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H06-2、TB06-9和H06-1012H这三种底漆的成膜机理,通过喷涂于不锈钢0Cr15Ni5Cu2Ti后漆层结合力的检测和与面漆配套应用喷漆试片的湿热试验,得出TS96-71氟聚氨酯无光磁漆与H06-1012H果绿色环氧聚酰胺底漆或TB06-9锌黄丙烯酸聚氨酯底漆配套喷涂于不锈钢0Cr15Ni5Cu2Ti表面,均可得到性能优良的漆层,确定了不锈钢表面喷涂TS96-71氟聚氨酯无光磁漆所用的底漆。  相似文献   

2.
针对制件在喷涂H06-101H底漆后进行湿布胶带法试验中出现的涂层脱落现象,结合该涂膜的氧化聚合干燥机理,对喷涂涂膜厚度控制在25μm以下,并采取在120℃干燥1h的烘烤条件,提升了该涂膜的湿结合力,顺利通过了湿布胶带法检测。  相似文献   

3.
涂料在施工干燥后经常出现起泡的现象 ,尤其是烘烤后更是如此。我厂在生产防火门时 ,为避免产品受到腐蚀及影响外观 ,必须对其进行涂装处理 ,并进行烘烤干燥。如果涂装不当 ,产品干燥后会产生局部鼓泡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 ,而且影响漆膜的附着力 ,并且会降低漆膜的防腐效果及产品的使用寿命。由于防火门在涂装过程中 ,需经过喷底漆、刮腻子、打磨等工序 ,所使用的涂料 ,如底漆、腻子、面漆等 ,都要直接或间接地经过烘烤 ,这样在处理过程中就会存在一些弊病 ,如腻子过厚 ,打磨时表面附有灰尘等 ,导致面漆在烘烤后 ,很容易出现起泡甚…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温度下对镀铬钢板烘烤一定时间后进行涂漆,主要工序为除油、酸洗、电镀铬、电镀氧化铬和涂漆。研究了氧化铬层铬含量对镀铬板涂饰性的影响,探讨了烘烤时间和温度对镀铬板表面形貌、耐蚀性及其与漆膜之间结合力的影响。当氧化铬层铬含量为19.5~25.0 mg/m2时,镀铬板表面具有较好的涂饰性。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对镀铬板表面形貌和耐蚀性无明显影响,但对氧化铬层与漆膜之间的结合力有着明显的影响。在200°C下对镀铬板烘烤20 min后,镀铬板的涂饰性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改性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分子量调节剂等单体为主要原料,聚合生成了环氧-丙烯酸酯乳液。将所得的乳液与炭浆、氢氟酸和抗氧化剂等以一定的比例配成稳定的且具有反应活性的汽车底漆,并对钢板进行了涂装,得到附着力达1级,铅笔硬度为3H,抗苯乙烯时间达24h以上甚至108h,耐盐雾时间达350h的漆膜,并就环氧树脂含量对新型乳液综合性能、新底漆漆膜的厚度、抗有机溶剂时间和耐盐雾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出现漆膜发白现象的涂装养护环境,提出与其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实验室模拟研究方法,探讨了温度、湿度、漆膜厚度、漆膜干燥时间、填料添加量等因素对聚氨酯透明底漆漆膜发白现象的影响,并对漆膜发白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温度试验、盐雾试验、交变湿热试验和耐腐蚀试验考察了4种带锈底漆分别与S04-60面漆组成的涂层体系在简单处理后的铁锈板和铝锈板上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H53-32环氧带锈防锈底漆和S04-60丙烯酸聚氨酯面漆配套性良好,其涂层体系在两种基材上的初始附着力均为2级,高温贮存、低温贮存、温度冲击、盐雾试验后外观及附着力均无明显变化,交变湿热试验后外观完好,铁板附着力3级,铝板附着力2级,耐腐蚀试验时间均超过720 h,综合性能最佳,可以用作装备维修时的铁基材和铝基材的防护底漆。  相似文献   

