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条件下交联聚合物调驱现场应用,综合分析了现场先导试验效果。从调整层间矛盾、调整平面矛盾与其它技术综合应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在TQ3试验区降水增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聚合物驱是进一步提高水驱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目前的聚合物驱油机理研究仅能反映聚合物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驱替过程,没有考虑孔隙结构的微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果的影响。以光刻微观物理模型为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聚合物驱不同类型剩余油运移规律及不同分子量聚合物在不同渗透率微观模型的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启动不同类型剩余油的顺序和难易程度不同,各类型剩余油动用比例不同,聚合物驱较易启动簇状、油滴、柱状剩余油,盲端、膜状剩余油主要依靠聚合物的黏弹性剥离,相比之下启动难度大于前几类剩余油。  相似文献   

3.
中原油田油藏具有高温高盐的特点,大部分区块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普遍存在注水波及效率低,综合含水高,缺乏继续有效的开发手段。2002年在文25东开展了交联一预交联聚合物整体调驱试验,交联、预交联交替注入,目的在于如何利用耐温耐盐的交联聚合物体系和预交联聚合物体系各自的优点,发挥协同效应,为老油田挖潜探索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研制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中原油田油藏高温高盐的特点 ,研制出能够适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EOC系列交联剂和交联体系。使用普通的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和EOC系列交联剂 ,用油田污水配制的交联聚合物溶液具有较宽的成胶范围 (聚合物浓度≥ 40 0mg/L即可成胶 ) ,较强的成胶强度 (≥ 36MPa·s) ,在 pH =411范围内成胶情况良好 ,6个月热稳定性试验粘度保持率≥ 80 %。现场试验配注简单易行 ,在胡 19块、文 10 1块的现场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交联聚合物体系可用于油藏温度≤ 90℃、矿化度≤ 15× 10 4 mg/L(其中Ca2 + +Mg2 + ≤ 70 0 0mg/L)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5.
浅析电磁流量计测井在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然  贺同庆 《西部探矿工程》2005,17(Z1):126-127
在阐述电磁流量计的结构原理基础上,结合测井实例说明电磁流量计测井在注聚合物驱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在砂岩储层中的驱油及埋存效果,在对二氧化碳驱油机理和埋存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选取绥中36-1油田为储层研究对象,在基础地质、测井综合解释等研究基础上,建立绥中油田高精度三维地质模型,并在模型粗化的基础上进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本次研究在目的区块选取17口井,设计了3套开发方案,通过对所设计的四套方案进行数值...  相似文献   

7.
注气驱替煤层气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剑光  佘小广 《中国煤炭》2004,30(12):44-46
从煤对气体的吸附理论出发,从而得出煤对不同气体吸附能力的强弱及注气驱替煤层气机理,从理论上阐述了注入氮气和二氧化碳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缔合聚合物是一种新的丙烯酰胺基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链上含有疏水单体,在高温,高矿化度盐水中的增粘性,耐温性,抗盐性,热稳定性较好,同时其抗机械降解性较好,实验表明能够适应中原油田油藏条件下聚合物驱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特点,港西A区开展了污水聚合物驱工业化现场试验方案研究,确定了污水聚合物驱实施方案。现场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通过对注入井、采油井、区块的相关指标分析,结合数值模拟指标预测,对现场实施方案进行评价。该试验所形成的井网设计模式与配套技术可为同类型油藏实施污水聚合物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文东油田沙三中亚段岩芯观测、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压汞资料分析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储层模型水驱油实验,分析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及其对微观剩余油分布模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低渗透储层的微观水驱油机理。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不同降解程度的三元复合体系在均质岩心上进行驱油实验,并对比不同降解程度三元复合体系对二类油层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未降解三元体系驱油效果好于降解三元体系,随着降解程度的增大,三元复合体系的采收率降低;对于相同渗透率岩心,未降解的三元体系注入压力高于经过降解的三元体系,渗透率越低,差异越大.对于二类油层的小渗透率层,使用经过降解的三元体系驱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中原油田油藏条件的交联AMPS共聚物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 ,使用AMPS共聚物和改性醛类复合交联剂 ,采用延迟交联技术 ,制备了综合性能较好的交联AMPS共聚物体系。考察了聚合物类型、聚合物浓度、交联剂浓度对体系粘度的影响。恒温 90℃经 90天老化试验后粘度仍保留在 70 0mPa·s以上。  相似文献   

13.
注气驱替因其安全环保性成为近年来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将注气驱替机理总结为3种,即气体的置换作用、驱赶作用及支承作用,分析了注气压力、气体种类、温度等因素对3种作用的影响;认为在3种作用中驱赶作用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压力势差来强化抽采,区别于其他压裂方式强化抽采。总结了目前注气驱替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相关重点和难点进行归纳,认为大多实验是以单变量研究为主,考虑复合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研究较少。最后在目前注气驱替技术的运用基础上,从液氮致裂—注气驱替联合增产技术、智能化注气驱替技术、高温气体注气驱替技术3个方面展望未来注气驱替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田进入三次采油阶段,CO2驱油技术逐步应用到油田开发过程中以提高采收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腐蚀等一系列问题。针对CO2腐蚀问题进行研究,对大庆油田某CO2驱油区块采出液进行水质分析,并对集油系统腐蚀产物进行能谱分析及微观电镜扫描分析,通过开展模拟采出液腐蚀速率影响及注入系统、集油系统、储罐等设备的挂片腐蚀监测、描述室内实验,研究了采出液性质对CO2腐蚀的影响,从而提出了油田CO2驱油地面系统的防腐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古城油田泌124断块开发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油藏特点建立了聚合物驱油藏地质模型,进行了聚驱井网优化,优选出最佳聚驱方案,开展了注入速度、注采比、段塞量等聚合物驱参数优化设计,对聚合物驱最终开发指标进行了预测研究,对阶段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是未来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应用三次采油技术是复杂断块油田提高最终采收率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针对港西二区开展了污水聚合物驱方案研究,通过对井网、层系、注入参数等指标进行系统优化,运用化学驱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确定了污水聚合物驱的实施方案,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孤岛油田Ng^33层不同渗透率储层驱油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馆3-6砂层组孤岛油田的主要开发层系,属河流相正韵律沉积,该油田经过二十余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本文利用微观可视化模拟技术研究了孤岛油田Ng^33层不同渗透率储层的驱油特征,特殊孔隙结构对驱油特征的影响以及水驱残余油分布特征,并对造成的这种差别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聚合物冻胶体系延迟交联作用机理,并针对深部调剖技术要求,研制一种高效延迟交联剂配方,使聚丙烯酰胺堵剂冻胶的成胶时间在3~6天.该堵剂具有可泵性好,交联时间可控,成胶后强度高、对人造岩心封堵率大等特点,可用于深部调剖.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渗、特低渗油层气驱提高采收率,在对低渗、特低渗油层CO;-N;驱和富气-N;驱进行数模及物模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种气驱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实验室岩芯中完全混相驱条件下,数模计算和物模驱油实验均表明,CO;-N;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尺寸小于富气-N;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尺寸,采收率比富气-N;驱的采收率低,但CO;-N;驱的最终投入产出比是富气-N;驱的2.0~2.69倍。在实际油层五点法井网部分混相驱条件下,数模计算结果表明,CO;-N;驱的合理前置段塞尺寸是富气-N;驱合理前置段塞尺寸的三分之二,但其采收率却比富气-N;驱的高,且投入产出比是富气-N;驱的2.6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