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由于我国轻烃资源缺乏,而石脑油资源相对丰富,考虑将其掺入石脑油进行共裂解。在实验室裂解装置上对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以及与石脑油共裂解的产物收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得出油田轻烃、拔头油的分组裂解优于与石脑油共裂解,因此探讨了拔头油与油田轻烃共裂解的可行性,提出在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可根据"性质相近"的原则进行共裂解,即可将油田轻烃与拔头油掺混进行共裂解。同时在工业裂解炉上进行了拔头油与石脑油共裂解标定试验,得出的结论与实验室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2.
在蒸汽热裂解制乙烯实验室装置上,分别进行了石脑油、拔头油和油田轻烃的单独裂解和共裂解性能试验,得到适宜的裂解操作条件和掺混比例。拔头油和油田轻烃均为优质的裂解原料,提高裂解温度对其有利,且单独裂解性能优于与石脑油的共裂解性能,宜采用单独裂解的方式;石脑油的裂解性能较差,增大水油质量比对其单独裂解有利,且也不宜采用共裂解的方式来生产乙烯。  相似文献   

3.
1 原料优化的设想 抚顺乙烯装置原设计裂解原料中轻烃、拔头油占85.5%,石脑油仅占14.5%。而实际生产中,原料的结构有重大变化,1994年上半年石脑油占90%,轻烃仅占10%,乙烯收率只有29.78%。主要的原因是,所用原料为炼厂的焦化加氢石脑油,单程乙烯收率仅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800 kt/a乙烯装置依托10 000 kt/a炼油项目而建,采用美国SW公司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炼化一体化企业内部原料互供的优势,通过裂解一次加工产生的石脑油、拔头油等,以及二次加工产生的重整精制油、加氢裂化石脑油、液化气等,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主要化工产品。原设计进料有加氢裂化尾油、轻重石脑油及轻烃。因炼油负荷及原油的变化,造成作为乙烯装置主要原料的石脑油品质变差,严重影响装置乙烯收率。从加工效益上看,评价及优化裂解原料,对装置提高产品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拔头油热裂解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合前人经验构造一个新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将新模型应用于针对石化研究院的拔头油热裂解制乙烯标定实验的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验室热裂解过程。为进一步研究工业拔头油热裂解的分子反应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基础,能更好地对拔头油热裂解过程实现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6.
对广州乙烯裂解原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广石化的惭烯原料资源,对直馏石脑油,直馏柴油,重整拔头油,焦化汽油,焦化柴油的乙烯理解解性能的进行比较,提出了广州乙烯应优先选用重整拔头油及加氢精制后的焦化汽油和焦化柴油作乙烯理解解原料。  相似文献   

7.
在USC裂解炉上进行了不同乙烯原料、裂解炉出口温度、炉管构型的工业裂解标定试验,结果表明,循环乙烷易脱氢生成大量的乙烯(56.35%),丙烯、丁二烯、裂解液相产物收率极低,液化气通过断链反应可生成乙烯、丙烯、丁二烯以及少量的裂解液相产物,石脑油拔头油裂解乙烯收率低,但裂解液相产物(高附加值)收率较高;乙烷裂解炉出口温度宜控制在858℃左右;与U型炉管相比,乙烷在M型炉管裂解乙烷转化率、乙烯收率、丙烯收率、三烯收率高。  相似文献   

8.
国内乙烯原料的供应主要依靠油田和炼油厂。其种类有油田轻烃、轻柴油、减压柴油、石脑油、抽余油、拔头油、液态烃等。实际情况是装置尚未投产,原料的供应即发生了变化。国内的原料情况:一是原料不足;二是原油的直馏油收率低。大庆油的汽油收率仅为8~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列常用乙烯原料的单独裂解和共裂解试验,对比分析了原料物性、裂解方式、掺混比例、裂解温度对裂解气/液相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的物性对产物收率影响最大,裂解方式次之,在原料和裂解方式均不易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裂解温度改变目标产物收率比调节原料掺混比例更为可行。同时在选择裂解原料时,不但要考虑其产物分布和目标产物收率,还应重视副产品的综合价值。为提高石脑油裂解产物综合经济效益,可在低裂解温度(890℃)下掺入10%~20%的甲基环己烷进行共裂解。  相似文献   

