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胶固定化胰蛋白酶的工艺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胶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进行了胰蛋白酶固定化的研究.以光度比色法测定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了戊二醛浓度、pH和酶用量等固定化参数,研究了固定化酶的基本特性、最适作用温度和pH及其对酪蛋白的酶解.结果表明:经优化,制备功能化载体的戊二醛最适浓度为1%,固定化pH为8.0,酶与载体比例为50mg/g.固定化胰蛋白酶比活力为4.89×105U/g,最适作用温度和pH范围分别为60℃和6.0~10.0.50℃水解酪蛋白,水解60min,重复使用8次,回收酶活力约为9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ESR-5伯氨树脂为固定化载体,微波辅助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佳条件是:微波温度35℃、加酶量1050 U、戊二醛质量分数0.53%、p H9.1,微波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活力为390.77 U·g~(-1)树脂。相比传统固定化方法需要几个小时,此固定化方法大大缩短了制备固定化酶的时间。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在25~45℃的温度范围内、在p H8.5~10的碱性范围内都较稳定;重复使用11批次后,仍保留了86.7%的初始酶活力;在4℃储藏5周后仍保留了63.7%的初始酶活力,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见利用微波辅助固定化酶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化胰蛋白酶,考察胰蛋白酶的固定化工艺,固定化酶水解乌鸡肉的工艺条件及固定化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4%、加酶量10%、pH7.5、温度70℃,酶活力回收率为38.84%;水解乌鸡肉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3(m/V)、pH7.5、加酶量10%、温度60℃,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18mg/ml,固定化酶重复使用8 次,酶活力仍保持50% 以上。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辅助固定化胰蛋白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华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7,38(6):117-122
在微波辅助的条件下,以环氧树脂为载体固定化胰蛋白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微波辅助固定化胰蛋白酶的最佳条件:微波温度30℃、给酶量41 mg/g、p H 6.2、微波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胰蛋白酶活力为322.56 U/g树脂,高于传统振荡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活力,将原来20 h的固定化时间缩短到几分钟,并且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由此可见微波辅助固定化酶是一种高效的固定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黑曲霉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再用戊二醛交联,海藻酸钠包埋法共固定化酶和菌丝,然后将共固定化酶用于水解栀子苷,再与谷氨酸钠反应制备栀子蓝色素。对共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交联剂戊二醛浓度为0.15%,交联温度为20℃,交联时间为2h。同时还对共固定化酶水解栀子苷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为50℃,水解时间为6h,水解pH为5.0。水解后的转化液与谷氨酸钠反应得到栀子蓝色素溶液,经大孔树脂HPD300吸附洗脱,洗脱液经真空减压浓缩、干燥后得栀子蓝色素粉末,色价E590nm1%为120。共固定化酶水解栀子苷制备栀子蓝色素的工艺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易于工业化放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为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交联一吸附法对胰蛋白酶的固定化条件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酶用量、戊二醛浓度、pH值、温度等对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的胰蛋白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最适固定化条件:壳聚糖0.125 g,酶用量14mg,交联剂质量分数0.2%,pH值为7.5,固定化温度35℃,交联时间2 h,吸附时间5 h.在此条件下酶活力回收率为76.57%.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壳聚糖微球,并通过扫描电镜对微球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自制的壳聚糖微球为载体固定化复合酶,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酶固定化效果的因素及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考察,并采用HPLC对其应用于催化京尼平苷制备京尼平的效果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微球平均粒径约为2 mm,表面呈多孔结构。酶固定化最优化条件为:吸附时间4 h,交联时间1 h,交联剂质量分数0.2%。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60℃,游离酶最适温度55℃,且固定化酶温度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固定化酶与游离态酶的最适pH5.0,且固定化酶pH稳定性比游离酶高;固定化酶在使用8次以后剩余酶活力仍在50%以上;固定化酶湿态储存适合短期内使用和储存,干态储存适合长期储存。采用此固定化方法制得的固定化酶催化京尼平苷水解制备京尼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固定化亚油酸异构酶制备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明  杨超英  钱森和 《食品科学》2012,33(7):153-157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为载体,分别采用直接包埋、交联-包埋法制备固定化亚油酸异构酶;研究酶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质。结果表明: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交联-包埋法以戊二醛为交联剂时固定化效果较好;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3g/100mL,戊二醛质量浓度为0.3g/100mL,CaCl2质量浓度为2g/100mL;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5.0;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温度在20~60℃之间较稳定,pH值在2~8之间表现出较好的酸碱耐受性;固定化亚油酸异构酶的Km为0.36mg/mL。连续操作6次固定化相对酶活力仍保持70.6%,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亚油酸异构酶催化效率约提高了50%。  相似文献   

9.
交联酶聚集体法制备单宁酶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联酶聚集体法(cross-linked enzyme aggregates,CLEAs)是一种新型的无载体酶固定化方法。使用该法固定化黑曲霉产单宁酶,制备无载体固定化单宁酶(Cross-linkedenzyme aggregates-tannase,CLEAs-TA),并对其制备条件、结构特征、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制备条件为单宁酶游离粗酶液在冰水浴中经80%的硫酸铵沉淀30min后,以1.5%戊二醛水溶液进行酶聚集体交联反应,可获得较高活性、较高稳定性的交联酶聚集体,酶活回收率达47.33%,对酯键水解作用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分别为50℃、4.5,与游离酶相比,表现更高的pH及温度稳定性,重复使用6次后,活力剩余32.86%,其良好的操作稳定性有利于没食子酸丙酯高效转化为没食子酸及广泛应用于水解茶饮料中单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交联-吸附偶联法固定柚苷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最佳固定化工艺。结果表明,柚苷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以质量浓度为3.5g/100mL的壳聚糖制备的凝胶微球为载体,凝结剂NaOH质量浓度1.0g/100mL、戊二醛体积分数7.0%、交联时间2.0h、pH 4.0、酶液质量浓度2.0mg/mL、25℃时吸附交联3.0h,得到固定化酶最高酶比活力为7.37U/g;与游离酶相比而言,固定化酶最适pH值与最适反应温度均无明显变化;固定化酶在不同温度(40、50、60℃)条件下重复使用7次,相对酶活力仍能保持在70%、60%和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