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重磁力异常揭示沿中岗岭—黑楼门存在分隔四川盆地地块和大巴山地块的基底断裂(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认为该断裂带控制着大巴山南缘早二叠世末孤峰组沉积,并控制着该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沉积相区分布。指出:识别该断裂带,可明确大巴山南缘地区构造区划并可建立稳定地台边缘隆起和台缘隆起地块的油气成藏模式,对勘探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重磁力异常揭示沿中岗岭―黑楼门存在分隔四川盆地地块和大巴山地块的基底断裂(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认为该断裂带控制着大巴山南缘早二叠世末孤峰组沉积,并控制着该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沉积相区分布。指出:识别该断裂带,可明确大巴山南缘地区构造区划并可建立稳定地台边缘隆起和台缘隆起地块的油气成藏模式,对勘探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重磁力异常揭示沿中岗岭-黑楼门存在分隔四川盆地地块和大巴山地块的基底断裂(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认为该断裂带控制着大巴山南缘早二叠世末孤峰组沉积,并控制着该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大隆组沉积相区分布.指出:识别该断裂带,可明确大巴山南缘地区构造区划并可建立稳定地台边缘隆起和台缘隆起地块的油气成藏模式,对勘探实践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磁力异常揭示沿中岗岭-黑楼门存在分隔四川盆地地块和大巴山地块的基底断裂(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地质体分析,由北往南,再造南秦岭地区、大巴山地块、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四川盆地地块,孤峰期和长兴晚期-大隆期沉积建造,表明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是古生代业已存在的隐伏断裂带;通过构造区带划分,使勘探热点大巴山地块、黑楼门构造带、铁山坡构造-五宝场构造归属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进而初步建立 "稳定地台、台缘隆起地块与油气成藏模式" ;获得稳定地台边缘有利于形成大型复合性圈闭油气藏,推覆体滑脱层之下台缘隆起地块的大型断褶构造是潜在勘探目标.用此模式预测五宝场北斜坡存在白马庙-尖山峰-青龙飞仙关组鲕粒滩勘探有利区带,提出了地震重点勘探建议、预测铁山坡构造存在飞仙关组1~3段鲕粒(粒屑)(云化)灰岩储层,提出了坡1井钻探建议、钻前预报了黑楼门1井风险等勘探建议,均为勘探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5.
大巴山南缘,面积近2万km^2,早在50,60年代地面地质调查就已发现震旦系灯影组含沥青洞缝层,寒武系含油灰岩等显示,从1969年钻探天星桥构造1井,到1992年钻探猫儿滩构造1井,该区油气藏探均未获得实质性进展,1996年,大巴山南缘地区经国家批准,列为对国外石油天然气内险勘探招标区,1996年-2000年随着大巴山南缘中岗岭-黑楼门剪切断裂带被识别出,和对其活动性认识的不断加深,大巴山南缘天然气勘探呈现柳暗花明的新局面,成为21世纪初勘探热点。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构造—地层组合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研究塔里木盆地构造-地层组合特征,对寻找塔里木盆地大油气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将它划分为前震旦系基底构造-地层、震旦系—下二叠统海相克拉通盆地构造-地层、上二叠统—中、新生界前陆盆地构造-地层三大组合系统。前震旦纪基底性质南北有别,南塔里木地块以前长城系的混合片麻岩、麻粒岩为基底,而北塔里木地块则以中、上元古界的浅变质岩为基底。基底的南北差异造成盆地盖层中构造-地层组合的差异,震旦纪—早二叠世为海相克拉通盆地发育期,震旦纪发生板内裂陷形成库鲁克塔格—满加尔坳拉槽,早寒武世—奥陶纪和石炭纪是盆地两次大的海侵期,沉积了富含烃类的碳酸盐岩建造;晚二叠世—中、新生代为前陆盆地发育期,晚海西运动使南天山全面崛起形成库车前陆盆地,中、新生代随着南天山褶皱冲断带的不断南移,前陆盆地也不断向南推进、扩展,沉积了巨厚的含煤、含油建造。  相似文献   

7.
黄海前第三系及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黄海前第三系可划分为北黄海盆地区中朝地块型和南黄海盆地区扬子地块型。重、磁反演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表明,黄海前第三系分布受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控制,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前寒武系--古生界分布区及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青龙群残留凹陷分布区和北东-北东东向分布的侏罗系--白垩系断陷盆地分布区。研究区属多旋回的残留盆地,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盆地和隆起区因演化史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油气系统,近期主要勘探方向应是南黄海北部盆地和北黄海盆地。  相似文献   

