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稳定性有机硅-丙烯酸微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成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用以提高有机硅改性丙烯酸微乳液的稳定性,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和反应转化率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微乳液稳定性好、透光度高。  相似文献   

2.
木器涂料用环保型苯丙微乳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所的陈金莲等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并用傅里红外光谱仪对乳液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反应型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乳液,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采用引发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组成的复合引发剂,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3.
反应型乳化剂对丙烯酸酯乳液稳定性和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高平  沈玲  袁婷婷  叶青 《化学试剂》2012,34(4):353-357
使用反应型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常规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这两种乳化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比较了两种乳化剂对乳液粘度的作用方式,探讨了反应型乳化剂对乳液粘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乳化剂SDS相比,使用反应型乳化剂DNS-86制得的乳液稳定性得到提高,当DNS-86的用量为2.0%时,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乳液的粘度随乳化剂用量的增大呈锯齿状增加。使用DNS-86制备的乳液粒径较大、粒径分布较窄、粘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黄艳娥  王兰兰 《河北化工》2006,29(11):12-15
利用微乳化剂Span 8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D 08/1021(双烷基氯化铵),助乳化剂正戊醇,自来水制备出了柴油微乳液;进一步探讨了温度、加料方式、搅拌方式等对制备微乳液的影响.结论为温度在30-35℃时制备的微乳液澄清较快,而加料方式以及加料过程中的搅拌对微乳液的制备无影响.对所制备的微乳液样品进行稳定性验证:先混配制得微乳化剂,再将柴油和微乳化剂混合均匀,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入水,再搅拌一段时间后加助乳化剂正戊醇,操作温度控制在30℃,由此制得的柴油微乳液澄清较快,且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
相反转法制备水性环氧乳液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采用环氧树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反应型水性环氧乳化剂,将具有表面活性的分子链段引入环氧树脂分子链中,并借助于相反转技术制备了水性环氧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结构、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环氧树脂分子量、乳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乳液的稳定性及其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乳液聚合法由D4开环聚合,含环氧基团的硅烷偶联剂共聚改性,合成了透明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微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乳液粘度、乳胶粒径、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阳/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10%(对乳液质量)有利于聚合反应进行,得到的环氧基改性有机硅乳液稳定。该环氧基改性有机硅乳液已经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7.
乳化剂对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臣 《上海涂料》2010,48(4):9-11
考察了4种不同类型乳化剂及其复配使用对丙烯酸酯三元微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型乳化剂TS-02与阴离子乳化剂SDS复配为制备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较佳乳化体系。乳化剂用量由1%增加到4%,乳胶粒径由208nm降至26nm;微乳液黏度随之升高,凝聚率降低。乳化剂用量过低,则微乳液稳定性降低,转变为水凝胶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
木器涂料用环保型苯丙微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木器涂料用苯丙微乳液。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功能性单体、引发剂体系对乳液和涂膜的影响,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乳液组成进行表征。研究发现反应型乳化剂可制备稳定性良好的纳米级乳液,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采用热引发与氧化-还原引发剂体系组成复合引发剂,可使单体转化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9.
助乳化剂对化妆品乳液稳定性和液晶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硬脂酸蔗糖酯和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的复配物(SSE)为主乳化剂,十六/十八醇及甘油为助乳化剂制备含液晶乳液化妆品。通过观察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液晶性,用三元相图研究助乳化剂含量对此乳液体系液区的影响。实验条件下,用该乳化剂体系可获得较好的液晶化妆品乳液,总之,较高的助乳化剂量有利于乳液的温度稳定性和液晶性,但助乳化剂量较低时经合理配方也能获得稳定的液晶乳液,其中含3%高碳醇和5%甘油的乳液稳定性及液晶性均较好,5%高碳醇和3%甘油的助乳化剂体系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无醇复配乳化剂,在常温下制备油包水(W/O)型微乳化柴油,并绘制柴油-乳化剂-水的拟三元相图,通过对拟三元相图分析,考察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对无醇微乳化剂增溶性的影响;对微乳液中的水滴粒径、表面张力进行测试,考察HLB值与掺水量对微乳液水滴粒径、表面张力的影响,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醇复配乳化剂微乳化性能较好,乳化剂用量为10.2%时,微乳体系的增溶水量为22.1%;当复配乳化剂的HLB=7.5时,体系拟三元相图的面积最大,且制得微乳液的水滴平均粒径与表面张力最小;当乳化剂用量为5%时,含水量为12%的微乳液能保持180 d外观透明。  相似文献   

