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远哲 《中国水泥》2023,(12):15-19
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对水泥行业的影响,既有碳排放量大、污染防治难度大等负面影响,也有技术装备升级、产业关联加强等正面影响。建材行业设定提前碳达峰目标,将倒逼水泥行业进一步实施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推进我国水泥行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将对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朱哲  王胜杰  刘帅  王勇  陈苏芹 《水泥》2024,(2):17-19
依据《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提出了我国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研究分析了标准体系中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子体系的标准制修订进展及缺失原因。“十四五”是我国水泥行业实现碳达峰、进军碳中和的关键时期,水泥行业应优先健全碳核算核查标准子体系,加快突破技术与装备、监测标准研制,稳步推进基础通用、管理与评价类标准制修订,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支撑水泥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焦化行业产量、能效水平现状研判了焦化行业碳达峰时间,提出了焦化行业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企业能效水平、推进以化固碳、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施管理降碳、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降碳路径。  相似文献   

4.
5.
化纤行业碳达峰标准现状及计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化学纤维行业是先进制造业和国际竞争优势产业,也是新材料产业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4%,目前正朝着加快实现化纤强国的目标努力.我国承诺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引导化纤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其中碳达峰标准又起到了引导、规范和支撑的作用.在现行的ISO国际标准和我国的政府型标准中,已有多项碳达峰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全球碳排放概况、全球水泥工业碳排放形势、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形势及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政策入手,结合欧洲2030年碳减排路线图和2050年碳中和路线图,详细介绍了水泥CO2排放核算方法、水泥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影响因素、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途径及国内外CCUS案例.建议碳中和参考欧洲5C边界方案;预估我国水泥行业碳达峰应...  相似文献   

7.
本刊 《橡胶科技》2022,20(12):0621-0621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发布  相似文献   

8.
9.
陈钢  蒲灵  李懿  杨超  马又琳 《云南化工》2022,(3):117-119
四川省特有的钒钛磁铁矿造就了四川特有的钒钛钢铁行业.由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钒钛钢铁,而钒钛钢铁的工艺流程长,钒钛磁铁矿的品位低、煤耗大,导致了行业急需发展的同时碳排放量显著高于普通钢铁行业.在此背景下,分析了钒钛钢铁行业碳排放特点,并结合钢铁行业"碳达峰"要求,探讨了钒钛钢铁行业"碳达峰"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下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合成洗洗涤剂工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历程简要分析了其与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并认为喷粉和磺化装置集约化、洗涤剂浓缩化是行业减少碳排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十三五"以来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现状、碳排放情况;分析了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行业实施双碳目标的路径;指出了在"双碳"目标下,我国石化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的八个关注方向.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在双碳目标大背景下世界石化工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石化工业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我国石化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石化产业节能降碳,既是行业自身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一环.石化产业能耗总量大、化石能源消耗占比高且替代难度大、碳排放总量较高,2019年我国石化产业能耗总量约1.7亿吨标煤,碳排放总量约4.7亿吨.未来我国油品消费将较快达峰,但化工产品的消费量仍有一定时期的较大增长需求,在统筹经济社...  相似文献   

14.
双碳目标出台后,我国氢能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当前至2030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奠基期,这一时期氢气将经历由化工原料向交通燃料的角色转换,蓝氢、绿氢技术成熟且实现商业化.绿氢时代我国将形成绿电制氢、依托天然气管网跨区域输氢、氢储能、分布式天然气制氢及系列氢走廊建设等氢能重点工程,构成氢能发展路线.目前地方发展氢能积极性高,建议及时制定出台国家层面氢能发展规划,攻关氢能领域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系列标准,加大氢能发展政策支持以及组建氢发展联盟,促进氢能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松岩 《当代石油石化》2021,29(7):44-47,51
气候变化的影响正成为人类社会真正关心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将日益严重.因此,碳减排、碳中和将为人类社会带来长远收益,已成为一种主流共识.分析了中国实现碳中和面临的巨大挑战,指出了成本收益法、碳定价法等传统碳中和分析框架的局限,通过引进绿色溢价的概念,阐述了从科技创新、碳定价体系和社会治理3个维度构建碳中和分析理论框架模型,并运用这一框架探讨了我国石油石化行业降低绿色溢价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绿色发展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共识,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石化企业也迎来了生产用能转型升级的契机.介绍了石化企业用能特点,概述了石化热电机组面临的退役及转型压力.在石化供用能升级路径上,油田企业可采用能源互联技术,炼化企业可采用智慧能源技术,注重节能"第五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石化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18.
钱伯章 《化学工业》2011,29(8):23-26
通过对国内烯烃市场的分析、预测和对国内烯烃厂以进口海外甲醇为主要原料供应渠道的可行性分析,提出烯烃产业适时引入“丙烯中心”的概念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战略布局,重点研究了能源、交通、建筑等经济支柱产业的碳生产、碳排放特点,对比分析了现有国内外碳中和措施特点,综合提出了能够同时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环境治理要求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产业碳中和规划方案,对国家绿色可持续经济发展结构演化提出了大胆的展望,为其他行业、产业碳中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