8.
陆梁隆起是一个间断继承性古隆起,一直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海西运动晚期的石炭纪—早二叠世构造演化基本确立了其构造格局;油气多沿继承发育的古凸起、古鼻梁进行运聚分配。陆梁隆起存在深、浅2套断裂体系,形成深、浅2套含油气组合:深层下组合成藏遵循"源控论",近源成藏,沿梁富集,主要成藏控制要素为不整合与岩相;中浅层侏罗系与白垩系均为次生油气藏,多沿梁、沿油源断裂聚集,受构造与油源断裂控制。燕山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起改造与再分配作用;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对高成熟的油气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区域性不整合和火山岩是否发育,是基岩型油气藏形成必备条件。今后勘探方向:深层下组合为夏盐凸起西北环带、石西凸起、滴北凸起;中浅层组合为石西-莫北凸起结合部、三个泉凸起、英西凹陷、滴南凸起断裂带前缘、滴北凸起断裂带前缘。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总被引:29,自引:15,他引:14  
四川盆地经历了克拉通盆地和前陆盆地2个演化阶段,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和储层层系多、气藏类型多。根据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将其储盖组合分为克拉通下部层系、克拉通上部层系及前陆盆地层系。指出天然气藏在这3大构造层系中均有分布,但绝大多数分布于克拉通上部层系和前陆盆地层系中;克拉通下部层系天然气分布主要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克拉通上部层系气藏分布主要受开江-梁平、泸州-开江古隆起和环海槽分布的有利相带所控制,前陆盆地层系油气藏分布主要受冲断带、前渊和前缘隆起控制。通过分析,认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川东地区石炭系、蜀南嘉陵江组、米仓山前缘、川中-川西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浅层、大巴山前陆盆地等9大领域是近期勘探和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朗凹陷下二叠统风化壳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下二叠统卡拉岗组风化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该古风化壳在纵向上划分为风化粘土层、强风化碎石层、弱风化块石层以及未风化岩石层等层段。剖析了该风化壳形成的地质条件和构造演化特征,探讨了可能发育油气藏类型及与风化壳的关系,并指出了该区下一步下二叠统卡拉岗组风化壳有利的勘探目标是在下二叠统条湖组剥蚀线与下二叠统卡拉岗组剥蚀线之间范围内,其次为卡拉岗组剥蚀线以东地区。  相似文献   

11.
大巴山、米仓山南缘烃源岩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的实验资料,首次系统地对勘探新区大巴山、米仓山南缘不同时代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是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与四川盆地类似,新区内Ⅰ级烃源岩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Ⅰ型-Ⅱ型干酪根,且横向分布稳定,现今均处于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烃源岩的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古生代时期源岩热演经程度较低,源岩的油气生成相态明显受株罗系地层沉积厚度的控制;下寒武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三叠纪末-侏罗纪初,气态烃的大量形成时间为早侏罗世末-晚侏罗世;下志留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中侏罗世末-白垩世;下二叠统烃源岩成油高峰期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气态烃大量形成的时间为晚侏罗世-白垩纪。  相似文献   

12.
石炭统黄龙组为南大巴山前缘天然气主力产层。文中以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岩心物性、孔隙结构等资料分析为基础,综合前人的观点,对南大巴山前缘地区黄龙组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确定该地区黄龙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微晶一粉晶灰岩、含生屑微晶灰岩、去云化粉一细晶次生灰岩、残余颗粒粉一细晶白云岩和岩溶角砾岩:对储层发育有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白云石化作用、重结晶作用、破裂作用和该地区石炭系特有的古岩溶作用。并主要讨论了岩石类型、白云岩化以及岩溶作用对黄龙组储层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塘湖盆地南缘冲断带位于中央凹陷带以南,以南缘逆冲推覆断裂带为界与中央凹陷带分隔,紧邻务湖、马朗两大生油气凹陷,发育多套储盖组合。逆冲推覆带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晚海西运动和晚燕山运动。逆掩推覆带下盘发育石板墩、黑墩两个构造带。目前,已发现黑墩上二叠统芦草沟组(P:1)、石板墩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2k)和西峡沟M4-T14区块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等多层系油气藏,证实为一复式油气聚集带。构造、岩性、裂缝和火山岩体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下一步应在积极拓展积极探索南缘冲断带二叠系裂缝型油藏,兼顾中生界砂岩及古生界火山岩油藏,勘探思路应从构造控油打高点向岩性控油打河道、裂缝控油打破碎带、火山岩体控油打火山体转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川西南地区下二叠统完钻的200多口井进行综合研究后认为,形成该区下二叠统储层有效储集空间的主控因素是岩溶、构造和断层等作用。根据这三种控制因素的匹配关系,可将该区下二叠统气藏划分为五种类型:①背斜-下二叠统顶部岩溶-断层型;②背斜-断层型;③下二叠统顶部岩溶-断层型(非背斜背景下);④断层型(非背斜背景下);⑤背斜-岩溶型。这五类气藏的有利部位是:第一类是三种控制因素的叠加部位,其中以断层使  相似文献   

