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实验室自制的大麦醇溶蛋白(粗蛋白含量92.6%),通过液-液分散法自组装,制备负载阿魏酸的纳米粒子,当阿魏酸:大麦醇溶蛋白=1∶5(w∶w)时,制备得到的复合纳米粒子粒径为446.2±12.6nm,zeta电位为16.65±0.20mV,稳定性较好;阿魏酸的包埋率为28.35%,载药率为5.37%。对纳米粒子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可见大麦醇溶蛋白纳米粒子分散性良好,呈现均匀规则的圆球状;阿魏酸-大麦醇溶蛋白复合纳米粒子粒径较小,颗粒之间略有黏连。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表明,大麦醇溶蛋白分子中氢键对应的3322cm~(-1)处吸收峰,在阿魏酸-大麦醇溶蛋白复合纳米粒子中红移至3256cm~(-1),表明二者之间形成了氢键;此外,大麦醇溶蛋白酰胺基I区域和酰胺基II区域的位置分别由1548cm~(-1)和1664cm~(-1)红移至1496cm~(-1)和1636cm~(-1),表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静电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自制大麦醇溶蛋白为基材,以纳米Ti O_2粒子为改性材料制备可食性膜,并对其部分理化特性进行分析。FTIR结果表明,大麦醇溶蛋白粉在1 654、1 545及1 452 cm~(-1)处呈现典型的蛋白特征峰吸收。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大麦醇溶蛋白可食性膜以及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 O_2可食性膜。与大麦醇溶蛋白可食性膜相比,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 O_2可食性膜抗拉强度TS由313.91 k Pa提高至514.21 k Pa,断裂伸长率E由487%降低至221%,纳米Ti O_2粒子的加入使得膜的平均透湿率降低了19.5%,平均透CO_2率、平均透O_2率分别提高了12.8%和17.1%。  相似文献   

3.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载药量的槲皮素/大麦醇溶蛋白载药纳米纤维膜体系,以期成功开发一种功能活性物质的缓释体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槲皮素分子很好地分散于大麦醇溶蛋白分子中,随着槲皮素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直径逐渐降低。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槲皮素几乎以无定形状态存在于纤维中,负载量过高时,有部分未溶解槲皮素晶体析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试载药纤维膜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槲皮素和大麦醇溶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体外释放试验结果表明大麦醇溶蛋白纳米纤维可实现槲皮素缓释12 h。由此表明本研究开发的大麦醇溶蛋白纳米缓释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验室自制的大麦醇溶蛋白为基材,以纳米TiO2粒子为改性材料制备了可食性膜,并对其部分理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FTIR结果表明自制的蛋白粉在1654cm-1、1545cm-1及1452cm-1处呈现典型的蛋白特征峰吸收;凯氏定氮结果表明其中蛋白含量高达92.63%;SDS-PAGE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大麦醇溶蛋白主要包括大麦醇溶蛋白B组分(hordein B)及C组分(hordein C)。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大麦醇溶蛋白可食性膜以及大麦醇溶蛋白/纳米TiO2可食性膜,并对两种膜的水蒸气透过率(透湿率)、透CO2率、透O2率、抗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进行了对比研究。与大麦醇溶蛋白可食性膜相比,纳米TiO2粒子的加入使得膜的平均透湿率降低了19.5%,平均透CO2率、平均透O2率分别提高了12.8%和17.1%,抗拉强度TS由313.91kPa提高至514.21kPa,断裂伸长率E由487%降低至221%。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对猪胰α-淀粉酶(PPA)的抑制动力学特征.通过测定半抑制浓度(IC50),结合Dixon方程和Cornish-Bowden方程,探究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对PPA的抑制类型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麦谷蛋白对PPA的抑制作用属于混合型竞争性抑制,麦醇溶蛋白对PPA的抑制作用属于竞争性抑制.麦谷蛋...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和酚类聚合是影响苹果浓缩汁二次混浊的主要因素.采用模拟体系研究影响蛋白质和酚类聚合物形成的因素.选择儿茶素和麦醇溶蛋白系统研究温度、pH及化学试剂对儿茶素和麦醇溶蛋白聚合物浊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儿荼素和麦醇溶蛋白在pH 3.7的磷酸缓冲液中,温度25℃比80℃有利于聚合;pH 2.5~4.2、25℃条件下有利于儿茶素和麦醇溶蛋白的聚合;在pH 3.7的磷酸缓冲液中,温度25℃条件下,儿茶素和麦醇溶蛋白聚合靠疏水键和氢键连接;在pH 3.7磷酸缓冲液中,温度25℃条件下,淀粉可阻止儿茶素和麦醇溶蛋白聚合,使浊度降低;葡萄糖、蔗糖、果胶对儿茶素和麦醇溶蛋白聚合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大麦醇溶蛋白(hordein)、海藻酸丙二醇酯(PGA)为原料,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大麦醇溶蛋白-海藻酸丙二醇酯复合纳米颗粒(Hordein/PGA),并对白藜芦醇进行包封。结果表明,随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的增加,Hordein/PGA的粒径由1 654.9 nm逐渐下降至475.9 nm。同时Hordein/PGA的电位均为负值,并随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的增大由-3.62 mV下降至-8.04 mV。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大麦醇溶蛋白与海藻酸丙二醇酯主要通过氢键、静电吸引及疏水相互作用结合。以Hordein/PGA1∶1对白藜芦醇进行包封,构建三元复合纳米颗粒(Hordein/PGA/Res),白藜芦醇的包封率可达87%。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白藜芦醇与大麦醇溶蛋白、海藻酸丙二醇酯有效结合。Hordein/PGA/Res经85 ℃处理30 min后白藜芦醇保留率为88%,显著高于游离白藜芦醇保留率(73%);经6 h紫外光辐射处理后白藜芦醇保留率可提高约16%。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小麦粒的重要组成部分,湿面筋是面粉品质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面筋蛋白质按其溶解性可分为:麦清蛋白、麦球蛋白、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其中最重要的是麦醇溶蛋白(溶于70%乙醇溶液、稀酸)、麦谷蛋白(溶于酸和碱,但不溶于70%乙醇溶液).  相似文献   

9.
