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爱玉(Ficus awkeotsang)又称草枳子、风不动、木莲、薜荔等,属于桑科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台湾等地。爱玉果呈椭圆形,外形似柠檬果,内含大量大小如粟的种子,在台湾称为爱玉子,在云南称为凉粉子,在四川称为冰粉子,其水抽提物在常温下可自发形成半透明凝胶,加糖调味,可供食用,口感清爽,夏秋季节在台湾街头到处贩卖的爱玉冰(四川叫冰粉、云南叫凉粉)就是这种食品。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多糖的分离、纯化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干粉经热水抽提、醇析、脱蛋白得粗多糖,经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白色粉末状多糖纯品。再分别经纸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为均一组分,并可测得单糖组成;用凝胶柱层析法测分子量。  相似文献   

3.
凝胶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凝胶多糖是一种新的热凝性微生物多糖,形成的凝胶具有高热稳定性、耐冷冻性、耐酸碱性、成膜性和脂肪包容性,可广泛用作食品品质改良剂和低热量的食品配料。  相似文献   

4.
魔幻信条     
茉莉 《中国烹饪》2010,(7):M0002-M0003
原料:芒果魔豆、百香果魔豆各10克,水晶粉20克,水晶河粉20克,飞马汁180克,爱玉20克。 制法:先将水晶粉放入碗中,放入飞马汁,再将芒果魔豆、百香果魔豆、爱玉放在飞马汁里面。依次排好即可。  相似文献   

5.
茶叶多糖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中含有约20%左右的复合多糖,但对人体具有强生理活性的脂多糖只占1%。研究表明,茶叶多糖具有防辐射,抗凝血和抗血栓,预防糖尿病等多种保健功效,茶叶多糖的制备通常可采用溶剂提取,凝胶层析,膜分离等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黄芪多糖凝胶糖果,探究其物性特征,为中药型凝胶糖果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质构仪测定市售凝胶糖果的质构特性。根据测定结果,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凝胶糖果质构特性的优化范围。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以凝胶糖果质构特性为优化指标,制备明胶基体。向其中添加黄芪多糖,制备黄芪多糖凝胶糖果,并测定其凝胶前的流变性质及凝胶后的质构特性。结果:黄芪多糖的添加会使明胶基体的质构特性变弱。流变学分析显示,黄芪多糖凝胶糖果糖浆表现为剪切变稀行为。相关性分析显示,黄芪多糖凝胶糖果糖浆的表观黏度与黄芪多糖凝胶糖果的质构特性显著相关。结论:成功制备了一种与市售凝胶糖果质构特性相近的黄芪多糖凝胶糖果,凝胶糖果中间体的表观黏度与质构特性相关可为凝胶糖果生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凝胶多糖的制备及其在可食性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微生物发酵蔗糖制得凝胶多糖,研究了凝胶多糖在可食性膜中的应用,以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多糖和甘油复合制造可食性膜,可以极大地改善单成分膜的性能,以膜的抗拉强度为指标得到优选方案为:干燥温度为70℃,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5%,凝胶多糖浓度为0.8%,甘油浓度为0.5%;以伸长率为指标得到优选方案为:干燥温度为50℃,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2%,凝胶多糖浓度为0.2%,甘油浓度为2.0%.  相似文献   

8.
凝胶多糖与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凝胶多糖和大豆分离蛋白作为成膜基材,添加甘油作为增塑剂,研制了一种可食性复合膜,并通过红外光谱谱图初步探讨了复合膜的成膜机理。正交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干燥温度50℃、大豆分离蛋白浓度2%、凝胶多糖浓度1.2%、甘油浓度1%条件下,所得膜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和阻湿性能。  相似文献   

9.
线性与非线性多糖对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质量浓度(0.15~0.30 g/100mL)的线性魔芋胶(konjac glucomannan,KGM)和非线性支链淀粉(amylopectin,AP)添加到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溶液中,通过测定MP凝胶的保水性、凝胶硬度、流变特性和横向弛豫时间变化,研究不同分子链形态多糖对其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添加多糖的对照组相比,线性多糖能明显增强MP凝胶硬度(P<0.05),且添加量大于0.30g/100mL时,凝胶的保水性显著提高(P<0.05);而非线性多糖对持水性和凝胶硬度影响不显著(P>0.05),且其对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的提高作用也不及线性多糖。同时,两种多糖(0.30g/100mL)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T22和T23值,但变化不明显(P>0.05)。因此,线性多糖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改善作用大于非线性多糖。  相似文献   

