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邻里中心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注重社区交往的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模式。在新加坡的新市镇建设中广为运用,是其顺利开展并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国苏州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借鉴了新加坡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探讨了邻里中心的概念,详细分析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规划模式并介绍其在我国苏州工业园区的实践经验,最后归纳总结了邻里中心规划思想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苟爱萍  钱文琪 《山西建筑》2023,(24):10-14+93
随着社会风险的来临,韧性城市建设备受关注,其中社会韧性担任着社会各部分之间的沟通联系的桥梁。它使得城市在面对外界不确定风险的时候,能够稳定有效地平衡城市的自身结构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金华市多湖里邻里中心为例,基于社会韧性理念,复合构建邻里中心的韧性模式。构成以安全-生态-服务-智慧模式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单元和韧性空间结构。理论及研究为城市的精细化和邻里中心模式的多元化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和新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尺度分析的角度入手,追溯我国住区公共设施规划演变,并审视邻里中心模式的内涵:邻里中心是邻里交往、公共生活的中心,而非单纯的公共设施集中布局的用地,其规划不仅仅要关注公共设施功能配置,也要加强对规模尺度及空间布局的重视。以珠海市邻里中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为例,提出调整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的思路和建议:体系上,简化分级,以在邻里住区单元强化生活中心为主,构建层级体系为辅;尺度上,以400~500m半径的步行尺度而非设施尺度构建邻里住区单元;功能上,形成公益性设施和经营性设施并重的功能组成;空间上,以组织公共生活为原则构建公共设施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9,(13)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导致人们更加的注重精神世界的享受。当前人们生活在城市里面,尤其在各方面的需求都需要相关的人员引起重视。邻里中心这个概念是来自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对于社区治理以及为居民服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近年来,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不断地在各地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得到了城市居民的认同,对于人们的交往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通过城市社区里的邻里关系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进而从邻里问题探讨人们的需求,从而对社区级的邻里中心进行初步建设,旨在为城市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邻里中心及其在我国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作者以追溯邻里中心规划思想的来源入手,介绍了新加坡住区和邻里中心规划结构,探讨了新加坡邻里中心的规划思想及其在我国借鉴应用的意义和条件,并简要介绍了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设邻里中心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林 《山西建筑》2023,(13):34-38
介绍了邻里中心概念的起源,结合邻里中心在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具体实践,总结了邻里中心的几个特点,深入探讨了邻里中心的现实意义,针对其在设计上应该注意的一些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未来社区”是浙江省政府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这是继“智慧社区”之后,对城市规划、社区建设和治理模式的又一次创新。本文对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总结了五种未来社区建设和治理模式的特点,并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对社区治理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10.
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研究为理解社区感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使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更加理性。与此同时,70年代以来,社区发展和邻里保护在实践中都有许多成功的例子。今天,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国外邻里互助社区实践研究的书籍、文献作为资料源,结合部分案例的实地调研,对建筑学与社会学在交叉视野下的国外互助型社区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已取得的一些实践成果。研究结果对探索我国老龄化背景下的邻里互助与社会组织、社区公共空间、住宅空间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忠 《福建建筑》2010,(12):31-33
本文从深度阐释邻里中心的概念出发,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现有几家邻里中心的实地调研和对比,并结合笔者新近设计的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邻里中心,来探讨如何将邻里中心的开放性原则应用到设计中。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城市规划宏观层面,对邻里空间尚未广泛研究。将国内外公众参与社区邻里空间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综述,总结已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结合国情从参与主体、参与意愿、参与途径、以及保障体系建立上得到相应启示,对探索我国公众参与社区邻里空间的研究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安徽建筑》2019,(8):25-27
文章从服务半径、使用人群组成、功能及空间构成、活动性质四方面解析邻里中心的使用现状,并从选址、功能织补、空间设计、绿化设计、无障碍设计五方面研究发展趋势,力求为邻里中心的新建和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17.
张静 《住宅产业》2022,(7):45-48+102
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受到多方关注,对我国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日常生活圈视角,以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及合肥地区邻里中心为例,通过对案例邻里中心的特色定位、空间组织特征及功能面积配比的对比研究,结合现状问题分析,分别从功能维度和空间维度提出邻里中心模式优化策略,为今后邻里中心规划设计提供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社区邻里交往空间是居民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不可缺少的基本场所。良好的邻里交往空间的塑造,可以增强居民之间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对于创造宜居住区的意义重大。通过对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邻里交往空间的探讨分析,希望对"宜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除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外,社区公园的社会效益能推动人们迈向更高质量的邻里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发达国家风景园林与城乡规划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解读国外社区公园的发展历程和功能演绎,提出当前社区公园社会效益的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对邻里福祉的社会影响.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21世纪后社区公园与邻里福祉的相关...  相似文献   

20.
社区数字化场景建设是未来社区理念的重要体现,强调通过利用数字技术重构社区生态,实现社区的智慧化、生态化、个性化,保障居民生活的高效率和便捷性。社区数字化建设探索经历了从硬件到平台,再到互联互通的过程,数字化技术在此间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从社区层面、物业层面、社会性服务层面着手,阐述数字化在未来社区生活场景中全方位应用,打造优质、智能、便利的生活方式,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