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SOF2和SO2F2两种SF6分解气体在SnS2及Osn(n=1~2)掺杂改性的SnS2材料表面的气敏响应。从吸附能、能带结构、态密度、前线轨道等方面,对比分析三种材料分别对SOF2及SO2F2的气敏响应机理。研究发现,本征SnS2对SOF2及SO2F2的气敏响应特性不佳,但在Os掺杂后,掺杂处成为材料表面的活性位点,有效地提高了两种气体在SnS2表面的气敏响应特性:Osn-SnS2(n=1~2)对SOF2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其中Os2-SnS2对SO2F2也...  相似文献   

2.
采用柔性内置特高频(UHF)天线传感器是解决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内部潜伏性局部放电(PD)绝缘缺陷微弱高频电磁波信号感知的有效方法,而柔性UHF天线传感器基底材料和SF6及其故障分解气体之间的相容是实现柔性UHF天线传感器内置于GIS的关键。基于此,该文通过搭建SF6及其故障分解气体与PD柔性UHF天线传感器基底相容性实验平台,结合GIS实际运行环境温度,开展了多种常用PD柔性UHF天线传感器基底材料与SF6及其故障分解气体相容性实验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别从SF6气体成分侧、柔性基底表面形貌及元素变化情况侧进行测试分析。实验发现,聚酰亚胺(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三种常用PD柔性UHF天线传感器基底材料均不会对SF6气体成分造成影响;常用的PI柔性UHF天线传感器基底会与SF6故障分解气体中的SOF2发生反应,导致SOF  相似文献   

3.
环氧树脂浇注的盆式绝缘子在SF6绝缘设备中应用广泛,而盆式绝缘子在放电故障下和SF6的反应机理尚不明确,环氧树脂对SF6放电分解机理的影响值得研究。文中旨在通过搭建环氧树脂和SF6气体的针—板放电模型,研究二者在沿面放电下的分解气体规律。文中用逐步升压法模拟SF6气体和环氧树脂在5种极间距下的放电情况,检测了CF4、CO2、SOF2、SO2F2、SO2、H2S和CS2等7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发现放电次数较少时主要成分是SOF2、CF4,其次是CO2和SO2,而SO2F2生成比较微量;放电达一定次数后CS2、H2S等气体才逐渐出现,体积...  相似文献   

4.
SF6气体是一种极严重的温室气体,在电力设备中被大量使用,如何有效减少SF6气体的使用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SF6/N2混合气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现有145kV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进行SF6气体替代研究。经过试验验证表明,若开关设备的隔板、壳体满足压力要求,使用SF6/N2混合气体能够替代纯SF6气体,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SF6分解物检测在高压直流套管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体绝缘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SF6分解物检测成为电力设备状态评估与故障诊断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的研究大都集中于GIS(气体绝缘开关装置),在换流站直流穿墙套管和换流变压器阀侧套管方面少有研究。为此,在介绍SF6气体分解机理和分解物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并依据套管分解物检测结果,分析换流站套管SF6分解物的组分含量及其生成规律。通过2个现场检测套管SF6分解物异常实例,说明生产现场开展SF6分解物检测时,应综合实验室检测、电-声-气联合检测及电气试验等手段,并结合历史数据与资料,对异常检测结果进行系统化分析。最后,讨论了SF6分解物检测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小勇 《电气技术》2013,(1):75-76,86
SF6气体是GIS中常用的绝缘介质,通过对其分解产物的类型和含量进行分析可以诊断设备内部是否存在故障。本文总结了SF6放电分解气体组分成分,综述了气相色谱法、检测管法等气体组分分析方法,分析了SF6放电分解气体组分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SF6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电弧放电下O2对SF6分解产物具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规律及相关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利用18O2作为示踪剂开展了电弧放电实验,利用GC-MS分析了放电过程中和放电后含18O同位素物质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电弧放电下SF6分解产物的形成途径及18O2对SF6分解产物的影响,阐明了其深层化学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电弧放电下O2杂质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SOF2、SO2、SO2F2、CO2的生成,其中O2主要以分解后的O原子参与SOF2、SO2、CO2的生成反应,以O2分子和分解后的O原子共同参与SO  相似文献   

