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地区中新生代中小盆地是随印支运动后华北地台的活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印支、燕山、喜山期分别形成坳陷型、断坳型和断陷型三大基本类型的盆地,相应的沉积建造可分为三叠系、株罗—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第四系几个构造层。不同类型的盆地有不同类型的油气藏,坳陷型企地应以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断坳陷盆地以寻找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而断陷型盆地则应以寻找岩性类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不同的阶段,即早、中侏罗世裂陷阶段;晚侏罗世-白垩纪挤压阶段;早第三纪(路乐河期)-上新世晚期(上油砂山期)区域挤压坳陷与局部走滑、逃逸阶段;上新世晚期(狮子沟期)-第四纪挤压、推覆阶段。裂陷阶段,在柴北缘形成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挤压坳陷阶段,伴随盆地西部整体坳陷,在盆地西部形成第三系烃源岩层;挤压、推覆阶段,随着盆地西部的隆升,东部地区的强烈沉降,在盆地东部第四纪坳陷中沉积了第四系烃源岩。柴达木盆地断裂、褶皱构造十分发育,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油气藏为主,其中背斜、断鼻油气藏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茫崖凹陷,而与断层有关的断鼻、断块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柴北缘断陷区。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气储层中沸腾包裹体的发现,表明柴达木盆地的油气有过脉动式运移。  相似文献   

3.
论吐哈盆地台北凹陷西部双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到第三系盆地结构类型,究竟是属于断陷型盆地还是坳陷型盆地,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为此,通过进行台北凹陷西部区域地层对比和地震剖面层序地层划分,分析了该区的构造演化与沉积演化,开展了沉积体系划分和沉积相带展布研究。结果认为:该地区侏罗系到第三系存在着双层结构,即在侏罗纪属于坳陷盆地,发育大型三角洲和滨浅湖及深湖、半深湖沉积;而在白垩纪和第三纪则属于山前断陷型盆地,南北短轴方向上发育山麓洪积扇体系。这一结论为理清该区侏罗纪到第三纪沉积构造演化及盆地类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为该区储层综合评价及有利岩性油气藏分布区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是潮湿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大型断陷湖盆,二连盆地则是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小型断陷湖盆群。二者尽管构造演化特点相似,但湖盆规模、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差异很大,导致成藏条件和油气分布、富集规律不同。对比冀中坳陷和二连盆地近几年发现的岩性-地层油气藏,总结归纳出5方面油气藏分布与富集特征:①断陷湖盆大小决定凹陷油气资源及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规模。②成熟烃源岩厚度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纵向分布范围。③主洼槽(生油中心)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平面分布形态,例如,冀中坳陷岩性油气藏沿主洼槽带周缘呈“槽缘多环型”分布形态,二连盆地岩性油气藏在主洼槽内呈“槽内半环型”分布形态。④断陷湖盆地质结构决定油气运移主方向及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格局。⑤断陷湖盆成藏组合控制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富集程度。图5参11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陆盆的断拗结构看莺歌海盆地构造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中国陆盆断(陷)拗(陷)结构发育的特点出发,总结了中国陆盆断(陷)拗(陷)结构样式。根据重新处理的莺歌海盆地地震剖面,指出莺歌海盆地和中国其它盆地一样,也是先断(陷)后拗(陷)双层结构,其中上覆拗陷构造为碟型结构,其厚度可达10000-13000m,是中国沉积盆地中拗陷构造层厚度最大的。而下伏箕状断陷的组合形态可分为对翘型,反翘型,单翘型三大类;用板块学说分析了莺歌海盆地的形成机理,指出该盆地是由于印度板块早第三纪向印支板块俯冲、晚第三纪对强烈挤压印支板块形成的;从中国陆盆断(陷)拗(陷)结构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出发,总结了11种构造圈闭油气藏(田)类型。  相似文献   

