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玲是一位擅长描写和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在她早期的短篇小说中,她积极探索女性的人生道路,对于女性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关注。这里试通过她早期的短篇小说《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四个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来分析丁玲小说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着力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他笔下的女性各有各的特色。他的代表作之一《啼笑因缘》,其中的女性形象亦具有代表性。如沈凤喜的纯真软弱,何丽娜的执着浪漫,关秀姑的独立仗义,沈大娘的庸俗贪婪等。这些女性类型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大部分,是社会的写真,同时又有张恨水对当时社会各类女性的认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女性人物身上,充分体现了张恨水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审视《1984》,其女性角色之形象特征从两个方面被构建:首先,在小说中被以老大哥为代表的现代极权主义构建;其次,男性叙事者本着男性中心思想预设了这些女性的形象特征。《1984》中的女性形象处于一种被双重塑造的处境。  相似文献   

4.
《京华烟云》成功地塑造了世纪末的一群女性形象,除了备受关注的完美女性姚木兰外,牛素云的形象同样让人过目难忘。她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物性格饱满,更为深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以来重登文坛的张贤亮以其小说创作引起文坛广泛关注,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得纯洁素朴、令人读罢油然心生敬意。但是,在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身上却深深地烙有男权主义的印迹,这种印迹使得作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陷入了格调不高的误区。分析了误区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圣殿》中通过谭波儿这一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世界观下相同的"他者"地位和"受害者"身份,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女性同一性的关注。小说通过塑造被阉割的男性形象金鱼眼,进一步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讽刺,表达了作家渴望自然、女性、男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早期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男作家独特的女性认识和细腻的笔锋,塑造了一群生命力旺盛、热爱生活、追求自由、见解独到、内心纯洁、固执保守的女性,这些人物与前人形象迥异。在这些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的形象中,女性角色既拥有保守的一面,又能体现出超越时代的开放性。她们思想独特,追求个性解放,但由于社会制度的种种制约,受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所约束,最终无法摆脱来自男性的压迫,而局限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踽踽踱步。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能够感受到詹姆斯对女性的诚挚关怀,这种喜爱促使他把女性作为作品的中心,这一个令人尊敬的做法,为后世诸多作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黑人妇女形象.论文分析了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弗兰克·诺里斯对19—20世纪之交女性的生存状况、个体意识和社会角色进行了大量考证和深刻思索,并通过小说创作,将自己的女性观注入多部小说多个女主人公的塑造之中,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女性主义内涵和广泛的社会意义。诺里斯所塑造的三类女性形象——家中天使、新女性和双性气质女性,既体现了其女性观的嬗变过程.又从一个侧面凸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及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文化语境解读《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菊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既承袭着方兴未艾的"新女性"气质,又有其女权精神难以为继的悲哀。从社会文化视角透析女性形象塑造,能客观而辩证地认识她们作为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作品中描摹两性关系,这是女性作家长久以来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张抗抗则借用长篇小说《作女》表达了其创作意图,即有意颠覆传统的男权社会,并通过对女性自我的形象塑造、对男性形象的解构和对两性关系的颠覆三个方面明确展现出男权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2.
韩国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在韩剧中的折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剧塑造的女性形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韩国女性的角色和地位。从家庭和社会两个角度探讨了韩剧中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分析各自的特点及隐藏在其中的韩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谌容以女性的视角透视笔下女性人物,用超越女性的视野塑造了陆文婷、慧莲和谢愫莹等一系列追求独立自主却最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生活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都有着坚韧的个性、自我的追求,然而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生活中陷入苦苦的矛盾,最终走入无法自我救赎的悲剧。通过分析《人到中年》《错、错、错》和《人到老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女性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中的矛盾与痛苦。  相似文献   

14.
《所罗门之歌》中的派拉特一直被评论界认为是托妮.莫里森塑造的最成功的女性形象之一,是完美的黑人女性形象的代表,她自信、乐观、坚强。然而,派拉特在生活中找不到亲情、友情和爱情;经常处于经济窘迫的状况;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只是出于她自己也不能明确解释的直觉;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后代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简.爱》女主人公在其不同成长阶段所表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认为小说通过塑造简.爱这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形象,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社会转型期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表达了要求"妇女解放"的强烈呼声。  相似文献   

16.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受男性世界压抑的现实,一直是萧红在作品中所关注最多的。萧红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受男性世界压迫,从而只能生活在暗日下的女性形象。“王婆”是萧红代表作《生死场》中的人物,她也是萧红笔下女性形象中的异类。从王婆作为妻子和母亲这两个人生角色来分析这一形象,可以看到萧红所寄予这个人物的深刻的期望。王婆这个形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萧红对改变女性命运的深深企盼。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绝不是简单地进行人物塑造的。她在自己所能驾驭的生活环境里精心编织小说的经纬,塑造出独具形象魅力和艺术特质的男角。她笔下的主人公的性格都是变化的、发展的、成长的。奥斯丁的女性解放意识虽未能像后来的女性作家、女权主义者那样鲜明和激进,但她以文学方式对抗并超越那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通过作品中的男角来反应理想中的男性,表现出作者对新男性的理解与期盼,展示了女性视角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男女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有一种坚韧的品质。分析了坚韧在不同女性人物身上的不同表现和渡边淳一表现女性坚韧品质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男女小说"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身上都有一种坚韧的品质.分析了坚韧在不同女性人物身上的不同表现和渡边淳一表现女性坚韧品质的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艾丽斯·沃克在《紫颜色》中,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通过塑造颠覆父权传统的全新女性形象,刻画小说中人物不断觉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成功解构了父权制背景下女性的"他者"形象,重新定位女性自我价值,重新构建女性话语权以弘扬女性主义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