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生命周期方法与水足迹理论,建立了涵盖燃煤生产、运输、发电过程的煤电生命周期水足迹评价模型。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煤电的水足迹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煤电水足迹为5.974L/(kWh),其中灰水足迹占比67.3%,蓝水足迹占比32.7%。内蒙古自治区2017年煤电产生水足迹21.85亿m~3,其中蓝水足迹7.13亿m~3,占年工业用水总量34.27%。煤电行业对水资源的巨大占用,将会影响农业等领域以及工业领域内其他行业的用水。以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为代表的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应充分考虑用水来源及煤电发展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生命周期环境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长明 《水泥》2002,(11):11-15
自18世纪初水泥问世以来,水泥混凝土已逐渐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大宗建筑材料,随着水泥与混凝土生产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加之其环境友好型特性的凸显,国际上许多知名专家与学者一致认为,在21世纪,水泥混凝土仍将作为主要的大宗建材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旨在研究水泥混凝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由原燃料开始,水泥生产,混凝土制备,水泥混凝土使用,废弃处理,直到回收循环利用的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阐明其作为环境友好型建材的重要特征。1水泥与混凝土的生产制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泥工业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系统化、定量化评价与产品相关的环境负荷和潜在影响的方法,它通过量化分析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排放,可以全面评价产品对环境造成的综合影响。本文按照LCA方法框架,建立了中国水泥工业的生命周期模型,收集了中国市场平均的水泥生产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资源、能源、原材料消耗和环境排放等清单数据,对中国水泥工业的环境负荷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  相似文献   

4.
刘源  范金岭 《陶瓷》2014,(7):9-13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北方地区资源性缺水,南方地区水质性缺水,中西部地区工程性缺水的"贫水国"。而且近年来水资源状况在进一步恶化,所幸从政府、企业到消费者都已经逐渐重视这个问题,并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致力于改善这种局面。但是当人们的注意力都在节约用水与防治水污染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一些"隐藏"的水耗。一个汉堡消耗多少水?一条牛仔裤消耗多少水?答案可能要吓你一跳:一个汉堡要消耗2400L水,而一条牛仔裤要消耗11000L[1]!这种形式的水,我们称之为水足迹。笔者对工业企业消耗的水足迹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旨在通过结合卫生陶瓷企业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应用分析,向读者介绍水足迹理论在工业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将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引入到高贝利特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环境协调性比较中,利用生命周期评价中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分别对两种水泥进行环境协调性评定。评价结果为:高贝利特水泥的环境影响等级为Ⅱ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环境影响等级为Ⅲ级,高贝利特水泥的环境负荷明显低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绿色建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命周期评价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当前研究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生命周期评价主要包括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以及结果解释四个阶段。当前研究主要存在数据来源不清晰、排放统计不完善等问题,建立本土水泥生产数据库、评估数据质量、开发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生命周期评价软件等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方法,通过生命周期建模,对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此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LCA)疗法和节能减排约束性政策目标,整个过程无需专家的主观意见.并且与现行水泥制造业清沽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相对比,结果显示原煤、电力、水、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水泥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使中国水泥工业的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迫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已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为了使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越来越需要其有环境意识的设计专家,使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逐步纳入生态设计阶段。LCA是评价水泥产品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LCA的内容和进行LCA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软件SimaPro(Version9.3.0.2),对某水泥公司水泥的生产过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探究不同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及不同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效识别出水泥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较为集中的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集中在生料生产环节和熟料烧成环节,并提出了3种促进水泥生产过程的减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自然界的碳循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迁、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水泥工业碳足迹与碳中和路径.水泥工业碳酸钙分解和水泥烧成、粉磨、运输等过程化石原料燃烧产生的CO2导致了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在人类活动碳排放中占8%左右.我国水泥工业生命周期碳足迹中碳酸钙分解占54%左右,燃料燃烧占28%左右,电力排放...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以市政污泥为原料的水泥整个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对比分析。选定了气候变化(GWP)、环境酸化(AP)、非生物资源消耗(ADP)、富营养化(EP)、可吸入无机物(RI)以及光化学臭氧合成(POFP)6种环境影响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经过LCA计算得出,水泥熟料生产中掺入5%的市政污泥,可以使水泥生产过程的六种环境影响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GWP、ADP、AP、EP、RI和POFP分别降低0.75%,14.45%,9.04%,0.44%,3.23%,6.47%。  相似文献   

12.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是国际通用的评价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环境影响的标准化方法,所有与产品生产和消费有关的活动,都可从LCA中得到环境负荷信息。水泥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价是对水泥从原料开采到产品出厂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综合表现为产能过剩,产业链条短,细颗粒物及碳、氮、硫氧化物排放总量增加,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等方面。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调整、治理相关政策。但在对水泥企业进行整改时存有一定的缺憾,即缺乏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客观的评估,更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和机制。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以对水泥企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工艺水平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水足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水淡化系统的水足迹核算方法。以日产万吨级以上的某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为例,采用本方法对该淡化系统的水足迹进行核算,计算结果为1.52×10-2m3/m3产品水。本研究为水足迹评价理论在海水淡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因其优良的物化性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生命周期评价(LCA)和生命周期产品设计(LCPD)是实现离子液体产品和过程绿色生产的两大重要工具.本文分别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产品设计的内涵和特征,初步建立了离子液体产品生命周期设计评价体系,提出了离子液体产品设计的实施步骤,有助于离子液体设计人员开发出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6.
《散装水泥》2003,(4):56-56
为贯彻落实我国水泥工业向大中型发展的结构调整政策,经过多方面努力,到2002年建成投产的200万吨以上16个水泥企业(公司或集团),年产优质水泥6 785.46万吨,占全国水泥产量6.7亿吨的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LCA(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了广州某水泥厂采用煤矸石和粉煤灰作混合材前后,分别生产的P·O42.5R水泥和P·Ⅱ42.5R水泥在整个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选定气候变化(GWP)、环境酸化(AP)、非生物资源消耗(ADP)、富营养化(EP)、可吸入无机物(RI)以及光化学臭氧合成(POFP)6种环境影响类型指标作为评价指标。经过LCA计算得出,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加入3.34%的煤矸石和3.32%的粉煤灰,对水泥生产过程的六种环境影响类型指标均有降低作用,GWP、ADP、AP、EP、RI和POFP分别降低8.52%、9.18%、9.09%、8.68%、8.88%和8.29%。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已有近两万家企业被兼并,盘活国有资产300多亿元,减少亏损企业5000多家。其中基本上是经营梦理奖的企业兼并经营不善、效益差的企业。而经营管理及效益好的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较少。近几年来,国内一些管理严、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进一步发展,解决企业内部及相互之间的矛盾,大胆地进行了强强联合的实践和探索。如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泥)与福建炼石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炼石)的强强联合。本文结合福泥、炼石两企业强强联合的实例对水泥企业强强联合的优势作一分析。l强强联合有利引B成本…  相似文献   

20.
刘实忠 《水泥》1991,(10):33-37
中、低热水泥主要用于大型水利工程,其水化热是该水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给水泥生产和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质量数据,必须准确测试水泥的水化热。水化热试验的方法较多,诸如“直接法”(蓄热法)、“间接法”(溶解热法)和“传导热法”等。我国目前以直接法试验为主,故本文主要针对“直接法”的试验操作要点,分析其试验结果产生误差的来源及影响。旨在提高试验操作技能,减少试验中引入的误差。一、试验操作水泥水化热试验时必须按其规程进行操作,试验者往往因操作习惯上的某些不规范,使测试的水化热结果产生误差。表l、2是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