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识别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策  郑思俊  张浪 《园林》2021,(2):7-12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在建设用地紧张与生态之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存量用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作为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未来生态建设极大依赖于城市困难立地开发与利用.对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资源进行识别及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市开发边界内(中心城区域)已规未建绿地中城市困难立地占比达到76.2...  相似文献   

2.
付飞  董靓 《中国园林》2012,28(9):57-61
当今城市河流面临生态环境恶化、干扰影响加剧、河流景观匀质化等情况,呈不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廊道功能和结构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而对于廊道的三维空间特征综合性研究还未涉及.笔者尝试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河岸景观廊道二维断面空间表征进行模式化归纳,并提出不同模式下的河岸线状绿地匀质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策略考虑了模式的空间、时间特征以及实践指导性;同时,在廊道纵深方向,利用廊道网络特征指数,进行河岸线状绿地匀质空间的网络空间结构定量分析;实现了城市河流景观的生态廊道三维特征辨识与优化,也为多尺度综合研究城市河流景观生态功能提供新视角、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要求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高品质生活。在梳理生态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上海市生态空间保护与利用现状,延续“上海2035”总规价值导向、思维方式与逻辑框架,提出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的基本思路与策略:一是构建具有上海特色的生态空间框架体系;二是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三是强化“四类六区”为核心的生态空间管控模式;四是完善时空秩序的空间规划传导路径,以期为全国其他城市开展生态空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就业岗位居住地分布及新城通勤圈通勤出行的距离和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上海与东京、近沪城市的新城或城...  相似文献   

5.
李海凤 《规划师》2012,28(Z1):20-24
我国目前的新城建设存在"千城一面"、功能分区过于明确、道路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避免以上问题,新城的城市设计应采取一系列的激活策略,包括运用混合功能理念,增加小尺度街道,塑造特色空间。上海嘉定新城"紫气东来"重点地块城市设计运用以上激活策略,通过平面混合、垂直混合、时差混合、共享混合4个维度实现功能激活;通过完善车行系统、构建三维立体步行网络,实现交通激活;通过重点刻画城市意向五要素、塑造个性城市空间,实现空间激活。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双碳”背景下,风电已成为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科学、系统地认识中国风电景观立地布局特征和类型,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2020年中国陆上风电景观为研究对象,提出“风电景观布局要素”体系,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多环缓冲分析等方法,从自然、功能设备、人地实践3类要素分析风电景观立地布局特征;并选取地形地貌特征、周边景观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环境条件4个景观特征因子作为分类依据,遵循自上而下的多等级分类思路,系统划分中国风电景观类型。[结果]结果显示:1)风电景观立地布局呈多元化、区域性分布,部分区域存在与生态环境敏感区交叠等问题;2)风电景观可划分为山地、滨海等七大类,山地耕地、滨海林地等26子类。[结论]基于此,提出基于风电景观布局要素的机理与影响、基于风电景观类型的评估与对比、风电景观评价标准及技术规范3个拟开展的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阶段中国风电景观立地条件及类型等基础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拓宽了风电景观作为文化景观的研究边界,以期为未来风电快速发展背景下的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和利用、风电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从用地性质与空间尺度两方面分类分析零星地块的现状与成因,总结现有零星地块在城市更新视角下存在的特殊性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中央政府推出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双修的发展理念,提出中心城区零星地块可持续更新设计的有效策略。在城市设计层面结合该场地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空间价值研究零星地块空间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以期实现城市零星地块空间再生的科学性和策略创新。  相似文献   

