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漂浮式海上风电是深远海风电开发的关键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漂浮式风机系统设计涉及气动力学、结构动力学、伺服控制系统、水动力学和系泊动力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交叉,其动力全耦合仿真面临巨大挑战。针对漂浮式海上风电的风电机组、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动态海缆、运输施工及一体化仿真等关键技术,对未来漂浮式海上风电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大规模商业应用,提出安全适用、竞争力强的工程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风从海上来     
正7月,本刊记者李颜岐前往江苏省响水县,对三峡集团响水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进行采访。项目位于响水县灌东盐场、三圩盐场外侧距岸10千米左右的海域,项目建设历时近两年,即将完工,为目前国内一次建成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根据最新的海上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我国近海风电资源丰富,近海技术可开发量约为5亿千瓦,在今后的能源结构转型中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响水海上风电项  相似文献   

3.
<正>福清兴化湾,位于福建省大陆海岸线中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同时也是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三峡福建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便坐落于此,经过7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研发制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相似文献   

4.
四川境内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尤其是在山地、河谷地区风能资源最为丰富。随着国家产能结构的调整,近年来,四川风电产业发展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风电项目在四川西部、南部山地、河谷地区陆续开工建设。在山地、河谷地区风电项目建设过程中,风电设备的运输与吊装作业虽然一直作为重大风险进行管控,但事故仍然经常发生。如在川西山地某风电EPC总承包项目施工中,就发生了运输车辆侧翻损坏风机叶片、高压输电线路击穿断电等几起运输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给项目成本与工期均带来了不利影响,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项目对设备运输与吊装过程的安全风险缺乏严格控制。以川西某河谷风电场为例,详细阐述了风电项目设备运输与吊装过程中采用的安全风险管控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为例,开展了对海上风电吸力桶导管架基础施工工艺、沉贯安装关键技术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精度控制等深入研究,提出了对测量精度、质量检验与验收的要求与注意事项.解决了海上风电吸力桶导管架基础施工诸多技术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技术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近几年风电机组研制、风资源评估及风电场发电量预报等风电技术发展动态,简要分析了其发展方向,并对我国的风电开发及技术研发工作提出了建议。总的来说,陆上风电技术已经成熟,今后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进一步减小对电网冲击和环境影响以及降低风力发电成本上。海上风电技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海上专有机组设计、风资源评估、海上施工技术和维护策略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我国应该在大力进行风电工程建设的同时重视风电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平海湾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查明福建台湾海峡的工程建设条件,在受台风影响显著海域试验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并探索风力发电机组基础新技术、施工组织、项目管理、运维等,为今后福建海上风电发展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海上测风塔是精确测量海上风能资源的主要方式,是评估海上风电开发是否经济可行的辅助手段。对一种自安装海上测风塔拖航稳性和下沉安装稳性进行分析计算,旨在验证此自安装测风塔的施工可行性。通过MOSES软件,计算了该测风塔海上拖航时的完整稳性以及海上下沉坐底的施工稳性,计算结果表明此测风塔拖航时的完整稳性满足海上拖航的规范要求,下沉和上浮的安装稳性也能满足海上施工的要求,故自安装测风塔的设计和施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山地风能资源富集、不占用耕地已成为风电场建设的热点。然而山地风电厂建设往往面临环境气候恶劣、地形复杂、道路资源紧张、工期紧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诸多难题。为此,以东南亚某600 MW大型山地风电项目为例,结合项目情况详细分析山地风电设备运输、基础施工和风电机组吊装三个关键性工序,提出了山地风电施工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达到了提高工程质量及优化工期的目的,对国内复杂山地大型风电的建设与走出国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海上风电则是近年来全球风电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而海上风电行业的勘测、设计、施工、技术发展、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目前行业内的热点问题。记者: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作为一名风电行业从业者,可否谈谈您的体会?武钢:目前,风电是碳排放最低,也是最具经济性的发电技术。同时,还兼具能量密度高,实际占地面积小的优点。规模化使用风电,能够有效助力我国实现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1.
负压筒型基础因其海上作业时间短,施工成本低,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环境友好型海上风电设施基础。结合漳浦深远海海上风电场水文要素条件和工程地质特点,对测风塔承受荷载进行了分析,对基础结构强度、疲劳特性以及可贯入性等进行的研究均取得了成果。  相似文献   

12.
从国外风电发展探讨我国风电发展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无污染的能源,其储量巨大,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本文从风能资源概况、国外风电发展现状、风电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目前风电开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发展风力发电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风力发电建设始于80年代初美国,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已达500万kW。我国起步较晚,于1986年在山东荣城建立第一座风力发电场.截止1995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3.6万kW。1993年电力部明确了全国风电发展战略。“从研究开发、示范阶段,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到200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kW。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76%,我国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为2.53亿kW。其中东北的辽、吉、黑三省年风能储量达33510亿kW·h,占全国总风能储量的15%。文中还就风电发展政策、进入风电市场的对策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海域某海上风电场工程为例,分析了海上风电导管架式基础大直径、长钢管基础桩沉桩施工难点及关键技术,对基础桩沉桩施工流程进行了详述。通过应用特殊设计的负压式稳桩平台、夹持式起桩器及内插式送桩器等设备设施,并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有效地降低了恶劣海况对施工的影响,保障了沉桩精度,提高了沉桩施工工效及质量,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前海上风电以单桩或群桩基础为主,基础依靠深插桩体满足风机结构竖向抗拔承载力要求,随着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投产与安装,如何提高桩基础抗拔承载能力成为制约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的瓶颈。本文以改进的振冲器为施工器械,结合预应力锚杆关键技术,综合振冲加固与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形成了振冲系泊桩成套施工技术,提出了振冲系泊桩新型桩基础;开展了现场成桩试验和现场载荷试验,结果显示:运用该成套技术形成的振冲系泊桩桩身完整性良好且具有较强的抗拔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了振冲系泊桩承载机理和破坏模式,通过仿真计算知3.5 m桩长的振冲系泊桩在一般黏土地基中的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可达450 kN,是相同桩长的圆柱桩的7.5倍。  相似文献   

16.
导管架结构是近年来海上升压站基础的主要形式,灌浆连接则是该基础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以江苏某升压站灌浆施工的实践为依托,总结后桩法斜桩基础导管架水下灌浆和上部组件灌浆连接施工的关键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优固特?UHPG-120海上风电导管架灌浆料、集装箱式海上风电灌浆作业系统和特殊的导管架水下灌浆工艺,成功实现了该升压站项目的灌浆连接。  相似文献   

17.
水电文摘     
WZ.473我国的风能资源及风电发展前景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在“风力发电全景搜索”一文中说,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风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初步估算,我国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迎来新发展的时期。南通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全国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运用SWOT分析方法,联系实际对南通海上风电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科学规划风电布局、创新风电海域使用管理、陆海统筹推进风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等建议,以期为我国发展海上风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陕北地区风能资源、风能开发的现状、风电技术的发展,分析了该地区风电产业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提出了加强规划区域内风能资源的测量与评估、加强风电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气象预警系统等措施,为本地区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电文摘     
沛吉 《水力发电》2005,31(8):82-82
WZ456.关于实现我国风电产业国产化目标的政策建议;WZ457.舟山群岛风能资源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WZ458.立轴式灯泡机组在日本投入运行;WZ459.英国发明利用海上水下潮汐能发电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