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国内主要城市的城市建成环 境设计导则为研究对象,筛选出63篇设计导 则,利用NVivo 11软件进行文本主题分析总 结城市建成环境要素框架,继而利用WELL 健康社区标准作为评估参考进行文本评估 分析,探讨导则中的环境要素和对应策略是 否对公共健康具有支持作用。研究表明,国 内城市建成环境设计导则主要关注两个类别 的八大环境要素:软质要素(植物、水体、 地形),硬质要素(道路、铺装场地、建筑 及园林构筑、公共艺术和景观小品、城市 家具),其中包含37个子项、241个对应指 标。八个要素均能作为支持公共健康的载 体,可以通过营造利于健康的物理环境、促 进居民体力活动和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个角度来改善场所的环境要素以促进公共 健康。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及其邻里环境的影响因素日益受到地理学和规划学研究关注。本文以广州市28个社区为例,利用2016年社区问卷调查数据、空间兴趣点POI、土地利用现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等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探究居民健康的邻里影响研究,并通过多群组分析剖析不同社区邻里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1)建成环境:高密度、混合型、公共交通发达的邻里会鼓励居民进行体育锻炼,并对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2)社会环境:互助、信任、沟通交流以及社区参与程度较高的邻里对体育锻炼具有正向影响,并对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带来积极影响;(3)不同社区邻里影响存在差异,社会经济指数(SESI)低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建成环境影响更显著,社会经济指数(SESI)高的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受到社会环境影响更显著。研究希望为健康社区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在地养老”的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社区建成环境的适老性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影响显著。我国山地城市形态特殊,建成环境的微观适老性问题相比平原城市更复杂、更严重,但目前针对山地城市社区的适老性评价工具较少。社区建成环境审计是一种逐条评估微观环境要素的方法,在适老性问题识别上具有全面、详细的优势。文章基于适应山地城市特征的高密度社区建成环境审计工具扩展版(The High-density Environment Audit Tool-Extension)的构建过程,选取重庆市主城区两个典型区域的123个交叉口、139个路段和22个集中活动空间作为样本进行实地审计。根据审计结果,总结影响老年人社区室外活动的环境要素、需求要素,形成山地城市社区建成环境适老性问题的“环境—需求”识别体系,并以重庆市为例梳理、识别出主要问题的类型并讨论成因,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在地评价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全健康(One Health)视角为出发点,保障人、 环境和动物的健康对于社区健康环境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意 义。在现有健康社区景观设计体系中,人、环境、物种三者关 系虽被提及,但未被系统探究,健康社区建设实践也需要系统 性的景观设计体系支持。基于全健康理念中人、环境和物种的 相互关系,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康复景观理论和园艺疗 法,进一步探讨人、环境、物种健康之间的关联途径。通过对 全健康理念视角下的3个层次进行演绎发展,归纳总结了人的 健康、环境健康和物种健康的组成要素及内容,构建了以人的 健康需求为导向的社区健康设计框架,提出了以人与人际、人 与环境和人与物种为三大圈层的健康社区景观设计体系。全健 康视角为社区健康环境设计提供了一个系统性、整合性且具有 操作性的框架,未来应重视健康社区体系中各类疗愈空间的设 计与使用,以增进社区居民共享的健康福祉。  相似文献   

5.
针对健康问题突出、环境亟待优化的老旧单位社区,综合考虑可测量的建成环境、建成环境的健康影响要素和单位社区建成环境,为老旧小区评估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更新改造工作提供研究依据,以及国家健康战略在基层的落实。选取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空间设施和综合指数四个健康影响要素,以成都三个典型案例为实证,进行要素评估。研究发现在不同更新改造阶段,仍存在共通现状问题:(1)土地利用混合度较高,容积率较为适宜,建筑和人口密度较高;(2)公共交通覆盖率高,但道路网连接度低、绕路指数高;(3)公共设施配套较丰富,但普遍可达性和设施环境较差;(4)社区中心步行性较高,而社区整体可步行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前,健康社区营造在已有的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中,较为注重物质空间的提升,对健康生活行为方式引导有限,对运营维护体系探讨较浅。场景理论在城市研究、空间品质提升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注重物质环境,更关注社会组织形态。健康社区是健康城市的“细胞工程”,更是健康场景营造的基本社会空间单元。因此,借助场景理论的新视角,尊重既有标准、指南,探讨健康社区的营造,以期引导人们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设计实践。分析国内健康社区研究的现状,总结国内外健康社区内涵与发展历程,针对国际上前沿的健康社区关注内容、研究单位、内涵构成等方面进行对比。基于场景理论,对健康社区的物质环境与健康社区中人群的行为方式的关系进行分析。借助场景理论工具,提出健康社区的五个要素(居民与合作者、社区物质空间、健康服务设施、健康活动、社区价值观念),九个子场景(健康环境、健康居住、健康交通、健康服务、健康设施、健康卫生、健康活动、健康社会、健康政策)。同时,对国内外健康社区典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对国内外健康社区营造内容进行差异性补充,用以完善健康社区的内容、运营体系。  相似文献   