8.
一九六八年以来,我厂生产的酚醛电泳底漆曾屡次出现电泳皮膜脱水不良,烘烤后,漆膜发生流挂、流坠等弊病。我们先后曾在酸酐油粘度、助溶剂量、中和度和中和温度、排除游离顺丁烯二酸酐及其它游离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氨基烤漆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为成膜物,部分甲醚化氨基树脂为固化剂,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氨基烤漆。讨论了氨基树脂用量、烘烤温度和干燥时间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缝纫机行业来说,烘漆车间的耗电量都相当大。因此,研究节省用电的技术,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为了缩短烘漆干燥时间,以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我们在采用远红外线新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烘漆中增加少量的固化催化剂。多次试验证明,在我厂现用的缝纫机底漆(A06—2),面漆(A05—9)和罩光漆(A01—1)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磷酸与盐酸的混合物,不仅缩短干燥时间节省了电能,同时提高了漆膜的质量。我厂原设计22米长的底漆远红外线烘道设备,现在只需要4米长,减少设备投资82%;原设计占厂房面积132平方米,现在只  相似文献   

11.
武汉制漆总厂对H52—33各色环氧防腐漆和H06—4铁红(云铁) 环氧底漆研制多年,该产品于1986年底通过市级鉴定。 本漆以E_(44)环氧树脂为主要粘结剂,配以铁红或云铁等颜料,用含氨基的改性胺类作为固化剂。其漆膜无毒性,耐水、耐潮、耐碱,防锈性能好,与钢铁、水泥面粘结力强,适用于大型钢铁设备、容器、管道的耐水、耐油、耐化学试剂的防护打底,也可用作水泥构筑物的耐碱打底,还可用于仿古建筑涂装或仿瓷砖面涂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锌黄丙烯酸聚氨酯底漆在不同温度下干燥的涂膜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和耐介质性能试验,确定了该底漆的烘干参数为120℃保温1 h。  相似文献   

13.
具有"5E"特点的紫外光固化技术在纸张、木材、塑料、金属等基材的涂装防护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将其涂覆于聚氯代对二甲苯膜(PC膜)表面,提高PC膜耐冲击强度的同时,与其他材料的粘结强度也有了明显改善。针对PC膜表面紫外光固化漆(UVCC-IM-1)工艺参数,探究了不同含量溶剂乙酸乙酯对涂层固化程度的影响;并对不同烘烤温度下漆膜稀释剂的失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烘烤温度为80℃,50μm厚度漆膜烘烤6~8 min时,溶剂完全挥发,膜层得以完全固化;除此之外,同时还研究了漆膜厚度、光密度与辐照时间的关系。结果光密度为8.2 m W/cm~2、厚度为30~50μm漆膜的固化时间为3.1~5.4 s。  相似文献   

14.
环氧改性有机硅耐高温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改性有机硅树脂作为漆基,制备了磷酸锌底漆、云母氧化铁中间漆以及不同颜色的面漆,研究了不同漆膜的耐热性以及以磷酸锌底漆加云母氧化铁中间漆复配不同颜色面漆所得复合涂层的耐热性和耐蚀性。结果表明,以磷酸锌底漆、云母氧化铁中间漆和氧化铬绿面漆复配所得的涂层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防腐蚀性能,该复合涂层在350°C烘烤3h后,耐冲击强度≥40kg·cm,附着力≤2级,柔韧性≤2mm。  相似文献   

15.
以豆油脂肪酸( SFA)、松香、三羟甲基丙烷( TMP)、邻苯二甲酸酐( PA)、苯甲酸( BA)为原料,选用 1,2,4-偏苯三酸酐( TMA)为单体合成水性醇酸树脂。通过改变水性醇酸树脂中松香占原材料的摩尔分数,考察松香作为醇酸树脂硬度改性剂在改善水可稀释型醇酸漆膜的干燥时间与硬度方面的可行性,探究松香的含量对树脂物理性能、黏度、粒径与漆膜初期干燥速率、物理性能、耐介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松香含量的增加,醇酸树脂的颜色从棕黄色过渡到黑褐色,树脂黏度、漆膜硬度、 24 h后漆膜摆杆硬度持续时间及漆膜耐介质性也会随之增加。当松香含量为 0时,醇酸树脂的黏度为 2 540 mPa·s,漆膜铅笔硬度为 2B,24 h后漆膜摆杆硬度持续时间为 15 s,随着松香占原材料摩尔分数从 1.6%增加至 6.5%时,不仅树脂的黏度从 2 622 mPa·s逐渐增大至 2 726 mPa·s;而且漆膜铅笔硬度从 B增加到 H,24 h后漆膜摆杆硬度持续时间也由原来 15 s增加至 25 s。  相似文献   