6.
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济阳坳陷为例 ,概要论述了箕状断陷的结构特征 ,把斜坡带分为宽缓型、窄陡型、双元型三种类型 ,研究了不同类型斜坡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指出在宽缓斜坡带主要以形成上第三系构造 -岩性油藏、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构造 -地层油气藏及前第三系的地层剥蚀不整合油藏为特征 ;窄陡斜坡带主要形成断块油藏、断块 -岩性油藏、滚动背斜油藏 ;双元斜坡带主要形成潜山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断块 -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约束反演、三维可视化技术等为手段的斜坡带综合勘探方法 ,提高了斜坡带的勘探效果 ,也为类似盆地斜坡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ݶϿ���DZɽ�����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叠合盆地各构造作用之间普遍存在的沉积间断为潜山的大规模发育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按照潜山块体的成因特征,渤海湾东南部济阳坳陷内的潜山可以分为残丘型潜山和断块型潜山,其中断块型潜山是其最主要的类型。济阳坳陷古生代的构造演化为断块型潜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印支期的构造运动和燕山期的断块作用使断块型潜山初具雏形,新生代是断块型潜山形成的重要时期。断块型潜山根据其发育的构造位置的不同,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阶断块潜山、断脊断块潜山和残丘断块潜山三种亚类,其中断阶断块潜山的成藏潜力最高。济阳坳陷潜山根据油气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古生古储、古生中储型油气藏和新生古储、新生中储型油气藏,济阳坳陷的构造演化决定了潜山油气藏的特征以及油气田形成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油气勘探领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辽盆地南部地区发育多个富含油气的断陷和凹陷,十屋断陷和长岭断(凹)陷是其中富含油气的地质单元,已发现了一批中小型油气田。研究认为该区发育断陷层和坳陷层2套含油气系统,断陷层油气藏包括火山岩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陡坡岩性油气藏和基岩潜山变质岩油气藏等,主要受有效火山岩储层和有效低孔渗碎屑岩储层发育情况控制,与构造复合分别形成火山岩储层构造油气藏和低渗透砂岩储层构造油气藏;坳陷层油气藏受三角洲前缘相砂体层布控制,在有利的构造背景下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研究认为,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层勘探领域包括:①火山岩油气藏,②地层不整合油气藏,③陡坡岩性油气藏,④基岩潜山变质岩油气藏。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是一个在中生代构造背景上发展而成的新生代断坳盆地。受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济阳坳陷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和盆地演化过程。新生代早期,坳陷继承了中生代的断陷发展,形成了巨厚的早第三纪湖相碎屑岩为主夹碳酸岩沉积,以及大规模钙碱性为主的火山岩的发育;晚第三纪时期,整个渤海湾盆地连通成为统一的坳陷盆地,形成了以河流相夹海相沉积为主的沉积地层,该  相似文献   

10.
西太平洋含油带是一个纵贯全球,以湖相沉积为主的油气聚集带。它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古太平洋息息相关。自西向东依次为克拉通内坳陷盆地、新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大陆裂谷盆地、陆缘断陷盆地和岛弧盆地。具油气意义的主要为前四类,与其相应的湖泊大体为四类:近内陆坳陷湖泊、近海洋坳陷湖泊、近海洋断陷湖泊和陆缘断陷湖泊。湖盆发育经历了断陷、断坳和坳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持续的时间、规模和性质因盆地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由此也决定了生储层和油藏类型随湖盆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1.
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酒泉盆地位于祁连造山带北缘西部,是走廊盆地群西端的一个富油气盆地,按区内大地构造环境变迁、祁连造山带的形成演化、盆地内地层分布、构造变形特征,酒泉盆地白垩纪-新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早白垩世拉张断陷盆地演化阶段,晚白垩世-古新世挤压隆升阶段,始新世-渐新世坳陷和新近纪挤压盆地演化阶段。早白垩世拉张断陷阶段控制了下白垩统烃源岩及储集相带的分布,凸起区有利于形成潜山油气藏;晚白垩世-古新世的挤压隆升形成盆地的反转构造圈闭;始新世-渐新世坳陷和新近纪挤压盆地演化促进了烃源岩成熟演化,形成了众多的构造圈闭,是盆地油气聚集的主要时期。新生代前陆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构造油气藏及早白垩世断陷构造-地层、岩性油气藏是酒泉盆地今后油气重点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2.
中国陆相盆地油气藏类型及复式油气聚集区油气藏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中国陆相断陷—坳陷盆地油气藏形成的地质基础;从储油圈闭的成因出发,结合油气藏形态,把陆相盆地的油气藏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岩性油气藏和特殊类型油气藏3大类8亚类20种类型。 断陷盆地中的油气田,往往在同一构造背景上由几十个至几百个独立的油气藏在不同层位迭加组合而成。这些油气藏的个体形态大小不同,成因各异,具有多油气藏类型,多储集类型,多压力系统和流体性质,分隔性强,差异性大,常成区(带)分布,称之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 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围绕生油凹陷呈环形展布,自外至内分为边缘凸起油气聚集区(带)、斜坡油气聚集区(带)、凹中背斜型油气聚集区(带),凹内地层岩性油气聚集区(带)。这些不同类型的油气聚集区(带)的油气藏,形成条件和油气藏序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构造-裂缝油气藏,根据储层的岩石类型和构造条件,可划分为四大类12种圈闭,分布在两种构造体制形成的四类含油盆地中。在前阿尔卑斯期的克拉通盆地内,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封闭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可能是构造一裂缝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场所。阿尔卑斯期在西部内陆坳陷盆地内,陆相上部含油组合形成部分的构造-裂缝油气藏,而下部海相含油组合发育的大型含油盆地内,构造-裂缝油气藏有较好的前景。在中部克拉通一前渊盆地中,下部海相含油组合的构造-裂缝油气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上部陆相含油组合发育以煤成气为主的少量构造-裂缝油气藏。在东部的裂陷盆地内,上部陆柏含油组合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发育了一定的构造一裂缝油气藏。构造-裂缝油气藏分布较广,特别是封闭保存条件较好的古隆起,是寻找大型构造一裂缝油气藏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既具有断陷型盆地特征,又具有坳陷型盆地性质。在该盆地内部既有可能发育断陷期陡坡带的岩性油气藏,又有可能发育坳陷期缓坡带的岩性油气藏,其胜北洼陷在中侏罗统-白垩系沉积时期主要发育5种陆相沉积相类型、10种沉积亚相类型。根据层序地层和沉积微相分析,认为胜北地区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相带主要分布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冲积扇扇中辫流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滨浅湖滩坝当中。  相似文献   

