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通过对3组15个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配筋率的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再生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梁满足平截面假定、挠度变形、裂缝宽度以及极限承载力等方面的影响,同时对现行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级荷载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较天然混凝土梁裂缝开展快、裂缝最大宽度大、抗弯刚度降低快;在逐级加载过程中无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大小,再生混凝土梁正截面混凝土应变变化仍满足平截面假定要求;按现行规范公式计算再生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但缺少相应的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因子,针对此问题提出建议公式与调整系数,并通过数据分析证明其满足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已有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火灾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和常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有类似的破坏形态和截面极限应变和应力分布等规律,因而常温下钢筋混凝土梁的计算准则和方法能适用于高温作用下该构件的计算和分析,但须将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指标根据火灾温度的变化做出一定的简化调整,在此基础上给出的高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跨中截面极限承载力的快速计算新法——修正的等效截面法原理简单、计算过程工作量相对其它简化方法明显减少,因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供工程技术人员直接运用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配筋率和预应力对超高性能混凝土T梁(UHPC-T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制作了4根UHPC-T梁与1根普通混凝土T梁,采用三等分点抗弯试验研究了T梁加载破坏的全过程特征,并采用理论公式计算了T梁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等关键性能参数。结果表明:配筋率对UHPC-T梁开裂荷载的影响不大; 相同配筋率下,预应力UHPC-T梁的极限承载力约为UHPC-T梁的1.4倍,UHPC-T梁的极限承载力约为普通混凝土T梁的2倍,表明预应力和UHPC均可明显提升T梁的极限承载能力; 与普通混凝土T梁相比,UHPC-T梁裂缝细而密,加载初期最大裂缝宽度发展较慢,裂缝宽度及其数量明显减少; 与UHPC-T梁相比,预应力UHPC-T梁能有效抑制裂缝的生成与发展,表明预应力和UHPC能改善T梁的抗裂性能; 各试验梁跨中正截面混凝土应变与荷载基本呈正比例关系,表明平截面假定同样适用于预应力UHPC-T梁与UHPC-T梁; T梁的理论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均与相应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且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20%,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墙梁的内力分析及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规范GBJ3-88中墙梁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补充和改进建议。通过简支墙梁的有限元分析摸清其应力和内力分布 ,提出托梁内力近似计算公式和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并改进了墙体验算。给出了计算实例并与其他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6.
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给出了一种计算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通过此方法能够计算出不同温度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方法简捷合理 ,计算简单实用 ,可供工程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钢骨混凝土柱是多高层建筑结构中常用的基本构件,火灾下由于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其相对准确的极限承载力需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求解,非常繁琐。通过不同温度区段混凝土和钢材强度的折减情况,将温度分布不均匀的截面变换成等效的常温截面,对高温下构件极限承载力进行近似计算,计算结果与有限元求解结果接近,可供工程抗火验算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已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YB 9082-2006《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JGJ 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的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从而为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均布荷载、跨中集中荷载对蜂窝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的基础上,找出蜂窝梁的破坏规律,得出不同跨高比下,简支蜂窝梁在两种荷载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精确值。在与目前计算公式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便于工程应用的设计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钢骨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时,对于如何考虑钢骨混凝土粘结滑移对承载力的影响,国内相关的两种设计规程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本文就这两种规程中关于钢骨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工业建筑》2021,51(8):60-67,18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基于修正压力场理论(MCFT),叠加弯矩效应并对该部分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本构关系进行修正,同时考虑了UHPC开裂后的抗拉强度对抗剪的贡献,建立了预应力UHPC梁在弯剪复合作用下的截面分析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为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以剪跨比为主要因素,设计3片预应力UHPC梁的抗剪试验,获得了梁的破坏形态、裂缝分布特征及承载能力大小等试验结果;并结合其他文献试验结果用此模型进行对比,结果吻合较好,且变异系数小。结合MCFT模型和大量已有文献的试验结果,综合考虑了剪跨比、配箍率、预应力以及UHPC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UHPC梁的抗剪计算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现有SRC结构的两部规程在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上存在的差异,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受拉钢筋配筋率、受拉钢筋保护层厚度、型钢保护层厚度的6根SRC梁进行了静力载荷试验,并结合已有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两部规程的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夹芯板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预应力混凝土夹芯板抗弯性能的试验,重点研究了施加预应力对改善夹芯板抗弯性能的作用。试验研究表明,预应力混凝土夹芯板具有很好的抗弯性能,刚度和承载力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受弯机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开裂弯矩和极限弯矩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供工程设计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基本假定和基本公式出发,推导出采用内力臂系数进行受弯承载力计算的简化公式。经过大量计算,分析了弯矩、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对内力臂系数的影响。最后,基于在我国混凝土梁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基本不大于1.6%的情况,建议采用简化公式进行梁配筋设计时。内力臂系数可取0.80(C30混凝土,HRB 40钢筋)或0.85(C35混凝土,HRB 400钢筋)。  相似文献   

15.
王庆利  曹平周 《钢结构》2000,15(1):47-49
在6根两等跨钢-火山渣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的试验基础上,应用截面转换法,提出此类梁负弯矩区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该方法无需判断组合截面中性轴的位置,并且避免了按照传统方法计算当中性轴位于钢梁上翼缘时计算结果过于保守的问题;当中性轴住于钢梁上翼缘时该方法能够给出计算简便且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黄仁锋  赵金城 《钢结构》2015,30(3):12-17
锅炉钢架的主要承重构件大板梁截面尺寸巨大,通常由上下层工字梁叠合而成。探讨对此类叠合梁采用钢种混合的可行性,即下翼缘板采用较高强度钢,而其他板件均采用较低强度钢。首先定义混合钢种工字形叠合梁受弯过程中的四个特征弯矩并进行理论推导,然后分析截面尺寸、钢种强度比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得到合理的板件尺寸和钢种强度比。研究发现,混合钢种工字形叠合梁可充分发挥翼缘板和腹板的钢材强度,保证足够安全储备的同时,可明显提高抗弯承载力,减轻结构自重。  相似文献   

17.
根据Rankine方法,采用Dotreppe等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关于常温下柱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四面受火钢筋混凝土柱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对国外三个实验室的64根柱子的抗火试验进行了预测,得出了安全准确的结果。通过公式使用实例可以发现,简化计算公式简单、方便,并以常温下柱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为基础,很适合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钢-GFRP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在截面角区用GFRP筋代替钢筋的混合配筋方法来解决结构的耐久性问题。通过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弯曲作用下的力学、使用性能进行分析,推导出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并通过静力抗弯试验,对公式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钢筋和GFRP筋合理混杂布置,可较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通过对8根梁的抗弯试验研究,证实GH冲筋、钢筋和混凝土可以很好地共同工作。依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混杂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高性能钢HPS485W、HPS690W及高强混凝土C60、C70为主要研究材料,对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弹性和塑性分析;通过简支组合梁的实例,分别计算各组不同截面不同材料组合梁的屈服弯矩和极限弯矩,发现高性能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比普通组合梁大大提高;另外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上述实例中的各组组合梁,并将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以验证其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