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杰 《新建筑》2014,(3):44-49
岭南建筑具有诸多绿色建筑的特质,在倡导绿色建筑的今天,应当加强学习和借鉴传统岭南建筑,以乡土、低技、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现代需求的绿色建筑.结合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的设计实例,从空间策略、文化内涵、绿色生态、创新表达等方面探讨岭南特色的绿色建筑的设计策略及设计思想.最后总结优秀的岭南建筑设计应是与时俱进、满足现代需求的,并体现地域的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2.
王立全 《新建筑》2002,(6):40-42
研究传统岭南庭园的空间网络关系,这种使空间保持整体性的特征能表达丰富的意义。空间关系网络化不仅存在于传统岭南庭园空间,而且还表现在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之中,并符合人对空间认知的心理需求。分析传统岭南庭园空间网络特征,以期为现代建筑空间实践带来某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强 《建筑与文化》2009,(8):108-111
当代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现代创新方法,也需体现传统与现代间的文化和谐,延续人们所熟悉的传统空间内涵。现代设计通过对传统空间意向和建筑手法的提炼,对传统形式加以扬弃、吸收、辨析和转化,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和谐。只有根基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的内涵而又不囿于陈旧的建筑语汇,才能;隹确的诠释传统的建筑文化。在灌南苏州商贸城的设计创作中,借鉴、发展了传统空间布局形式,建筑体型组合和材料色彩,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及造型语言进行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梁杰 《城市住宅》2021,28(4):161-162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时代意义,建筑规划设计传承传统符号、传统材料、传统形制、传统思想等设计元素,能够显著推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趋于内涵,有效提升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深度发展,应当通过创新设计原则、规划空间布局、注重内涵设计、采取宏观应用等方式,全面推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传统设计元素,促进建筑规划设计个性化、科学化、内涵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杰 《城市住宅》2021,28(4):161-162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时代意义,建筑规划设计传承传统符号、传统材料、传统形制、传统思想等设计元素,能够显著推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趋于内涵,有效提升现代建筑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深度发展,应当通过创新设计原则、规划空间布局、注重内涵设计、采取宏观应用等方式,全面推动现代建筑规划设计应用传统设计元素,促进建筑规划设计个性化、科学化、内涵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岭南园林包含有诸多传统文化与建筑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对其研究是展现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利用建筑类型学的图式提炼方法,通过分析传统岭南园林空间平面的拓扑关系,可归纳出其空间平面布局组合类型图式。空间平面布局类型体现着传统岭南园林空间的内构关系,并演绎其空间秩序内在的逻辑。对其进行梳理可为推导岭南园林新的空间形象,以及在新时代建筑空间中延续传统岭南园林文化内涵提供参考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岭南传统建筑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独有的建筑设计手法体现了岭南文化特色。在当前城市化逐渐加快的过程中地域文化日渐衰微,传统建筑文化的消失促使建筑设计从注重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展转变为文化特色和内涵的提升。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传统建筑为例,通过文献整理和实地调研,从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元素组合、风格造型和细部处理等建筑技术层面对该区域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和内涵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分析其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可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手法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上进行改造和创新的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传承岭南建筑及其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传统岭南庭园的空间网络特征 ,这种特征反映空间的整体性 ,表达丰富的意义 .空间关系网络化不仅存在传统岭南庭园空间 ,而且还表现在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之中 ,并符合人对空间认知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9.
王河 《华中建筑》2011,29(12):82-85
帽峰沁苑酒店的设计运用禅宗的美学思想,把禅宗的快意、飘逸、休闲引入“厅”、“亭”结合的建筑空间,同时又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把岭南建筑文化的传统符号解构、重组、再生,创造出岭南韵味的新型建筑,恰当地体现了岭南建筑新时期生态环保、顺其自然、与历史文化沟通的设计思想,以及自然、明快、畅朗轻盈的岭南园林式空间的设计手法,“设计...  相似文献   

10.
过渡空间是建筑联系内外环境的空间要素,在岭南现代建筑中被创作出大量不同类型的过渡空间,形成通透、开放、融合自然的建筑风格。按照空间界面、尺度等特征差异岭南现代建筑中的过渡空间可分为“灰空间”、内部开放空间、外部延展空间三类。通过对岭南现代建筑过渡空间的空间特征、功能特征、审美文化特征进行解读,归纳岭南建筑过渡空间的“人本”设计核心,并尝试从广州现代城市建设角度,探讨过渡空间对激活城市活力、体现城市特色的意义,为当代岭南建筑实践提供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岭南传统建筑和园林中的绿化形态以及把现代岭南公共建筑与庭院相结合的创新设计手法.揭示了岭南建筑绿色文化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社会、哲学、生态、人文等角度,阐明它的深远意义为世纪建筑创作寻求启示。  相似文献   

