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铁合金》1976,(1)
前言中低碳锰铁是炼钢中重要的脱氧剂和合金添加剂,而硅锰合金是冶炼中低碳锰铁用的还原剂,为满足中低碳锰铁对碳含量的要求,一般要求硅锰合金中含碳量小于1.3%。但是在硅锰合金冶炼中,由于碳和硅存在一定关系,即硅高碳低,硅低碳高,因而要使碳低就得冶炼含硅较高的硅锰合金,  相似文献   

2.
中低碳锰铁中碳的来源和降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低碳锰铁中碳的主要来源,提出了降碳的两条主要途径,即提高硅锰合金的硅含量降碳和硅锰合金精炼降碳降磷.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使用精炼的硅锰合金作还原剂,可以生产出低磷的优质锰铁合金,并提出了生产中低碳锰铁可以使用普通烧结矿.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的进步,锰铁作为钢的脱氧剂和添加剂,要求其所含杂质极少,特别是碳和磷。以前用湿法生产的电解金属锰,火法生产的中碳锰铁、低碳锰铁作钢的脱氧剂和添加剂。虽然电解金属锰的锰品位高,硅、碳含量低,但氧、硫含量和生产成本均高;中低碳锰铁虽然较便宜,氧、硫含量低,但要达到低碳、低硅、低磷还是很困难的。生产中低碳锰铁用含碳少的硅锰作中间合金,用锰矿脱去硅锰中的硅。若使中低碳锰铁的碳含量低,硅锰的硅必须高,从而增  相似文献   

4.
《铁合金》2015,(1)
为获得低成本生产中低碳锰铁的方法,探讨了中低碳锰铁中锰的来源、锰硅合金中硅锰比以及中低碳锰铁炉渣问题,从原料选择角度阐述了由锰硅合金带入更多的锰、在碳含量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低Si/Mn的锰硅合金用于中低碳锰铁生产、中低碳锰铁炉渣应用于锰硅合金生产是降低中低碳锰铁生产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氧气顶吹转炉熔炼中低碳锰铁的技术关键是“脱碳保锰”。以液态高碳锰铁为原料,在0.8t转炉内吹炼,通过控制熔池温度在1750~1960℃范围内,供氧量为120~180m~3/t,炉渣碱度(CaO/SiO_2)为1.1~1.2,炼出合碳<1.5%的中低碳锰铁;锰回收率达80%以上。与电硅热法生产中低碳锰铁的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看出本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高炉锰渣/精炼渣三步法试制电炉金属锰的生产实践,即在高炉/精炼炉正常生产高碳锰铁/中低碳锰铁的基础上,高炉渣保温、摇包生产低微碳锰硅合金;精炼渣分屉出渣摇包生产电炉金属锰。通过选择合适的渣型和出渣温度、降低高炉渣含碳量,控制精炼渣一屉中硅含量,提高摇速等技术措施,改善了硅的利用率,从而使产品试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选用钙系脱磷剂、CaO—CaF2渣,对锰硅铁合金进行沉淀脱磷,着重研究脱磷剂加入量和锰硅铁合金中硅含量增量对脱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脱磷剂加入量由2.5%增加到7.5%时,脱磷效果增加5.56%,而合金中硅含量由19%增加到25%时,脱磷效果将至少增加23.22%,说明锰硅合金中硅含量增加对脱磷效果的作用远大于单一增加脱磷剂的作用。合金熔体中硅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氧势,同时提高了磷的活度,这将有助于脱磷剂中的钙以Ca2P3而非CaO形式进入渣中;此外,采用沉淀脱磷工艺的锰硅合金熔体中碳含量也有明显下降,有利于中、低碳锰铁生产中碳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纯净锰铁对纯净钢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碳含量。微波可以快速加热含碳氧化锰矿粉进行体还原,为获得低碳锰铁奠定了基础。在碳氧原子摩尔比为1.06,rCaO:rSiO2分子摩尔比为1.28的条件下,采用微波加热法,对含碳氧化锰矿粉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结果表明:还原物料中锰铁金属化物的碳含量在0.11%~0.23%之间。随着物料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锰铁金属化物中的碳含量随铁含量增加而提高,而随锰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锰含量与铁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由于铁比锰易于渗碳,因此物料温度、保温时间和物料的锰铁比是影响锰铁金属化物渗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锰铁中锰碳、硫含量的测定,由于锰铁中锰含量一般在60-80%,通过高频炉加热燃烧后生成的大量锰氧化物对SO2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从而影响锰铁中硫的测定,为了消除对硫的干扰,本方法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硅钼粉,可消除锰氧化物对SO2的吸附,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锰铁氮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一台高温天平装置上对固态锰铁进行了氮化处理。氮化速度及吸氮量与温度、金属成分和粒度有关,在完全转化的物料中得到的含氮量在2.7-9.2wt%之间。相分析表明,低碳锰铁生成的是硅氮化物MnSiN2和碳氮化物(Mn,Fe)4(C,N)的混合物,其相对数量取决于物料的初始成分,高碳锰铁的分析表明,是氮置换了(Mn,Fe)碳化物晶格中的碳,氮化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粒度。  相似文献   

