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万峰 《机械制造》1991,29(9):8-10
一、推荐一个经验公式目前,变位圆柱齿轮跨测齿数的计算公式不下十数种之多:有教科书上的公式;有各种手册上的公式,还有近几年来杂志上发表的公式等等。但最常见的还是表1中所列的几个公式。  相似文献   

2.
1前言标准圆柱齿轮的齿厚尺寸,通常用渐开线公法线长度的办法来测量,在其测量中所涉及的跨齿数,一般用公式:n=z9+0.5来计算,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优化处理。经长期实践运用,现介绍一种易记忆、易计算、准确的跨齿数简便计算方法(以下简称“n方”)2具体算法2.1标准直圆柱齿轮设齿轮的齿数为z,取定数为9,将z除9之后有三种情况:A)z9=整数商;B)z9=整数商……有余数;C)z9=0……有余数=2n方=z÷9后的整数商+1,即n方=z9(取整数商)+1特别说明:n方最少齿数为2。2.2标准斜圆柱齿轮和人字齿轮具体计算公式同上,但其齿数z需换算成基圆上的当量齿数z…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齿轮的实际工况为理论根据,说明了按当前流行的,或最新文献推荐的公法线理想跨齿数公式,计算出的跨齿数并非理想。接着以变位斜齿轮为研究对象,推出了一个新的理想跨齿数公式。它是一个适用于一切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通式。本文还通过理论分析对跨齿数K值圆整时的四舍五入法则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4.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偏差简易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晋柏 《机械设计》1992,9(2):49-51
GB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已在我国正式使用,它是等效采用501328一1975《平行轴渐开线圆柱齿轮一150精度制》的先进标准。新标准的侧隙分度圆直  相似文献   

5.
韦立 《工具技术》2003,37(6):55-56
在测量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法线长度W时 ,需合理选择跨齿数k。如选取的跨齿数过大 ,则测齿卡尺的量爪与齿廓的切点会偏向齿顶 (甚至无法相切 ) ;如选取的跨齿数过小 ,则测齿卡尺的量爪与齿廓的切点会偏向齿根。合理的跨齿数应使卡尺量爪与齿廓的切点位于齿高中部 (分度圆上或分度圆附近 )。本文分别对标准压力角α =2 0°的直齿标准齿轮和直齿变位齿轮的跨齿数计算方法作一介绍。  1 直齿标准齿轮跨齿数k的计算方法对于模数为m的标准直齿轮 ,设测量公法线长度W时所选跨齿数为k ,齿轮分度圆半径为r ,根据公法线长度测量原理 (见图 1) ,分…  相似文献   

6.
渐开线圆柱齿轮齿厚偏差与齿厚公差计算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世明 《机械传动》2000,24(4):31-34
根据渐开线圆柱齿轮副侧隙的计算方法,经分析简化得出单个齿轮厚上偏差、齿厚公差的计算公式,并绘制成计算图,为确定Ess及Ts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滚切齿数大于100质数直齿圆柱齿轮的调整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普通函数计算器快速4计算滚切齿数大于100的质数及其整数倍的直齿圆柱齿轮的挂轮。这种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实用,可以彻底摆脱无《挂轮选择手册》的困扰。  相似文献   

10.
陈信 《机械设计》1990,(4):53-54
GB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328-75《平行轴渐开线齿轮—ISO精度制》。这一国家标准与旧的部颁标准JB1L79—60《圆柱齿轮传动公差》相比较,其侧隙种类远多于旧标准所规定的四种侧隙。国标的新侧隙制扩大了设计人员的选择范围,但同时也增加了计算的繁复性和加大了设计齿轮时的工作量。为配合新标准的贯彻,现提出一种在确定渐开线圆柱齿轮副侧隙时,便于选用国标规定的14种齿厚极限偏差代号的快速查表格式。各单位可按所需的齿轮精度与规格范围等,参照下述格式示例编妥备用。国标对齿轮厚极限偏差是按齿距极限偏差(fpt)的倍数用代号表示的,14个代号所表示的fpt的倍数见表一。  相似文献   

