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含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典型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特征,本文采用大量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对研究区干柴沟组(E_3~2)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因机理及其含油气性进行分析.认为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形成盐间与盐下2套含油气组合,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晶间孔,另外还发育溶蚀孔洞、构造角砾孔洞以及裂缝;构造缝的发育对应于喜山期三次幕式构造运动,多类型成岩缝由纹层状岩性差异成岩所形成,裂缝既是储层改造和油气运移的通道,同时与晶间孔和溶蚀孔洞又保证了油气藏的高产富集.研究结果表明:1)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体类型是准同生成因的白云石晶间孔,晶体大小为1~2μm,孔径多分布在424~750nm,面孔率为5%~8%.湖相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较弱,仅在白云石晶间孔基础上因有机酸微弱溶蚀形成扩溶孔,扩溶孔孔径一般小于1μm,大小多分布在540~990nm;2)研究区同时也发育一定规模的盐溶孔洞、构造角砾孔洞和裂缝.盐溶孔洞由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形成,表现为沿层理面溶蚀和分散状石盐(石膏)颗粒溶蚀2种,主要分布在盐间含油组合.构造角砾孔主要分布于盐间滑脱断层带,由断层活动作用控制形成;3)构造缝与成岩缝均大量发育,构造缝以小缝和中缝为主,宽度大多分布在2~3mm以内,成岩缝包括层间缝、收缩缝和缝合线等3种类型,缝宽大多为微米级,其中层间缝是湖湘碳酸盐岩源内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4)晶间孔普遍含油,是油气成藏的基础.扩溶孔、构造角砾孔和盐溶孔洞增加了储集空间类型,增强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典型湖相碳酸盐岩的储集特征,本文采用大量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对研究区干柴沟组(E23)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因机理及其含油气性进行分析.认为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形成盐间与盐下2套含油气组合,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晶间孔,另外还发育溶蚀孔洞、构造角砾孔洞以及裂缝;构造缝的发育对应于喜山期三次幕式构造运动,多类型成岩缝由纹层状岩性差异成岩所形成,裂缝既是储层改造和油气运移的通道,同时与晶间孔和溶蚀孔洞又保证了油气藏的高产富集.研究结果表明:1)英西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主体类型是准同生成因的白云石晶间孔,晶体大小为1~2μm,孔径多分布在424~750nm,面孔率为5%~8%.湖相碳酸盐岩溶蚀作用较弱,仅在白云石晶间孔基础上因有机酸微弱溶蚀形成扩溶孔,扩溶孔孔径一般小于1μm,大小多分布在540~990nm;2)研究区同时也发育一定规模的盐溶孔洞、构造角砾孔洞和裂缝.盐溶孔洞由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形成,表现为沿层理面溶蚀和分散状石盐(石膏)颗粒溶蚀2种,主要分布在盐间含油组合.构造角砾孔主要分布于盐间滑脱断层带,由断层活动作用控制形成;3)构造缝与成岩缝均大量发育,构造缝以小缝和中缝为主,宽度大多分布在2~3mm以内,成岩缝包括层间缝、收缩缝和缝合线等3种类型,缝宽大多为微米级,其中层间缝是湖湘碳酸盐岩源内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4)晶间孔普遍含油,是油气成藏的基础.扩溶孔、构造角砾孔和盐溶孔洞增加了储集空间类型,增强了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3.
含泥质碳酸盐岩储层反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含泥质碳酸盐岩储层反演的精度,提出以波阻抗数据体作为背景约束进行基质孔隙度随机反演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统计分析大量测井资料,获得波阻抗和基质孔隙度的关系;然后以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作为背景约束,对基质孔隙度进行随机反演处理;最后根据基质孔隙度与波阻抗数据交会设定门槛值来划分储层与非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和非储层对应的基质孔隙度数值存在明显界限,最终反演的基质孔隙度数据体清晰显示了储层和非储层的分布情况.与储层的实际厚度相比,利用该方法反演的储层厚度误差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4.