7.
影响呼吸健康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但从外源性角度,颗粒物暴露水平具有一定的环境可溯性和可控性。城市规划与设计可以通过控制和优化建成环境,减少污染源,调节空气颗粒物浓度和分布,并促进个体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健康社区的理念、呼吸健康与城市空间要素的相关理论,确定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和分布的重要空间要素。基于上海市肺癌病患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选取案例社区,通过案例社区的空间要素特征分析,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和软件,模拟风环境和PM_(2.5)分布,分析特定空间要素改变对颗粒物浓度和分布的影响,进而提出呼吸健康导向下社区层面的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8.
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与其生活 的住区环境密切相关,通过对住区环境的优化 以支持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有助于老年友好 城市和健康城市的建设。然而既有研究在理论 模型、指标选取和分析方法层面存在一定局限, 制约了适应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规划调整与干 预策略的提出。本研究依托于可行能力、自我 效能和社会生态模型视角的范式创新,构建适 应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住区环境优化的概念模 型,基于文献综述和概念模型提出研究框架: 选取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住区建成和自然环 境指标体系;利用多阶层模型、非线性模型和结 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甄别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住区 环境影响要素、临界阈值和作用机制。研究希冀 为老年人心理健康友好型的环境规划和设计提供重点和方向,推动健康理念下的住区发展新模式,为老龄化健康住区的实践认知和设计导控 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公布,健康城市、健康社区的发展需求日益凸显。WELLCommunty社区标准作为全球范围的健康社区评价标准,其评价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一定先进性,对我国健康社区评价标准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WELL社区标准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及认证等级3方面的简介,以及和WELL建筑标准在评价内容方面的差异性分析,指出健康社区标准的关注重点体现了社区层面实现健康的关键性因素,基础设施、社区安全和健康管理以及社区中的健康建筑环境,是健康建筑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儿童是社区活动的主体人群之一,在社区中实现儿童友好是推进健康社区的重要环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不同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需求,儿童友好型健康社区需通过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满足全龄段儿童的身心需求.分析荷兰代尔夫特、奥地利、日本新雪谷町,以及国内的深圳、南京等地从政策先导、机制构建、文化塑造、空间营造4方...  相似文献   

11.
余洋  蒋雨芊  李磊 《中国园林》2021,37(3):20-25
在城市生命安全的视野下,城市空间对健康的需求被再次深度思考。基于文献梳理,从健康服务功能的角度,总结国际经验及近10年国内外街道健康绩效实证结果,将健康内涵与街道要素叠加,提出将健康街道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策略。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位一体的维度,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街道概念和作用机制,明确了体力活动、环境舒适、街道安全和社会交往4个健康影响路径,构建了“内涵-路径-属性-指标”的健康街道量化评估过程,以及涵盖“空间要素、管理实施、街道设计、健康绩效”4项内容的设计实践模式,并进一步说明了量化测度、健康绩效和设计导控的内容。拓展了健康性在街道空间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健康理念下的街道发展新模式,为街道的理论认知、设计导控与评估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成为跨学科研究的重点。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建成环境对健康影响的机制与研究方法均有所差异。通过对国际上相关理论和实证的文献研究,总结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影响的研究基础;分析其研究尺度,包括宏观(全球/国家/区域)、中观(城市/县)和微观(街道/社区)3个层次,明确不同尺度建成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要素;并围绕指标测度和研究方法进行评述。最后,提出健康导向下不同尺度的建成环境构建策略,以期为我国健康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聚集给城市人居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健康城市项目已成为很多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减少其所带来的危害的首选。健康社区是健康城市的实现形式,更着重于健康城市理念在社区层面的营建。澳大利亚是开展健康城市和健康社区运动较早的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推广,其健康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全面分析澳大利亚健康社区建设过程以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文章从以社区健康需求为导向、构建健康社区指标体系、多部门协作共同营造健康社区三个方面,归纳了澳大利亚健康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指出我国应当借助"健康中国"战略的机遇,结合各城市实际情况,积极借鉴澳大利亚经验,强化社区的健康细胞功能,以社区健康需求为导向的规划引领,以建立完善的健康社区指标为优化目标,多方协作,共同营建健康社区。  相似文献   

