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施立才 《化学工程》1995,23(3):65-67
论述了气-液、气-液-固三相淤浆床及涡流床、气-固相固定床、气-固相流化床等多相反应系统的工业应用。并介绍了国内反应工程工业实践成果的参考索引。  相似文献   

2.
静态混合器在乙氧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静态混合器在乙氧基化反应中的应用。采用具有较强传热效果的夹套式静态混合器作为反应器。在反应条件t=100℃,p=3.6MPa在一定量的有机碱催化下,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乙二醇苯醚产品,主组分含量大于97%,二甘醇苯醚含量只有0.6%。无需精制就可使用,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较高的反应压力使环氧乙烷处于液相中反应,解决了釜式反应器气液分布不均,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喷射反应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述了喷射反应器的反应原理、结构特征、工艺类型、独特性能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详细介绍了喷射反应器作为多相反应器,在加氢、烷氧基化、胺化、氯化/次氯化、氧化、磺化/硫酸化及生物发酵等各种反应类型中的应用,并以多个实例加以说明。对已工业化的重要反应还分析了生产工艺流程,通过与搅拌釜、鼓泡塔、填料塔及膜式等各种多相反应器的实验或生产结果比较,充分显示了喷射反应器优越的多相反应性能及其在气液、气液固等多相反应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特点,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静态混合器的选型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静态混合器的选型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也介绍了静态混合器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静态混合器在乙氧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静态混合器的选择及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静态混合器的结构特点,混合机理及混合形态,介绍了静态混合器在反应系统中的选用,着重介绍了静态混合器在盐水中和反应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技术服务     
静态混合器系列产品静态混合器是一种新型的单元设备。它适用于混合,乳化和溶解过程。凡是传统上使用搅拌器和均质器的地方,原则上都可用静态混合器来代替。静态混合的特殊作用使表面更新加剧,适用于吸收和解吸过程、液-液萃取过程,以及气液、液液反应等过程相界面接触和强化作用。静态混合器可取代传统的混合、沉清器,用于萃取具有广阔的前景。静态混合器可用作气液反应器、制成高效管道反应器、可使管道长度大大缩短。用于中  相似文献   

7.
对枝形微混合器在过程强化中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该微混合器的液-液均相、液-液非均相、以及气-液两相的混合与传质性能。枝形混合器特殊的枝形结构可实现宏观流体的微型化,促进流体的微观混合。枝形结构的几何参数通过Constructal理论确定,可在降低持液量的同时降低流动阻力。研究表明该枝形微混合器具有优良的混合性能、较大的处理量以及较低的阻力损失,在快速液-液反应、气液反应、溶剂萃取、气体吸收、纳米材料制备等化工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静态混合器是一种通过其内部混合单元来改变流体的流态而使流体达到混合的设备。利用它可以在减压、常压、加压条件下进行对液-液、液-气、液-固、气-气等流体的混合。它应用范围之广是其它混合设备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9.
张春梅  孔祥玲  王宗勇  吴剑华 《当代化工》2011,40(5):490-493,516
以气-液两相流动的均相流模型为前提,运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对SMV静态混合器中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场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其压降的规律,并与水平直圆管内压降和混合器内单液相流压降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流经SMV混合器的沿程压降及局部压降均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呈现明显增大趋势,且管路总压降与元件数成正比;静态混合器两相流...  相似文献   

10.
固液混合技术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固体分散、溶解和浸出、结晶和沉淀、固体催化反应以及粉剂农药混合等领域的一种重要操作技术。固液两相混合的均匀性对产品的生产或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综述了固液两相混合技术的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固体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机理,讨论了常见的两大类固液两相混合方法,即化学分散法与物理分散法。其中化学分散法包括添加表面活性剂与偶联剂以及进行电化学改性;物理分散法包括使用搅拌釜、撞击流混合器、射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动态混合器进行的机械混合以及超声分散和通过静电分散进行的预分散。同时介绍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固液两相分散混合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如探针、图像分析处理、超声衰减、动态光散射、电阻层析成像等。最后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固液两相混合技术未来在多元化、智能化方向上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混合强化对于Ce~(3+)氧化再生过程的促进作用,以SK与SMV型两种静态混合器为对象,采用CFD模拟方法,通过流场、浓度场分析,考察了不同反应器形式、尺寸、操作条件等对反应器内物料流动以及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将静态混合器的反应结果与传统鼓泡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K与SMV型两种静态混合器对于该反应的宏观反应速率较鼓泡塔均有显著提升,这种强化作用主要源于描述气液传质阻力的八田数减小,从而使气液反应由传质与反应共同控制转化为反应控制。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在温度为340 K的优化操作条件下,两种静态混合器的Ce3+转化率均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100%,满足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全书共204页(32开),正文178页,分4章,它以日本东丽型静态混合器为主介绍如下内容: 第1章为静态混合器基础,概要介绍各种静态混合器的构造及特点,日本及其它国家主要静态混合器产品的品种,流体在静态混合器中的流动状态,混合机理,混合形态及混合效果。 第2做静态混合器的压力损失。介绍一些计算压力损失的公式。 第3章介绍用静态混合器进行的各项单元操作。主要包括溶解、气体混合、粉粒体混合、乳化、液—液萃取、气体吸收、反应等。每一单元操作包括原理、装置、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和图表)以及对实验结果所作的比较、分析。 第4章为应用实例介绍。包括排水处理及装置、pH调整装置、凝聚沉降装置、锅炉及燃烧装置、热变换器、树脂熔融装置,注塑成型 机混合喷嘴、树脂着色装置、双液混合装置、微混合器等内容。分别介绍了装置的原理及特点,主要流程,使用效果。并附有装置结构原理图或实物照片以及实际使用的技术参数等。 书末还附有东丽型静态混合器的压力损失数据表20页,可供查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贺  孙国杰  张静  吴剑华 《当代化工》2012,(12):1295-1298
采用单气泡实验对SK型静态混合器内气-液间混合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针对主流速度、气泡尺寸、混合元件数量等参数对气-液混合效果差异进行实验研究,并就整个混合过程中的压降波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K型静态混合器增大气-液两相相界面,提高气-液两相混合效果,延长气-液停留时间,混合元件数增加压力降增大。  相似文献   

