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物联网中的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构建物物互联的RFID系统。RCIA是一种超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提供高安全性并声称能抵御去同步攻击。形式化方法是安全协议分析的有力手段。运用模型检测工具SPIN对RCIA协议的认证性及一致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CIA协议存在去同步攻击漏洞。针对此漏洞,提出基于密钥同步机制的修补方案,对RCIA协议进行了改进。对改进后的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RCIA协议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提出的协议抽象建模方法对此类超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形式化分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提出的基于密钥同步机制的漏洞修补方案,被证明能有效抵御去同步漏洞,可适用于此类超轻量级RFID双向认证协议的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EPC Class 1 Gen-2标准下,RFID标签中只有很少的内存被用于处理标签的安全问题。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二次剩余的RFID认证协议。协议通过在阅读器和标签内预置一个智能电表ID的Hash值来保证标签的前向安全性和匿名性,数据采集器通过二次剩余理论来验证电表标签是否合法,以实现对智能电表的身份认证;利用BAN逻辑理论实现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其他两种应用于智能电表的认证协议的性能对比分析表明,该协议计算量小,实现复杂度低,可以抵御多种攻击,能够满足用户的安全隐私需求。  相似文献   

3.
认证双方数据的同步是认证协议以及认证密钥交换协议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协议设计过程中难以把握且经常被忽视。对近年来可证明安全的一个RFID认证协议和一个RFID认证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可证明安全的一个移动卫星通信系统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进行了仔细分析,分别发现了针对这些协议的数据同步攻击,这些攻击破坏了协议的可用性。最后分别给出了改进方案,以克服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的RFID认证协议进行了安全性与算法复杂度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级加密标准AES与公钥体制NTRU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该协议可抵抗重传、窃听、篡改、跟踪等多种攻击手段,实现了双向认证与密钥更新,适合安全性能要求高、电子标签用户数多的RFID应用场合。分析了此协议的安全性及算法可行性,并利用BAN逻辑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5.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FID)认证协议安全性较差的问题,在分布式RFID询问-应答认证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基于流密码算法的RFID安全认证协议。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抗假冒攻击、重传攻击、追踪,解决去同步化问题,并使后台数据库的响应速度更快,实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在安全和成本方面的漏洞与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二次剩余的RFID标签所有权动态转移协议。协议在双向认证安全框架下,引入二次剩余算法,增加系统稳定性;在原数据库认证识别过程中加入随机数查重验证机制,避免协议遭受重放、去同步化和拒绝服务等攻击行为;所有权转移后,新数据库利用随机数的新鲜性动态生成与标签之间认证所需的新密钥信息,降低系统原始存储成本,扩大系统应用范围;最后,分析协议在多种恶意攻击情况下的安全性以及性能对比,表明新协议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张晓敏 《计算机安全》2012,(8):16-18,29
多服务器环境下的身份认证协议实现了用户只需要一次注册即可跟多个服务器实现交互认证,基于二次剩余构造了一个注册中心在线的多服务器环境下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中,注册中心参与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并协助用户和服务器建立后继通信的会话密钥,并且服务器之间是可以相互区分的。协议能够抵抗字典攻击、口令泄露模仿攻击常见攻击,同时能够实现相互认证,以及前向安全、已知会话密钥安全和无密钥控制等会话密钥的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改进的超轻量级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金伟  凌捷 《计算机科学》2014,41(12):125-128
针对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中存在的拒绝服务攻击漏洞,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超轻量级RFID所有权转移协议,并给出了基于GNY逻辑的协议安全性证明。通过改进协议的交互方式,实现了阅读器和标签的双向认证功能,解决了攻击者重放消息造成的拒绝服务攻击漏洞等问题,提高了阅读器和标签在开放环境中通信的保密性。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和性能比较分析表明,该协议不仅满足所有权转移的安全要求,而且具有超轻量的特点,适合于移动身份认证环境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Doss协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轻量级移动RFID认证协议。首先使用二次剩余混合随机数加密的方法提高后台服务器识别速度;在阅读器端添加时间戳生成器,抵御阅读器冒充及重放攻击。新协议标签端只采用成本较低的伪随机数生成、模平方以及异或运算,遵循了EPC C1G2标准,且实现了移动RFID环境下的安全认证。理论分析及实验显示了新协议提高了Doss协议后台识别速度,并满足标签和阅读器的匿名性、阅读器隐私、标签前向隐私等安全需求,更有效抵抗已有的各种攻击:重放、冒充、去同步化攻击等。与同类RFID认证协议相比,实用性更佳。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进行安全分析,指出由于传送消息存在冗余,协议不能抵御伪装攻击。为解决上述安全漏洞,提出一个改进的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在标准模型下分析其安全性。结果表明,新协议满足基于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所有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无线射频识别低成本无源标签在其生命周期中所有权不断转移的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循转函数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定义标签所有权转移攻击模型、安全模型,利用攻击游戏证明协议的安全性。协议设计了完整三方认证过程,利用循转函数算法、交叉位运算以及二次剩余算法等加密通信数据并实现轻量级标准,而后新所有者和标签之间秘密信息的二次同步更新机制,保证了协议的前、后向隐私安全。最后给出多协议之间的标签计算量、通信量、存储量成本对比,表明协议满足安全、低成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Xue-Kong的基于单向哈希函数的远程口令认证方案易遭受不可检测在线口令猜测攻击,针对上述安全漏洞,构造了一个基于随机数和Hash函数、使用智能卡的远程口令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技术分析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的RFID系统中使用标签ID无法识别具体复制标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复制标签的CTDA算法。首先,标签内存储[k]个哈希函数,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的查询帧后多次回复阅读器构造虚拟克鲁姆过滤器,找到阅读器通信区域内的标签集合[M];然后,[M]中标签通过多轮哈希运算使得阅读器构建时隙状态向量,目的是给每个标签分配单一时隙;最后,标签向阅读器回复10 bit信息,阅读器通过检测各个时隙是否由单一时隙变成冲突时隙来判断标签是否受到复制。经过仿真分析,证明该算法在执行时间上优于Bu K提出的GREAT算法和Qiao Yan提出的轮询协议RIP算法。  相似文献   

