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组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兴起,锂离子电池需求迎来爆发性增长,相应地隔膜的需求量也迅速扩大。该文立足于下游应用领域,梳理并分析了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2021—2030年之间将是我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的高速发展期。建议相关企业利用好隔膜发展窗口期,尽早实现隔膜完全自主化生产,同时加速关键原料的研发和改进,促进隔膜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石油炼制与化工》2021,(4):14-14
据《Nature Energy》报道,休斯顿大学和北美丰田研究所(TRIN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正极和电解质,可使镁电池在常温下使用,且功率密度与锂离子电池相当。长期以来,镁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更安全和更便宜的锂离子电池的替代品,但以前的镁电池受正极和电解质的限制,难以实现大功率。虽然镁离子半径与锂离子相近,但镁离子电荷是锂的两倍,常温下镁从电解质中迁出并在电极中扩散(典型插层电极中发生的两个基本过程)缓慢,功率较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提高电池温度,加速化学反应。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络合物形式储存阳离子,但这两种方法都不实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锂离子电池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橄榄石型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扫描电镜以及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合成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H值为8时,在较宽温度范围内,LiFePO4都能形成单一的橄榄石型晶体结构,碳的加入使LiFePO4/C颗粒粒径减小并大大提高了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其中在650 ℃下焙烧制得的产物结构完整,表面形貌较好,粒径分布均匀.在室温及0.05 C倍率下,合成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1.2 mAh/g,循环10次后,未见明显衰减;当电流加倍时仍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铅酸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给408UL仪器外设供电的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日常维护中充、放电对蓄电池的影响及蓄电池充放电的特性,并对蓄电池的使用、维护作了较为详尽地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本研究以催化油浆为碳源,采用注入热解法在700-1000℃条件下制备具有良好导电性的杂原子掺杂碳球(CSs)。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CSs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杂原子掺杂碳球主要含有C、N、O、S四种元素。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Ss粒径减小但石墨化程度提高。作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CSs具有365 mAh·g-1的比容量及73.8%的初始库仑效率。在50 mA·g-1到 2 A·g-1的电流范围内CSs具有良好的性能,当电流循环回50 mA·g-1时,CSs仍保持347 mAh·g-1的稳定可逆容量。这主要归因于CSs具有合适的杂原子含量和独特的球形结构。这种杂原子掺杂CSs为制备高效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RMT测井仪作为推广运用较为成功的一种测井仪器,在各油田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该仪器采用精密数字电路和中子管发射技术实现测井,文章根据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该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应重视的和注意的问题,介绍了故障的排除方法,值得重视和注意的技术问题,对进一步应用产生积极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Hawk节点仪器采集站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独立工作在野外不同区域的节点设备是如何确保数据同步的过程,并且文章还介绍了这些记录在采集站中的数据是如何与地震仪器主机或者触发系统保持同步的方法,并通过主机记录的触发时间,将这些采集站的数据分离为我们常用的地震记录数据,最终完成炮集文件的合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