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炸食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诱人色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高温油炸过程产生的2A级致癌物丙烯酰胺(Acrylamide,AA ),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油炸食品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食品,在食品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AA在富含淀粉的油炸食品中含量较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伴随美拉德反应途径或丙烯醛途径生成,不同的食品原料、食品预处理方法、加工工艺条件都会对其生产有影响。由于消费者和食品工业对丙烯酰胺关注度的增加,关于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除了使用常用的方法检测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外,近年来还出现了许多新型检测方法。本文从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生成途径与机制出发,总结探究其系列毒性,归纳近年来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的传统与新兴方法,以期为油炸食品的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为控制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形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菲  陈文  金宗濂  栾娜 《中国油脂》2006,31(11):43-47
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GC-MS、LC-MS和LC-MS-MS方法分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以及一些国家机构规定的官方分析方法。另外,对现有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丙烯酰胺对动物有致癌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的作用,目前,丙烯酰胺已被归为对人类很可能致癌的物质,天冬酰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是生成丙烯酰胺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丙烯酰胺在油炸食品中的含量可采取多种措施:选择最适的原料贮藏条件、前处理、加工及烹调方式、温度、时间、pH值、添加剂种类,以及已经形成的丙烯酰胺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国家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企业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和公众提高食品安全认知水平来减少和控制丙烯酰胺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淀粉类食品经高温煎炸烧烤会产生对人体危害极大的丙烯酰胺。本文就食品中丙烯酰胺抑制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产生或脱除丙烯酰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中式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方法。样品预处理条件:油炸样品粉碎后用0.1%甲酸水溶液(料液比1:5)进行三次重复提取,提取液经高速离心、冷冻、C_(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测定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乙酸胺溶液(5:95,v/v)、流速为0.9 ml/min、进样量为20μl、保留时间约4.887 min,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波长为210 nm、柱温25℃±0.5℃;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酰胺色谱图峰面积与其浓度在0.5~5.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其最低检出限为10 ng/mL,回收率为94.5%~106.5%,相对标准偏差3.2%~4.5%;该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重复性好。利用该法测定几类市售中式油炸食品和自制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结果表明,市售中式油炸食品丙烯酰胺检出率为100%,仅含量水平有较大差异;试验也表明,通过优化工艺技术条件和配方如调节pH值或添加抗氧化剂等可降低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  相似文献   

6.
富含淀粉的食物在油炸过程中,极易产生一种有害的化学物质——丙烯酰胺。建立了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提取、纯化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油炸食品经水提后正己烷脱脂、Carrez试剂净化除蛋白、C18固相萃取柱纯化得到丙烯酰胺提取液,再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不同流动相比例、柱温、流速、进样量对丙烯酰胺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检测波长195 n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0∶80),柱温45℃,流速1. 0 m L/min,进样量20μL。该方法丙烯酰胺的检出限为5μg/kg,相对标准偏差在0. 5%范围内,薯片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88. 5%~90. 6%之间,该法能有效、快速测定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GC-MS测定薯类油炸食品及洋快餐中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张珙 《食品科技》2007,32(8):222-224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样品前处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和四级杆一级质谱联用技术对薯类油炸食品及洋快餐两类8种食品中丙烯酰胺进行了测定,以相对保留时间和丙烯酰胺相应监测离子的丰度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酰胺标准各浓度水平的相对响应因子RRF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满足内标法计算要求,薯类油炸食品丙烯酰胺含量为456~5269μg/kg,洋快餐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为147~214μg/kg。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确保我们的食物安全。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物管理局(SwedishNationalFoodAdministration)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富含淀粉的食物在经受高温油炸或烧烤时能生成对人类身体极为有害的污染毒物——丙烯酰胺。瑞典学者的这一发现立即受到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FAO/WHO的重视。随后,英国食物标准局(UKFoodStandardsAgency)在当年的5月17日也证实了这一信息。随后,欧盟、挪威、荷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学者也急忙跟进,先后独立地研究证实了这一事实。这是在过去几年内自从发现酱油和蚝油中痕量…  相似文献   

