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雌性SD 大鼠4.5月龄和7.5月龄时骨代谢的变化。方法:4 月龄雌性SD 大鼠20 只, 随机分2 组, 饲养至4.5月龄和7.5月龄时,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别测量胫骨上段(PTM)、腰椎(LV) 及胫骨中段(Tx) 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结果:与4.5月龄比较, 7.5月龄大鼠PTM、LV、Tx 的骨量无明显变化, 但LV 和Tx 的骨形成参数标记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MAR) 及骨形成率BFR/TV、BFR/BV、BFR/BS 均降低。结论:SD 大鼠在4.5~7.5月龄时, 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骨量变化不明显, 但腰椎和胫骨中段的骨形成随月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刘晓青  崔燎  吴铁  王永东 《金属学报》2005,10(2):184-186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正常大鼠骨形态计量学参数变化, 为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提供对照依据。方法:4.5 月龄SD 雌性大鼠, 按体重随机分组, 在实验的d 0(4.5 月龄)、d 30 (5.5 月龄)、d 75 (7 月龄)、d 140 (10 月龄) 杀死大鼠取材, 采用体内双荧光标记法, 胫骨上段硬组织包埋切片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分析, 观察不同月龄段大鼠的骨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4.5~10 月龄, 骨量有一缓慢上升后下降的过程, 但变化辐度不大(P>0.05), 骨量相对稳定, 骨形成和骨吸收有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过程(P<0.05) 。结论:4.5~10 月龄的SD 雌性大鼠体重和骨计量学参数变化正常, 选择该月龄段大鼠做模型, 研究药物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许碧连  吴铁  崔燎  刘钰瑜  邹丽宜 《金属学报》2004,9(10):1175-1178
目的: 观察大鼠去卵巢90 d 后不同部位骨骼的变化特点。方法: 4. 5 月龄雌性SD 大鼠2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 均灌喂5. 6 %乙醇5 ml·kg-1·d-1, 持续90 d,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和静态参数。结果: 去卵巢大鼠胫骨上段(PTM) 和腰椎(LV) 松质骨的骨量均减少, 其中PTM骨量减少80. 5 %, LV 骨量减少35. 0 %, 胫骨中段(Tx) 皮质骨的骨量未出现丢失, 只是骨内、外膜的骨形成增加。结论: 大鼠去卵巢后呈现高转换型骨质疏松表现, 不同部位的骨骼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溶液恒电流电化学聚合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了聚吡咯/重组人骨形成蛋白涂层(Ti/PPy/rhBMP-2)。利用循环伏安扫描分析涂层氧化还原性质,^125I蛋白质标记法检测rhBMP-2掺杂量,表面粗糙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涂层微观形貌。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Ti/PPy/rhBMP-2表面增殖、分化能力的检测,评价Ti/PPy/rhBMP-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rhBMP-2能够以聚电解质阴离子方式稳定地掺杂于PPy结构中,并且所生成的涂层表面粗糙度高且结构疏松。Ti/PPy/rhBMP-2中掺杂固定的rhBMP-2依然保持着其骨诱导活性,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6.
许碧连  吴铁  崔燎  刘钰瑜  邹丽宜 《金属学报》2005,10(9):1059-1064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EF) 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方法: 4.5 月龄雌性SD 大鼠40 只,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DES) 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后, 分别灌喂DES 22.5μg·kg-1·d-1、EF 300 mg·kg-1·d-1, 持续90 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第5 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 同时测量股骨钙、磷及羟脯氨酸含量, 测量子宫湿重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淫羊藿总黄酮可使去卵巢大鼠股骨钙、磷含量增加, 胫骨上段的骨量有增加的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腰椎和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变化均不明显, 子宫湿重及子宫内膜厚度也无明显变化。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能有效预防去卵巢大鼠的股骨丢失, 但不能有效预防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的丢失, 对子宫没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骨质疏松、骨折、骨肿瘤等原因导致的骨缺损困扰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近年来,关于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已得到了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珍珠层是组成许多软体动物贝壳的结构单元之一。与骨组织类似,珍珠层也是一种由无机相矿物与有机基质组成的复合材料。虽然珍珠层与骨组织具有非同源性,但是,其部分的形成机理可能具有类似性。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珍珠层研究的大量体外与体内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珍珠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成骨特性,有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天然骨修复材料。珍珠层的成骨特性很有可能来源于其有机基质中的未知信号因子。同时也指出了珍珠层用作天然骨修复材料在今后研究中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优良的骨修复材料可以缩短骨愈合周期,降低不愈合的发生率。锶离子被发现具有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将锶元素掺入骨粉材料将可能制作出一种有前景的骨修复材料。在研究中锶元素被尝试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掺入骨粉材料,实验观察了锶元素掺入骨质中的能力。新材料的细胞毒性通过MTT方法进行评价。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被用来评价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发现锶元素在骨粉中的掺入比例可以高达10%,新材料没有细胞毒性,与普通骨粉相比成骨细胞的相对增殖率达到后者的129%,ALP活性则达到后者的132%。因此,通过离子交换方法可以制备性能优异的掺锶同种骨粉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9.
