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空气介质功分网络绝缘支撑的贴装,设计了绝缘支撑自动贴装系统。该自动贴装系统由四自由度直角机器人、贴装头、涂胶机构、送料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中,贴装数据表的设计增加了该贴装系统的柔性。该自动贴装系统经过实际应用,证明比手工装配提高了效率和贴装精度。  相似文献   

2.
设计并搭建了一个贴装实验平台,用于贴片机关键技术的研究。由基础平台控制器DVP-20PMOOM和贴装头控制器PMC-20MT-3构成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基础平台的原点回归、三轴独立运动和三轴联动。同时,基础平台与贴装头的协同运作,完成吸取和贴装功能。进行了基础平台原点回归精度测试、基础平台定位精度测试和贴装平台整体运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贴片机贴装顺序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元件贴装顺序是决定贴片机生产效率的关键问题。针对拱架型贴片机,采用了一种遗传算法。该遗传算法有其独特的染色体编码解码方式和交叉算子。算法中的染色体根据被贴装的印刷电路板由一条或多条子链组成,染色体的一个基因代表一个取贴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元件贴装顺序问题。同时,分析比较了三种传统交叉算子和该交叉算子的优化结果,表明这些传统交叉算子不能有效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盘式贴装头动力学仿真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转盘式贴装头电机的驱动力矩,进行了理论计算与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能较好地吻合,为转盘式贴装头虚拟样机设计阶段的电机选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自主开发的专用LED贴片机为研究平台。首先,介绍一种间距可调的多吸嘴同步吸贴高效贴片头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于LED专用贴片机上的贴装工艺流程。然后,针对该专用贴片机贴装元件种类单一、供料器位置对路径影响小的特点,忽略供料器位置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对元件贴装顺序进行染色体编码,改进传统的遗传交叉算子,实现贴装路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子算法与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更适合多吸嘴同步吸贴贴片机。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表面贴装设备中高速贴片机旋转贴装头的气动回路结构的分析,给出了高速贴片机旋转贴装头的工作过程和气动系统控制结构,详细描述了其中的真空气动回路,吹气气动回路,真空/吹气转换单元.并分析了与气动控制密切相关的取料过程、贴片过程和抛片过程等3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贴片机的贴装路径是贴片机贴装速度提高的瓶颈。在深入研究了贴装路径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链的混合遗传算法。该算法根据拱架式贴片机的贴装数学模型,通过元器件拾取序列、贴放序列、喂料器排列三个子序列,设计了三链的染色体能同时解决贴装顺序优化问题和喂料器分配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明显缩短PCB的贴装时间。优化效果较采用遗传算法和邻近算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印制电路板上元器件密度越来越高,对贴片机的贴装精度要求也愈发精密。为提高元件的贴装精度,文章针对无引脚元件提出了加权最小二乘矩形拟合算法。算法首先提出海森范式最小二乘拟合法,可以拟合图像中任意位置像素点组成的直线。针对直线中的离群点,在海森范式最小二乘拟合法基础上加入Tukey权重函数,大大缩小了图像中奇异点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元件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加权最小二乘矩形拟合算法不仅提高了元件检测精度,且一定程度上对元件偏转角度与元件图像模糊或损坏不敏感,具有较优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视觉定位的高精度多功能贴片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视觉定位系统的高精度多功能SMT站片机技术。它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对不同元件进行视觉识别,能高速高精度贴装微小片状元件、精细IC元件或异形元件。该机具有自动化水平高.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等特点。其贴装精度、识别元件范围、贴装建成等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的贴片机贴装顺序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元器件贴装顺序是影响贴片机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拱架型贴片机,在建立贴装顺序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改进混合蛙跳算法对贴装顺序进行优化,按照三角概率分布选择可能被改进蛙的策略,完成对基本混合蛙跳算法的改进.最后以3块PCB为例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可以有效解决元件贴装顺序问题,并具有比基因遗传算法更高的准确性及效率.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主要是通过合理设计悬置元件各向刚度、位置以及角度,以提高系统各向能量解耦度,并使各向自振频率落在期望值内。建立了以提高悬置系统解耦度和各向谐振频率与期望值接近程度为目标的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自创的基于敏度的优化算法,通过自动迭代计算,快速准确地找到悬置元件刚度、位置与角度的最优设计方案。某柴油机汽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优化设计算例结果表明本方法优化效果明显。