11.
12.
陈信 《机械设计》1991,8(3):58-59
GB10095-88《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328-75《平行轴渐开线齿轮—ISO精度制》。这一国家标准与旧的部标准JB179-60《圆柱齿轮传动公差》相比较,其侧隙种类远多于旧标准所规定的四种侧隙。国标的新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齿厚偏差对圆柱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考虑齿厚偏差的圆柱齿轮副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计算模型,分析了齿厚偏差对圆柱齿轮副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激励的影响;然后建立了考虑齿厚偏差的圆柱齿轮啮合副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齿厚偏差对圆柱齿轮副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齿厚偏差增大,齿轮副单齿啮合刚度降低,传递误差和啮合振动增大;随着螺旋角减小,齿轮副单齿啮合刚度逐渐降低,传递误差波动和啮合振动增大,同时齿轮副振动特性对齿厚偏差更加敏感;随着作用扭矩减小,齿轮副单齿啮合刚度降低,传递误差激励减小,啮合振动减小,同时齿轮副振动特性对齿厚偏差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15.
在齿轮加工中,经常遇到因找不到合适齿数的挂轮而影响切齿加工的情况,特别是在加工大质数的齿轮时,一般的插齿机和滚齿机上不配置齿数大于100的挂轮,加工更是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近似分齿法对齿轮加工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1.误差分析 近似分齿法,就是采用与被加工齿轮齿数相差极微小的分齿挂轮比组成的挂轮组进行分齿加工的方法。 机床工作台每转一转,分齿挂轮完成一次分齿运动,用近似分齿法在插齿机上加工齿轮主要反映在被加工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上;在滚齿机上加工时,工作台须转数转,分齿挂轮完成数次分齿运动,才能完成齿轮的滚切,这样就主要反映在被加工齿轮的齿向误差上。  相似文献   

16.
王克成 《机械传动》1995,19(4):48-52
斜齿轮公法线跨齿数的计算只有由端面齿廓导出的公式是准确的,由法向齿形导出的或直齿轮的公式,代入齿形与该法法向齿形最相似的当量齿轮的齿数,也可以得到相当准确的计算值,若以与斜齿轮仅存在公法线等长关系的假想齿数代入,准确性就会因螺旋角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变位系数和较大的齿轮副即使用准确推导公式计算,所得测量点也常太偏近齿顶圆因为推导公式的理想测量圆并不理想,推荐一组于各种情况下皆适用的跨齿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在资料中,对于斜齿圆柱齿轮的测量通常强调一对斜齿轮的测量及成对更换,但在设备修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单只斜齿轮的测量及更换问题。现将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单只斜齿轮测量计算的法向模数mn、分度圆螺旋角β、变位系数x的方法介绍如下。1用公法线长度测量法求法向模数齿轮模  相似文献   

18.
张卫东 《机械制造》1994,32(7):24-24
在测绘斜齿圆柱齿轮时,为了保证强度和几何尺寸都与原件基本吻合,需要反复凑算,十分不便。为此,我们总结出一套精密计算的方法,效果很好。 1.初定参数 (1)目测大、小齿轮的齿数分别为Z_2、z_1; (2)测定一齿差公法线长度,按W_(k+1)-W_k=πm_ncosa_n确定法向模数m_n和法向齿形角a_n; (3)计算螺旋角。 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变动误差,确定齿轮精度等级,或实测齿轮副的啮合侧隙J_n。 测量大、小齿轮的公法线长度,并按精度等级或实测的侧隙J_n对两公法线长度加以补偿修正,使之尽可能地接近零件的原始理论值,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应选择适当的跨测齿数,使千分尺与齿面中部相切,要注意千分尺进出时的手感。  相似文献   

19.
大齿轮几何中心的确定是大齿轮测量中的重要问题。在建立渐开线齿轮离散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确定大直齿圆柱齿轮几何中心的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所求出的齿轮中心,计算齿廓偏差,并与齿轮几何中心理论坐标值下计算得到的齿廓偏差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加入幅值为0318μm随机噪声后的大齿轮,计算得到的齿轮几何中心最大误差不大于1μm,齿廓偏差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不大于10μm,说明该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大直齿圆柱齿轮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奇数齿直齿圆柱齿轮齿顶圆直径的测量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在机械维修工作中,经常遇到奇数齿直齿圆柱齿轮齿顶圆直径的测量问题。在测量时,因为量具直接测量到的尺寸不是齿顶圆直径d_a,而是一个齿的齿顶到对面齿间齿顶圆弦的距离H(图1)。通常齿顶圆直径d_a按下式计算: d_a=KH (1) 系数K值可从有关资料中查得。 用这种方法计算齿顶圆直径,当齿数较少时,误差较大,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而对于变位齿轮、短齿齿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