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设,人们对轨道交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交通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现代的出行需求,而地铁的建立则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在地铁建设中还应配备相应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但是当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为城市交通服务的质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中的方案,以期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2.
方凯  林嘉豪 《通讯世界》2016,(18):84-85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城市化交通发展的需要,众多城市设计并建造了缓解交通压力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地下交通系统,即地铁.同时,根据地铁运行的需要,同步建立起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但在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还应用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就需要在对此系统进行改良的同时,融入全新的科学技术,使其能够更加良好的为城市交通服务.将软交换技术融入此系统中便是科技的创新与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要阐述了软交换技术的含义,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对于软交换技术的应用需求,并进一步探讨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组网方案,旨在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中通信传输系统占有十分最重要的地位,是各种通信子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传送信息的承载平台。文章以建成通车运营的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为例,通过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各类传输系统的对比,分析了MSTP传输技术特点及优势,从通信传输设备的选型、系统组网及网络保护等方面,实施了基于SDH的MSTP传输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电信科技》2009,39(8):75-75
经过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可行性多年的调研,考察和评估后,苏州市政府终于在2007年底启动了其地铁系统的建设项目。据报道,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将于2012年投入运营。到那时,苏州将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自己地铁系统的地级城市。成熟完善的通信系统对于地铁系统来说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作为世界领先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西门子数字程控通信系统有限公司(SBCS)在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项目中将为其构建高效、灵活、可靠的实时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
随着5G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对5G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多场景应用的需求更加强烈,传统的基于WLAN技术、LTE技术已无法完全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化的发展需要。本文介绍了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结合石家庄地铁探讨5G通信技术在轨道交通体系中的应用,为后续城市轨道交通5G建设和发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轨道交通的建设已经趋于大规模网络化,建设工期日趋紧张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节点做好把控。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因为其还承载着电力监控和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数据传输,故通信系统的建设将影响整体建设的进度及工期,文章将就轨道交通建设里的通信系统节点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生产中,调度专用通信系统是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它提供了列车运营指挥的通信手段。文章从地铁运营的调度指挥要求出发,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调度专用通信系统的特殊要求,调度通信中的特殊功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调度专用通信系统的一般结构,最后对成都地铁调度专用通信系统的应用状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支撑其安全运营环境的要求不断增加。现有的通信制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功能和性能面临挑战。新的运营需求要求车地通信,不但能可靠传输列车状态信息和行车控制命令,而且能够及时回传列车车内视频,向乘客通报紧急情况,以保证公共安全和紧急状态的应急处置。LTE-M系统承载着地铁运营中的多种业务,包括安全业务。因此文章重点就LTE-M车地通信中的综合接入技术展开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提供行车指挥调度、控制信息传输等服务,是调度人员与列车司机之间唯一的专用无线通信手段,越区切换性能直接影响到运营效率和行车安全。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为系统应用场景,基于无线通信理论和网络技术,结合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基本特点,通过深入分析越区切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越区切换方案进行设计,并结合广州市轨道交通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进行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传输系统建设方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传输的信息,信息分类,特点及接口类型,分析,比较了建设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光传输网络(OTN),数字同步系列(SDH)和异转移模式(ATM)三种方案,以及这三种方案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无线通信技术在列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章简要分析了传统的基于轨道电路的列车控制系统及其在当前列车提速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缩短,包括信息传输量增加的情况下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移动闭塞技术,分析了移动闭塞相对于传统闭塞方式的优势;阐述了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列车控制系统中的通信系统,对其特点、结构、技术方案、抗干扰以及数据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轨道交通列车地面间通信作为研究场景,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信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车厢接入点进行用户信息分发的方案,利用毫米波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与空间复用技术与射线跟踪信道仿真,仿真了大规模多天线下,不同阵列和地面基站位置的接收功率、角度扩展,并列举了不同方案之间在传输速率上所存在的差别.