15.
南贝尔凹陷位于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中北部,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和不同应力场作用,盆地内断裂带比较发育.研究表明,南贝尔凹陷东次凹构造演化和整个塔木察格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一致,纵向上划分为3个构造层,即铜钵庙组、南屯组下部断陷构造层,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中部断坳构造层,青元岗组及其以上地层为上部坳陷构造层;伴随多期构造演化发育4种类型的构造样式:伸展构造、走滑构造、挤压反转构造和重力构造;圈闭类型以断鼻、断块圈闭为主,其次为断背斜和背斜圈闭及砂岩透镜体圈闭;以岩性一构造油藏为主,其次为构造油藏,岩性油藏规模最小.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油气成藏模式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是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属于边缘海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受到主干断裂的强烈控制作用,该坳陷可以划分为3个石油系统,分别为文昌A凹、B凹和C凹石油系统。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的油气藏类型:在缓坡带和周边隆起带上发育潜山或潜山披覆油气藏,局部发育地层超覆油气藏;在主干断层附近发育岩性-构造油气藏;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滑塌体隐蔽油气藏;在盆地中心位置,可发育远源浊积扇透镜状油气藏。其中,缓坡带的地层不整合-岩性油气藏和盆地中心远岸浊积砂体形成的透镜体油气藏应该是最为有利的近期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为研究对象,在对盆地构造演化和构造类型、沉积演化和沉积特征、储集性能与烃源岩生烃潜力等成藏地质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发育特征与勘探潜力.渤海湾断坳型盆地内隐蔽油气藏类型多,资源丰富;松辽盆地断陷结构发育早,坳陷结构发育明显,但该大型盆地内隐蔽油气藏勘探潜力大.在对隐蔽圈闭形成、油气运移及时空配套史等成藏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发现油气藏的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对中国东部陆相盆地隐蔽油气藏总结出5类基本成藏模式,包括潜山、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遮挡、岩性圈闭及火山岩等.图3表1参18  相似文献   

18.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华夏板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下地壳性质与浙闽隆起区一致。盆地前第三纪主要发育侏罗—白垩系沉积,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台北坳陷内。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早中生代坳陷盆地发育和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两个阶段,为下坳上断形式的中生代陆相复合盆地。盆地中生界具有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及煤层为主要生烃岩系;上白垩统砂岩具较好的储集性能,储集空间以孔隙—裂缝型为主。  相似文献   

19.
刘建  杨飞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4):420-422,432
十屋断陷是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南段一个西断东超的箕状断陷盆地,新鲜地区位于十屋断陷的西南部。针对该区地质背景复杂的特点.通过地震层位的标定和对比追踪,采用断点相关技术、瞬时余弦相位剖面和多种地震滤波技术等新的技术,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分析了新鲜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讨论了该地区在各个地质构造阶段的油气地质意义。自晚中生代以来,新鲜地区构造演化可明显地分为断陷阶段、断坳转换阶段和坳陷阶段。断陷阶段形成各类构造圈闭,断坳转换阶段主要形成断块岩性圈闭.而坳陷阶段则主要形成以断层作为通道的岩性圈阅。  相似文献   

20.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组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古近纪断陷期和新近纪拗陷期2个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 。由于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活动具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迁移规律,从而在该坳陷的惠民 凹陷发育了早断早衰型下部油气藏成藏组合,在东营凹陷发育了继承型中部油气藏成藏组合 ,在沾化凹陷和车镇凹陷等发育了晚断晚衰型上部油气藏成藏组合。认为这3种不同类型的 油气藏成藏组合模式对于指导胜利油田新生代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