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羟基磷灰石,DEAE-Sephacel和Sephacry1 S-300纯化了抗急非淋M2型白血病McAb1D1,纯度为99.9%,用直接交联方法将McAb1D1与HHT偶联,克分子比1:40。该偶合物保持了抗体和药物活性,对急非淋M2型白血病靶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而对急非淋M1型白血病细胞的Hela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羟基磷灰石、DEAE-Sephacel和SephacrylS-300纯化了抗急非淋M2型白血病MCAb1D1,纯度为99.9%。用直接交联方法将McAb1D1与HHT仍联,克分子比1:40。该偶合物保持了抗体和药物活性,对急非淋M2型白血病靶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而对急非淋M1型白血病细胞和Hela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与免疫抑制剂偶联物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 ,为其临床治疗ITP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分别用间接和直接交联法将IVIG与MTX制备成偶联物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偶联物Fc段结合活性 ,以Fc受体阳性的小鼠巨噬细胞和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为靶细胞 ,用MTT法测定偶联物的杀伤活性。结果 偶联物对巨噬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大于游离MTX ;偶联物对Fc受体阳性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大于Fc受体阴性细胞。间接偶联物IVIG HSA MTX杀伤作用明显高于直接偶联物IVIG MTX。结论 MTX抗体偶联物在体外对单核—巨噬细胞显示了相对特异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体阻断表面黏附分子DNAM-1和LFA-1对体外扩增的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的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活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NK细胞,并检测其表面黏附分子DNAM-1和LFA-1的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阻隔试验,阻断NK细胞与靶细胞接触,考察细胞-细胞直接接触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通过NK细胞毒性试验,引入抗DNAM-1单克隆抗体和抗LFA-1单克隆抗体,阻断相应信号途径,考察相关黏附分子在NK细胞肿瘤杀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体外活化的NK细胞高表达表面黏附分子DNAM-1和LFA-1。阻断NK细胞与靶细胞接触,NK细胞的肿瘤杀伤效应大大降低。应用单克隆抗体阻断DNAM-1或LFA-1信号途径,可显著降低NK细胞肿瘤的杀伤效应;联合阻断DNAM-1和LFA-1信号途径,可进一步降低NK的细胞杀伤效应。结论细胞-细胞间直接接触是NK细胞发挥肿瘤杀伤效应的重要机制,表面黏附分子DNAM-1和LFA-1介导的信号途径对维持NK细胞肿瘤杀伤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5,(10):1953-195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高三尖杉酯碱,利用C18色谱柱,以甲醇∶醋酸铵(53∶47,V/V)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90 nm)对高三尖杉酯碱进行测定,流速1.0 m L/min,柱温25℃。结果表明,在0.12~1.2 m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4,回收率为97.02%~99.74%。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适用于高三尖杉酯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10):1953-1954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三尖杉酯碱含量的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高三尖杉酯碱,利用C18色谱柱,以甲醇∶醋酸铵(53∶47,V/V)为流动相,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90 nm)对高三尖杉酯碱进行测定,流速1.0 m L/min,柱温25℃。结果表明,在0.121.2 m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4,回收率为97.02%1.2 m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4,回收率为97.02%99.74%。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较高,适用于高三尖杉酯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吡虫啉防治褐稻虱应用技术及其对天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夕林  张建明 《农药》1995,34(6):28-30
