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Planning》2015,(23)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口众多、资源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央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粮食的安全,而粮食储备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事项。当前中央粮食储备系统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农民手中储藏的那一部分粮食,由于储藏方法不当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采用科学储粮技术并作好后期管理工作,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粮食质量,减少损失。接下来我们就向广大农民朋友介绍一些正规、科学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小麦是西安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总产量中小麦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小麦产量的稳定关乎西安的粮食储备安全。西安以冬小麦为主,由于小麦生长习性使然,其栽培管理方式对其产量的影响较大。鉴于此,为保证小麦的产量,需明确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进而保证小麦产量,保证粮食储备安全。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粮食又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关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就我国的国情而言,粮食储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但我国现有的粮食储存情况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粮食要绿色健康的要求。利用地下空间优势来储存粮食是绿色储粮的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文章结合地下粮仓实体建造试验,对地下粮仓所遇到的抗浮设计和防水施工的问题进行讲述。  相似文献   

4.
依托某国家粮食储备库地下粮仓工程,对20世纪70~80年代地下粮仓结构进行全方位结构安全性分析,确保粮仓功能和储粮性能,并对已有病害提出处理意见,实现储粮安全,对我国粮食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增加储粮效益。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4)
我国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先进的农耕文明和技术更是发展到了国外。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粮食一直都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粮食的稳定发展、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和国家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产量的稳定发展,保证水稻的生长安全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群众的关注。因此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到放心、安心的粮食,国家对粮食生产和病虫害防治问题也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前提下,本文对现阶段我国水稻种植中病虫害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全面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粮库是保障人民饮食安全,储备国家战略资源的基础设施。为进一步提高粮库管理与建设,智能粮库概念应运而生。智能粮库能够明显提升传统粮库仓储的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的同时,为科学化经营提供严谨的数据与功能支持。因此,智能粮库被看做是确保粮食储备安全的重要手段。如今智能粮库的发展已经收到越来越多粮库部门重视及关注,为提高智能粮库推广水平,发挥现代化技术对粮库建设的价值。从粮库改进必要性出发,分析包括粮食仓储检测、智能通风、智能调温、粮库监控、出入库系统、仓储管理与控制以及其他一些新型的实用技术展开论述,希望可为国内粮食战略储备发展,提供科学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粮食作为保证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土壤肥料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源,对农业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显著的影响。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几点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相关工作经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
我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粮食生产的快速增长,粮食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粮食安全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农业种子的安全。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必须品也是最基本的原材料,它是国家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加的基本保障。因而种子的质量和安全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力强化粮食种子的质量监督不仅有利于保证我国粮食市场的纯净,还能规范农业生产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9.
刘洋 《中国建材》2008,(7):64-67
到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推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保证外汇安全和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拓展储备投资渠道,提高外汇储备的整体收益率,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煤气燃烧设备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熄火保护装置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国家已制定了专门标准。一般规定:除烹饪灶和旅行灶以外的所有燃具。都应装有熄火保护装置,以保证煤气燃烧设备安全运行。特别是煤气冰箱,在使用中一般无人看管,因此,熄火保护装置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  相似文献   

11.
应用锥形量热仪和烟密度箱测试分析飞机货舱衬板在不同火灾环境下的燃烧特性,结合锥形量热仪实验数据对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火灾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热辐射强度对货舱衬板的影响有区别,热辐射强度越大,热分解越快,点燃时间越短,热释放速率峰值越大,最大峰值为98.5 kW/m2,最大总热释放量为7.7 MJ/m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野外组合式软体油罐在不同辐射强度下的燃烧特性,通过锥形量热仪对软体油罐样本进行燃烧实验,选用25,35,50 kW/m2三种典型的热辐射强度进行研究,得到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比消光面积、烟气生成速率、火焰形态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热辐射强度为50 kW/m2时,点燃时间分别为25,35 kW/m2时的3...  相似文献   