14.
一种超轻量级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朋  赵一鸣  韩伟力  金波 《计算机工程》2011,37(16):140-142
给出一种针对Gossamer协议的拒绝服务攻击,据此提出一种超轻量级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写器-标签双向认证协议。对该协议的安全性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SASI协议和Gossamer协议相比,该协议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和代数攻击,只使用较少的标签存储空间,成本更低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马昌社  王涛  王立斌 《计算机工程》2011,37(21):249-251
对一个基于PUF构造的低成本RFID安全协议进行分析,发现该协议不能保护标签的隐私性,即任何一个攻击者通过重放协议消息就可以跟踪同一个标签。并且由于识别标签的时间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都与标签个数呈线性关系,因此协议不具有扩展性。为此,提出一个改进的RFID协议,使得协议在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Recently, Xiao et al. proposed an improve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based on chaotic maps, in which only a predetermined long-term key is utilized to ensure its security.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none of these schemes can satisfy the contributory nature of key agreement. To fill the gaps, we present a secure key agreement protocol based on chaotic Hash. The proposed scheme utilizes the chaotic Hash function to achieve the contributory nature and enhance its security. Crypt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our chaotic Hash-based scheme can overcome all the current deficiencies.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有权转移应用中出现的后向隐私泄露、暴力破解等安全漏洞,设计一种改进的满足后向不可追踪的匿名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算法。在满足轻量级标准下,使用二次剩余算法作为新、旧所有者之间的保护屏障改进算法漏洞,使新的算法满足后向不可追踪性等多种安全性;通过建立完整GNY逻辑安全框架,证明算法的合理性、完整性。通过安全性分析,证明该算法满足安全;通过性能分析,说明改进算法适用于无源标签的低成本性。  相似文献   

18.
密钥分配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安全的基础。在Echenauer和Gligor的随机密钥预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Hash函数的密钥预分配方案。该方案利用Hash函数来计算出节点中部分的预置密钥,用Hash函数的单向运算特性来增强网络抵抗攻击的能力。分析表明,与现有的密钥预分配方案相比,该方案的计算负载小,安全性能高,更适合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提出的RFID协议存在认证安全问题以及较高时空复杂度,提出了一种采用高效NTRU加密的RFID三方认证通讯协议。建立对标签、阅读器和后台三方认证的通讯模型。结合实际存在的安全威胁,分析了所提出协议的安全性及性能。相比其他相关协议,在相互认证方面具有更高安全性和良好的性能表现。  相似文献   

20.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无论是查询树协议还是改进型的混合查询树协议,都是在不考虑捕获效应的基础上使得在阅读器范围内的标签全部识别。借鉴泛用查询树协议的思想,对改进型混合查询树协议进行改造并提出泛用混合查询树协议。该协议能在捕获效应的环境中同样获得完全的识别率,比泛用查询树协议更快速。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