10.
凝胶多糖的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围绕凝胶多糖的结构、特性、生物合成途径、菌种选育诱变、以及凝胶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等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 ,同时也概述了凝胶多糖的分子修饰及其在医药、食品、化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当归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80℃热水提取,得到当归水溶性多糖W-ASP。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分级。实验结果表明:W-ASP11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0000;W-ASP12主要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000;W-ASP2和W-ASP3主要舍半乳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以及少量葡萄糖和甘露糖,并含有较高的糖醛酸,由单糖组成及红外图谱初步分析,可判断是一种果胶类多糖。当归多糖主要组分W-ASP3经凝胶色谱(GPC)鉴定为均一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000。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水提取、酒精沉淀、Sevag法去蛋白、有机溶剂脱水的方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粗多糖,DEAE SephadexA-25阴离子交换层析法从粗多糖中分离出中性多糖、弱酸性多糖和强酸性多糖.其中弱酸性多糖含量最高,约占多糖的87%,这不同于库拉索凝胶多糖,凝胶多糖主要由中性多糖组成,占总多糖的95%以上.进一步采用Sepharose4B凝胶过滤层析分级分离,测出单一多糖的分子量,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出多糖的中性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13.
猴头菇多糖提取及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猴头菇多糖提取及纯化进行了研究。联合采用热水浸提和超声波处理的方法以提高猴头菇多糖的提取效率。结果表明在90℃、加水20倍、pH=7.5、浸提8h、超声波处理50s的条件下浸提率最高,可迭5.43%。利用胰蛋白酶和Sevag法进行脱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柱层析检验结果都说明猴头菇多糖是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枇杷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并对提取的枇杷多糖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枇杷多糖经40%乙醇分级得到的组分kns5,用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得到单一峰,Lens5的酸性水解液经纸层析和薄层层析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和木糖,用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法测得其分子量为43000Da。  相似文献   

15.
多糖-蛋白质复合水凝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和蛋白质是食品中最重要的2种功能大分子,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复合水凝胶。与单一组分相比,多糖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水凝胶不仅具有优异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而且具有提高复合体系机械性能的潜在优势。该文对部分多糖-蛋白质复合水凝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综述了形成复合水凝胶的多糖及蛋白质的类型和条件、二者主要相互作用及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阐述了多糖对其与蛋白质形成复合水凝胶机械性能的影响,并概述了多糖-蛋白质复合水凝胶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该文将为多糖-蛋白质基创新凝胶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苯胺蓝与凝胶多糖的β-1,3-D糖苷键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建立苯胺蓝比色法快速特异性测定凝胶多糖含量的方法。优化测定方法的样品制备、反应体系、温度和测定条件,比较分析各种多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将市售凝胶多糖标品溶液与苯胺蓝在碱性条件下35℃水浴30min,测定OD550值,得到R2=0.99788的标准曲线,检测浓度为0.05%-0.1%。从发酵液中提取凝胶多糖制作标准曲线,测定发酵液中凝胶多糖含量,与提取称重法比较其平均相对误差为4.98%。该方法克服目前常用的苯酚硫酸法、刚果红显色法测定凝胶多糖特异性差的缺点,又比提取称重法简单快速,对于跟踪发酵过程中凝胶多糖产量变化趋势进而更好地进行过程控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药黄芪对发酵生产灵芝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中药黄芪对灵芝发酵生产灵芝多糖的影响,确定了黄芪添加的可行性及最适添加量,并对发酵产生的粗多糖进行分析,通过Sephadex G-75凝胶对粗多糖进行初步分离和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有利于灵芝在发酵中多糖的产生,其多糖的组分发生变化,有可能产生新的物质。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鱼糜制品品质,研究了紫菜多糖对白鲢鱼鱼糜凝胶特性、水分状态、微观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4%(质量分数,下同)的紫菜多糖可显著改善鲢鱼鱼糜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白度在可接受范围内。水分状态结果表明,添加紫菜多糖可缩短鱼糜凝胶弛豫时间T2,并使部分自由水转化为束缚水。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添加0.4%多糖的鱼糜具有最均匀致密的三维凝胶网络结构。但过量的多糖会干扰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破坏凝胶网络结构,导致凝胶品质下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多糖添加量为0%~0.4%时,α-螺旋含量显著下降,β-转角含量增加(P<0.05);当添加量超过0.4%后,α-螺旋含量逐渐回升,β-转角呈相反趋势。抗氧化实验表明,添加紫菜多糖的鱼糜凝胶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更加优异的DPPH自由基、·OH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且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蛋白质氧化。  相似文献   

19.
张建梅 《肉类研究》2009,(10):25-27,31
本文对两种微生物多糖——黄原胶和凝胶多糖的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并对它们的菌种选育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大豆多糖胶的凝胶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定位大豆多糖胶的应用范围,拓展其应用领域,以实验室自制大豆多糖胶为研究对象,采用Texture Analyser X-T21型质构仪研究大豆多糖胶的浓度、溶液pH、蔗糖添加量对大豆多糖胶凝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大豆多糖胶溶液浓度的增大,其凝胶强度和粘滞力增大,而凝胶弹性减小;大豆多糖胶凝胶的pH范围为4~7.5,最佳pH为6;蔗糖对大豆多糖胶的凝胶强度影响最大,最佳糖添加量是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