在三代褐稻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亩用吡虫啉16克,对水60公斤常规喷雾,药后2天的防效为80.8%,比噻嗪酮高29.0%,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吡虫吡对稻田蜘蛛的杀伤率为27.9%,与噻嗪酮相似;对黑肩绿盲蝽的杀伤率为85.9%,比噻嗪酮高27.2%,仅次于甲胺磷、毒死蜱、喹硫磷的杀伤率100%。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抗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 3,GPC3)单克隆抗体,并制备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评价ADC的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免疫雄性BALB/c小鼠的方式获得高亲和力抗GPC3单克隆抗体,采用ELISA、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及在肿瘤细胞的内吞率;并通过定点偶联技术获得DAR(drug-to-antibody ratio)为2的ADC药物,细胞杀伤试验检测其对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的增殖抑制效果。结果 抗体16C8-8E6在蛋白水平有很高的亲和力,EC50为2.51 ng/mL,细胞水平(高表达GPC3的稳转株4E1、Hep3b、HepG2)亲和力明显高于原研抗体GC33(t分别为14.9、13.0和12.9,P均<0.05),在高表达GPC3的稳转株4E1的荧光强度为20 542±107;内吞率优于原研抗体GC33,48 h内吞率达73.9%。16C8-8E6-ADC对肝癌细胞HepG2和Hep3b有一定的抑制增殖活性。结论 成功获得靶向GPC3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在体外观察了用rIL-2激活的人胎胸腺细胞(Th-LAK细胞),对K562癌细胞(以下称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在倒置显微镜下,可见Th-LAK细胞呈花环状围绕靶细胞,继而靶细胞内出现颗粒,后被破坏。在扫描电镜下,Th-LAK细胞和靶细胞先互相接触.然后细胞胞浆互相融合,4h时靶细胞核膜出现孔洞,微绒毛消失,靶细胞逐渐破裂死亡。在透射电镜下Th-LAK细胞和靶细胞混合培养30min后,就可见ThLAK细胞胞浆绒毛伸向靶细胞,互相融合,染色体浓缩,溶酶体可见,细胞膜不完整,形成凋落小体以至碎裂死亡。部分Th-LAK细胞中发现微管泡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5个产地的三尖杉原料进行了鉴定,其中陕西商洛的高三尖杉酯碱含量最高.对其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适合工业化的工艺路线,并已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BamHⅠ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从重组质粒pSF11中回收5kb小鼠白血病病毒(MuLv)DNA片段,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制备DNA探针,采用斑点杂交法检测杂交癌细胞,McAb纯品以及SP2/0细胞中的MuLv。结果表明,此探针特异性好,灵敏度可达25pg。在检测的13株杂交瘤细胞和2株SP2/0细胞中分别有5株和1株为MuLv阳性,在McAb纯品中未查出MuLv。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利福霉素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利福霉素竞争ELISA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利福霉素与载体蛋白(BSA、OVA)偶联,制备免疫原和检测抗原,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利福霉素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筛选出5株能稳定分泌抗利福霉素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均分泌IgG抗体,其中2H1、5H5、3F12和2C8株的轻链是κ链,3A2株的轻链是λ链;5株单抗为同一位阻群;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建立的利福霉素竞争ELISA检测法灵敏度为6ng/ml,与利福平无交叉反应,稳定性良好。结论已成功制备了利福霉素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利福霉素竞争ELISA检测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荧光素标记的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多参数的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单色、多色荧光标记抗体的偶联率及偶联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保持完好;单色标记的抗体荧光强度均比进口对照低一个数量级;FITC-CD3/PE-CD4平均荧光强度与进口对照相差较大,FITC-CD3/PE-CD8和FITC-CD4/PE-CD8平均荧光强度与进口对照相差较小;FITC标记产物的F/P值控制在1~2之间;标记抗体于2~8℃放置18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应用FITC、PE标记的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人血浆中快速分离提取高纯度的LDL,以此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建立了11株稳定分泌抗ApoB_(100)的杂交瘤细胞株,所分泌的11种单抗除L_2/169为IgG2b外,其余均为IgG_1。腹水抗体效价为10~(-5)~10~(-8)。应用ELISA间接法证明,11种单抗均与ApoB_(100)(本研究制备及Sigma产品)产生强阳性反应,部分单抗与VLDL产生反应,而均不与其它包括脂蛋白、载脂蛋白在内的血浆蛋白产生反应。应用免疫印迹法证明,各种McAb识别的靶抗原分子量为525KD。对其中4种McAb的抗原表位特异性也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加试验及双抗体竞争试验均证实,4种单抗可分为2组,各识别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5.