13.
摘 要:通过锥形量热仪研究了喷涂油漆在薄金属表面的燃烧特性。选用35,50,65,80 kW/m2共4种热辐射强度,得到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CO释放速率等参数。结果发现:薄金属表面油漆为典型的热薄型固体,点燃时间的倒数与热辐射强度呈线性关系。喷涂层数越多,引燃所需的热辐射强度越小,火灾危险性也越高,试验得到1层喷涂、2层喷涂和3层喷涂的临界热流强度分别约为30.8,10.0,5.0 kW/m2。热释放速率呈现出双峰特性,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随热辐射强度呈线性增长关系,且峰值随喷涂层数的增加而增加。CO释放速率则呈现出3个峰值。随着热辐射强度增加,各样品的火灾性能指数不断降低,火灾蔓延指数不断升高,火灾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古建筑木构件材料在火灾下的燃烧特性,使用锥型量热仪对古木材试样的点燃时间、临界辐射强度、热释放速率、燃烧气体中CO2体积分数等燃烧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发现3种不同厚度试样的临界辐射强度分别为8.81,9.40,10.55 kW/m2。试样厚度增加会使古木材点燃时间延长,临界辐射强度增大,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所形成的双峰值曲线的峰值降低。燃烧气体中CO2体积分数曲线与热释放速率所绘制出的曲线的形态一致,同一厚度的试样在不同辐射强度下其燃烧特性呈现出显著区别。与新木材相关燃烧特性参数对比,劣化后的古木材临界热辐射强度降低、点燃时间减小,5 min内平均热释放速率较高。研究表明,古建筑木构件材料燃烧特性有显著变化,可为古建筑火灾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聚丙烯腈(PAN)织物在空气气氛下的热稳定性和3种热辐射强度下的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AN织物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主要包括3个失重阶段;随着热辐射强度的增大,PAN织物点燃时间有所提前,热释放速率和产烟率的峰值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到达峰值的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前,质量损失率增加,且初始热分解时间提前;当热辐射强度为25 kW/m2时,PAN织物的燃烧不充分,烟密度最大;热辐射强度越大,烟气扩散越快,且PAN织物的火灾性能指数值减小,火灾增长指数值增大;PAN织物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锥形量热仪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了典型变压器油在3种不同外加热辐射通量下的燃烧特性和烟气危害性。重点对比了凝固点不同的KI25X和KI50X变压器油的燃烧过程和火灾危险性。结果表明,外加热辐射通量和变压器油的类型均会对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产生影响。随着外加热辐射通量的增加,两种变压器油的点燃时间均缩短,HRR、生烟率及CO的浓度峰值随之增加。当外加热辐射通量提高至35 kW/m2时,KI50X变压器油火灾的蔓延速度更快,释放出的毒性气体浓度更大,此时其火灾热危险性和烟气危害性相较更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锥形量热仪实验对涤纶面料丙纶玻璃纤维板、涤纶面料丙纶麻纤维板和 PVC 革丙纶麻纤维板 3 种典型汽车内饰材料在 25、35、50 kW/m2 热辐射强度下的点燃时间、质量损失率、热释放速率等燃烧特性参数进行研究,并选取点燃预测模型计算材料的临界热辐射强度,使用轰燃倾向指数和热释放总量评价其潜在火灾危险性。结果表明,在实验热辐射强度下,涤纶面料丙纶麻纤维板质量损失百分率最大,结构完整性最差;涤纶面料丙纶玻璃纤维板平均点燃时间最短,临界热辐射强度最小,最容易被引燃;PVC 革丙纶麻纤维板热释放速率峰值最大,火灾性能指数最小,发生轰燃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超高温耐火电缆在不同辐射功率下的点燃时间(TTI)、热释放速率(HRR)、质量损失速率(MLR)和燃烧残余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辐射功率增加,耐火电缆的TTI逐渐缩短,HRR和MLR逐渐增大,火灾危险性逐渐增加。超高温耐火电缆在35 kW/m2和50 kW/m2辐射功率下火灾性能指数相比于25 kW/m2分别增加了44.4%和176.5%,火灾增长指数分别增加了30.4%和83.0%。结合理论分析可以得出,耐火电缆的临界辐射功率为3.61 kW/m2、零辐射平均热释放速率为36.5 kW/m2,表现出较低的火灾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A series of 22 commercial carpet tiles, covering the range of backings found in the marketplace, and with the same face material (nylon) was chosen for fire testing. All the carpets were tested in the cone calorimeter rate of heat release apparatus. They were also all tested in the NBS smoke density chamber, in the flaming mode. A selection of samples was further tested using the flooring radiant panel.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was made to choose the optimum radiant incident flux to be used, which was determined to be 25 kW/m2.

It was found that the carpets showed a wide range of fire performance, including ranges of peak rate of heat release and of time to ignition of c. 3 and of smoke factor of c. 8. It was not found possible to correlate the results of the NBS smoke chamber or radiant panel tests with any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cone calorimeter. A classification scheme was proposed to determine fire performance of carpets, based on the ratio of time to ignition (in seconds) and peak rate of heat release (in kW/m2). According to this scheme, four categories of fire performance would be expected:

4.

  相似文献   


20.
在辐射热通量为25~60kW/m2条件下对利用锥形量热仪对金属钠的燃烧现象进行了研究,测量了燃烧尾气中的氧气含量与剩余物料的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环境热通量增加,金属钠燃烧现象存在较大差异性,残留物数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参与燃烧。当辐射热通量小于30kW/m2时,金属钠未出现明火燃烧;在外界辐射热通量为50~60kW/m2时,金属钠发生较不稳定、不充分的明火燃烧;当辐射热通量大于60kW/m2时,金属钠发生较为稳定且全面的明火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