9.
丙烯酰胺(acrylamide,AM)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发生美拉德反应而产生的一种有毒副产物,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物质都有一定的毒性,此外还有潜在的致癌性。因此,检测以及控制食品中的AM含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对AM的研究进展从加工食品生产的3 个主要阶段——农业生产阶段、预处理阶段和加工阶段阐述了多种AM抑制策略,并基于具体的抑制机理系统归纳了AM的控制措施,为抑制食品中AM的合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瑞典食品科学家在油炸食物中发现丙烯酰胺问题以来,食品中这种有致癌可能性的丙烯酰胺引起了世界各国食品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科学家和食品专家已对有关丙烯酰胺的生成机理与控制方法做出新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1.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及减少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富含天门冬氨酸和还原糖的物质在高温(120℃以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丙烯酰胺.试验表明,丙烯酰胺对动物有致癌性、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的作用,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对人体有致癌性.然而丙烯酰胺作为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受欢迎的物质,仍应尽量减少摄入.丙烯酰胺主要存在于油炸、高温烘焙的食品中,减少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途径主要有:减少或消除形成丙烯酰胺的前体物质;抑制加工过程丙烯酰胺的生成;破坏或使食物中形成的丙烯酰胺重新反应;在食品消费前将形成的丙烯酰胺去除.同时,改变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为主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或防止丙烯酰胺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研究是食品安全领域研究工作的一个热点。本文简略介绍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制,详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对于如何抑制其生成而探索到的方法,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例如:当前大多数研究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能否在工业生产中起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对生产企业起到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淀粉类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抑制其产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高温加工食品中阿烯酰胺形成机理,并重点讨论了影响丙烯酰胺产生的因素和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该实验建立GC-ECD测定油炸淀粉类食品中丙烯酰胺方法,样品前处理经水提取,离心,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柱净化,溴化衍生;该方法检测下限(S/N=3)为12.5μg/kg,回收率为 84.74%~93.53%,相对标准偏差为3.5%;利用该法对市售一些方便面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丙烯酰胺含量为63~192 μg/kg。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酰胺是食品热加工中产生的一种潜在致癌物质,并且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近年来有关丙烯酰胺的致癌机理、生成机理、分析方法和控制策略等方面都获得诸多研究成果,而对于抑制机理之间的关系,报导较少。本文基于丙烯酰胺的主要形成途径即食品原料中的天冬酰胺和还原糖通过高温加热条件反应生成丙烯酰胺的这一反应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文献研究,对丙烯酰胺的抑制作用机理和特定原理下的抑制剂进行系统概述,为将来寻找丙烯酰胺抑制剂和其作用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研究表明含淀粉的食物经高温油炸、烘烤会形成丙烯酰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其具有潜在致 癌性和神经毒性。本研究系统地探究了加工工艺条件、不同食品配料对油炸麻花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以及减控 方法。结果表明:应尽量降低油炸温度和缩短油炸时间,油炸最佳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60 ℃和180 s;花生油、玉米 油、大豆油在油炸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均低于棕榈油;配方中添加VC、阿魏酸均对丙烯酰胺的生成有较好的 抑制作用,而添加叔丁基对苯二酚时丙烯酰胺的生成量略有增加;非还原糖的抑制效果由大到小分别是β-环糊精、 甘露醇、山梨醇、赤藓糖醇,β-葡聚糖对其作用不明显,蔗糖具有促进作用;半胱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甘氨酸 对丙烯酰胺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当添加量小于0.2%时,甘氨酸的抑制作用最好,当添加量为0.3%~0.5%时,谷 氨酸抑制效果优于其他3 种氨基酸,当添加量为0.5%时,4 种氨基酸对油炸麻花中丙烯酰胺的生成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油炸类、烘培类等高温加工的食品在全世界都具有广阔市场,然而在这类食品制作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生殖发育毒性、免疫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等多种毒性作用,可导致遗传物质损伤和基因突变,为主要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综述丙烯酰胺形成机理、毒性、含量分析以及如何控制其含量,希望对食品行业的技术研发提供新思路,为消费者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相似文献   

18.
高温加工食品丙烯酰胺抑制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淀粉类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抑制其产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高温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并重点讨论了影响丙烯酰胺产生的因素和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19.
《食品工业科技》2006,(05):185-188
淀粉类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产生丙烯酰胺的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抑制其产生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简要综述了高温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并重点讨论了影响丙烯酰胺产生的因素和抑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丙烯酰胺是一种在高温下加工的食品中美拉德反应的副产物,常见于油炸和焙烤类食品中,已被认为是潜在的致癌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以通过添加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来抑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形成,由于天然植物天然环保、取材易、成本低,因此是一种符合工业需求的添加剂。本文着重对香辛料提取物、水果提取物、叶茎类提取物和谷豆类提取物抑制丙烯酰胺的效果研究进行了综述,结合抑制效果和对产品的感官影响,得出较为可行的抑制剂为茴香提取物、竹叶提取物、葡萄副产品和黑花生衣提取物。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的潜在方向提出了展望,以期为食品工业中抑制丙烯酰胺提供更多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