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栖霞山层控多金属黄铁矿矿床的主矿体大多数以层状、似层状或大透镜体产于下、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内。矿体的形成过程及方式可概括为:在同生沉积-早期成岩阶段,形成黄铁矿矿层和铅锌银的矿源层;而在热液改造迭加阶段,则形成铅锌银的工业矿体。含矿溶液沿着破碎带交代钙镁碳酸盐类岩石,形成以方铅矿、闪锌矿为主,铅锌硫化物为辅的块状硫化物矿石;而含矿溶液充填胶结断层角砾及古岩溶角砾,则形成各类角砾状矿石。  相似文献   

2.
黄铁矿是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矿物,在多种矿床中均有产出,其标型特征对矿床成因、矿体空间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以扬子板块西缘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相学、电子探针等分析方法来对比研究浸染状、致密块状、斑杂状、网脉状矿石中黄铁矿的标型元素特征。结果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Fe、S平均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分别为46.030%、52.815%,介于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之间,根据矿石特征,黄铁矿以岩浆成因为主,并有少量热液作用参与; 将白草矿区黄铁矿δFe-δS特征与金川等典型铜镍硫化物矿床黄铁矿对比,表明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典型的岩浆熔离型; 由于存在钒钛磁铁矿,Co/Ni值多小于5,说明钒钛磁铁矿与硫化物存在共生关系; 岩浆内生成因黄铁矿S/Se值小于15 000,白草矿区黄铁矿S/Se值为812~10 466,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为岩浆内生成因; Se/Te值随温度降低而升高,显示上述4类矿石黄铁矿结晶顺序为浸染状矿石→致密块状矿石→斑杂状矿石→网脉状矿石; 原始地幔标准化主量、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白草矿区黄铁矿兼具岩浆成因与热液成因。综上所述,攀西地区白草矿区黄铁矿成因主要以岩浆熔离作用为主,并含有少量热液作用。  相似文献   

3.
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块状矿石和浸染状矿石之间的成因联系尚存争议,对其开展研究为提高该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认识和下一步深部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PGE)特征,探讨桂北宝坛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结果表明:满洞铜镍硫化物矿床矿石和赋矿岩石铂族元素总含量普遍较低,且与硫化物含量成明显正相关关系,铂族元素相对于Ni和Cu明显亏损; 不同种类矿石和岩石原始地幔标准化铂族元素蛛网图总体表现为弱分异,Pd/Ir值为0.93~15.41; 然而其相对Pt含量明显不同,块状矿石呈现强烈Pt亏损,浸染状矿石Pt呈弱富集,赋矿岩石无Pt异常; 矿石和岩石Cu/Pd值((10.38~1 830.00)×103)均远大于原始地幔(6 500),表明该矿床深部存在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造成岩浆在浅部再次硫化物熔离时亏损铂族元素; 含铂矿物在单硫化物固溶体结晶之前从硫化物熔体中直接结晶,之后硫化物熔体在构造作用下沿裂隙迁移固结形成块状矿石,从而造成块状矿石Pt亏损。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超大型热水沉积硫化物矿主档产于秦岭中段和阴山西段两区,主要类型为多金属及硫铁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中元古界和古生界中的SEDEX硫化物矿床基本相同;成矿时代为1.4-1.2Ga和0.4-0.3Ga,均产于克拉通边缘盆地中;矿体延长达千米以上,具多层性特征;富硫化物矿石为块状-条带状,矿物组合简单,有显著分带性;硫同位素组成为海相硫酸盐型,铅同位素为混合程度较高的均匀性铅等。  相似文献   

