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阐述了利用AutoCAD计算工程测量资料计算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应用方法,提供了距离交会和前方交会的具体使用方法,解决了普通计算机计算的可视性差,数据与图形分离处理的弊端,具有简便快捷,图形直观,精度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激光三维成像雷达可同时获得目标的灰度像和距离像,是完成空间目标识别、交会对接和在轨服务等任务的关键测量设备之一。在研究其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关键性能的基础上,对不同体制激光三维成像雷达的关键技术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总结了制约其在空间中应用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3.
海上靶场试验需要对水柱与靶船的偏差进行测量,但是一直没有较可靠的测量手段。陆上测量时,可以设置基准点对相机进行标校,然后测量目标位置,但在海上,因基准点只能集中在靶船上,测量结果极差。在传统相机标校测量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标校测量方法,只需在靶船上设置两个基准点。将标校过程与目标位置测量过程分开,首先标定出相机内参数矩阵,再利用空间几何关系计算目标位置。该方法解决了海上水柱偏差测量问题,而且方法可靠,实现方便,与传统相机标校测量方法相比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测量高速导弹攻击靶船的脱靶量,提出在靶船上接收处理导弹发射调频信号,处理多普勒频率和相位,获得导弹相对于靶船脱靶量的测量方法。调频信号接收,采用最大似然估值技术的接收机,在正交开环的近似最大似然估值器中完成多普勒频率、相位估值。通过仿真分析表明:脱靶量测量精度小于1m,满足使用要求。同时脱靶量测量点固定,接收信噪比高,易于信号处理,使接收机结构简单,方便应用。  相似文献   

5.
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与距离分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叙述了基线长为10km,以接收点为坐标原点的双基地雷达实时测距系统。最大测量距离为25.5km。方位角观察范围为0°至255°,仰角观察范围为0°至40°。测距系统能提供的角度分辨力为1°;能提供显示器的量化距离小于100m。采用十六位微机对目标离接收点的真实斜距进行了精确计算。在整个测距范围内,最大计算绝对误差不超过51m。以 DMA 实现快速数据读出,形成显示器的时基线。在同一波束位置上,本测距系统能处理10~6sec~(-1)数据率的目标,并给出它们的真实斜距。本测距系统计及了目标高度对斜距的影响。整个系统具有数模结合的特点,并保留了目标的幅度信息,为雷达操纵手识别目标提供方便。本文还讨论了双基地雷达的距离分辨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仪器不能实现对孔全域的毛刺高度、根厚度及形貌的综合快速测量和无法自动利用测量数据实现毛刺期望评价指标的计算,设计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孔毛刺测量系统。首先阐述多重反射引起的杂散光及激光成像面和待测孔表面的倾斜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杂散光和校准倾斜的方法;接着利用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开发了一种计算毛刺高度和根厚度的算法,实现了毛刺高度和根厚度沿孔圆周展开的可视化;最后提出以最小二乘中线、算术平均波动和均方根波动为评价指标的描述孔全域毛刺高度和根厚度的量化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可以可视化孔全域的毛刺3D形貌和2D波动,还可给出毛刺及其评价指标的量化值,其测量重复度<0.8μm,毛刺高度测量精度为5μm,满足孔毛刺的精确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纬仪交会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光测图像处理间接求得空间远程轴对称目标的三维姿态俯仰角和偏航角的算法。文中论述了其测量方法和原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测量精度进行了计算与仿真分析,并给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案,结果表明如果进行合理的布站使用该方法就可以使测量精度优于1°。  相似文献   

8.
光电经纬仪利用雷达距离数据实现单站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经纬仪快速定位问题,提高其使用效率,提出利用在光电经纬仪附近同站住两维雷达距离测量数据,结合光电经纬仪俯仰角测量数据,将雷达测量的相对于目标的距离数据转换到经纬仪相对于目标的距离数据,从而实现单站定位方法.经过误差分析表明,定位精度小于5m,满足对目标定位精度要求.同时经纬仪不需要与其它经纬仪交会即可对目标定位,减小了经纬仪对布站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空间目标的激光主动成像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目标探测,介绍了激光主动成像系统的组成,详细分析了空间目标及背景的辐射特性;根据成像分辨率、调制对比度、最小可探测功率、系统信噪比等参数,分别给出作用距离模型,并对激光主动成像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激光主动成像探测系统可对一定距离的空间目标进行成像探测。  相似文献   

10.
测头成像视觉坐标测量系统组成,建模及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视觉坐标测量系统-单摄像机测头成像视觉坐标测量系统。系统中采用目标测头作为成像目标,利用测头与被测表面接触,通过分析测头上已知特征点成像变化来实现对被接触点的三维坐标测量。这一测量新思路,不仅可以达到目前大多数视觉测量系统的测量目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被遮挡表面的测量并具有较大测量范围。利用空间坐标变换及光学成像原理建立了这一视觉测量系统的非线性测量方程,并给出了利用Newton非线性  相似文献   