多酚-蛋白质复合物是形成苹果浊汁沉淀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我国辽西地区6个品种苹果浊汁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特征酚类化合物与麦醇溶蛋白的互作规律,探究加工温度对多酚与蛋白质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没食子酸和表儿茶素为苹果浊汁中3种典型特征的酚类化合物。随着特征酚类化合物浓度的升高,对麦醇溶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猝灭方式均为静态猝灭。动力学分析表明:特征酚类化合物与麦醇溶蛋白结合能力强弱排序为:表儿茶素-麦醇溶蛋白>绿原酸-麦醇溶蛋白>没食子酸-麦醇溶蛋白。特征酚类化合物与麦醇溶蛋白结合稳定性排序依次为:绿原酸-麦醇溶蛋白>没食子酸-麦醇溶蛋白>表儿茶素-麦醇溶蛋白。热力学分析表明:表儿茶素、绿原酸和没食子酸与麦醇溶蛋白之间主要由氢键相连接,并发生疏水相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苹果浊汁中特征酚类化合物与麦醇溶蛋白的结合稳定性呈下降趋势。本研究可为提高苹果浊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面筋蛋白及其组分含量对鲜湿面条色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面筋蛋白、麦谷蛋白及麦醇溶蛋白的不同含量对鲜湿面条色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筋蛋白含量影响鲜湿面条的色泽亮度,麦谷蛋白及麦醇溶蛋白含量影响鲜湿面条的色泽红色度.测色仪参数△L、△a和△b值和面筋蛋白、麦谷蛋白的含量呈线性相关,与麦醇溶蛋白的含量呈非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阿拉伯糖、果糖、海藻糖和麦醇溶蛋白为原料制备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电泳及乳化性分析等试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低分子糖种类对复合物结构、性能和相互作用的影响。乳化性结果表明,3种低分子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的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显著高于麦醇溶蛋白(p<0.05),且海藻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乳化性最佳(乳化活性指数45.86 m2/g;乳化稳定性指数19.20 min);红外光谱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氢键对维持3种低分子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结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且海藻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的平均氢键寿命(11.07 ps)高于果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7.16 ps)与阿拉伯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6.94 ps);此外,结合能结果表明,海藻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的结合能最低,为-40.65 kJ/mol,其中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对维持海藻糖-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结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脱壳大麦为原料,采用Obsorne法提取大麦醇溶蛋白,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大麦醇溶蛋白提取率和纯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乙醇的体积分数70%、液料比(m L/g)6:1、温度25℃、提取时间2.0 h条件下,大麦醇溶蛋白纯度为82.1%,提取率为2.95%。大麦醇溶蛋白的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大麦醇溶蛋白具有良好的持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但是疏水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不同配比对高水分组织蛋白品质的影响,研究将谷朊粉中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进行提取后按比例重组,替代挤压配方中的谷朊粉,分析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不同配比下挤压混料的流变学特性及高水分组织蛋白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谷醇比的减小,挤出过程中物料的流动性增强;挤压产品的色泽变亮,持水性、硬度和咀嚼性降低,横向剪切力、拉伸距离和组织化度显著升高(P<0.05)。当提取出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配比为20∶80时,产品的品质最优。麦谷蛋白对产品结构的支撑具有重要作用,麦醇溶蛋白有利于产品纤维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微射流条件下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结构变化,以麦醇溶蛋白为对照,试样经过不同的微射流压力(0、40、80、120、160 MPa)处理2次后,通过拉曼光谱表征微射流对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结构的影响,测定麦醇溶蛋白-芦丁复合物的游离巯基含量,氨基酸微环境,脂肪族残基变化,二级结构以及二硫键构象的变化。结果表明,麦醇溶蛋白与芦丁能发生相互作用,经过不同压力的微射流处理后复合物的游离巯基含量增加、氨基酸微环境趋于掩埋、复合物的α-螺旋、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β-折叠、β-转角含量增加,t-g-t含量增加,相互作用力增强,结构趋于稳定。研究结果为麦醇溶蛋白的功能改性,结构修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单宁酸对麦醇溶蛋白进行交联,研究蛋白浓度、单宁酸添加量、温度、时间和pH对麦醇溶蛋白交联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单宁酸交联麦醇溶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交联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蛋白浓度7%,单宁酸添加量60 mg/g,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pH为10,此时,麦醇溶蛋白的交联度为(26.59±0.38)%。流变学性质研究表明:单宁酸交联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共混液属于剪切变稀型流体,随着麦醇溶蛋白交联度的增大,共混液的黏度和结构黏度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大,有利于谷朊蛋白纤维和谷朊蛋白膜的制备。  相似文献   

16.
