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区域位于青海海西州都兰县宗家镇木和德特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东昆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与东昆中陆块之东昆中岩浆弧带交界处。主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向,受北侧昆中断裂的影响,区域构造以断裂为主。岩浆岩多数呈岩基、岩株产出,分布主要受北西向构造控制。通过分析木和德特铜钴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物理的异常特征,进而探讨木和德特铜钴多金属矿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
该区地质演化历史漫长,地质构造复杂,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华力西期陆缘增生演化阶段,印支晚期至燕山早期受北东向五营-新青断裂影响,形成中生代早期断陷盆地构造,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新生代以后受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活动断裂的影响,地壳差异抬升形成现今的区域地质、地貌和构造景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北祁连多拉隆哇金矿床成因,在论述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等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矿床形成过程的分析,认为加里东期陆内碰撞造山活动叠加,沿达坂山深大断裂带分支断裂旁侧形成一系列的北西向、北东向的次级断裂和破碎带,后期随着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富集、沉淀,形成了多拉隆哇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床成因确立用于指导地质勘查与找矿。  相似文献   

4.
矿区大地构造上属于祁漫塔格早古生代缝合带,主要基岩地层为晚石炭世缔敖苏组、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北西向以及一系列伴随北西向断裂形成的层间断裂或破碎裂隙成为了热液活动和矿物质沉淀的场所,矿区北区为构造热液型矿床,南区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多种找矿标志明显,研究结果对以后的地质勘查具有很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洪水河地区位于东昆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KZS)和东昆中岩浆弧带(Pt_3-J),区内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与多期次不同性质的断裂构造具备热液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近年来通过首次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该区圈定了以Au、As、Bi、W、Pb为元素组合的综合异常,地球化学测量异常明显,元素相关性好,通过对该异常进行验证,发现了较好的找矿线索。地球化学异常中心及北东向构造破碎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都兰县沟里地区金矿的勘查开发已成为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的重大找矿成果。沟里整装勘查区处在东昆仑成矿带东段,经历了新元古带—早古生代洋陆转化阶段、晚古生代洋陆转化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洋陆转化阶段及其后期复杂的陆内造山过程,区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金多金属矿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通过对沟里地区金矿床的综合分析,确定成矿时代,查明控矿因素,指导后续资源勘查。  相似文献   

7.
新疆尉犁县胜利大道北金矿床位于塔里木陆块之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内。古远古代吕梁运动,区内发育大面积岩浆弧花岗岩,该酸性侵入岩携带含矿热液形成初始矿源层,晚志留-早泥盆世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对初始矿化进行了叠加改造,形成了区内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主要分布于断裂及断裂交汇部位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金蚀变岩矿石及含金石英脉矿石。矿床工业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矿物为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斜长石、钾长石、白云母、绢云母、萤石。岩石碎裂岩化、硅化、褐铁矿化、绢云母化是矿区最主要的蚀变类型,其中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蚀变为碎裂岩化、绢英岩化、褐铁矿化。经研究该金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区域侵入岩标志、矿床蚀变特征、构造及化探异常标志等可以作为矿区及区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白云地铅锌矿处于中新生代三水断陷盆地南西缘,地处北东向恩平—从化深断裂与东西向高要—惠来深断裂及北西向西江大断裂三者交汇部位,区内构造活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矿体呈脉状产于近东西向及次一级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破碎带中,矿床主要构造和岩浆岩综合控制,初步认为本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9.
新疆和静县位于新疆中部,在天山中段南麓,西北部为盆地,周边与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市等17个县市毗邻。和静县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它的山地面积占地总面积的92.6%。红札铜金矿是一种位于博罗科努早古生代陆缘弧,是由于地质断裂构造活动强烈,使地壳侵入岩石层而发育形成的。矿床受到地层、火山岩、侵入岩、断裂等多种因素控制和影响,由岩浆作用形成并受断裂构造控制使其形成一种低温热液型的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卡而却卡铜矿区域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是东昆仑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复合岩浆弧和弧后盆地,该区具有非常突出的火山活动与岩浆活动,金水口岩群(古元古代)与滩间山群(寒武-奥陶纪)在区内广泛出露,北西西向断裂、华力西—印支期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发育。本文重点分析了区内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1.
研究区位于塔里木—柴达木板块柴达木板段南缘昆仑前锋弧东段,东部为鄂拉山晚古生代—三叠纪火山—岩浆弧弧前增生锲,与金属成矿作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两个构造—岩浆旋回,产出的金矿床具有造山带金矿特征。对研究区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深入研究,对以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缘金成矿带特征及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南缘(柴达木盆地南缘)金成矿带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构造上包括祁漫塔格—都兰早古生代弧后残留盆地(昆北带)和昆仑前峰弧(昆中带)2个构造单元。柴南缘金成矿带内褶皱、断裂非常发育;昆北断裂横穿成矿带的中西部,昆中断裂为成矿带南部的边界断裂,共同组成了带内的一级构造,控制着区内地层、岩浆活动及区域矿产的成生与分布。  相似文献   