11.
光电经纬仪多站交会测量布站方法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台光电经纬仪交会测量时的布站问题.根据误差传递公式得到基本布站方式;采用最小二乘法对观测方程进行处理,并获得其空间坐标误差的计算公式,再进行误差仿真,从而确定最优的布站方案.结果表明,当目标位于观测站正前方范围内时,合理布站可显著提高光电经纬仪对空间飞行器坐标的测量精度,对机动大目标的坐标测量误差小于0.20m.  相似文献   

12.
双线阵CCD交汇测量中的自动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CCD交汇测量系统中的初始标定困难、繁琐、重复误差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模型的自动标定方法.根据交汇测量原理,建立了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并推导出自标定的模型.在相机焦距、倾角、光心坐标已知条件下,通过分析标定中各参量的函数关系,可利用线阵相机像元确定测量位置,精度可达到4 mm.  相似文献   

13.
针对视觉里程计(VO)因累积误差导致运动姿态估计存在的偏差,提出实时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姿态估计模型,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结合重力加速度方向作为垂直方向参考,对视觉里程计航向、俯仰和侧倾3个方向姿态估计进行解耦,修正姿态估计的累积误差;根据运动状态采用模糊逻辑调整滤波器参数,实现自适应的滤波估计,降低加速度噪声的影响.实验采用高精度的全站仪作为真值,并结合多种地形环境,实验结果表明:50 m内跟踪的累积误差低于0.3 m,有效地提高了视觉里程计的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船舶线性横摇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执行依赖启发式动态规划(ADHDP)方法的在线学习最优减摇鳍控制器.在设计过程中直接使用输入输出数据获取系统状态值.利用评价网络来逼近针对船舶减摇鳍控制系统设计的性能指标函数,并通过执行网络获得最优控制律,这两个网络都是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即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这两...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测试设备无法解决室内大靶面高精度立靶坐标的测试问题,提出了采用线阵CCD交汇测量与人工光源相结合的测量方法.分析了探测光幕的形成及CCD的灵敏度,提出以波长为680nm的高亮度LED作为发光器件,通过对KED阵列光能量分布的计算,设计了n形线光源的结构参数.实弹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n形线光源满足线阵CCD交汇测量系统的背景照明要求,室内线阵CCD交汇测量系统能够可靠捕获弹丸,坐标测量误差小于10mm,扩展了线阵CCD交汇测量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现有战术靶报靶系统存在的靶标重量较大,容易引起错报、漏报以及控制系统复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战术靶测控系统.提出了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靶标控制以及自动报靶的软、硬件设计思路和具体处理方法.靶标的控制采用低功耗的MSP430芯片为核心的遥控器,数据的交互传输采用ZigBee通信方式.最后在靶场用54式手枪和QBZ95式自动步枪对测控系统进行实弹射击试验,测得弹着点坐标位置误差在5 mm以内,满足现代战术靶训练要求,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双目视差测距望远镜主要应用于对动态目标的测量,特别是飞机飞行距离的测量。双目视差测距望远系统,不对外发射信号,属于被动式测距仪,因此具有被动接收式和非接触式的特点,可测量500~5000m大范围距离。主要探讨了双目视差望远系统的主要光学原理,并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双目视差望远光学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并对本光学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使用CMOS自动调焦技术,提高了双目望远镜的成像质量。双目视差测距望远系统的测距理论误差在0.91%以下,满足测距理论误差小于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多光幕交汇法测量目标飞行坐标的原理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多光幕交汇立靶测量精度分析过程中运用传统微分误差分析法所得结果偏大,且直观性差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数值分析和田口试验方法相结合的改进方案.文中详细说明了该方案的原理,分析了影响系统测试精度稳定性的因素,并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了各因素对系统精度的影响规律.运用该方法,在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光幕立靶测试系统对于不同测试目标能够达到的稳定测试精度为15 mm,更加接近试验结果,解决了传统微分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安装有2个螺旋桨的模型遥控船为研究对象,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建立实尺度三维混合网格,运用SST模型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 对该船在静止坐标系下进行自航模拟,通过阻力/推力平衡和单个螺旋桨的偏心位置计算单螺旋桨推进下船的转弯力矩. 建立包含船、桨在内的大区域旋转网格,对该船2种工况下的转弯特性进行数值模拟. 通过插值,可得转弯半径. 对左侧螺旋桨转速为7 560 r/min的实船模型进行转弯实验,测出实船的转弯半径. 数值模拟值与实验测量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5.56%,验证了该方法的通用性,为后续双桨水面无人船的精确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