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以其比表面积大、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而得到广泛关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Fe_3O_4)纳米粒子,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制备Fe_3O_4纳米粒子的优化工艺参数为:Fe~(2+)与Fe~(3+)浓度比为1.00∶1.50、铁盐浓度为0.30 mol·L~(-1)、反应温度为60℃、 NaOH溶液的浓度为0.25 mol·L~(-1)。该条件下,Fe_3O_4纳米粒子形貌为球形,平均粒径为65.15 nm,饱和磁强度为63.5 emu·g~(-1)。 相似文献
2.
3.
4.
5.
纳米Fe3O4磁流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磁性液体的工艺过程,采用简易的方法对所制得的磁流体进行了检测和表征.对制备磁流体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作了简单的分析并采用六因素四水平的正交实验对各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佳的制备工艺.反应过程中保持pH值一直处于9~10之间,铁盐浓度为0.1 mol/L,其中Fe2 /Fe3 为1∶1,表面活性剂PEG4000的加入量为0.77 g(即mFe3O4/mpEG4000=1∶1),机械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采用机械搅拌和超声搅拌交替进行,反应温度为60 ℃并在此温度下保温陈化30 min.XRD分析表明产物微粒达到34.5 nm,采用TEM对磁流体悬浮液进行分析发现悬浮颗粒的粒径在20~40 nm之间.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以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粒子的工艺,研究了反应搅拌速度、n(Fe3+)/n(Fe2+)的比例、pH值和熟化温度对制备纳米Fe3O4粒子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镜表征观察Fe3O4纳米粒子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较快的情况下制备纳米级Fe3O4颗粒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Fe3+)/n(Fe2+)为1.8∶1(摩尔比),熟化温度70℃,熟化时间30 min,以氨水作沉淀剂最佳pH值是9左右,可制得纯度较高,粒径小于10 nmFe3O4磁性粒子。 相似文献
7.
选用水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为填料,通过直接混合分散法制备了纳米Fe3O4/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Fe3O4纳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磁性能。并且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也被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粒子填充体积增加,复合材料导热系数增大。当添加28.47%的纳米Fe3O4粒子时,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达到0.409 W/(m.k),是纯环氧树脂E-44的2.54倍。通过对Y.Agari导热模型分析计算,得到了能对该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进行较好预测的方程。 相似文献
8.
9.
纳米Fe2O3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FeSO4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先制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加入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再用碳铵将上述沉淀转化为碳酸亚铁,然而通空气并加入复配的添加剂A+B和催化剂,使碳酸亚铁氧化成α-FeO3.H2O,在252℃烧制得纳米Fe2O3的粒子,叙述了纳米Fe2O3粒子的制备工艺,探讨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反应温度和反应速率影响,溶液pH值对转化率的影响,通气流量和气流速率的影响,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复配添加剂A+B的影响,热处理温度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纯Fe3O4纳米粒子,分别用高氯酸、四甲基羟胺和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后分散在水中,得到了3种水基磁流体,对这3种磁流体的浓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酸性、碱性和中性水基磁流体中Fe3O4的浓度分别为4.8%、5.8%和8.1%,其中中性水基磁流体中粒子的分散性能最佳;经过离心后,3种水基磁流体中的粒子均产生了沉降,且酸性和碱性磁流体中的粒子比中性磁流体中的粒子沉降的多。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粒子分散稳定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粒子(NPs),通过多巴胺(DA)原位氧化聚合的方式,将聚多巴胺(PDA)引入到Fe3O4 NPs表面,制备PDA包覆Fe3O4纳米粒子(Fe3O4@PDA NPs)。通过TEM、XRD、FTIR、XPS对粒子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随后将其作为异相芬顿(Fenton)催化剂用于催化亚甲基蓝(MB)的氧化降解,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并探讨了该催化反应的机理。当 H2O2浓度为0.6 M,催化剂用量为1.16 mg/mL,pH为7的条件下, Fe3O4 NPs作为催化剂时,反应2 h,MB(25 mg/L)仅降解了26%,而Fe3O4@PDA NPs作为催化剂,30 min内,MB的降解率提高到了99%。实验结果表明:具有酚醌单元的PDA可促进Fe3+与Fe2+间的循环,使得Fe3O4@PDA NPs较之Fe3O4 NPs具有更强的催化活性。此外,Fe3O4@PDA NPs具有稳定性良好,可实现3次回收再利用,对活性降低的Fe3O4@PDA NPs用NaBH4处理后,仍可以继续用于循环反应。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在浸没式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氨水为沉淀剂,用七水合硫酸亚铁和六水合三氯化铁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考察了搅拌转速、亚铁与三价铁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溶液pH对所得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分散性和粒径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制得的纳米粒子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撞击流反应器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的最佳工艺条件:亚铁与三价铁物质的量比为1 ∶1,反应温度为40 ℃,搅拌转速为1 600 r/min,以氨水作沉淀剂,最佳pH控制在11.0左右。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制备出分散性好、纯度高、平均粒径为10 nm的四氧化三铁粒子。 相似文献
15.
硬脂酸修饰纳米Fe_3O_4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备了表面修饰硬脂酸的纳米Fe3O4颗粒。运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该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与稳定性。经四球长磨实验表明,当表面修饰硬脂酸的纳米Fe3O4颗粒在液体石蜡油中的添加量为1.00%时,摩擦系数降至0.025,磨斑直径为0.47。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MS@Fe3O4磁性纳米颗粒。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Zeta电位分析仪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了纳米颗粒的形态以及性质。磁性纳米颗粒类似于球状,平均直径为(35±10)nm。结果表明,在较高的pH范围内粒子有较高的负电顺磁性。30 d后考察了CMS@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稳定性,CMS@Fe3O4磁性纳米颗粒在pH值为11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热还原法,以FeCl3.6H2O和乙二醇为原料,在200℃相对低温条件下成功合成四氧化三铁微米球。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在115~435nm有效调控Fe3O4亚微米球的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粒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并于室温测试了它的磁学性能。结果表明,产物Fe3O4亚微米球为反尖晶石结构,330nmFe3O4亚微米球的矫顽力(Hc)为6644.93A/m,饱和磁化强度(Ms)为81.2emu/g,剩余磁化强度(Mr)为14.6emu/g。研究了乙二醇和NaOH的浓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醇在Fe3O4亚微米球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 相似文献
19.
纳米Fe3O4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纳米Fe3O4颗粒的制备方法,这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沉淀氧化法、微乳液法、水热法、机器研磨法、多元醇法、超声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并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纳米Fe3O4颗粒在生物医学、导电磁性材料、催化剂以及磁记录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