8.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中SF6气体放电分解组分的检测,对GIS内部局部放电的严重程度的判断和状态维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运用Pt纳米颗粒(PtNPs)掺杂石墨烯对SF6放电分解组分进行检测,目的是为GIS的在线监测提供一种方法。采用一步化学还原法研制出不同PtNPs掺杂量石墨烯传感器,对SF6主要分解组分进行了气敏响应实验,并对比了不同PtNPs掺杂量的石墨烯传感器及本征石墨烯传感器的气敏特性曲线,初步探讨了其气敏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tNPs的掺杂带来了响应值的提升,而且传感器在不同PtNPs掺杂量下显示出不同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SF6由于其良好的灭弧、绝缘能力以及稳定的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断路器中,近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SF6断流器在市场上所占份额正在稳步增长。但SF6同时也是一种温室气体,一旦SF6大量排入空气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为了保障SF6断路器的正常运行,保证设备维护人员的安全,减少SF6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研究开发出一种SF6绿色回收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为实现在单次SF6气体试验中,SF6气体的再回收利用,研究设计了一SF6新型气体绿色回收装置,该装置能够极大地提高SF6气体利用率,可有效降低SF6气体试验工作的废气排放量,还可以实现对SF6回收装置的自给自足,为SF6气体回收装置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役的大部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使用绝缘性能较好的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为实现“双碳”目标,开展绝缘气体的替代研究以控制SF6气体的使用与排放有助于提升电力设备的环境友好性。为实现SF6/N2混合气体在126kV GIS中的应用,首先确定126kV SF6/N2混合气体型GIS的基本参数,并通过建立各单元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型式试验的顺利通过表明,在维持现有GIS结构的前提下,适当混合比及充气压力的SF6/N2混合气体能保证GIS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六氟化硫/氮气(SF6/N2)混合气体作为六氟化硫(SF6)替代气体被广泛研究,并已在多个电站GIS设备中进行试点应用。在进行GIS设备维护时,迫切需要高效的分离方法来实现混合气体中SF6气体的回收。目前常用的混合气体分离技术主要有液化、低温蒸馏、吸附分离等,但由于分离效率低,并不适用于现场SF6/N2混合气体的分离回收。文中采用膜分离技术,选取玻璃态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测试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SF6和N2的渗透效果,确定了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该分离膜的N2/SF6分离选择性可以达到39以上,N2的渗透速率可以达到2.73 GPU以上,具备将SF6和N2分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测试了单级分离膜分离效果,根据测试结果,选择进入分离膜的气体压力为2.00 MPaG、温度为60℃,设计了三级循环膜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12.
作为SF6的重要分解组分,H2S能够有效反映SF6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故障类型及程度。该文以H2S为目标检测气体,探究了改性石墨烯基传感器对H2S的吸附机理及检测特性。基于第一性原理建立了环氧基化石墨烯(G-O)、钯掺杂石墨烯(Pd-G)和环氧基与钯共掺杂石墨烯(Pd-G-O)改性模型和H2S吸附模型,从吸附能、态密度、轨道、脱吸附时间等多方面计算分析了G-O、Pd-G、Pd-G-O的改性机理与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d-G-O对H2S表现出优异的吸附性能,吸附能达到-1.015 eV,为较强的化学吸附,且对应着强烈的电荷转移值0.281 e;制备了G-O、Pd-G、Pd-G-O传感材料及器件,基于微量气敏测试平台测试了改性石墨烯基传感器检测H2S的温度、体积分数、响应恢复及稳定特性,其中Pd-G-O传感器对H2S表现出低工作温度(175℃)及快速响应优势。该文的仿真计算与气敏测试分析为研制...  相似文献   

13.
SF6断路器灭弧室中的SF6、微水微氧及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弧作用下会分解重组,生成新的组分气体。为研究SF6断路器完整电寿命周期内,开断电流后各气体分解产物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搭建了断路器全寿命模拟烧蚀试验平台,进行了69次烧蚀试验,测量了烧蚀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参数和各气体分解产物体积分数。结果表明:SOF2、CF4、SO2为主要产物,SO2F2、SOF4体积分数较低,H2S不能稳定检出;SOF2、CF4、SO2、SO2F2体积分数均随烧蚀次数增加而增加。主要产物中,SOF2和SO2的生成量与电弧能量呈线性关系;CF4生成量与电弧能量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其原因可能在于电弧对于固体绝缘材料的烧蚀具有随机性...  相似文献   