对英西地区古近系E_3~2致密湖相碳酸盐岩储集特征与含油性进行分析.系统地开展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物性分析和毛管压力曲线研究、超微观形貌和微区地球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其他配套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英西地区E_3~2储集层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且饱含油,见少量有机酸溶蚀加大现象,具有形成规模油气藏的储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均可见到岩石中发育大量白云石晶间孔,在毛管压力曲线上表现为"高-宽"平台,具有"小孔径-大数量"意义;2)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白云石分子式为Ca(Mg_(0.96)Fe_(0.04))(CO_3)_2,理想状态下可形成13.36%的面孔率;3)统计数据显示少量样品存在晶间孔被有机酸溶蚀加大现象,高沉积速率的大背景下未见大气水的淋滤溶蚀证据,且碎屑长石未发生溶蚀;4)实测的孔径大小和化学理论推导值均显示孔径约为0.40~1.07μm,完全有能力储集各类石油、天然气及其共生物质且能允许其在孔隙内发生流动或运移.  相似文献   

5.
针对塔河油田盐体覆盖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利用地震波形变化特征半定量识别和预测优质储层分布。波形分析法是根据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和孔洞结构特有的非均质性,建立地质模型,结合地震波形分析和反射机理研究,确定储层与地震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建立的碳酸盐储集层地震识别模式,进而对未知区域作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6.
碳酸盐岩储层不同尺度溶洞地震属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洞是碳酸盐岩储层油气藏的重要载体之一,对溶洞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机理。而目前大多数研究工作都是局限于剖面特征的研究,并没有考虑不同溶洞组合情况下各种地震属性特征。针对这一问题,设计横向上溶洞尺度变化和纵向上溶洞间隔距变化的2个溶洞模型,并利用波动方程正演和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获取偏移剖面,提取不同类型的地震属性,研究不同尺度和间距变化的溶洞对地震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临南洼陷岩性油藏的成藏动力,评价砂体的含油性,通过对测井资料和典型油藏解剖,从等效排烃压力、围岩剩余压力及成藏指数、砂体充满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砂岩透镜体油藏因其被烃源岩包围且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成藏动力最大,成藏条件最好,砂体充满度最高;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具有优质资源储配置及有利的输导体系,成藏动力大,砂体充满度较高;构造-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变化较大,造成成藏动力及含油性变化大,砂体充满度较低。  相似文献   

8.
储层渗透率的预测一直是油田勘探的难点,但是其非均一性直接影响油田的生产,原因在于其油藏形成、构造及地层矿物等属性各异造成了勘探区域内渗透率的横向分布不稳定,对渗透率进行预测就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约束条件.由于渗透率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明显,因此可以将沉积相划分作为约束条件,利用STRATA地震相分析软件结合地质资料、测井资料以及岩芯资料将沉积相和地震相建立对应关系,而后通过测井资料、岩芯资料搭建纵波阻抗和渗透率的拟合关系对渗透率进行合理的刻画,针对各个地震相进行渗透率预测.由于这种方法建立在横向的地质解释基础上,因此能够结合地质资料进行更精确的横向预测.  相似文献   

9.