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在轨道交通车地间通信场景下,毫米波频段散反射体一般存在于列车接入点周边;相比于阵列的垂直分辨率,更多的水平分辨率往往拥有更好的效果;更低的路径损耗与更广的覆盖范围不可兼得.研究成果将为轨道交通车地场景下毫米波大规模多天线系统的设计、评估及其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部署提供不可或缺的信道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可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无线数据传输,有助于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场景的复杂性,需要针对性的通信场景分类、信道特性分析和精准的信道模型为城市轨道交通5G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基于此,提出了5G城市轨道交通电波传播场景的分类,以支撑典型场景下的信道测试与建模工作,同时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场景信道测量和建模的现状,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结合5G通信智能化特点,讨论了人工智能在信道特征提取和信道建模方面的应用前景与可行思路,并深入分析了基于可重构智能面和无人飞行器辅助的5G城市轨道交通信道建模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最后,阐述了毫米波频段下5G城市轨道交通信道建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310 GHz太赫兹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赫兹波具有传输速率高、容量大、方向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由于大气损耗大和大功率源的缺乏,较适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基于300 GHz频段的优良特性,设计了一种310 GHz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通信链路基于美国亚毫米波与太赫兹产品制造公司(VDI)的谐波混频和超外差收发,系统主要由倍频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和VDI次谐波混频器构成。根据链路预算搭建实际通信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随着通信速率的升高,解调信号的失真逐渐增加。通信距离1 m条件下,系统能实现10 Gbps无误码传输,当速率达到11 Gbps时,误码率为5×10-6。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轨道交通传输网络的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传输网络需求进行了分析,对各种传输制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传输网络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5G移动通信网络采用新一代蜂窝移动技术,其数据传输速率高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十倍之多,将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PIS无线系统中,可改善目前基于无线局域网构建的PIS系统中通讯信号易干扰、故障多等弊端。本文从LTE-A技术、MIMO增强技术、MEC技术等5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为切入点,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层、接入层、应用层出发,构建全新的智慧轨道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张婧 《电子科技》2016,29(7):120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和目前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TD-LTE宽带集群技术承载轨道交通综合业务,并给出设计方案架构。通过与目前技术的对比,得出TD-LTE方案技术上的优势,并对车地无线网络多业务融合中关键的TD-LTE需求进行分析。从传输等级、传输时延和丢包率等指标入手,对TD-LTE技术应用于CBTC车地通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结论:TD-LTE方案具备统一承载轨道交通综合业务的能力,应用在轨道交通行业具备较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张学武  何玉钧 《电子科技》2013,26(2):4-6,10
WiFi以其强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得到广泛应用。文中研究了无线视频传输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文中设计的WiFi机器人是以WiFi无线网络为数据传输载体,实现实时控制、音视频传输和图像采集等功能的智能系统。经测试,该机器人可用于在反恐侦查、战场C4ISR系统、消防救灾、生命探测等民用及军事领域。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高速电气轨道交通路况探测主动雷达的应用需求,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利用沿线电力和通信网络条件,构建多元信息融合网络雷达系统方案。系统综合利用多种传感器检测道轨及周边环境,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并与运行列车终端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建议方案不仅能为调度系统提供参考,还可实现运行列车对前方路况的主动观察,以达到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俊  张治中  邓炳光 《电讯技术》2021,61(12):1573-1578
5G通信系统通过共享WiFi频谱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和吞吐量,但对WiFi传输性能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针对非授权频段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Unlicensed,mMIMO-U)系统设计了一种WiFi/5G共存的混合预编码方案。通过构建WiFi和5G用户的小区蜂窝模型,采用空间资源分配和空域波束赋形使得信号在指定的方向上得到增强,在非期望方向上信号强度降低,并采用块对角化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信号检测技术有效地处理了用户以及环境噪声之间的干扰进而改善信道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降低了WiFi/5G设备之间的干扰和算法复杂度,提高了5G设备在信道中的传输速率,使WiFi/5G能在非授权频段共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