首先研制出具有取向性类骨结构的β-TCP三维仿骨支架,经过仿生类骨处理和组织工程化后,植入犬的股骨头坏死区,30周后取出股骨头进行分析研究.与此同时开展了几种支架材料重建股骨头坏死区的力学性能分析和模拟.结果显示,具有取向性类骨结构的β-TCP三维仿骨支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组织工程化三维仿骨支架诱导生长出新的骨小梁,并伴有β-TCP降解,这为修复或重建股骨头局部坏死区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许碧连  崔燎  吴铁  刘瑜钰  邹丽宜 《金属学报》2005,10(11):1275-1278
目的: 运用T型关联度分析,探讨去卵巢大鼠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骨矿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10.5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10.5月龄基础对照组(Basal);13月龄假手术组(Sham-1);13月龄去卵巢10周组(OVX-1);16月龄假手术组(Sham-2);16月龄去卵巢22周组(OVX-2)。所有大鼠灌喂生理盐水5ml·kg-1·d-1。实验终止时取第4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第5腰椎进行骨矿物质含量测定,通过T型关联度计算,分析骨矿含量对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各参数的影响。结果: 去卵巢大鼠腰椎骨矿含量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成正相关,而与动态参数(骨转换率)成负相关,其中骨钙、骨磷的含量对骨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影响较大。结论: T型关联度分析可客观地、公正地评价去卵巢大鼠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与骨矿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高强可降解掺锶磷灰石骨水泥(Sr-HAC)为原料,以快速成型(RP)宏孔可控树脂为模板,合成了由掺锶磷灰石(Sr-HA)、掺锶磷酸钙(Sr-TCP)组成的新型双相掺锶磷酸钙(Sr-BCP)骨支架。结果表明,Sr-BCP骨支架相组成可根据Sr-HAC的(Ca+Sr)/P比率予以调控。骨支架宏孔高度连通,孔径400~550μm,且宏孔壁上具有丰富的微孔(孔径2~5μm)。此外,骨支架宏孔参数可通过设计不同孔结构的负模予以反向调控。宏孔百分数与相组成对Sr-BCP支架的抗压强度与降解速率有重要影响。与BCP骨支架相比,Sr-BCP骨支架具有更高的强度及更快的降解速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BCP陶瓷骨支架在力学和降解性能上难以兼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SiO2-CaO-P2O5-MgO系生物活性玻璃粉,并通过压制烧结工艺制成块状玻璃陶瓷材料。研究了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在骨内种植试验中的生物学行为。结果表明:经过1100℃烧结热处理后,凝胶玻璃基体中析出(Ca,Mg)3(PO4)2晶体和MgSiO3晶体,其中,硅含量较高的样品中析出晶体的尺寸较大,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值,分别可达172MPa和2.02MPa.m^1/2。两种材料植入动物体内后与骨组织接触良好,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其中硅含量较高的样品植入骨内仅3周即可在骨与材料接触面处生成大量新生血管和骨小梁,植入6周后即与骨融合,两者之间钙磷含量较高且连续,没有明显的界面,这些结果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骨组织相容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修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3.
