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一大批始建于20世纪的城市公园面临着改造更新。这些公园虽然大多衰老破败,已无法满足人们日常使用,但是这些公园又多处于旧城的核心区域,交通便捷,游憩设施和植物景观仍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如何改造这些老旧的城市公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当前城市公园建设中的迫切问题。该文以福安富春城市公园更新为例,针对城市公园更新的特点,引入有机更新理论,指出城市公园更新必须遵循的整体性、阶段性、延续性、适宜性原则,同时应建立新建、改造、保护于一体的整体更新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2.
夏健  王军 《城市规划》2022,(S1):47-57
古城更新普遍面临着现行规划失效、房屋产权复杂、肌理形态多样和更新实施困难的现实。本文提出通过建立基于古城肌理形态的“更新管理单元”和基于古城产权的“更新实施单元”构成的二级“更新单元”体系,将复杂的古城地块分解为相对独立可操作的小单元并研究制定管理图则,以最大程度确保古城肌理形态的文化内涵、物质特性、产权利益等得到精细而合理的对待,以简单明晰且具有较强灵活操作性的路径推进古城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历史街区处于城市开发黄金地段,城市开发起步晚,缺乏对历史街区的保护意识,而更多的是简单粗暴地重建,导致很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缺乏城市地域独特性。文章采用共生理论,选择荆州沙市胜利街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如何在改造过程中实现历史街区遗产与城市环境的共生,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使历史街区融入城市生活,也为其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袁华 《四川建筑》2023,(6):20-23+26
城市边缘区古村是未来城市化潜力地区,多呈现城乡结合部特征,如何兼顾在保护文化的同时融入城市是城市边缘区古村的发展难点。引入生物学共生理论,从共生系统三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出发,分析提出了“确立共生模式、协调共生单元、优化共生环境”的古村活化更新路径,并以深圳甘坑古村的活化更新实践为例,分析了其具体做法,以期为城市边缘区古村的保护性更新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奕芳 《福建建筑》2014,(3):65-67,6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传统公园的改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西湖公园改造更新项目为例,分析目前传统公园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有机更新"的设计理念,提出了针对城市传统公园的改造原则和改造策略,在尽可能满足现代功能要求的同时,保护公园的传统文化与景观特色,打造具有艺术性、文化性与功能性的公园景观,体现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出于对自身粗犷式发展的反思,城市有机更新被提到城市建设的新议程之中。作为城市中心区新兴发展引擎的轨道交通建设将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支撑,改变老城区使用者的出行结构、提升老城区的交通承载力,甚至于改变老城区的核心功能取向并提升土地价值,从而真正使城市中心区得到进一步地更新提升。  相似文献   

7.
李晶  马云  蔡忠原 《华中建筑》2021,(2):109-112
中国西部小城镇中心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停车设施不足、公共空间缺乏、绿色空间短缺、建筑风貌混乱、临时建筑数量较大.该文以陕西蒲城中心地段有机更新为例,借鉴日本规划学者布野修斯提出"城市组织研究",提出小城镇有机更新技术框架,并提出"营造文化空间—改造社区居住空间—建造绿色宜居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最终目的是恢复城...  相似文献   

8.
赵彬元 《城市住宅》2021,28(1):62-64
通过分析苏州苏纶厂现阶段的更新改造,指出其在开发模式、功能转换、资源整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引入"共生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构建工业遗产在开发主体层面、功能配置层面、资源融合层面的共生策略体系,以期探索出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路及工业遗产与城市环境共生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王后军  黄晶 《华中建筑》2010,28(10):65-68
该文以旧城有机更新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求校园有机更新的概念和思维方法,并以曹扬二中教育园区为例,提出具体的有机更新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性的产业结构转型和高速城镇化衍生的空间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存在着大量尺度迥异、缺乏有效利用的不确定空间,其在城市形态学研究中被称为畸零空间。基于存量资源再利用的观点,畸零空间的有机更新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聚焦畸零空间的形成动因,进一步梳理其理论脉络,并以淄博市为实证案例,引介了该市探索有机更新城市畸零空间的有益尝试。基于存量资源适应性利用、新产业业态引介和公共资源植入全面分析其特征,以期为我国城市开发畸零空间隐藏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证借鉴。  相似文献   

