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纳米SiO2/环氧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SiO2粒子改性环氧树脂制备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IR分析表明:纳米SiO2与环氧树脂形成了复合体;热失重、冲击强度、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体积电阻率测试表明:纳米SiO2和普通SiO2对环氧树脂有明显的改性作用,当SiO2/环氧树脂为4/100时,复合体的热解温度、冲击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均达到最大值,纳米SiO2/环氧树脂的热解温度、冲击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分别为323℃,89.2kJ·m-2和3.56×1014Ω·cm-2;普通SiO2/环氧树脂的热解温度、冲击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分别为308℃,17.13kJ·m-2和2.80×1014Ω·cm-2.  相似文献   

2.
纳米SiO2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高剪切分散和催化剂的催化相结合的方法,使纳米SiO2粒子与环氧树脂发生化学键接,制得纳米SiO2改性环氧树脂.利用拉伸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微红外分析等手段对改性环氧树脂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化学改性在环氧树脂中引入了Si-O-C键,较大地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使环氧树脂柔韧性增强,且耐蚀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APS对PPy/ SiO2纳米导电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任丽  王立新 《功能材料》2004,35(1):69-70
首先用不同百分含量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S)处理SiO2,然后以水为反应介质.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PPy/APS-SiO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热失重和四探针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用APS处理过的SiO2合成的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和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其中用1%APS-SiO2合成的复合材料电导率最高,为38.46S/cm。  相似文献   

4.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表面改性纳米SiO2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粒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且反应副产物没有腐蚀性,有利于保护设备和环境.对改性前后纳米SiO2的表面进行研究,证明该工艺能够实现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能够有效分散纳米SiO2聚集体.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151确实已经和纳米SiO2表明的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纳米SiO2对低分子液态环氧树脂进行改性,讨论了纳米SiO2与环氧树脂间偶联形成的环氧树脂-偶联剂-纳米SiO2的层间结构.实验指出,当环氧树脂与纳米SiO2比例为100∶3(质量比)时,其综合物理机械性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用溶剂一超声波法制得了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纳米SiO2用量、拉径大小及表面状况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由环氧树脂和在其中均匀分散的纳米SiO2所构成的复合体系,由于引入杂质离子而使体积电阻率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同时纳米SiO2的加入使材料结构均匀性增加。电阻率的数值分散性减小.  相似文献   

7.
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冲击强度测试、SEM分析、DSC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对材料的冲击性能耐热性能及其固化行为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冲击性能都比纯环氧树脂固化物要好,并且都在纳米SiO2含量为4%时为最佳;纳米SiO2的加入也能有效提高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而且纳米SiO2的比表面积越大,其冲击性能和耐热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8.
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纳米SiO2作为增强材料,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纳米SiO2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对纳米SiO2粒子的分布进行了表征,采用正电子湮没技术(PALS)测试了自由体积的尺寸及浓度。结果表明,当纳米粒子SiO2含量为3%时,自由体积浓度最小,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纳米TiO2改性环氧树脂涂层在海水中失效特性的报道较少。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纳米TiO2,采用共混法用纳米TiO2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并将改性环氧树脂涂覆于Q235碳钢表面。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对纳米TiO2的晶型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用交流阻抗技术(EIS)研究了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碳钢体系在海水中不同浸泡时期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纳米TiO2为锐钛矿型,且呈球状,直径约为20 nm,有效地增加了其与环氧树脂的接触面积,纳米TiO2可以抑制海水在环氧树脂涂层内部的扩散,增大了环氧涂层的电阻,提高了其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熔融插层法制备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蒙脱土复合体系,其剪切强度高于EP/PA基体2倍以上,并具有良好的耐水及其它介质的性能,经TGA分析,环氧树脂/蒙部土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聚酰亚胺(PI)为基体,将聚酰亚胺与钛酸钡(BaTiO3)纳米粒子进行复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BaTiO3/PI复合薄膜。为提高BaTiO3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和表面性能,采用SiO2对BaTiO3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制备改性BaTiO3/PI复合薄膜。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制备得到的改性BaTiO3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结果发现,SiO2与BaTiO3粒子间仅是物理包覆,没有新物质形成。测试频率为103 Hz时,质量分数为5%的SiO2包覆改性使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增大到21.8,介电损耗为0.00521,击穿强度为76 MV/m,储能密度为0.56J/cm3。研究表明,采用SiO2对BaTiO3改性使得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13.
针对地热水环境中金属管道和设备常见的结垢问题,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比研究了304不锈钢管、环氧有机硅涂层、聚苯硫醚(PPS)涂层和聚四氟乙烯(PTFE)/PPS复合涂层在静态模拟地热水中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地热水中不同涂层表面结垢物质的微观形貌为针形物,组成主要为CaCO3;PTFE/PPS涂层的表面能低于单纯的PPS涂层,可以有效地抑制结垢晶核在其表面的形成;实验10天的PTFE/PPS涂层表面的结垢质量为304不锈钢管表面结垢质量的37.3%;同时,PTFE/PPS涂层在模拟地热水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4.
15.
原位生成纳米SiO2/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生成技术制备了纳米SiO2/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生胶的结构、反应时间、催化剂、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对SiO2生成量及其增强橡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胶的结构对SiO2的生成量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胶中生成SiO2量的顺序为NR>IIR>SBR>BR>NBR.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SiO2的生成量增加,72h后基本达到恒定值,偶联剂的种类对SiO2生成量影响不大.当Si-69的用量为2g/100gNR、催化剂为乙二胺、反应时间为72h时,效果最佳.原位生成纳米SiO2填充橡胶硫化胶的性能优于机械共混法填充橡胶硫化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石墨/碳化硅/铁氧体涂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开发具备良好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多功能吸波复合材料,以涤纶针织物为基布,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在基布上进行石墨/碳化硅/铁氧体三层复合涂层整理,制备1.5 mm涂层厚度的柔性纺织涂层复合材料.采用介电谱仪研究了吸波剂的含量对吸波涂层材料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的影响.鉴于该材料多用于工程领域,采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了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剪切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低频段具备良好的介电性能,且具备一定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两亲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超疏水性聚苯胺(PANI)材料,将PANI与环氧树脂共混得到复合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超疏水性PANI的组成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复合涂层在0.5mol/L H2SO4溶液中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pH≤7,SDBS浓度为0.025mol/L条件下,合成的PANI具有良好且稳定的疏水性能,水接触角超过150°;超疏水性PANI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在PANI添加量为0.75%(质量分数)时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优良,其腐蚀电流密度为1.08μA/cm2,腐蚀电位为0.426V。  相似文献   

20.
选择球状的碳酸钙、片状的滑石粉和针状的碱式硫酸镁晶须,等质量比复合与弹性体MBS共混后一起加入到硬质PVC中,分别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得了PVC/MBS/多种无机物的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加工流变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球状/针状复合的CaCO3/Mg晶须改性体系所得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高,二步法加工可使材料缺口冲击强度上升为纯PVC的4倍左右,但一步法加工所得共混物的弯曲模量高于二步法.二步法加工的最大扭矩和平衡扭矩均比一步法小,出现降解、交联的时间较一步法迟;但二步法加工时熔融塑化时间较一步法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