14.
后疫情时代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是维系公共健康与生活品质的重要纽带,构建以多维健康为导向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未来社区建设的关键。系统梳理多维健康与社区公共空间发展的内在联系,分析影响社区公共空间健康干预的主要因子(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及其逻辑关系;并以天津市南开区嘉陵道片区辖属16个代表社区为例,研究确定影响居民健康的社区公共空间干预的相关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综合测度其干预绩效,重构空间领域的划分,构建四层健康社区公共空间结构体系,提出社区公共空间组织的优化路径与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探究宿舍空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通过对华中地区某高校381名学生的研究发现,4项社会性要素和宿舍朝向等29项宿舍空间环境要素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宿舍内部装修等9项要素会明显增加罹患抑郁症的风险;继而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这些要素进行重要性排序,发现宿舍空间环境要素中昼夜照明节律和睡眠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与社会性要素中的人际关系压力相当;最后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宿舍空间环境-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数学诊断模型,对目标宿舍空间环境进行评估,并提出改造办法。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在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大规模爆发的背景,本文分析了健康社区建设的核心规划设计理念和内容,探讨社区在维护健康、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建设健康社区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包括建立社区健康影响评估机制;将健康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中;打造健康社区的"完整街道";鼓励部分城市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社区。  相似文献   

17.
王旸  尹豪  王薪宇 《新建筑》2023,(5):146-151
健康社区建成环境是落实健康城市战略的基本单元。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造成了社区居民健康福祉水平显著下降,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后疫情时代有必要定量研究社区建成环境特征与居民健康福祉变化之间的关系。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不同社区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GIS测量,分析其居民健康满意度和地理空间差异。进而以社区密度、公共交通便利性、居住空间面积、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绿地空间格局5个社区建成环境特征为自变量,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新冠疫情发生前后其与居民健康满意度变化的相关性。藉此展开对社区规划设计的再思考,提出多情景导向的社区规划路径,为我国社区环境规划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社会各界意识到,健康社区建设势在必行。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由蚊鼠等病媒生物密度超标及其引发的病媒传染病传播等问题逐渐成为城市居民健康生活的重大威胁。健康社区的研究不应忽视广泛存在于社区内的病媒生物问题。文章以广州市3个社区为例,基于病媒生物防制视角,从基础环境因素、建成环境因素和病媒生物管理因素等方面分析其潜在的病媒生物问题,提出通过社区环境微改造和提升管理来有效应对病媒生物防治问题的路径,促进健康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9.
肖扬  张宇航  卢珊  匡晓明 《风景园林》2021,28(11):108-113
既有研究对城市绿地的心理健康效益持有不同观点,原因之一为各研究对绿地的评价方法存在差异。目前评价绿化水平的维度较为单一,且缺乏对城市特殊居住环境和社会空间类型的关注。基于2016年上海市新旧里弄综合调研数据,分析里弄建成环境绿化空间对自评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采用卫星遥感与街景识别等技术,从绿地可达性、绿地面积、社区植被覆盖水平、社区绿视率水平、社区绿化满意度等多个维度和不同尺度,对居住环境主观绿化评价水平进行量化。研究发现:居住区植被覆盖率特征及公园规模与自评健康显著相关,公园规模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未发现绿视率以及居住地到公园距离对健康有显著影响,同时发现主观绿化评价水平对居民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WHO设立"健康城市工程"项目及"十三五"规划提出"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对健康社区营造策略进行探究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以苹果园街道社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升社区健康环境、完善社区健康服务、加强社区健康宣传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等措施,促进健康社区营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