16.
在环氧富锌底漆中引入石墨烯以取代部分锌粉,制备了低锌含量(48.0%)的石墨烯-锌粉长效防腐涂料。考察了石墨烯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分散性,发现当混合溶剂的比例为m(N-甲基吡咯烷酮)∶m(环己酮)∶m(二甲苯)∶m(正丁醇)=50∶16∶16∶8时,石墨烯的分散较好。依据漆膜的耐中性盐雾时间和表面电阻确定了石墨烯的最佳用量为0.5%。通过与国外某品牌环氧富锌底漆进行对比,证明该涂料性能更优:不仅耐盐雾时间可达2 500 h,远长于高锌含量(80.0%)的富锌底漆的600 h,而且可直接涂装面漆,无需过渡中间层,漆膜封闭性优异,更经济环保。讨论了石墨烯在漆膜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Banco2092环氧乳液和Banco920胺类固化剂制备了一种适用于海洋石油设备基材上的防腐性能优异的双组分水性环氧防腐底漆。实验表明,以ZMP-1为防锈颜料,在颜料体积浓度(PVC)为30%,环氧当量与活泼氢当量比为1.0的情况下所制备的环氧底漆各项性能综合最佳,漆膜能在19 min内表干,铅笔硬度达到H,附着力达到0级,耐冲击性(1 kg)超过50 cm,耐水性超过2 000 h,耐酸及耐碱时间均达到48 h,耐中性盐雾时间至少720 h。  相似文献   

18.
研制开发了一种耐高温水性金属闪光烘烤漆,在155℃烘烤25min后,漆膜的硬度可达4H、耐冲击性为50cm、60°光泽为87%、附着力小于1级、高温高湿测试[(90±3)℃,相对湿度(93±2)%]耐受时间大于72h,200℃高温烘烤4h后色差小于0.3。对影响耐高温水性闪光烘烤漆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树脂固化体系对漆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十分重要;珠光粉的种类和用量对产品的耐高温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添加特殊的平行排列剂可提高珠光粉的闪光效果;同时施工工艺对漆膜性能及外观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王海龙  余立刚  姚勇  白剑 《涂料工业》2021,51(10):67-72
为了解决水性 UV固化涂料因为烘烤及固化过程中的高温导致基材变形的问题,以及研究施工工艺对漆膜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炉温跟踪仪、数显测厚规等,通过测试水分挥发率研究了烘烤工艺及漆膜膜厚对水分挥发率的影响;其次,采用紫外光谱分析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UV能量计等系统研究了固化过程中 UV能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及温度变化等。结果表明:当膜厚小于 30 μm时,随着烘烤温度及烘烤时间的增加,水分挥发率逐渐提高。在适当的烘烤条件下,漆膜固化前水分挥发率大于 95%时,漆膜性能优异。当固化能量在 600~1 400 mJ/cm2范围内,双键转化率达到 90%以上。然而因为汞灯产生的高温导致 UV室温度在短时间内升高,不利于塑胶基材的应用,加装隔热片后 UV室温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分析了底漆干燥条件、腻子层厚度以及底漆层与腻子层的配套性对水性环氧底漆与不饱和聚酯腻子涂装体系层间附着力的影响。试验证明:当水性环氧底漆干膜厚度为55—65μm时,根据体系配套性恒温60℃烘干2~4h,自然干燥20~22h,刮涂390~450μm腻子层,能够达到良好的层间附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