以大麦粉为原料制备了纯度为92.63%的大麦醇溶蛋白,并对其流变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麦醇溶蛋白在溶剂——体积分数55%异丙醇溶液中呈现典型假塑性流体特性,且蛋白浓度、剪切速率、溶液温度对其流变性质均有显著影响。大麦醇溶蛋白溶液的表观黏度随蛋白浓度的增大而升高,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25℃下,100 mg/m L与150 mg/m L的大麦醇溶蛋白溶液损耗模量G″大于弹性模量G',表明蛋白溶液不能形成凝胶;当蛋白的质量浓度为200 mg/m L时,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出现凝胶点,黏性溶液转变为黏弹性流体。升温过程(25℃升至90℃)可促进高浓度(200 mg/m L)大麦醇溶蛋白溶液产生凝胶,凝胶温度为43℃。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外壳酥脆、低含油率的挂糊油炸猪肉片,以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层油炸模型,研究了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对糊功能特性和对挂糊油炸猪肉片外壳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比例增加,糊持水性、黏度和挂糊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比例为0.90时,糊的持水率、黏度、挂糊率最高,分别为35.56%、2847 cP、45.44%。随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比例增加,外壳的L*值和b*值先增大后减少,水分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脂肪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此外,外壳硬度呈增加趋势,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当比例低于0.90时,硬度间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麦谷蛋白与麦醇溶蛋白比例为0.90时,制品外壳的水分含量为13.06%、脂肪含量为18.83%,色泽金黄、硬度适中,感官品质较高。本研究可为挂糊油炸类肉制品小麦专用粉蛋白质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分别对啤酒糟原料、啤酒糟碱溶蛋白和啤酒糟醇溶蛋白进行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对啤酒糟蛋白和氨基酸的提取具有组分选择性:碱提法主要提出啤酒糟麦谷蛋白,而醇溶法主要提出麦醇溶蛋白,相对于啤酒糟原料和啤酒糟碱溶蛋白,啤酒糟醇溶蛋白中的氨基酸组成特征更明显,具有显著的B类麦醇溶蛋白的特征氨基酸含量:Glu31.18%,Pro 18.92%.Lysl.8%.  相似文献   

19.
以4个品种大麦甘啤2号、甘啤3号、Gairdner和Schooner为材料研究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酶活力和醇溶蛋白的变化.国产品种大麦醇溶蛋白含量高于进口品种,但蛋白酶活力发芽24 h以后高于进口品种大麦.在蛋白酶的作用下,国产品种大麦醇溶蛋白降解量大于进口品种大麦,发芽结束时,国产品种大麦醇溶蛋白含量低于进口品种或与之相近.表明与两个进口品种大麦相比,两个国产品种大麦蛋白酶活力升高快,最大酶活力高,醇溶蛋白降解进程快,有制造优质麦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超声条件下麦醇溶蛋白与芦丁的相互作用,将麦醇溶蛋白(对照)和芦丁-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经过不同的超声功率(0、150、300、450、600 W)处理20 min后,通过内源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紫外扫描光谱检测超声功率对麦醇溶蛋白与芦丁相互作用的影响,测定麦醇溶蛋白与芦丁复合物的表面疏水性、游离巯基含量、热稳定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超声功率处理会影响麦醇溶蛋白与芦丁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未超声的复合物相比,超声后芦丁-麦醇溶蛋白复合物的表面疏水性和游离巯基含量均增加,最高分别达到(37.00±0.47)μg、(10.59±0.42)μmol/g。加入芦丁后,复合物的热稳定性提高,呈现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可为麦醇溶蛋白的功能改性、结构修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