13.
本区大地构造处于华南板块的北缘,北以鲸鱼湖-阿尼玛卿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缝合带为界和西域板块碰撞杂岩带紧密接触。自晚古生代以来,调查区大部以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泥砂质复理石沉积为主的盆地经历了泥盆纪裂陷、石炭纪扩张形成大洋、早-中二叠世收缩消减、晚二叠世-中三叠进入残留洋、晚三叠世残留海边缘前陆盆地复杂的长期的演化过程。特别是印支-燕山期以来,由于北部西域板块和华南板块相互作用以及本区带自身演化活动的影响,致使本区带内形成北西西向密集成束成带分布的断裂构造、褶皱构造。总体来讲,南部岩浆或火山活动微弱,但北部地段花岗岩、二叠纪火山岩还是较为发育~[1]。长期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以及三叠纪巨厚复理石沉积,给矿产的形成和储存造成了非常大的空间和有利区段。可以说调查区是印支-燕山期矿产形成与储存的非常重要的有利区带之一。  相似文献   

14.
那程银金矿区位于吴川—四会大断裂中部主断裂东南侧,次级NE向运塘—三屋排断裂南东,黄岭顶—合水口断裂北西之复合部位。矿区内共发现含银金矿脉16条,均产于蚀变破碎带中。矿脉在空间排列上呈相互近于平行的雁行式左行排列的特点,圈定工业矿体2个。银金矿床的形成是原岩经构造破碎和蚀变作用后,金银富集含量明显增加,在多期次而强烈的地质作用改造后,大面积活化迁移,在有利部位富集,形成工业矿体,是构造活动、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和岩浆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中—低温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银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榆树沟铜多金属矿行政隶属于葫芦岛市郭家镇,矿区位于八家子—杨家杖子构造岩浆岩活动带内。区域内断裂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强烈。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含矿热液沿断裂构造运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矿区内蚀变、矿化程度较强,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地层的接触带(矽卡岩带、破碎蚀变带)内,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区内的蚀变破碎带、矽卡岩带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该区地处招(远)平(度)断裂和牟平——即墨断裂(桃村断裂)之间。历经多次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境内的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变质作用等,对各类矿产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区内广泛分布以中--基性喷发为主的火山沉积建造、胶东岩群、同期侵入的TTG质片麻岩为玄武质岩浆分异产物与之后形成的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地层一起构成区内初始矿源层,是区域的基底控矿条件。该金矿位于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中段,矿体受NE向断裂严格控制,产出特点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床。该文对左家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展开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深部勘查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庙岭—九仗沟金矿带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外方山地区,沿该金矿带F8含矿构造断续产出9个金矿段。由构造切割关系判定,F8含矿构造形成年龄晚于157 Ma,呈现压扭性力学性质,为近东西向挤压运动的结果。结合大地构造背景、构造空间分布特征及区域构造岩浆活动事件,认为F8含矿构造应为伴随燕山期花岗质岩浆侵入而形成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沿F8含矿构造向深部仍存在大规模成矿的可能,具备开展进一步深部找矿预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青海东草河地区铀多金属矿位于北祁连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缝合带。该区域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铀矿化与含铀建造、变质作用、混合岩化、岩浆活动及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区域上主要出露元古界中—深变质岩,古生界海陆交互相碎屑岩、火山岩,中生界海陆交互相、河流相碎屑岩及新生界河流洪冲积相碎屑岩等。构造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北北东及近东西向次级构造发育。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从基性—酸性均有出露。  相似文献   

19.
甘肃新井金矿处于北山陆缘活动带南缘俞井子—柳园陆内裂谷带西端,塔里木板块的东端,结合勘查区成矿地质特征,笔者认为华力西中晚期侵入岩石英闪长岩与花岗岩接触带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是本区金、铅等矿化的主要控矿条件,其找矿标志主要为岩浆岩、北东东向断裂构造、矿化蚀变等。  相似文献   

20.
西山铜金多金属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仑造山带的伯喀里克—香日德古元宙古陆块体,处于昆中断裂与昆北断裂之间,区域构造线呈北西—近东西向展布,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作者通过对区内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岩石矿物蚀变组合、构造蚀变等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将矿床类型初步定为构造热液型多金属矿。从赋矿岩石、断层破碎带、围岩蚀变及元素组合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