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助力我国铁路数字化转型升级,需加快推进智能铁路的总体建设。以厦门北高铁车站为目标场景,结合我国铁路实际,采用射线跟踪(RT)技术对932 MHz、2.1 GHz、41 GHz和93.2 GHz 4个频段的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铁路5G(5G-R)、毫米波通信系统3种制式的信道特性展开研究。依托高性能射线跟踪仿真,精准刻画了不同频段下高铁车站场景的电波传播特性,对多频段、多制式下的多维度信道特性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表明,电波频率越高,无线信号覆盖范围越小;且经由散射体产生的多径越少,多径信号在时间域和空间域的色散程度越弱。本文研究基于高铁车站的应用场景,为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改善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我国高速铁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5G-R)系统将成为铁路智能联接的首选。2.1 GHz频段有望承载5G-R系统,支持铁路产业不断涌现的新业务。高速铁路枢纽场景是列车行车指挥和客货调度的中枢,具有业务量大、业务类型复杂等特点,对铁路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厦门北站铁路枢纽为研究场景,基于电子地图建立三维场景模型,采用射线跟踪方法,仿真并分析场景的信道与传播特性,并提出了通信系统设计的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铁路枢纽场景5G-R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提高铁路枢纽场景无线覆盖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需要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快速推进,5G-Railway(5G-R)有望成为铁路通信系统的下一代标准。2 100 MHz作为5G-R的潜在频段,其在经典铁路场景中的传播特性亟待研究。构建符合场景典型特征的三维模型,基于射线跟踪仿真法研究半封闭式高铁站台场景2 100 MHz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在车站立柱、扶梯旁部署发射机,定义传播模型参数,分别在手持移动设备与车载移动台处进行大量仿真。计算路径损耗、时延扩展、角度扩展等信道特性,为5G-R部署的覆盖功率预测和网络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弥补该频段在铁路应用方面研究的短缺。  相似文献   

4.
目前,5G产业链已初具雏形,行业应用进入大规模实践阶段,头部企业的应用经验将大幅推进移动通信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高铁作为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我国明确提出需要加快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建设,5G网络与高铁的强强联合,使得5G高铁专网建设及质量提升成为各大运营商的下一个关键突破口,势必会助力通信和交通行业的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铁的迅速发展,高铁宽带无线通信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高铁场景下信道特性的测量与建模是高铁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介绍了高铁无线通信发展现状、高铁环境下信道模型的发展现状及高铁无线信道测量和建模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高铁场景由于其高速移动、瞬时话务高及多普勒效应明显,4G网络覆盖及容量受限,因此高铁属于5G优先部署的第一批次场景,针对高铁场景的一些覆盖难点,如列车穿透损耗大、多普勒频偏、覆盖场景复杂等特点,制定针对高铁场景的5G规划策略、5G射频优化及5G参数优化策略,并选取京沪高铁南京南站至安徽边界段进行试点验证,取得良好覆盖效果,为全省后续高铁线路5G建设、维护、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铁路5G专网是目前铁路通信系统的重要工程.现采用射线跟踪仿真方法,以丰台西站货场为研究场景.确定了场景RSRP和SINR标准,制定了使发射总功率最小的规划目标.通过链路预算规划场景天线数目,提出了快速计算场景RSRP情况的方法,建立了基于重叠复杂度的模型评价场景SINR情况的模型,从而提出天线角度规划方法,筛选出10组...  相似文献   