14.
C4F7N/CO2混合气体是一种潜在的SF6替代气体,开展其在高压断路器中开断性能的研究,对推动环保输电方式发展、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HD)理论,仿真计算了充有0.6 MPa 5%C4F7N/CO2、10%C4F7N/CO2、15%C4F7N/CO2混合气体和纯SF6的40.5 kV断路器20 kA短路电流开断过程,分析C4F7N混合比例对电弧温度特性、灭弧室气压与喷口气流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与纯SF6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混合气体相比,SF6气体电弧具有更高的弧芯温度和更小的电弧半径,随着C4F...  相似文献   

15.
C6F12O是一种具有潜力的SF6替代气体,为了探究C6F12O/CO2混合气体在悬浮电极缺陷不同局部放电强度下的分解特性,搭建了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平台,在不同外施电压下对C6F12O/CO2混合气体进行96 h局部放电分解实验,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分解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对分解组分含量、产气速率、特征气体比值与局部放电强度的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典型产物(CF4、C2F6、C3F8、C3F7H)浓度、产气速率的变化规律上存在差异,可选择作为判断局部放电强度的特征组分;特征组分浓度关系为c(CF4)>c(C2F6)≈c(C3F8  相似文献   

16.
对SF6绝缘套管类设备中气体进行检测分析有利于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分析了SF6绝缘套管类设备中典型放电性故障特征以及气体分解机理,并通过气体检测及现场实例分析,提出了对SF6绝缘套管类设备的运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环保型C4F7N/CO2/O2三元混合气体放电分解特性,开展了不同O2体积分数的C4F7N/CO2/O2三元混合气体交流电晕放电分解试验,主要分解产物包括CF4、C2F6、C3F6、C3F8、C6F14、CNCN和CF3CN,CF4、C2F6和C3F8等饱和类碳氟气体生成量较高,不饱和类碳氟气体C3F6生成量较低。O2的加入能显著抑制气体分解,O2体积分数为4%的混合气体在6...  相似文献   

18.
SF6气体微量水分测试是电气设备重要的状态检测试验,现行测试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时,需要引入一种辅助判断方法。文中首先介绍了卡尔费休库仑法的技术原理,着重利用不同方法间的比对分析了卡尔费休库仑法测试运行中SF6气体微量水分的适用性,重点分析了测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结果表明:①卡尔费休库伦法的测试误差和重复性满足SF6气体微量水分测试要求;②进样流速快慢均不利于测试准确性,可将进样流速控制在400~600 mL/min范围内;③保证测试准确性应至少进样3 L,当SF6气体中水分含量过低则还应适当增加进样量;④故障SF6气体中HF和H2S组分性质活泼易影响测试结果,不建议在故障气室上应用卡尔费休库仑法。最后,通过不确定度评定和差异辅助判断,对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C4F7N/CO2/O2混合气体以其优异的环保和绝缘性能成为目前最具潜力替代SF6应用于电力工业的气体绝缘介质。尽管O2的加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C4F7N/CO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O2加入及其体积分数变化对混合气体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作用下气体和固体副产物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因此通过针–板电极模拟设备内的金属突出物缺陷开展C4F7N/CO2/O2 96 h PD及其分解特性试验。研究发现C4F7N/CO2混合气体中加入体积分数2%~4%的O2可以显著抑制大部分副产物的生成,O2体积分数大于6%时每秒累积放电量和平均放电...  相似文献   

20.
SF6及其替代气体分解组分的检测是评估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状态的重要手段。以SF6分解组分为例进行文献调研,总结了不同工况下SF6及其替代气体特征分解组分的浓度分布,据此提出组分检测量程、检测下限等方面的建议;综述了基于光学的各类SF6及其替代气体分解产物的检测手段,包括发射光谱法、直接吸收光谱法和间接吸收光谱法。相较于传统检测方法,基于光学原理的检测手段往往能兼顾检测速度、检测精度和灵敏度要求,检测下限通常低至体积分数10-6量级,具备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的潜力。目前看来,单一检测方法难以实现SF6及其替代气体分解产物的全组分检测,未来可考虑按照不同检测场景和需求形成光学检测为主、非光学检测为辅的在线集成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