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接上期89页)2)水泥熟料强度检验结果比较。水泥熟料强度在焚烧垃圾和不烧垃圾时没有明显差别,详见表18。由此可见,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研发的这套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原生态城市生活垃圾技术系统,对煅烧的熟料质量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简介我国十二个单位研发出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十种技术模式,可以看出还都处在协同处置的初级阶段,因此其热量替代率TSR都很低。只有将可燃废弃物制成替代燃料应用于水泥工业,其热量替代率TSR才会大幅度提高。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19年公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本)》,将水泥窑协同处置与替代燃料分为两项技术。大力发展替代燃料技术,对我国水泥工业的节能减排、转型升级、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接上期80页)(2)华润史密斯HRS模式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工艺系统原生态城乡生活垃圾进厂,经破(剪)碎、储存、好氧发酵、挤压脱水,然后再经计量调控由管型胶带输送机喂入热盘炉内,在约900℃高温三次风环境中引燃,炉内的焚烧温度可达 1 050℃~1 100℃。整个垃圾预处理系统完全封闭在微负压的密闭厂房内,臭气引入窑头篦冷机作为二次风使用,经燃烧后除臭。为了应对突然停窑问题,还另外设置了应急活性炭除臭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稳步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04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1.5亿吨,2014年约1.8亿吨。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能力上,2004年,各类无害化处理厂575座,处理能力为22万吨/日,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8%。其中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457座,  相似文献   

5.
在国民经济获得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性提高的今天,城市所产生的各种废弃品数量、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庞大的城市垃圾、生活垃圾不仅会占用比较大的城市面积,同时也会污染环境,残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城市垃圾的处理工作有着极为突出的现实意义。当前比较常用且效果突出的城市垃圾处理手段便是水泥窑,这是一种经济环保、安全可靠的处理技术。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一技术,本文将深入分析包括海螺CKK系统、华新HWT技术、中材国际技术三种方式,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了解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1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是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各类垃圾及废弃物的处理利用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越发重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八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就对今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行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其中提到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强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应用,必须对城市生活垃圾展开日常的管理。从我国当前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来看,做好城市垃圾的处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事情。根据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做好无公害化的城市污染处理已经成为当前的第一任务。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具有"集约、经济、安全、可靠、稳定、合理、节能、环保"等许多突出特征和优势;协同处置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仅解决了垃圾处理的难题,还有利于构建区域性循环经济体系,促进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以溧阳市处置450t/d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的成功案例,系统介绍和分析中材国际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技术路线、设计及控制过程、应用成果,并希望为采用该项技术消解城市生活垃圾的企业和市政有关部门提供一些初步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能够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处置,成为近年来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后,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迎来新的挑战与革新。本文首先介绍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现状,然后结合生活垃圾的组成与特点,分析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垃圾分类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发展的影响,最后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发展进行展望。分析认为:针对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应发展垃圾制备替代燃料技术,提高热量替代率;针对有害垃圾,应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技术应用实践,进一步加快水泥行业绿色发展和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上接第10期第69页)由于筛下不可燃物的掺入,改变了生料的某些物理特性(流动、级配等),若不对磨机系统控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后续系统的正常操控。这一结果也可以从生料磨中加入筛下不可燃物前后,三个率值变化的统计值和标准偏差中得以印证,见图9(a、b)。稳定生料化学成分和率值的目的,是稳定水泥熟料化学成分和率值的前提,也是保证水泥熟料煅烧强度的控制因素之一,图10(a、b)为加入筛下不可燃物前后,水泥熟料三个率值和游离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上接第8期第68页)以5 000t/d水泥生产系统处理150t/d的筛上可燃物为例,根据筛上可燃物不同干基热值和水分计算出对分解炉系统的热量贡献情况可以看出(见图5),当筛上可燃物干基热值为6 000kJ/kg时,如含水量60%,对分解炉热系统为负贡献;在热值为10 000kJ/kg时,如含水量  相似文献   

12.
结合金隅集团水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阐述水泥窑大批量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可行性研究及成果。该项技术的创新点是采用高热值可燃筛上物直接入分解炉和低热值筛上物热解气体入分解炉的组合路线,提高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量;在大批量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同时,对水泥窑系统烟气平衡影响小,对分解炉内煤粉燃烧、传热和碳酸盐分解影响小,对水泥窑操作均衡稳定影响小。目前该技术原生垃圾的处理量可望达到0.25~0.40t/t熟料,燃料替代率达到29%~49%。热解灰渣、旁路放风系统的窑灰等都可以作水泥混合材料和其它建材产品原料。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东书 《水泥》2020,(4):13-14
详细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线的项目背景、工艺、运行效果、重金属及其浸出情况对环境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符合"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集约化"的原则,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可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起到示范作用,且对熟料生产及产品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可彻底消除垃圾的处置技术。介绍了海螺、华新和中材国际三家有代表性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技术路线,分析了三种技术示范化项目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三家技术的示范化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果,各项环保指标均完全满足相关标准的限值要求。最后,还阐述了该项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瓶颈,即经济效益及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如何处理海量城市生活垃圾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据统计,中国历年垃圾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每年还要新产生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并且还以每年5%-8%的速率增长。全国660个城市有200个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导致  相似文献   

16.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既可将垃圾作为原、燃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又可充分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碱性微细浓固相的高温燃烧环境等优点,彻底将有害物质处理掉,真正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集约化"的多元化目标要求,使水泥工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的目的在于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生活垃圾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垃圾处理与垃圾焚烧技术进行分析,对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进行技术探讨:层燃焚烧炉和流化床焚烧炉是垃圾焚烧炉发展的主流,层状燃烧技术是垃圾焚烧技术中最为成熟、应用最多的技术,水泥生产线是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最为适宜的场所之一,对于成分复杂、热值低、水分高、分捡率低的国内普通生活垃圾采取“层燃焚烧炉+分解炉”,可实现国内普通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环保化处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技术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环保的优点,是一种可彻底消除垃圾的处置技术。本文针对SINOMA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优化前端分选工艺,提高可燃物成品和不可燃物成品的分选效果,保障水泥窑系统接纳生活垃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辛美静 《水泥工程》2015,28(2):7-11
恶臭气体的处理一直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对城市生活垃圾堆放、简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进行物化特性分析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垃圾恶臭气体的处理现状——包括三类物理处理法、四类化学处理法和四类生物处理法,以及各种处理方法的技术比较。最后,结合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工艺特点,提出了适合水泥厂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时恶臭气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胡光 《水泥》2017,(12):18
介绍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几种工艺技术,并以具体城市生活垃圾与水泥厂原料样本说明了垃圾处理量的计算过程。从生料配料的角度分析了生活垃圾掺入的适应性;从有害成分控制的角度分析了垃圾掺入量的限制。在本文选取的样本中,从标准规范与稳定生产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入窑生料中Cl-含量要求,并据此要求计算了掺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垃圾量,同时提出了最佳处理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