10.
程佩双  单石录 《乙烯工业》1999,11(2):19-22,44
对广州乙烯裂解原料的选择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广石化的乙烯原料资源,对直馏离油、直馏柴油、重整拔头油、经汽油、经柴油的乙烯裂解性能进行比较。提出广州乙烯应优选选用重整拔头油及加氢精制后的焦化汽油和经柴油作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11.
抚顺乙烯装置以丙烷、丁烷馏分、重整液化气、重整拔头油为主要原料,以直馏石脑油、焦化加氢石脑油为补充。投产后,由于原料供应波动,石脑油成为主要裂解原料。原料构成变重,给装置操作带来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乙烯厂原料罐区承担着兰州石化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优质裂解原料(轻烃/拔头油)的输转和外部采购的轻烃/拔头油、油田液化气等轻质裂解原料的卸车、储存和输转。由于优质裂解原料在卸车过程中损失率偏高、存在运输安全隐患和环保排放的压力,故对原有卸车系统进行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余压回收系统、改变了利用氮气压力卸车模式,实现了卸车过程中物料损耗大幅度降低、杜绝无序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考察炼厂碳四产品作为裂解装置原料的可行性。应用小型裂解模拟装置研究炼厂碳四与碳四、轻烃共裂解性能,结果发现,碳四不适合单独做裂解原料,与轻烃共裂解时最好的操作条件为碳四掺混量20%。  相似文献   

14.
新疆独山子乙烯装置采用鲁姆斯公司的专利技术,以油田轻烃、石脑油、轻柴油为裂解原料,投两台石脑油炉进行无乙烯开车;定于1995年7月投料试车。无乙烯开车的关键在于积累混合碳二馏分,投用乙烯制冷压缩机(K-601)。这样,采用无乙烯冷剂的裂解气预冷则显得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庆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改造是大庆30万吨/年乙烯装置达标改造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乙烯装置原设计以轻烃为主要裂解原料,但自1986年开车以来,轻烃逐渐减少,而代之以柴油和石脑油。裂解原料的重质化使裂解汽油量大幅度增加,从原设计的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2)
阐述了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乙烯装置原料轻质化的工作背景。介绍了通过加大储运设施改造力度,提高轻质原料接卸能力;通过加大炼厂富乙烯气供应、多采购中石化沿江企业轻烃、碳五拔头油等资源,提高轻质原料加工比例;同时发挥新建H-009裂解炉裂解饱和液化气效果好的优势,优化乙烯装置生产组织,使得乙烯装置乙烯收率、双烯收率均创投产来新高,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抽余油热裂解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长明  田亮 《兰化科技》1998,16(3):129-132
在M.W.Kellogg公司引进的烃类蒸汽热裂解评价试验装置上对抽余油进行了裂解性能评价,并考察了在石脑油中掺入少量抽余油对其裂解性能的影响,以寻求轴余油的适宜掺混量与裂解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完成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三增两降两优化"的生产策略,1 000 kt/a乙烯装置根据现有工艺条件和实际操作状况,探索与实践8台炉采用3台轻烃加工工况和7台炉采用2.5台轻烃+0.5台石脑油共裂解加工工况运行的模式,使乙烯装置的整体负荷高效、平稳运行在104.5%的生产工况上,在提升乙烯装置产能的同时,降低了综合能耗,确保了乙烯装置生产指标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比了乙烯装置各台裂解炉在投用混合原料或单一原料时,在运行初期和末期,以及裂解加氢裂化尾油或石脑油时各周期的能耗(超高压蒸汽产汽量、燃料消耗量)和产品收率的变化。通过分析,对裂解炉优化运行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避免裂解原料混合裂解;二是可相应延长石脑油或轻烃进料裂解炉运行时间;三是在切为加氢裂化尾油运行前,投用石脑油15~20 d。  相似文献   

20.
通过模拟实验,对大庆石化重烃-石脑油混合原料裂解性能进行了优化研究,考察了在SC-1型裂解炉中重烃质量分数分别为30%、35%的条件下,工艺参数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重烃(质量分数30%、35%)-石脑油原料在SC-1型裂解炉中裂解,适宜的裂解温度均为850℃,水油质量稀释比为0.5时,三烯收率分别为53.78%、54.39%,重烃-石脑油混合裂解性能与石脑油单独裂解性能相近。重烃(质量分数35%)-石脑油原料裂解的模拟实验数据已应用于工业裂解炉中,使乙烯收率提高0.48%,三烯收率提高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