树脂柔性版制版工艺主要有3种。即传统柔性版制版工艺、激光雕刻橡胶制版工艺及数字式激光雕刻树脂版制版工艺。由于激光雕刻橡胶版目前在印版耐印力方面远远不如树脂版,加之其分辨率较低,故这里不作介绍。 二、传统感光树脂版制版技术 1.版材 传统柔性版制版所用版材,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有国内生产的GS版和进口的杜邦赛丽版(Gyrel)。 (1)国产GS版。这是由上海印…  相似文献   

9.
正直接激光雕刻柔性版包括直接激光雕刻制柔性版和直接激光雕刻无缝套筒印版。直接激光雕刻柔性版以其环保、操作简便、利于质量控制等优点曰益受到印刷界的关注。直接激光雕刻(Direct Laser Engraving,简称DLE)工艺是一种印版成像工艺。印版包裹在滚筒上,然后以非常高的速度旋转,滚筒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会沿水  相似文献   

10.
<正>一、柔性版印刷的原理柔性版印刷简称为柔印,它使用柔软可弯曲、富有弹性的柔性专用版材进行制版,对承印材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是一种直接凸版印刷工艺。柔印的原理是:储存在墨斗里的油墨,由浸在墨斗里的墨斗辊M(或称提墨辊,亦称计量传墨辊)传给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A,储存在网纹辊A的网穴内;刮墨刀将网  相似文献   

11.
齐成 《广东印刷》2004,(1):42-43
柔性版印刷的发展不过30多年,已经取得巨大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高弹性、高分辨率的感光树脂版质量日趋稳定,高新技术的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充分利用,一些比较高档的包装装潢印品都采用柔性版印刷。因其成本比凹印低很多,加之采用水性油墨,利于环境保护,所以近年来柔性版印刷得到很快的发展。在柔性版印刷中,版材质量优劣及制版技术等始终是最终产品质量的基础,如果版材和制版质量不好,产品质量就无从谈起,这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2.
尽管出现了各种新材料,但橡胶制品在当今的柔性版印刷业中仍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自80年代初,橡胶产量在不断衰减,但其在柔性版印刷中的应用确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橡胶制品在柔性版印刷中主要应用在:印版、激光雕刻版、激光雕刻滚筒和墨斗辊等方面。根据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橡胶材料。所有的橡胶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在柔性版印刷中,橡胶制品体现的主要性能是耐化学性、硬度、与油墨的亲和性、耐热性、回弹性、抗臭氧性及耐磨性等。根据这些性能来决定选用何种像胶材料,以得到特定环境下其性能的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固体感光柔性版制版工艺主要有传统柔性版制版工艺、激光雕刻橡胶版制版工艺以及数字式激光雕刻树脂版制版工艺。 一、传统柔性版制版技术 1.版材 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开发的GS版和进口的杜邦赛丽版(Cyrel)是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柔印版材。 国产GS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柔性版直接制版是指利用激光或其他光源,对柔性版材进行曝光或烧蚀,制作出柔性凸版的技术。数字化柔版制作技术包括数字柔版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柔印滚筒直接制版技术。计算机直接制柔版系统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激光成像制柔性版,另一种是直接激光雕刻印版。对橡胶柔性版所进行的激光直接雕刻制版早在20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5.
正柔性版印刷设备是一种很有前途的产品,主要表现在印刷过程没有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另外,采用短墨路结构设计,简化了各种印刷设备组成结构,节约了宝贵的金属资源,使实际操作得到简化。这种设备还能适应多种承印物的印刷,具有替代凹版印刷部分业务的能力。目前,国内已经完全掌握柔性版印刷的相关技术,如网纹辊的激光雕刻技术、CTP直接制版技术、套筒技术、大型压印滚筒制造技术、水性油墨技术,从而推动多种类型的印刷设备得到  相似文献   

16.
柔性版印刷的质量近几年取得明显提高有许多原因,也是它不断发展的结果。印刷机的直接传动、更精细的网纹辊和更好的网穴几何形状、更好的油墨和改进的油墨传递都有关系,还有激光雕刻柔性版印版。在drupa 2004这个印刷、出版和纸品加工的世界市场上,不仅会提供最新的有关质量的信息,而且也自然会促进柔性版印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印刷技术》2011,(7):100-100
上海澳科利印刷机械有限公司于1995年成立,在澳大利亚总部的支持下一直致力于中国柔性版印刷、瓦楞纸板印刷和涂布行业的发展。澳科利的主要产品有激光雕刻陶瓷网纹辊、封闭式刮墨系统、网纹辊清洗机、贴版机、试样涂布机以及印刷配套设备等。  相似文献   

18.
肖洋 《广东印刷》2005,(1):32-33
近几年,印刷界的新星——柔性版印刷迅猛发展,崭露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它具有独特的灵活性、经济性、环保性,被认为是“最优秀、最有前途”的印刷方法。身为柔印机输墨系统之一的网纹辊(anilox roll),其技术的新进展已成为推动柔印工艺迅速发展的决定因素,被誉为“柔印的心脏”。激光雕刻网纹辊的诞生,使得柔印工业生产几乎可与凹印和胶印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广东印刷》1997,(4):16-17
一、概述 柔性版印刷已被广泛应用于瓦楞纸等的包装印刷中。随着包装附加值的增加,对柔性版印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版印刷中的输墨技术出现了从间接输墨方式到直接输墨方式的转变。 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大多数瓦楞纸容器的柔性版印刷都是采用通过着墨辊和网纹输墨辊进行输墨的间接输墨方式。当橡胶着墨辊把油墨从网纹传墨辊表面挤出时,网纹传墨辊的网纹也  相似文献   

20.
激光雕刻     
两年半前,我们已经听到激光雕刻陶瓷辊开始统治网纹辊市场——质量是成功的关键.对于印刷滚筒来说,激光雕刻能够生产无接缝的连续图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不过,对于无需连续图像的印品来说,这种激光雕刻印版和滚筒的加工费用是高了一点,而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