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广州换流站原来以相控整流装置为核心的直流电源系统存在设备陈旧,难以提供合格、可靠的直流电源,且不能对蓄电池进行自动监视、维护,不能实现数字化的集中监视和控制等问题.文章分析、比较了直流电源系统中应用的相控整流装置和高频开关装置的优缺点;结合高频开关电源装置应用,设计了能实现集中监控的换流站直流电源系统并予实施.实践表明,该系统各项运行指标优越,维护工作量少,实现了直流电源系统的数字化监视、控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相控直流电源已逐渐被智能型在线式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所取代,本文主要介绍了可在线监视及在线调试的全新直流电源系统的原理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集散控制直流电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以高频开关电源模块和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构成各独立的直流电源,以嵌入式系统芯片为控制核心,CAN总线为通信网络的集散控制直流电源系统.该系统中高频开关电源采用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PWM变换器及高频变压器组成;中央控制器和节点控制器采用基于LPC2478的嵌入式系统,并配以人机界面;节点控制器对直流电源现场信息进行采集与控制,并通过CAN总线与中央控制器通信,以达到对直流电源的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对现场电源分散控制相统一的新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中央控制器和节点控制器的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在μC/Linux环境下编写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驱动程序加栽到系统中通过设备注册实现;各软件模块的功能通过中断服务程序来完成.  相似文献   

4.
在低压电动机较多的埸所装设能集中监视选控的断相保护器,是电动机断相保护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在众多的集控保护方案中,控制回路都采用直流电源(或整流装置)。根据简单、可靠、维护方便的原则,笔者设计出一种不使用直流电源(或整流装置)控制的集控断相保护器,现介绍于后,供同志们讨论和参考。一、构成及工作原理集控断相保护器的测量回路可以采用各种原理组成。本文以“中性点位移”原理组成的测量回路为例,介绍交流控制的保护器。整套装置主要由“或”门隔离元件(二极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化电厂直流系统实际情况,对微机控制的可控硅整流型、微机控制的高频开关整流型直流电源柜两个方案进行技术条件和经济比较,优选出微机控制的高频开关整流型直流电源柜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特高压穗东换流站阀冷系统内冷水流量与压力传感器、外冷水池水位传感器、冗余配置传感器超差跳闸逻辑、跳闸出口回路、直流电源监视回路及交流电源电压监视继电器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分析了阀冷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控制逻辑,对隐患进行了整改或提出了临时应对措施,降低了直流系统发生强迫停运的概率,保证了穗东换流站阀冷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其他换流站的设计运行维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1前言 发电厂和变电所中,为了供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直流油泵和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等的用电,要求有可靠的直流电源。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越来越高,发电厂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自动化水平越来越先进和复杂,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对直流电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在电力工程中一直沿用硅整流、相控整流电源,其低频谐波干扰大,  相似文献   

8.
王儒 《电气技术》2008,(1):54-59
随着电力机车技术的发展,作为机车控制电源的相控整流电源已经不能满足机车设计水平的要求,本课题旨在研究一种高频开关电源取代传统的相控整流电源,使机车的电源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主电路采用全桥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主开关管采用三菱公司的智能功率模块IPM。副边整流采用由两个快恢复二极管构成的全波整流结构。控制电路采用以UC3846为核心的电流型控制方式,并利用UC3846芯片的电流限制和外关断能力实现系统的软起动及保护。系统设计了恒压和恒流工作模式的自动转换电路,以实现平滑的充电模式的转换。并且给出了实测波形。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述了1995年前我国电力工业直流电源系统的落后面貌以及此后15年来在编制直流电源行业标准、开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频电源成套装置和微机型整流逆变设备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0.
200527 变电站直流监控系统 获奖情况:河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成果简介:采用光纤和模拟通道等传输手段,实现了变电站直流电源的集中监控:实时采集各站直流装置运行数据,监视各站直流运行情况,对需要进行调节控制的直流设备进行相关操作或蓄电池的日常简单维护与简单充放电等。可在线对电力操作电源部分的设备数据、图形数据进行维护。自动生成设备运行报表及工程图纸。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带压装置操作程序繁琐,用液压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井控设备与夹持装置的逻辑控制,实现了操作流程自动化。但有关供电设计部分保护功能简单、易间断、可靠性较低。首先介绍了液压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井控与举升控制系统设计原理,而后具体剖析了已有电源模块中双 AC/DC 转换器的冷备用、热备用衔接模式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双AC/DC转换器供电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双AC/DC转换器能够增强供电模块的可靠性,有效地解决了直流电源在供电中的可持续问题。  相似文献   