11.
历史街区具有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但在城市建设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文章以沈阳市204街区为例,在分析街区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旨在保护和重塑历史街区,实现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的有机融合与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发展全域旅游规划下吉林市龙潭区的文旅产业,吉林市发改委提出对乌拉古镇旅游项目进行开发,项目范围包括景观环境、历史文化、度假旅游三个大方向。其项目开发建设应在结合时代背景、传承满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故文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韩屯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街道、公共空间、建筑、绿化等空间现状并总结问题所在,以共生理念和有机更新为切入点为村落提供更新建设思路,建立人与自然空间、居住空间有机相连、和谐共生的满族村落空间形态,并与乌拉街满族镇整体构成文旅产业链,共同带动并形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绍兴古村落有着厚重的历史古建筑,独特的水乡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丰富的文化艺术,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绍兴这座名城的重要文化基因。本研究基于此,通过对绍兴南部山地村落——冢斜村的文化和生态环境的调研,分析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保护与开发有机协调的对策,建立原住民安居乐业的场所,实现文脉的传承,带来经济与效益的未来。以期对其他山地古村落有机更新提供基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要素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替的生态巨系统。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来临,国家层面正在调整城市发展思路,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必须摒弃过去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做法,开始将视角转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上来,通过对存量建设用地的有效盘整,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实施路径,把握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历史契机,打破土地利用瓶颈,通过存量换增量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强化城市核心功能,提高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毅  周逸影 《四川建筑》2021,41(6):16-20
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入到存量时代,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有机更新的主要目标.在建设公园城市的导向下,城市建设模式从单纯的空间建造到复合的场景营造,文化复兴成为老城区有机更新重要内容,综合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和活力提升.文章以成都浣花草堂片区为例,探索文化复兴导向下的城市片区有机更新路径,深入挖掘地区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孟献礼  倪庆梅 《规划师》2008,24(11):47-49
永康市旧城的功能定位为集商业服务、商务办公、文化娱乐、休闲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中心区。为了创造既具有鲜明地方文化特色,又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要的中心区,其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尊重民意、有机更新、新旧融合”的规划思路,构筑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并存的双“十”字轴线结构,根据保护建筑分布情况和现状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并根据城市设计各要素要求编制控制图则与指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的现代建筑稳步发展,但开始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使得原本文化、历史底蕴丰富的城市变得枯燥乏味,无法保持自身的吸引力。历史街区作为一个城市的精髓和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质上也是对文化脉络的传承和发展。文章以苏州历史街区为例,以有机更新理念为指导,对平江历史街区东南角的其中一处地块进行更新设计,呼应原有的街巷格局和街区肌理,从古今结合的角度入手,打造休闲购物、办公旅游的历史街区,更好地促进古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土地资源紧张、历史和文化难以延续等问题,分析上海等大城市的发展现状。重点从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分析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中需要关注的设计重点,并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城市有机更新的实践运用,总结上海等大城市的城市有机更新工作中可借鉴的一些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地区发展步入提质转型新阶段,特色保护类村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梳理了特色保护类村庄发展面临的建设主体空心化、公共服务供给失衡、传统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引用“文化自觉”理论,将“文化自觉”解析为“文化自知”“文化塑造”“文化传承”三个维度,并从创新特色文化产业、重构公共服务体系及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三方面提出了特色保护类村庄的有机更新路径。以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巴园子村为例,从“文化自觉”的三个维度,将巴园子村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文化认同意识薄弱、空间文化属性趋同以及文旅宣传力度不足,并围绕营造文化空间、完善项目清单、构建长效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文化自觉”驱动下巴园子村文化延续与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同类村庄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蒋楠  杨红波 《建筑与文化》2011,(11):120-121
基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理念的解读,以海安东大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为例,探讨了历史街区整体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并从街区、建筑、环境等方面提出有机更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