15.
在鄂尔我斯地区,除陕北大气田外,其它地区的勘探前景如何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为此,从该区下古生界沉积特征入手,研究了成藏条件,评价了勘探有利区。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区存在着中央,富县-黄陵,吕梁和乌兰格尔等四个古隆起,它们控制了该区奥陶系的沉积,产生了不同的岩性分区。综合分析后评选出4个有利勘区:①庆阳古隆起东斜坡;②乌兰格尔古隆起南斜坡;③盆地南部富县-黄陵古隆起南斜坡;④盆地西部中奥陶流海底扇分  相似文献   

16.
黄海前第三系可划分为北黄海盆地区中朝地块型和南黄海盆地区扬子地块型。重、磁反演和地震地质综合解释表明 ,黄海前第三系分布受近东西向构造和北东向构造控制 ,表现为近东西向的前寒武系—古生界分布区及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青龙群残留凹陷分布区和北东 北东东向分布的侏罗系—白垩系断陷盆地分布区。研究区属多旋回的残留盆地 ,具备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 ,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含油气系统。盆地和隆起区因演化史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油气系统 ,近期主要勘探方向应是南黄海北部盆地和北黄海盆地  相似文献   

17.
以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构造地质剖面特征,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探讨沙湾凹陷与盆1井西凹陷过渡带的构造几何、运动特征。研究发现,沙湾凹陷与盆1井西凹陷过渡带存在古隆起,呈北西—南东向展布的不规则长条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沙湾凹陷与盆1井西凹陷过渡带构造模型,认为古隆起基底为“隆起+半地堑”模式,受背冲式基底逆断层、伸展正断层共同控制,从中二叠世之后转变为“单独隆起”模式。古隆起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雏形期、中二叠世早期的发展期、中二叠世晚期的高峰期、晚二叠世—中侏罗世西山窑期的继承期以及中侏罗世末期—现今的改造期5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塔北隆起凝析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探明储量占全盆地的70%以上。天然气中凝析油含量高。凝析气藏在成因上分海相和陆相两类,各有自己的分布规律。塔北隆起被轮台断隆顶部“一分为二”,形成南、北两个海、陆相凝析油气系统。陆相中新生界凝析气藏的分布受两组南掉正断层控制;海相凝析气藏的分布受寒武、奥陶系断垒潜山及其上的中生界披覆背斜、断背斜控制。两类凝析气藏都属“下生上储”式“次生”油气藏,气源断层的存在至关重要。沿断裂带寻找凝析气藏是一个重要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9.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规律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综合运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成藏综合评价方法,深入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的油气成藏规律。珠三坳陷主要发育文昌组和恩平组中、深湖-浅湖相烃源岩;恩平组发育湖相储盖组合、珠海组-珠江组发育海陆过渡相-海相储盖组合。珠三坳陷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烃源和运移的控制,差异伸展-走滑作用控制了油气成藏,烃源岩的差异发育控制了油气差异分布,近凹断裂带和两条大型构造脊控制了油气富集。构建了4种成藏模式:①中、深湖相源岩供烃、构造控藏、有利储盖控富集;②浅湖相源岩供烃、断裂高效运移、甜点储层控富集;③浅湖相源岩供烃、构造脊-盖层控运、复合圈闭控藏;④多洼供烃、长距离侧向运移、晚期断层垂向调整。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珠三南断裂西段、六号断裂带和南断裂东段、神狐隆起北缘和琼海凸起及周缘隐蔽圈闭领域是下步滚动勘探、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领域。钻探证实南断裂西段X构造、南断裂东段Y构造以及六号断裂带Z构造3个商业性发现。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地质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松辽盆地深层包括上侏罗统火石岭组、下白垩统沙河子组、营城组断陷地层和下白垩统登娄库组、泉头组一+ 二段坳陷地层。断陷地层分布于一系列分割断陷中,控陷断裂为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陷沿嫩江断裂带、孙吴—双辽断裂带和哈尔滨—四平断裂带分布。火石岭—沙河子组沉积时期为断陷大规模伸展期,沙河子组沉积末发生了大规模的反转,奠定了断陷期地层的改造格局。断陷期湖相泥岩和煤层是最重要的生烃层系,以登二段、泉一+ 二段和青一段三套区域盖层分开了四套天然气生储盖组合。临近生烃凹陷的古隆起、控陷断裂带和断陷内的古构造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