10.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碳酸盐岩储层来说,裂缝发育与否对产能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裂缝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而且是良好的渗流通道,还控制着溶孔(洞)的发育,这类储层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复杂的岩性及储集空间。研究发现,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气的聚集及产出主要依赖于裂缝系统。因此,能否准确识别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裂缝显得尤为重要,而利用低成本的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是提高碳酸盐岩天然气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某气田为例,结合成像测井资料,提取了识别裂缝的相应敏感参数,并总结出了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方法技术,选取典型井结合试气数据对裂缝型储层进行了综合分析,效果较好,说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来识别裂缝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归纳了灰岩、白云岩以及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储层的曲线特点,研究了储层孔隙度、饱和度参数的分布规律,对储层总孔隙度与裂缝孔隙度之间的关系作了一定阐述,对各层段的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参数作了概要总结,分析了飞一-飞三段储层的发育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建南飞三、长二储层是建南气田的主力生产层,从完井发展历程来看,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受储层差异及技术水平制约,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完井方式。建南飞三、长二储层选用针对性的酸压工艺及配套工具,以实现建南气田高效开发。针对飞三储层,应以套管完井为主,如被迫采用裸眼完井,可以通过暂堵多级酸压工艺以提高裸眼井段的整体改造效果。酸压过程中采用"前置注入+混注"液氮技术是提高低压、低渗气藏措施液返排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碳酸盐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碳酸盐岩岩石力学强度本质分析,研究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特征、构造、水或者化学溶液作用以及缺陷对碳酸盐岩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碳酸盐岩储层高电阻率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砂泥岩地层相比,碳酸盐岩地层常以高电阻率、深浅双侧向大幅度差异为特征.而影响碳酸盐岩地层电阻率高低的因素众多,由此造成储层的划分和流体性质解释难度较大.结合实测资料和模型模拟结果,对影响双侧向测量值和差异的各种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包括井眼大小、裂缝、岩性、流体电阻率、侵入深度等.总结了各种因素对双侧向测量值的影响程度,较好地解释了碳酸盐岩地层电阻率巨大起伏的原因和储层电阻率复杂多变的特性.该分析结果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碳酸盐岩地层中双侧向的变化规律,对储层进行更为精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碳酸盐岩地层因裂缝和溶洞发育,可成为优质储层.缝洞型储层因其构造及损害机理的复杂性,需要根据不同的裂缝、不同的溶洞选择最适合于其储层的油气层保护方法.欠平衡钻井技术可有效地解决屏蔽暂堵技术不能很好解决的漏失问题,并克服由于井漏而引起的储层损害.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非均质性非常严重,大多数具有多重孔隙结构特征,渗透率为岩块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的总和,计算比较复杂。我们充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及核磁测井技术对潜山裂缝性油藏储集层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渗透率的解释方法,极大地提高了碳酸盐岩潜山裂缝性储层渗透率的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碳酸盐岩储层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塔中和轮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不仅基质孔隙度低,而且裂缝、溶洞的产状和分布复杂多变,这给常规测井解释方法带来很大的困难。在综合分析多种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测井响应方程和误差理论建立目标函数,采用多维搜索的变尺度法与一维搜索的抛物线插值法相结合的最优化方法,经过适当的算法改进,对该区多口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逐点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碳酸盐储层测井解释效果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锦州25-1油田沙二段油藏位于整体西倾的半背斜构造上,开发井钻后,沙二段Ⅳ油组气水界面较油顶高20 m。以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动态资料为基础,综合研究认为该油组砂体是连通的,油水关系矛盾并非是由于沉积微相差异而导致的物性遮挡所致;通过对油气成藏时的受力分析,油水倒置主要是由于背斜构造内有一小的向斜构造,向斜构造导致该区域地层水在成藏过程中无法排出。后经生产动态证实,研究区为连通砂体,油水倒置,储量增大。  相似文献   

19.
鲕粒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鲕粒碳酸盐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出发,在提取岩性特征测井参数和建立电相一岩相库统计模式的基础上,采用极值方差聚类法实现自动分层,以灰色关联法识别单井剖面的鲕粒碳酸盐地层,并结合储层物性参数的精细解释建立了鲕粒储层测井识别模式,编制了相应的处理程序。应用表明,该套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力,能识别出单井剖面中0.5m以上的鲕粒储层,提高了鲕滩储层的纵横向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以岩心资料为主,辅以测井和录井等资料将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划分为3类:岩溶缝孔洞型储层、溶蚀孔隙型储层和构造裂隙型储层。在利用岩心资料的基础上,将各类储层与测井数据特征相对应,从而建立起各类储层测井响应特征,以实现该地区各井全井段的储层解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