14.
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己酮肟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是重要的工业过程。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不使用浓硫酸催化的反应,主要有气固相反应、固液相反应、离子液体系及超临界水条件下的反应。研究表明:气固相反应中,副产物较多,催化剂易失活,使用寿命短;固液相反应条件温和,且副产物少;离子液体系和超临界水条件下的Beckmann反应中,可避免使用有机溶剂,且反应副产物少。  相似文献   

15.
静态混合器是一种藉助装在反应器中的流体导向单元将流体混合的装置,根据其导向单元的形状,它有几种类型其中瑞士苏尔采(Sulzer)公司发展的SME型静态混合器(波纹填料塔),以效率高,无放大效应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液液之间、液气之间、气气之间的混合和乳化,强化传热以及其它化工过程。苏尔采SME型静态混合器,实际上就是一种波纹填料塔,填料结构见图1,由几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气液固回路反应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一种用于气液固三相催化反应的高效喷射回路反应装置,介绍该装置的组成,对比分析了该反应技术与现有气液固反应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并考察了该反应技术在苯胺加氢中试装置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 在上一讲中介绍的色谱技术测定传递系数和吸附系数的应用局限于气固体系。但它们也能应用于气液、液固或气液固三相的体系。本讲中要介绍它们在浆化反应器(slurry reactor)和涓流床反应器(trickle-bed reactor)中的应用。 一、浆化反应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水平液固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分布不均匀问题,在内径29mm、长4m的水平有机玻璃管流化床内放入Kenics静态混合器,采用CCD图像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考察静态混合器的结构、个数、安装位置对液固二相流中颗粒分布的影响;同时,利用U型管压差计考察不同条件下静态混合器的压降.实验结果表明:Kenics静态混合器能明显地改善管内颗粒分布情况;单个扭率Y=3.5的Kenics静态混合器压降最小;2个扭率Y=3.5的Kenics静态混合器间距为40mm时对颗粒分布影响长度是最长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水平液固循环流化床中颗粒分布不均匀问题,在内径29 mm、长4 m的水平有机玻璃管流化床内放入Kenics静态混合器,采用CCD图像测量与数据处理系统考察静态混合器的结构、个数、安装位置对液固二相流中颗粒分布的影响;同时,利用U型管压差计考察不同条件下静态混合器的压降。实验结果表明:Kenics静态混合器能明显地改善管内颗粒分布情况;单个扭率Y=3.5的Kenics静态混合器压降最小;2个扭率Y=3.5的Kenics静态混合器间距为40 mm时对颗粒分布影响长度是最长的。  相似文献   

20.
借助泥渣回流提高原水颗粒物含量的方法,对成功处理高含量颗粒物原水的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净化低浊度(小于20 NTU)原水进行了尝试.分析了低浊度原水净化面临恶的困难,结合高效固液分离技术原理对混凝要求,提出了2级静态混合及管式反应的多种混凝工艺组合试验方案,在中试装置上试验了低浊度水的净化流程及控制参数.结果发现,在"2级静态混合器+管式反应器+高效固液分离器"系统中,PAM投加点及泥渣回流点对高效固液分离器形成悬浮层和良好出水至关重要,在原水10~20NTU条件下,PAC和PAM分别投加在1级静态混合器前和管式反应器前,投加量分别是6和0.5mg·L-1,泥渣回流点在第2级静态混合器前、体积回流比4.2%时,系统出水水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