8.
杨柳  郑志 《中外建筑》2022,(10):69-74
历史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对中华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一些不当的建设方式使部分古镇的文化、功能与生态脉络断裂,生态空间的修复是古镇保护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城市双修的社会背景下,选取珠海唐家古镇为案例,以城市织补理论为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其生态空间修补所面临的困境,并从节点补充设计、廊道网络生成建构两方面探索其生态空间织补修复的策略,最终达到修复古镇破碎的生态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廊道在城市格局中发挥着积极的综合效益。但是作为非建设用地,城市生态廊道的规划一直缺乏明确的编制导则和管理条例。伴随城市的快速扩张,其对土地的强烈需求加剧了生态廊道的环境承载和控制压力,理论上的绝对保护与现实中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积极保护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有效发挥的前提下,加以科学合理的适度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和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与景观资源的山体,在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与无序扩张中,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占。山体生态修复作为城市双修的重要内容,目前实践主要集中在单个破损山体修复工程技术与山体公园建设方面。本研究有别于传统生态修复手段,基于生态风险空间识别,从区域生态安全角度,构建了"风险诊断-空间识别-格局构建-分类保护"的山体生态修复的研究框架,对济南市西部新城山体进行生态风险动态评价与植被覆盖动态分析,识别区域内重要的高生态风险点,从生态过程完整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视角出发,构建"源-廊-战略点"的山体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体系,提出西部新城山体分类保护与生态修复策略,以期为城市山体相关生态修复与景观规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辽阳市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在两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根据自身条件,提出了跨河建设河东新城的战略部署,河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缝合"策略,从形态、功能、交通和景观四个方面缝合新老城区,构建了具备自身发展驱动力的城市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用地总量和利用模式、道路建设、公共开放空间构建、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色彩等进行精细化控制,实现了现代化生态新城的构建目标,提升了城市形象,促进了转型发展,为同类城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空间廊道作为城市生态空间生态信息、能量流 动的重要通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以沈阳市中 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OI数据识别出中心城区“三生空 间”中的生态(混合)空间,在比较不同类型POI要素对生物信 息流动产生阻力的基础上利用最小累计模型和重力模型识别生 态空间廊道。结果表明,沈阳市中心城区可形成城市级、城市 副级和区级共50条连接各生态斑块的生态空间廊道,且城市 生态空间廊道具有环状、水平网络连接复杂、可连通大部分生 态斑块等特征,但建设成本较高。最后根据各级生态空间廊道 的规模、构成基础以及生态作用等提出了生态廊道网络优化和 延伸生态空间供给等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袁红  孟琪  崔叙  潘坤 《室内设计》2016,(1):88-94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 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 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 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 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 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 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 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 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主题设计”,“节 点:地下空间节点创造”,“标志:地下空间高 潮点及中心”,“边界:地下空间界面设计”, “路径:导向系统及导视系统”五个方面, 并形成地下、地面立体对应关系,构建完整 的“双层”城市空间系统,为整个城市系统 服务。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流空间”为研究视角,构建了淮河生态经济带人口、物流、资金及信息流联系网络,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揭示了区域联系网络特征。研究发现,区域内资金和信息联系高于人口和物流联系,徐州市各类要素联系总强度都较高且3种中心性指标均为最高,为区域要素联系的枢纽性城市;扬州市与其附近单元联系紧密因而要素联系总强度也较高但与其他单元联系强度较弱。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单元可划分为4个凝聚子群,由江苏板块和山东板块组成的子群内部凝聚力最强且对其他子群具有相对较强的凝聚力,其他子群内部凝聚力较弱且对其他子群影响也较弱。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可划分为核心城市、次核心城市、一般城市和边缘城市,其中核心城市为徐州,次核心城市为阜阳、蚌埠和淮安,边缘城市往往在区域内处于边缘位置且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最后,基于区域网络结构特征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争创“中国发展第四极”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跃鸿 《福建建筑》2015,(2):14-17,42
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载体。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对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城市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漳州市"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综合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和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对生态旅游的影响效果,以"一带一路"上的普洱"茶马古道"为例,构建了分层次的遗产廊道生态旅游系统承载力评价模型。针对不同文化遗产类型,采用GIS技术将各影响因子空间化,最后综合得到生态旅游承载力空间分异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普洱市生态旅游承载力较低,仅有14.1%的区域具备强承载力,其余区域为较强承载、中等承载、较弱承载和弱承载等其他等级。研究可为"一带一路"等类似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制定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17.
牛萌  刘华  穆晓红 《园林》2024,(1):48-57
识别城市受损生态空间是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施城市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现有研究集中在宏观尺度的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微观层面的生态修复技术,而对城区尺度受损生态空间的辨析及精准识别研究较少。以海淀北部新区和亦庄新城为研究案例,通过建设期十余年的数据系统研究组团式和集中式城市生态空间动态变化情况,建立城市受损生态空间识别评价体系并识别评价受损生态空间。结果表明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生态空间受损情况有所差异,生态廊道中河流沿岸的生态空间受损最严重;而城市受损生态斑块多集中在高级别道路交叉口区域。因此,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提升的重点应与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结合,保障组团间或城市外围环城绿带,同时增加内部生态斑块的生物多样性和连接度。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3):73-76
体育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高度注重体育生态价值的文明形态,其实质就是在生态文明大背景下,结合生态学的观念去对体育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太原市城市空间重构及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太原城市空间重构中体育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惑,探索体育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胡玎  王越 《园林》2020,(1):39-44
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可以提升市民和游客体验城市特色文化的品质。本文在城乡特色文化空间理论框架下,将连接城市特色文化空间的方法总结为三个层次:展示城市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建设引导性体验线路、提供专线体验的交通设施和导览服务。同时为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文提议以杨浦图书馆新馆和江湾体育场为源空间,绿瓦大楼等为拓展空间,形成特色文化空间地图,并由道路和滨水带组成环形体验线路,旨在为上海杨浦区连接“大上海计划”特色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孙施文 《城市规划》2007,31(8):80-87
通过对上海"新天地"空间模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新天地"在城市再开发过程中避免采用全面拆旧建新和原汁原味保护的方式而采用"第三条道路"的方式在上海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取得成功的特征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指出了其所采用的嵌入式空间策略所造成的对地区公共空间组织模式的整体性改变,这种改变全面颠覆了原有的公共空间模式并深刻地影响了与周边地区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