5.
云南老厂火山岩型银铅锌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云南老厂银铅锌矿床为富银和铅的锌-铅-铜型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产于偏碱性的中基性火山岩系中.矿床由3层矿体组成:上部碳酸盐岩中裂隙脉状银铅锌矿体;中部火山岩中似层状银铅锌矿体;深部(次)火山岩中不规则状铜硫矿体.矿石结构构造表现为含矿气水溶液的充填交代成矿作用,矿石铅、硫、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深源原始岩浆热液.根据火山岩时代为主要晚二叠世-三叠纪,其次为白垩纪-老第三纪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后者主要以次火山岩出现,提出矿床成因属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充填交代成矿,从而统一了长期以来该矿床火山成矿与燕山晚期-喜山早期成矿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吉林二密铜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密铜矿床主要位于燕山期石英闪长岩体东段,矿体分布在石英闪长岩体内外接触带上,以脉状、细脉状、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矿体为主,成群成带分布。岩体和矿脉原生硫化物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成矿热液与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具相同的硫源。在研究铜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二密铜矿床的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型矿床,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类型、分布和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全球视野全面概括了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成矿背景和成矿类型,突出强调了洋壳和岛弧或陆壳两种成矿环境对成矿类型分类的重要性,并探讨了由于洋、陆转化过程中过渡环境的存在对两种成矿类型亦存在过渡的成矿复杂性,分析评述了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全球各大陆块及其主要造山带中的地质分布和成矿特点。已发现矿床数量北半球明显发育,南半球发现稀少,太古代和中新生代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最主要形成期,其次是晚古生代,而中国则以早古生代的发现最为重要,与全球的情况有显著差异。探讨了全球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演化和主要形成环境,强调了在地质历史上造山带中可能保存下来代表弧后盆地洋壳环境的蛇绿岩中寻找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性。介绍了利用高场强元素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构造背景的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化学物相分析研究了喀拉通克铜镍硫化物矿床中伴生贵金属Au、Ag、Pt、Pd的赋存状态.国内外尚未见报导.得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认识,各成矿作用下形成的矿体,贵金属赋存特征有差异,Au、Ag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中,其次为自然金银及其互化物,热液作用下则趋向硫化物中富集.独立的Pt、Pd矿物在Ⅰ、Ⅱ、Ⅳ矿体占优势,块状硫化物和脉石矿物中赋存一定量的Pt、Pd;Pt、Pd在热液成矿作用中有叠加富集趋势;Pt在Ⅰ和Ⅳ矿体最为富集;Pt在Ⅳ中最富集;形成热液叠加成因的Pt、Pd矿体.伴生贵金属元素赋存富集规律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复杂的成矿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东塘子铅锌矿床位于南秦岭凤太矿集区南部,铅锌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接触界面,受背斜构造与硅钙岩性界面控制。热液成矿作用过程可划分为脉状硫化物-铁碳酸盐-石英(Ⅰ)、块状硫化物-碳酸盐(Ⅱ)、方解石石英脉-贫硫化物(Ⅲ)、厚大石英碳酸盐脉-贫硫化物(Ⅳ)4个阶段,其中,Ⅰ、Ⅱ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东塘子乃至整个凤太矿集区内铅锌矿床成因认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沉积成因和热液成因之争,进一步研究矿床成因是凤太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通过矿石的结构构造、黄铁矿成分、H-O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对东塘子铅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东塘子铅锌矿床脉状与块状矿石中的黄铁矿w(Co)/w(Ni)平均值分别为18.70与8.56,为热液成因;矿石δDV-SMOW值为-94.9‰~-83.3‰,平均值为-87.0‰,δ18OH2O值为8.0‰~11.1‰,平均值为9.8‰,成矿流体早期主要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地层水与大气降水混入。综合矿床地质、地球化学、H-O同位素等特征,认为东塘子铅锌矿床属于受中泥盆统古道岭组灰岩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千枚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型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岩体与成矿作用中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收集锌同位素研究进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类型铅锌矿床中闪锌矿Zn同位素数据及其变化,获得以下初步认识:不同类型铅锌矿床闪锌矿Zn同位素组成有一定差别,其中,砂页岩型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相对富集轻Zn同位素,矽卡岩型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火山热液块状硫化物矿床、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和热液脉型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相对富集重Zn同位素;铅锌矿床的Zn同位素组成对判别成矿物质来源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单面约束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与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面约束力学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运动方程。方法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D'Alembert-Lagrange原理.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结果与结论得到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带乘子的Euler-Lagrange形式,Nielsen形式和Appell形式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4.
q 是一个正整数,所谓 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 q-树是完全图 Kq,一个 n+1阶的 q-树是通过在 n 阶 q-树上加上一个新点并连接这点与 n 阶 q-树中任意 q 个互相邻接的点而获得,其中 n≥q.1-树我们通常称为树.在本文中,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 q,q-树是可重构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分离了药物扑尔敏的光学对映体.考察了在不同背景电解质 pH 值尤其是较低 pH 值下环糊精浓度对对映体表观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尿素在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层状球形夹杂在无限大基体中的局部化关系及平均应力场理论,给出了一种方法来分析含 n 种层状球形夹杂所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文献给出的空心玻璃球和高分子基构成的复合材料,该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吻合很好.当表层稍失时,该理论退化为传统的 Mori-Tanaka平均应力场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Java环境下的可视化Web开发。以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探索Sun Java Creator的数据源配置、可视化Web组件、行集、Session Bean等在Java Web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引起加工质量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加工中心加工质量故障分析的与/或故障树,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FMQF)的概念和由·FMQF 找出制造系统故障的决策树方法.本文在模糊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识别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控制图的变化进行设备状态估计.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柔性制造系统隐加工质量故障预测和预报的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9.
发展了立方准晶材料的断裂理论 .通过应用Fourier分析和对偶积分方程理论 ,得到了立方准晶材料Ⅲ型裂纹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并由此确定了位移与应力场 ,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 .结果表明 ,应力强度因子与材料常数无关 ,而应变能释放率依赖于所有的材料常数 .这些为研究此新固体材料的变形和断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指标公式定义的数据结构及存储结构 ,描述了对指标公式进行计算的原理及工作流程 ,给出了在PHP下实现了的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