11.
艾照全  李吉莉  胡瑛 《粘接》2010,(2):51-5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分别用CTAB、DMC、SVS作乳化剂制备了3种复合乳液。TEM结果表明,以CTAB、DMC作乳化剂时,纳米二氧化钛均匀地分布在体系中,没有团聚;以SVS作乳化剂时,形成了以乳胶粒为核、纳米二氧化钛为壳的复合乳液。当CTAB、DMC作乳化剂时,复合乳液的贮存稳定性较好;以CTAB作乳化剂时,复合乳液的机械稳定性较好;以DMC、SVS作乳化剂时,复合乳胶膜的耐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一个均匀稳定且固含较高的丙烯酸铵反相微乳液体系,通过对微乳液体系电导率、丁达尔现象、稳定性等参数的测定,考察了连续相、乳化剂、HLB值、水相、电解质以及助乳化剂等因素对丙烯酸铵微乳液体系的影响,最终得到了由Isopar M异构烷烃以及Span80/OP-10复配乳化剂构成的丙烯酸铵反相微乳液体系。该体系单体固含达17.65%,均匀稳定,长期放置不分层。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反应型乳化剂,制备了四元纯丙共聚物乳液。讨论了该乳液的聚合工艺、引发剂、聚合温度、搅拌速率对乳液性能的影响。比较了该乳液和常规乳液的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乳液相比,该无皂乳液的耐水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使用复配乳化剂,以液态烷烃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溶液为分散相制备均匀的油包水(W/O)型微乳液。通过测定体系电导率及观察稳定性,以水相的最大增溶度为指标,研究了连续相的种类、乳化剂复配、丙烯酰胺(AM)单体浓度、电解质浓度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构烷烃Isopar M为连续相,乳化剂Span80/OP-10复配且当复配乳化剂中Span80含量占80%时,体系对水相增溶量最大;提高AM浓度、加入适量电解质Na Ac,都会增强微乳液的稳定性;电解质的加入还会提高乳化剂的最佳HLB值。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接枝改性纯丙复合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聚合工艺制备了含双键有机硅氧烷官能团单体与D4进行乳液缩聚后再与(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接枝共聚的改性纯丙复合乳液,考查了聚合过程的乳化剂体系、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关系及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第一步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DSBA/与非离子乳化剂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系列并用,使含双键有机硅氧烷官能团单体先与D4进行乳液缩聚,反应温度为85~90℃,平衡反应时间3~4小时,中和后得到有机硅预聚体乳液。第二步采用阴离子型乳化剂MS-1与非离子乳化剂NP-40并用的复合乳化剂及APS引发剂进行引发,将第一步反应生成的乳液滴入此段反应过程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温度为75~80℃,反应时间5~6小时,最终得到有机硅接枝改性纯丙复合乳液。在固定复合乳液中乳化剂总含量≤2.5%的前提下,复合乳化剂的HLB值在12.0左右为宜,确定了各单体的比例为m(BA):m(MMA):m(硅单体)为47:44:9,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复合共聚乳液粘度适中,为热力学稳定体系,其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达到要求,用改性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的性能较普通市售纯丙乳液具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选择水-煤油体系(体积比为水:煤油:10:1),分别用机械搅拌法和陶瓷微滤膜制备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及增稠剂阿拉伯树胶的浓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水一煤油体系,选择质量分数为0.8%的Tween80为乳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阿拉伯树胶为增稠剂,用0.1μm陶瓷微滤膜为分散介质可以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乳化液体系,且膜两侧压差及连续相流速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搅拌速度、聚合温度、复合乳化剂类型和质量分数、p H值、引发剂加入方式对丙烯酸酯微乳液稳定性、粒径及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乳化补加助乳化剂、引发剂聚合法,搅拌速度为120~160 r/min,聚合温度为75~76℃,复合乳化剂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OP–10(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分数为2%、m(AES):m(OP–10)=3:1时,制备的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透光率为68.7,凝胶率为0。采用透射电镜和衰减全反射(ATR)红外光谱对微乳液的结构进行表征,显示微乳液的平均粒径为40 nm,该微乳液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  相似文献   

18.
苯丙微乳液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种子聚合工艺,以SDS、OP-10为乳化剂,戊醇为助乳化剂合成了苯丙微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类型、复合乳化剂类型及含量、助乳化剂含量对苯丙微乳液聚合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测定仪及GPC对微乳液进行了测定,苯丙微乳液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41.8nm,并且具有很高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乳化剂体系对乳液压敏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种不同的乳化剂体系合成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粘剂,研究了乳化剂体系对产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以及对压敏胶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阴离子乳化剂Ⅰ制得的乳液具有较高的平均分子量,持粘性好,但乳液的稳定性较差,而用复合乳化剂Ⅲ制备的乳液的平均分子量较低,持粘性差,但乳液的稳定性好,用复合乳化剂Ⅱ制备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采用反应型乳化剂SVS与传统乳化剂(SDS,OP-10)复配,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醋-丙微皂乳液,讨论了软硬单体的选择,乳化剂选择及用量对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TEM等对共聚物的结构和乳液的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半连续核壳乳液聚合方式,采用合适的反应型乳化剂复配体系,可用于制备综合性能优异,乳胶粒子粒径在80-100nm的醋-丙微皂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