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世纪以来全球范围的“中国风”服饰时尚风潮大有愈演愈烈之趋势,文章从“中式元素”的特性、组成及在服饰中的应用等方面,对什么是“中式元素”、哪些是“中式元素”和怎样应用“中式元素”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从闽南"风狮爷"的各种元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儿童服饰特点以及服饰心理学来阐述闽南风狮爷与儿童服饰的关系。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关于"风狮爷"的文献较少,大部分阐述有关风狮爷的文献资料也是从风狮爷类型、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应用方面很少提及。闽南风狮爷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代表了一种地域文化符号,而今许多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正在逐渐衰弱,闽南风狮爷元素在童装上的运用,是将赋有特色的民俗元素与服饰相结合,在赋予服饰多元化设计的同时,也提升了闽南风狮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新中式家具设计的困境分析及设计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中式家具设计的现状,认为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必须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对古典家具设计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并对在新中式家具中对古典元素应用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建筑风格发展的过程,简要论述新中式建筑出现和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分析新中式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用西方建筑发展的过程来阐述传统中式建筑与新中式的关系,解析传统中式元素在现代建筑空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做一简要分析.最后通过实践项目尝试对新中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根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认知系统模式,从认知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式英语"现象及其成因,认为:"中式英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受汉语负迁移影响的一种中介语,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有其发生的必然性;由于学习者所处的格局不尽相同,其同化能力也会因人而异,因此每个英语学习者的"中式英语"程度也就轻重有别;从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口语、写作和翻译等方面看,学习者在词汇层面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相当严重,他们往往不顾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直接把母语的表达方式生搬硬套到英语中去.揭示这一现象对于英语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6.
兰壹 《商品与质量》2012,(50):54-55
秦亚文无意中成了新闻人物,手机报、博客、微博和人民网等都相继关注,起源就是她穿着汉服去课堂。"每日云鬓轻挽,裙裾飘飞,身着汉装,脚踏青鞋……这就是在苏州大学绘画专业的‘汉服姑娘’秦亚文每天的学习生活写照。"秦亚文穿着汉服上课的情素、对中式服饰风格的追寻,也让她对中式生活之味隽永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徐雯 《饰》2010,(3)
文章以笔者亲历考察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简要介绍了"晚清服"的基本特点及当前存续状况.分析了这种地域性的特殊汉族服饰与明清妇女服饰的渊源关系,及其受周边少数民族服饰特别是彝族服饰影响的情况,由此揭示了它作为汉族传统服饰在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包容性、延续性和多样性,以及它根植于特定环境中所保持的鲜明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融合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服妖"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综合反映的衣冠服饰,蕴藉着丰富的封建文化特征.它是有悖于传统服饰发展的一种社会新风尚,时代性、流行性以及个性是"服妖"文化的内在特征.本文主要从服装款式、图案、色彩等方面来展现"服妖"的独特现象,以期对"服妖"有一个简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以服饰色彩中的黑元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符号学理论,从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解读其符号内涵。以此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文化审美与身份标识及象征意义,从而在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为服饰色彩的深入研究寻求新的视点。服饰色彩中黑元素的符号化解读是推动现代服饰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同时也为黑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无论现在的西风如何劲吹,东方人的特有文化和情怀与世长存。中国风卓越独特的意境、风韵、文化内涵雄傲世界。如何在空间装修装饰设计上去诠释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了10多年的摸索,"唐人设计"最终选择采用中式文化的魂和中式元素的形,以此来给人一种全新的中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有讲整齐、喜对称的审美心理,长于形象思维。汉字字形中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而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也是汉字创制、演变、发展的源泉之一,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相似文献   

12.
汉语作为日语词汇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日语词汇中占有相当数量,其中又以和制汉语占绝大多数。从与和语的对应关系来看,和制汉语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从字义与词义关系等角度出发,这两类和制汉语类分别具有相应的构词特点,其中广义的和制汉语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对我国汉语词汇也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说明为建立矢量式汉字库软件包的设计过程。该软件包在生成、编辑汉字时,采用汉字指示信息与汉字菜单,具有较强的交互对话功能。 文中分别对汉字的数据结构、生成、编辑及有关的核心子程序,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为便于用户采用不同方式调用汉字,文中介绍了汉字调用模块。 文章最后例举了汉字生成、编辑和应用的实际图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特点的分析,对比东西方服装褶皱的成因,阐述了中国古代服装追求“完整、天成、留褶”的造型倾向,并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古代服装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和社会道德、礼仪等因素的相互联系,归纳出中国古代服装“意在留褶”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医疗保障、就业失业和贫富差距等主要社会问题。研究了中国社会风险的成因,指出体制问题和转型期是中国社会风险的主要根源;建立了中国社会风险成因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常依据诗性思维用直观意会的方式来解读汉字,多有"误"解。汉字的主要特征——象意性成为这种"误"解的主要依据。汉字在演变中越来越抽象化、符号化,不应因为象意性的减弱而否定汉字的抽象化、符号化及其所带来的简化。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中国传统的图形化符号,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其独特的视觉审美艺术。将汉字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在当前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设计语言与手段。因为,汉字本身就是一种对意象表达空间的无限拓展与发展。从汉字的起源以及特征出发,探讨汉字与意境之间的关系,解读汉字图形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在文化的所有领域,几乎都有诗的痕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中国文学都具有诗化特征。新诗是传统诗歌的现代形态,推动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是迫切的美学使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印刷体和手写体汉字笔划的计算机分解和综合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是对细化后的汉字抽取出横、竖、撇、捺等基本笔划,对细化过程中产生的断笔划进行合并,然后进行分类.实践表明,用此方法进行汉字识别,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当代中国传统绘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从中国画自身的审美原则、社会文化背案、文化内涵角度出发,提出只有体会到中国画显现的气质所在,才能真正体验传统绘画的特定语言与现代人类文明状态所存在的有机联系,促进中国画继续向前发展。基此,文字归纳出中国画的气质表现3个特点:“雅”、“厚”、“透”,并认为这些气质、不仅仅是画面本身的表现,同时也是艺术家自身气质、修养和对人生态度的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