8.
高频段由于具有非常大的频谱宽度而受到下一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青睐.高频段同时具有大的传播损耗、准光学特性等特征.为了能够充分挖掘、选择和评估可用高频段,需要对高频段信道进行充分测量和研究.目前高频段信道测量设备主要有基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探测器和定制化宽带探测器两种.该文对当前开展的高频段信道测量活动进行总结,包括天线配置、测试场景与关注参量,以及相应的测量设备.最后对几个新提出的高频段信道模型进行介绍,如METIS、MiWEBA、mmMAGIC、5GCM、3GPP-HF等,指出现有模型的主要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预计未来测量和建模方面加强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G场景下的无线信道建模技术进行分析,给出了不同场景的信道特性和建模方法,并阐述了该技术在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际测试中的具体应用方式,为无线信道建模技术在5G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5G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已成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5G在高铁部署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并且提出了一些在高铁场景下的构建方案,从而希望能够针对5G高铁的部署覆盖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杨艳  张涛  郭希蕊 《电信科学》2021,37(1):112-120
提出了一种简化限制条件的5G高铁站间距计算方法,从5G特征入手,考虑多种设备形态下5G高铁覆盖情况,并结合高铁场景特定的限制条件,将复杂的限制条件简化为单一限制条件,平衡了理论研究和实际使用间的差距。从射频的角度,分析不同的大规模MIMO设备形态对5G高铁覆盖的影响;分析不同场景对5G高铁覆盖的影响;分析5G高铁站间距的影响因素,并通过计算入射角、下倾角与站高、站轨距、覆盖距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站间距计算式;分析可用站高、站轨距与覆盖距离的相关性,简化限制条件为单一参数——覆盖距离。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已知站轨距、站高、站型和部署场景的单一站点的站间距评估。通过对比验证,使用所提方法评估的站间距具备极高的准确性,计算误差仅为3 m,准确率为99.14%。  相似文献   

12.
高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5G时代为高铁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网络非常重要。首先分析了进入5G时代后高铁建设面临的诸多技术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5G高铁组网关键技术、设备选型、传输资源需求分析等角度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根据5G网络建设需求提出多场景网络建设方案。基于以上技术分析,结合各地实际网络的建设需求、建设场景,现网条件和投资额度等因素,可因地制宜、精准高效地制定5G高铁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可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无线数据传输,有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场景的复杂性,需要针对性的通信场景分类、信道特性分析和精准的信道模型为城市轨道交通5G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提出了5G城市轨道交通电波传播场景的分类,以支撑典型场景下的信道测试与建模工作,同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场景信道测量和建模的现状,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5G通信智能化特点,讨论了人工智能在信道特征提取和信道建模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可行思路,并深入分析了基于可重构智能面和无人飞行器辅助的5G城市轨道交通信道建模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阐述了毫米波频段下5G城市轨道交通信道建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5G高速场景下随机接入前导检测过程中大频偏导致峰值移位和能量泄露的问题,利用双共轭ZC(Zadoff-Chu)序列,构造了一种新的随机接入前导来消除整数倍频偏带来的峰值移位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小数倍频偏补偿算法补偿小数倍频偏导致的峰值能量弥散。所提方案的检测性能满足5G标准要求,并且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和抽头延迟线信道中,当频偏大于子载波间隔时,所提算法的漏检率性能相较于限制集算法分别提升了1.3 dB和1.5 dB;当频偏大于两倍子载波间隔时,在限制集算法失效的情况下所提算法仍可以正确检测出前导。  相似文献   

15.
TD-LTE高速铁路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需要日趋强烈。4G时代的到来,使得高铁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有良好的体验。但由于高铁的高速移动性以及高铁本身的结构特性,在LTE高铁网络规划建设中会遇到多普勒效应、车体高穿损、小区间切换困难等诸多难题。对以上问题做了相应的研究,并结合某市LTE高铁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5G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新一代蜂窝移动技术,其数据传输速率高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十倍之多,将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PIS无线系统中,可改善目前基于无线局域网构建的PIS系统中通讯信号易干扰、故障多等弊端。本文从LTE-A技术、MIMO增强技术、MEC技术等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层、接入层、应用层出发,构建全新的智慧轨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无线传播信道测量与建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国内外已开展的高速铁路无线信道测量活动,总结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高速铁路无线信道的相关提案和标准化模型,分类讨论了高速铁路在不同条件下无线信道大尺度、小尺度等方面的衰落特性,得出高速铁路无线信道特征参数受传播环境、位置等因素影响较大;根据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实际测量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基于理论方法的高速铁路无线信道建模类型,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