改善了悬置系统的减振、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悬置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合理设计悬置元件的位置、角度和刚度,以提高悬置系统各向谐振模态解耦度,并使各向自振频率分别避开发动机怠速频率、车架、车身各向自振频率等,从而提高悬置系统的隔振效果。在悬置系统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提高悬置系统解耦度和各向谐振频率尽可能接近期望值为目标的悬置系统自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以某发动机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应用案例,对其悬置元件的位置、角度和刚度进行自动优化设计计算,获得了预期的优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元器件取料、贴放顺序是影响印刷电路板(PCB)贴片机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拱架型多头贴片机建立以时间为研究对象的取料、贴放顺序优化数学模型.给定解的整数编码形式,利用差分算法解决此优化问题.将迁徙操作思想引入差分算法,建立带迁徙操作的差分算法,并给出算法流程及实现方式.通过实验选择差分算法的较佳参数,用两组实验将差分算法、带迁徙操作的差分算法与遗传算法进行比较,实验表明差分算法、带迁徙操作的差分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拱架型多头贴片机元器件的取料、贴放优化问题,且优化结果较遗传算法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某四缸发动机模态解耦率较差的问题,对发动机悬置系统模态进行优化设计。首先通过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6自由度发动机悬置系统模型,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计算。以悬置元件的刚度和位置参数为主要设计变量,悬置系统模态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优化后,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解耦水平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背部三点支撑方式的空间光学遥感器长条形反射镜目前尚无普遍适用的支撑点设置方法,只能对某一确定尺寸和长宽比的反射镜进行专门设计。本文提出了基于规则模型的、以参数化模型为核心的集成参数化设计方法,并建立了长条形实体反射镜背部三点支撑集成参数化模型。在集成环境中通过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等方法对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在轴向重力工况,镜面面形峰谷(PV)值优于λ/10(λ=632.5nm)的设计要求下,长条形碳化硅反射镜背部三点支撑的最大适用尺寸为1m。文中给出了最优支撑点布置,并确定了厚径比最优为1/10。最后,对集成参数化分析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整体误差为6.13%。提出的方法确定了空间长条镜背部三点支撑的适用范围,提供了支撑点最佳布置,为空间相机不同尺寸要求的长条镜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注入头是油田作业设备,用于井口上作业,通过马达带动链传动机构,在夹紧装置的作用下,将油管送入井内进行井下作业,注入头切入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夹块与油管的碰撞程度,注入头切入角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链轮的分度圆直径不同,横向的链轮中心距不同,同时与夹紧装置的作用位置有关。推导出切入角的关系式,分析出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化对切入角的影响程度,通过MATLAB软件进行切入角的优化分析,得到最优切入角,有利于改进结构设计,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陈克  吕品 《中国机械工程》2014,25(20):2830-2834
针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优劣影响整车的NVH特性,应用隔振原理,给出了由加速度均方根值定义的系统隔振传递率表达式;基于双层隔振机理,分别建立了动力总成6自由度悬置模型和包括车架的12自由度整车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固有特性和频域响应;在怠速工况下研究了悬置软垫处的加速度响应;最终获得各悬置点的隔振传递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整车模型能够反应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及其隔振传递率。  相似文献   

18.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中悬置刚度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耦合严重的问题,建立了该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模型,通过ADAMS/Insight模块对悬置元件的各刚度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以分析找出的主要敏感参数为设计变量,结合振动解耦理论,以提高系统解耦率及使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扭矩轴和弹性轴平行为目标,对该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前后车辆进行了路试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隔振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说明通过对相关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减少设计参数,可提高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某车型车内振动进行测试,发现低转速1200~1400r/min时座椅异常抖动。分析发现是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不良引起,通过对发动机悬置隔振性能进行优化,消除了座椅的异常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