11.
陈庆 《铁合金》2009,40(6):39-42
基于AOD精炼低碳铬铁过程中碳氧反应的特征,建立炉口光强信息与碳含量的关系,通过PLC求出实时光强数据的平均数,应用关系方程来动态估计低碳铬铁中碳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低碳铬铁,当碳含量〉0.05%时,估计值误差增加。  相似文献   

12.
试验了低硫高碳钢U71Mn(0.65%~0.73%C,0.006%~0.009%S)、U75V(0.73%~0.76%C,0.004%~0.008%S)和低硫低碳20钢(0.20%~0.22%C,0.005%~0.008%S)与含0.008%~0.011%S的连铸结晶器保护渣之间硫的迁移。结果表明,高碳钢连铸时,结晶器内保护渣中硫含量从0.008%增至0.010%~0.011%,但低碳钢连铸时,保护渣中硫含量从原始的0.011%降至0.009%,因此在连铸低碳钢时,应采用低初始硫含量的保护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B含量的低碳硼钢和Nb、V微合金化低碳硼钢的冲击实验,研究了B含量及Nb、V微合金化对低碳硼钢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0006%~0.0015%的B将提高热处理状态钢的冲击韧性,B质量分数超过0.003%将降低钢的冲击韧性.Nb、V复合微合金化同时加入适量Al可显著提高热处理状态低碳硼钢的冲击韧性.Ti质量分数超过0.03%对低碳硼钢和微合金硼钢的冲击性能不利.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碳铝镇静钢碳含量超标的问题,从钢包内衬、钢水成分及温度、炉渣成分等几方面分析了它们对钢水碳含量的影响,制定出控制钢水碳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微型烧结试验研究配碳量和碱度对烧结矿中FeO含量的影响程度,以及对烧结液相生成和固结强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低FeO烧结条件下,烧结矿中适宜的配碳量和二元碱度。试验结果表明:降低配碳量或提高碱度,烧结矿中FeO含量均降低;液相流动性随配碳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配碳量为4.0%时液相量达到最高值,但随碱度升高液相流动性增强;烧结矿自身粘结相强度随配碳量增加略有下降趋势,但其随碱度增加而升高。因此,低配碳量条件将引起烧结液相量不足和烧结矿冷态强度下降。通过提高碱度,可以弥补液相不足并确保烧结矿冷态强度。结合烧结杯试验结果,明确烧结料中配碳量为2.92%,碱度提高到2.1时,能实现低FeO烧结的同时获得产、质量指标优良的烧结矿。  相似文献   

16.
超低碳钢连铸过程中增碳机理的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质量和动量传输理论,对连铸结晶器内含碳熔渣所引起的超低碳钢钢水增碳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尽管用于超低碳钢的结晶器保护渣的原始碳含量已经很低,而且碳在熔渣中的溶解度也不高,但熔渣中这些碳对钢水的增碳却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7.
超低碳电工钢碳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低碳电工钢连铸坯的含碳量(质量分数,下同)要求控制在≤0.003%,关键在于RH真空脱碳时将碳降到0.002%以下,然后在脱氧合金化、调温浇铸成坯的过程中,在各个环节采取低碳和超低碳材料及工艺手段防止钢水增碳。  相似文献   

18.
钛、铌、硼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C-Mn钢和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成分为基础成分,通过调整微合金元素含量,实验室条件下熔炼浇注钢锭,并采用TMCP技术轧制钢板,研究了微合金元素钛、铌、硼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铌含量的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晶粒变细,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韧性均增加;随着钛含量的增加,贝氏体含量增加,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提高,韧性的变化与是否进行回火处理有关;硼有利于形成板条贝氏体组织,硼含量增加能提高强度,但有损韧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700 MPa级低碳贝氏体钢静态CCT曲线及不同冷却速度下组织的分析,研究了两组不同Ti、Nb含量的低碳贝氏体钢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Ti、Nb含量的增加促使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提高,但是Ti含量过量时对低温冲击功是不利的;wTi=0.015%-0.025%、wNb=0.04%-0.05%可满足700 MPa级别低碳贝氏体钢的强度与韧性要求,该成分钢在TMCP处理后采用回火工艺,可以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郭佳  杨善武  尚成嘉  王郢  贺信莱 《钢铁》2008,43(9):58-0
 研究了碳含量不同和显微组织不同的低合金钢的耐腐蚀性能和腐蚀行为,并和商业耐候钢09CuPCrNi做了相应的比较。在碳含量比较低的情况下,组织类型对试验钢的耐蚀性影响不大;碳含量比较高时,单相贝氏体钢的耐蚀性优于由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等构成的复相组织钢。轧后水冷时,不同碳含量的钢耐蚀性差别不大;轧后空冷时,碳含量低的钢的耐蚀性优于碳含量较高的钢。用扫描电镜对锈层进行观察,可以看出耐蚀性较好的试样在腐蚀后期形成了较致密的内锈层。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3%和0.1%的钢水冷后的平均腐蚀速率相差很小,但从微观角度看其点蚀发展趋势不同。加速腐蚀5个周期后,w(C)为003%的水冷钢中蚀坑尺寸不再增加,而w(C)为01%的钢中蚀坑尺寸仍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