12.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具有拓扑结构简单、高效率和易高频化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开关电源的数字控制实现可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以简化系统结构,缩小体积,提高系统性能。介绍了LLC串联谐振型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采用数字控制芯片的控制方案,最后给出了900 W功率的实验样机,验证了数字控制LLC串联谐振变换器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电网与蓄电池之间的电能变换接口装置,为改善变换器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电池储能系统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从理论上对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抑制电路中的回流功率为目标,根据系统的传输功率与高频变压器两侧的变比理论上推导最优移相控制量,简化移相控制量实现对双向DC/DC变换器实时控制,实现了被控量的稳定,传输效率的提高。最后,搭建的小功率实验样机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功率传输中的回流功率。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分散控制系统(DCS)供电电源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实现方案。采用FAN4803的PFC功能和PWM功能,实现一种带功率因数校正的单相AC-DC变换器,输出直流电压385 V,并获得12 V工作和驱动电源。采用UC3844实现一种385 V~24 V的单端正激DC-DC变换器,最终连续负载能力为500 W。采用均载控制芯片UC3907实现2路N+1冗余设计,连续负载能力为500 W,总负荷能力可达750 W以上。  相似文献   

15.
杨柳  杨帆  吴红飞 《电源学报》2020,18(3):38-45
储能系统是保证新能源供电系统、微网及大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为了应对储能电池电压低对双向交直流变换器电压增益和效率等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比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的组合式双向交直流变换器。基于交流侧电压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利用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同时提供高压母线端口和低压母线端口,使得部分功率仅需经过低电压增益直流变换环节处理,为高增益高效率双向交直流变换提供了有利条件。详细分析了双向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的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前后级变换器的调制和控制策略,并分析了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DC变换后产生直流电源,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直流电能系统的稳定性和二级环节的电能质量,特别是在原动机转速变化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概述了直流电能发电机拓扑结构及其对比分析,以及基于PWM整流器的适用于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压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他励式电力换流器的并列式直流多端子送电系统中,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有时对支线换流站进行从整流到逆变,或者与之相反的切换,为了对支线换流站的电压极性进行切换必须使支线换流站与直流系统一时脱离,这样极为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在需进行上述切换的支线换流站设置双向电力换流器,在进行由整流到逆变,或与之相反的切换时,则不必使支线换流站与直流系统相脱离,只需用正弦波电流跟随控制方式,改变基准电流的  相似文献   

18.
一种车载开关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列车车栽电源的需求,设计了DC/DC的开关电源。主电路采用了推挽变换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采用了SG525A双端输出驱动MOS功率管的电路。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节能减排的需求以及用户终端负荷特性的变化,给传统交流供电带来了巨大挑战,直流供电因其强大的节能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直流供电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DC/DC变换器对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变换器普遍采用小信号建模,建模精度不高,在面临大的扰动时系统可能变得不稳定。文中基于切换系统理论,提出一种储能交错并联双向DC/DC变换器的切换控制方法,直接对系统进行大信号建模,建模精度高。首先选取系统储能函数作为共同的Lyapunov函数并设计最优切换率,然后分析了该切换率条件下系统在切换平衡点处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中进行了仿真,搭建了基于SiC MOSFET的双向DC/DC变换器样机进行验证。实验验证了该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