12.
向科 《南方建筑》2015,(1):89-96
文章立足于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与技术研究的结合,将传统岭南建筑的气候适应性特征与当前新岭南建筑的实践相对照,从建筑空间和形体的层面去积极面对建筑节约型设计的诉求,采用空间塑造引导行为的建筑节能设计策略。选取典型的传统岭南建筑及当前岭南新建筑进行功能与气候双重适应的分析和评测,探寻既具有传统文化与地域性特征,又满足时代需求的建筑空间模式。并结合技术模拟手段来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岭南传统建筑布局实地调研,运用建筑空间组合论等科学方法,对传统布局模式及其生态价值进行系统研究,提取布局重要的空间要素探讨自然、建筑空间、人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传统布局模式对现代建筑发展生态设计的影响与启示,以作为构建岭南建筑空间体系生态设计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方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既是城市更新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学术议题。本文以佛山岭南天地为研究案例,援引批判性地域主义来解读城市历史街区的更新过程,并探讨游客的感知与体验。研究发现,岭南天地在更新过程中,通过对物质空间的重塑、商业空间的打造和文化空间的营造,巧妙地处理了地域主义与全球主义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游客对岭南天地的体验也呈现出多功能空间感、差异化文化感、多层次情感的特点。研究证实了批判性地域主义在城市更新实践中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面对复杂的更新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时期典型岭南建筑案例的收集整理,对岭南建筑的特征要素进行提炼与梳理,总结岭南建筑的特征精髓,梳理其基因演化过程,挖掘岭南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思想构成以及包含的特性,并预测岭南建筑在当下的发展趋势,为后文提出的控制原则与设计指引提供依据,最终实现岭南建筑文化的有效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提升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质与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传统渐渐从我们的视线内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豪华的现代建筑.其实,传统与现代并不冲突,传统的岭南建筑有着许多鲜明的特点,只要加以提炼、创新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传统便能再生.传统岭南建筑中的庭院营造技法在现代建筑室内开放空间(中庭)的设计中往往具有借鉴作用,如注重环境与建筑物的协调性,注重绿化布置和水体设计,力求使空间具有人性的特点并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欲望.  相似文献   

17.
虚拟现实系统以独特的技术手段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展示出强大的表现力。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岭南特色骑楼街区为媒介,深入挖掘街区固有的历史信息和场所意象,从空间环境、建筑文化、情境叙事和互动探索四个方面设计特定时期的街区场景,从而构建集体验感、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传统骑楼街区数字化虚拟体验系统,为建筑遗产保护做探索性实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岭南“天井院”民居、岭南庭园以及现代岭雨庭院建筑的论述,指出岭南建筑在立足于本土自然、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院落形式,创造了适应岭南人生活习性的庭院文化。很好地解决了居住中的“通风防热”问题,并且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手法诠释现代建筑空间,达到建筑与环境的水乳交融。在开放的基础上,把传统的庭院体系和外米的中庭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岭南现代庭院建筑。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分形思想研究岭南建筑学派与其创作,旨在探求一种具时效性、操作性的创作思路。从分形视角对岭南建筑学派及其建筑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实质与设计策略。岭南建筑整体表现出对地域环境的维度一致性,呈现对气候、自然地理的分形同构。岭南建筑根植于地域,成为一种经过逻辑推导而形成的有理建筑,属于建筑与地域分形相似对称的建构手法;从地域文化入手,通过诠释事件意义,以空间作为语言表达事件,这是文化相似性迭代;各种建筑文化信息通过不同的尺度层级展现于建筑空间之中,衍生出尺度层级的设计手法;岭南建筑与园林空间相互嵌套,由于尺度不同而构成多重镶嵌互含关系,属于是分形镶嵌韵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小洲村是典型的岭南传统村落,能集中反映岭南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和风貌特色,其岭南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与空间肌理保存又较完整丰富,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洲村现存的传统建筑保护面临诸多问题。用法律手段对小洲村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与教育意义。该文结合相关法律,强调保护小洲村传统建筑的重要性,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提出针对性建议和可行性研究。从法律角度对小洲村进行建筑保护,提升了村落的文化内涵,也对整个城市的文脉延续及品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