5株小鼠杂交瘤细胞ID5、1C10、1C11、3H9和6F8,所分泌抗重组人γ-型干扰素(rIFN-γ)单克隆抗体经双扩散试验证明其中4种为小鼠IgG1型,另一种为IgG2b型。用ELISA间接法测定小鼠腹水抗体效价为1:8000~1:128000。经免疫印迹试验证实5种单抗均能特异地识别rIFN-γ,其中1D5、3H9和1C11单抗对rIFN-γ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1:8000,用2种单抗建立的ELISA夹心法检测rIFN-γ,最低可测值为10.0ng/ml,且与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α和β干扰素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单抗用于骨髓净化和导向药物的研究,应用分泌抗急非淋M_2和M_5型单抗1D_1和1A_1,观察对正常骨髓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单抗对CFU-GM没有影响,不损伤正常骨髓造血干细胞,为M_2和M_5型单抗用于骨髓净化和导向药物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Z_(10)株制备的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BALB/c小白鼠骨髓瘤SP2/0细胞融合,获得10株能分泌ENF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其McAbs小鼠腹水荧光抗体滴度达1:2000~1:51200。经免疫印迹试验及ELISA夹心法证明1 0株McAbs为抗EHFV核蛋白(NP)的McAb,均不具有中和抗体活性,有低滴度的血凝抑制活性;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T)证明,2株为组特异性的McAb,5株为亚组特异性的McAb,3株为型特异性的McAb。实验用冻存免疫脾细胞进行杂交获得成功,为杂交瘤细胞的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方法用SARS-CoV灭活全病毒液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建立6株稳定分泌抗SARS-Co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全面鉴定。结果免疫双扩散证实1C6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为IgG2a亚类,其余5株细胞分泌的单抗为IgG1亚类;腹水效价均达到10-6以上;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均不与麻疹病毒等其它5种呼吸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Westernblot证实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均识别相对分子质量约150000的S蛋白及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的裂解片段;相加指数证实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识别相关的抗原表位;用硫氰酸铵洗脱法比较了6株细胞分泌的单抗的相对亲和力大小,依次为1A4>4F6>1C6>1B10>2H2>1F3;中和试验证实单抗4F6和1F3具有中和活性,中和效价均为1∶10;杂交瘤细胞株连续培养3个月以上及冻存半年后复苏,细胞生长良好,效价稳定。结论已获得抗SARS冠状病毒的单克隆抗体,为SARS的早期诊断及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密度梯度超离心结合离子交换层析分离提纯人血清载脂蛋白A-1(ApoA-I),经免疫扩散,SDS-PAGE和紫外扫描鉴定,证实其达到电泳纯.以此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了7株分泌抗人ApoA-I的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免疫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上清效价为10-2~10-4,腹水效价为10-6~10-8.除1种MCAb为lgG2a外.其余均为IgG1。经ELISA间接法检测,证明7种McAb均只与ApoA-I发生强阳性反应.而不与人ApoA-Ⅱ、ApoB100、白蛋白、球蛋白、转铁蛋白和纤雏连接蛋白等血浆蛋白反应.免疫印迹试验证实,7种McAb在包含载脂蛋白在内的众多血浆蛋白成分中,仅持异地识别MW为28KD的ApoA-I。另外还对其中3种MCAb的相对亲和力及抗原结合位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抗猪呼吸与生殖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Nsp9蛋白单克隆抗体,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纯化的重组Nsp9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PRRSV Nsp9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单抗的特异性;使用免疫球蛋白标准亚类鉴定试剂盒鉴定单抗的亚类;将杂交瘤细胞分别保存1、2、3、4个月后复苏,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抗体的能力。结果共获得3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D6、3C11和4E6,其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效价分别为1∶6 400、1∶3 200和1∶1 600,腹水的ELISA效价分别为1∶640 000、1∶512 000和1∶256 000。3株单抗均可与Nsp9蛋白和PRRSV特异性结合;2D6和3C11株单抗的Ig亚型为IgG1,4E6株单抗为IgM亚类抗体;3株杂交瘤细胞保存4个月均能稳定分泌单抗。结论已制备抗PRRSVNsp9蛋白单克隆抗体,其特异性高,稳定性良好,为建立鉴别自然感染与注射疫苗感染PRRSV的诊断方法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