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是石化行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全局性的共同问题,石化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抓好四件大事,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否忽视四项基础工作。在7月20日召开的"2017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连云港)发展论坛"上,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就石化行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李寿生指出,我国经济进入  相似文献   

2.
《江苏氯碱》2009,(5):37-3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一些化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暴露无遗。产能过剩说到底是结构性问题,解决结构性矛盾是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四川省明确提出了有针对性、多渠道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对策,通过5年努力,全省基本化解油气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并基本建立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四川现已成为全国首个系统性提出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具体目标及措施意见的省份。四川油气化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具体目标为:通过5年努力,全省炼油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烯烃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石油化工产业占全省化工产业的比重达到35%。天然气精深加工比重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制乙炔、烯烃及其后加工等  相似文献   

4.
《聚氨酯》2016,(7)
正1.2016年石化产品形势判断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贸易增长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定,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今年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中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对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上海化工》2014,(11):38-38
<正>目前,我国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一体化水平偏低,高端石化产品发展滞后,供给存在结构性短缺,部分传统领域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短期内化解产能过剩的压力巨大。"十三五"规划初步方案提出,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将是石化产业优化、化工新能源、化工新材料、传统化工升级四个方向。精细化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市场前景广阔,产品附加值高,成为众多传统化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出口持续下滑,内需增长不足,增速略有回落。受国际国内市场低迷的影响,石化行业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产能过剩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矛盾依然严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大量初级化学品过剩,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有限,部分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持续短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1万亿元,同比下降6.1%,利润总额6 484.9亿元,同比下降18.2%,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1.9%和10.2%;进出口方面,除去  相似文献   

7.
《河南化工》2014,(4):8-8
<正>近日,中国石化联合会在2014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了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预警报告。报告显示,全行业出现普遍性产能过剩,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严重。未来两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总体趋势将进一步加剧。预警报告由石化联合会牵头组织,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专题研讨而形成,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及相关政府部门。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表示,根据国际经验,产能利用率保持在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石化联合会在京召开2013化工产业发展研讨会。针对石化行业长期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强调,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是今年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行业要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要求,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相似文献   

9.
<正>4月14日《中国化工报》1版《石化行业发布2015年过剩预警》一文报道:中国石化联合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行业出现普遍性产能过剩,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严重;未来两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总体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最近随着一季度统计数据的陆续公布,关于各行业经济运行的情况分析也多了起来。石化行业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苦尽甘来,比如聚氨酯、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讯】9月27—28日,从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两化融合推进大会获悉,由于行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石化行业两化融合进程仍处初级阶段。大力推进信息化技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成为行业下一步的发展重点。石化企业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产品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