史德军  刘义 《金属学报》2017,22(9):1045-104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 方法: 未经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低剂量组(n=34)、二甲双胍中剂量组(n=34)和二甲双胍高剂量组(n=34)。3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0.5 g,每日2次;二甲双胍0.5 g,每日3次;二甲双胍0.5 g, 每日4次。3组均连续口服3个月。服药前和服药后1、3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腰椎(L2-4)与股骨颈(Neck)的骨密度(BMD)及血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护骨因子(OPG)、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lC)。结果: 3组治疗后FBG和HbAl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同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治疗前、后反映骨代谢的骨抑制指标TRACP和OPG无明显变化;反映骨转换与形成的指标BGP和BAP治疗后均升高,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二甲双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BGP和BAP同期高于低剂量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二甲双胍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BGP和BAP同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治疗3个月后腰椎(L2-4)与股骨颈(Neck)的BMD均明显增加,二甲双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分别与低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二甲双胍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并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二甲双胍对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挥降糖作用的同时,还能使患者BMD得到改善,该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促进骨形成实现的,且疗效有一定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医用碳材料对骨组织的响应及其生物活化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骨种植医用碳材料的种类、碳材料对骨组织间的响应及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化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改性涂层结构,认为碳/碳复合材料表面活性改性的结构应由硬质阻挡层和不降解生物活化层组成;根据目前已研究的生物活性陶瓷种类,提出了碳/碳复合材料表面生物活性涂层具体结构思路,同时展望了医用骨种植碳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Mimicry of natural material designs and process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Biological structural materials, although composed of unremarkable substances synthesized at low temperatures, often exhibit superi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particular, the quality in which nearly all biologically derived materials excel is toughness. The advantageou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hierarchical, composite,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common to biological systems. Materials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hav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at biological designs or processing approaches applied to man-made materials (biomimesis) may offer improvements in performance over conventional design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In this survey, the structures and processing routes of marine shells, avian eggshells, wood, bone, and insect cuticle are briefly reviewed, and biomimesis research inspired by these materials is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and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s of biomineralization, self-assembly, and templating with proteins to the fabrication of thin ceramic films and nanostructure devices.  相似文献   

16.
王田玲  徐亮 《金属学报》2015,20(1):101-105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全身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和骨桥形成是AS典型病理变化的两个阶段,炎症是AS的最主要特征,骨桥形成是AS致残的主要因素,以往观点认为,炎症促发了骨桥形成,但临床研究发现控制炎症似乎不能阻滞关节和脊柱发生强直,二者之间的关系十分模糊。本文就近十多年来关于AS骨桥形成机制及炎症与骨桥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Aninvestigationonplasmasprayingwithartificialbonepowderandbondingcharacteristicsofcoating¥TianLi;LiJinglongandLinQiansheng(No...  相似文献   

18.
镁及镁合金具有与骨骼硬组织良好的力学性能适配性、生物相容性和体内可生物降解等优良特性,被认为是一种最具有应用潜力的新型外科金属基植入材料,但其过快的降解速度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普及推广。羟基磷灰石(HA)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镁合金表面制备HA涂层,能有效增强镁合金植入体的活性和耐腐蚀性,延缓其降解速率。但纯的HA涂层存在脆性大,强韧性不足,与基体间黏附力较差且功能性单一等问题,因此开发镁合金表面的高品质、多功能HA复合涂层,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和实践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开发的在镁合金基体表面的HA复合涂层及在骨修复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镁合金基体表面HA复合涂层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携载壳聚糖/rhBMP-2缓释微球的NiTi合金的制备及体外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联合溶解法在NiTi合金表面制作疏松多孔的聚丙烯酸(PAA)和聚丙烯胺盐酸盐(PAH)复合有机层,在该有机层表面进行壳聚糖/骨形态蛋白2(BMP-2)涂层处理。利用扫描电镜观察逐层处理后合金表面结构变化;用接触角检测仪检测材料表面亲水性;利用BMP-2ELASA试剂盒检测在模拟体液中rhBMP-2的释放情况;经过修饰的材料分别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检测不同时期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经盐酸溶蚀后PAA/PAH涂层广泛形成纳米至微米级的孔洞结构,经壳聚糖/rh-BMP-2溶液浸泡后孔洞被填充覆盖。改性后NiTi合金表面亲水角明显降低,在模拟体液中rhBMP-2释放的时间逐渐延长。改性后NiTi合金与小鼠成骨细胞共培养后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说明改性后的合金亲水性显著改善,在模拟体液环境中rhBMP-2能够缓慢释放,具有促进小鼠成骨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钰瑜  吴铁  王晖 《金属学报》2002,7(6):570-573
近年常用于骨质疏松的模型动物有大鼠、小鼠、兔、犬、羊、猪等。以大鼠最为常用。用于制模的方法有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去势模型,药物类模型,废用性骨质疏松模型,营养类模型等。其中以去势模型,特别是去卵巢动物模型最常用。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生化指标的测量、骨密度测量、骨组织计量学观察、骨生物力学指标检测等。其中生化指标和骨组织计量学是主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