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马一太  刘圣春  管海清   《流体机械》2005,33(9):59-61,8
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得出燃气机冷水机组在供暖时一次能源利用率高于其他供热方式,同时对比了燃气机冷水机组和电动冷水机组的运行费用,可以看出燃气机冷水机组的运行成本低于电动冷水机组。针对冷水机组的应用场合设计了热回收系统,为燃气机驱动冷水机组实用化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TRNSYS软件,针对典型办公建筑,对内嵌管式围护结构间歇供冷下房间热环境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间歇供冷下内嵌管式围护结构供冷构件存在显著的蓄放热特性,供冷构件热流密度最大值出现在供冷停止后1 h左右;间歇运行不会引起室内热环境参数大幅度波动,可保持室内温度基本稳定;间歇供冷下内墙也存在蓄放热特性,但其释冷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夜间供冷和日间供冷下室内空气温度及系统所需供冷量均差异不大,夜间供冷无明显节能优势。夜间供冷可减小冷水机组装机容量25%左右,且可利用低谷电价节省运行费用,从经济性角度建议采用夜间供冷。研究结果可为内嵌管式围护结构供冷系统的运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利用矿区地面能源站现有的夏季矿井降温用水源热泵机组,提取煤矿井下制冷机冷却水和矿井水余热,在满足冬季井筒防冻的基础上,实现矿区地面建筑供暖和洗浴热水需求,夏季现有矿井降温用水源热泵机组的富裕能力给地面办公、生活建筑集中供冷,以达到彻底替代赵楼煤矿3台10 t/h燃煤锅炉的目的,能降低矿区供热能耗费用,且具有十分重要的环保和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城镇化工作的推进,居民对于冬季采暖供热与热水的需求在进一步加大。大多数的锅炉燃烧单位还在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其热交换效率与给水存在一定的问题,锅炉供热企业应加强对煤质燃烧经济性的认识,重视燃烧发电与供热的技术改造,使用高质量的煤料进行充分燃烧,提高热能效率,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鉴于此,系统性地介绍了煤质对锅炉运行的主要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影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采用基于PLC控制的方式,设计供热锅炉的自动监控系统.实践应用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锅炉运行过程的自动监控,并可远程控制;可以提高煤矿供热锅炉的自动化水平及工作效率,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大气环境认识越来越深刻,对供热锅炉排放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论文研究对象为燃煤及燃气供热锅炉,主要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分析,从有用能损失或对环境而言可利用能量的传递等角度,分析供热锅炉的特性,并得出一系列结论。对不同类型锅炉,包含燃煤热水、燃煤蒸汽、燃气热水及燃气蒸汽锅炉,对锅炉系统进行整体黑箱式建模,利用外部数据进行■平衡计算,得出过程的■效率,并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郑建华  赵洪辉  王琼 《中国机械》2014,(15):265-266
1目前供热、用热现状 桑树坪煤矿现有5台10吨蒸汽锅炉,非采暖季每天开启1台10吨锅炉运行8个小时,每天耗煤16t,主要负责职工洗浴热水制取。  相似文献   

8.
基于热泵和太阳能的住宅供暖供冷供生活热水三联供系统是一项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能环保的技术措施。该系统以直流变频空气能热泵为核心,结合太阳能、电能及其他能源,向住宅供暖、供冷及提供生活热水,着重解决了直流变频空气能热泵向住宅高效供暖、供冷、供生活热水,和太阳能及其他备用能源的联动,面向住宅供暖冷及生活热水的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及工艺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晋华宫矿传统供热系统在允许过程中出现故障率高、供热效率低、供热锅炉系统集中控制自动化水平低等现象,对原供热锅炉系统进行优化。安装了一套PLC集中控制系统,分析该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系统功能及控制方式,并进行实际应用。根据应用效果来看,PLC控制系统提高了供热锅炉系统的工作效率,锅炉系统设备故障率降低至5%以下,供热效率提高至93.2%以上,实现了供热锅炉系统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目的,具有显著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某车架涂装线原前处理系统中燃煤锅炉全天24 h不停,费用较高,热效率低。文中对原加热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重新布置车间供热系统,采用天然气常压热水锅炉提供热水,槽液用热水循环加热,设计非标换热装置,优化加热管路系统,减少换热环节。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使用的热水锅炉大部分是普通承压锅炉,使用几年后就会出现多处损坏,而且维修工序复杂。为了减少维修费用和使报废的锅炉再利用,可通过简单维修、改造,成为无压热水采暖锅炉。 无压热水采暖锅炉也称常压热水采暖锅炉。锅炉顶部与大气相通,不承受供热系统的水注静压力,始终保持在大气常压下正常运行,所以彻底消除了爆炸的危险。 常压热水锅炉有浮子式、电磁阀式及盘管传热式三种,它们具有以下优点。 (1)永无爆炸的危险,可以不进行锅炉监督检察。 (2)不必考虑锅炉的泄压问题。 (3)节约经费,改造工艺简单。 (4)经久…  相似文献   

12.
变频空气源热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变频热泵空调器、热泵型VRF空调系统以及我们提出的双级压缩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供生活热水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变频技术引入空气源热泵系统带来的功能拓展和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13.
产品     
正特灵全球首台1233zd新制冷剂离心机上市近期,特灵(英格索兰)在法国宣布,推出E系列的CenTraVac离心式冷水机组,它采用了新一代制冷剂HFO-1233zd(E)。这是在世界上首台采用新制冷剂的商业化冷水机组。据特灵介绍,E系列的CenTraVac水冷离心式冷水机组将适合欧洲2 600~14 000 kW容量的应用,如大型商业建筑包括区域供冷的舒适性制冷。它比这个吨位的下一代最好的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高出10%,提供行业领先的部分负荷和满负荷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煤矿供热锅炉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为基础,为煤矿供热锅炉设计了一种自动监控系统。介绍了该监控系统的控制原理,设计了该监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并重点设计了水位监控模块与炉膛监控模块。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锅炉运行情况进行远程自动监测与控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保障了煤矿供热锅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锅炉加热水煮清洗方法存在很多缺点。SPACE-RAY热系统在油管修复中采用新的工艺系统提高了油管修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了运行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在供热工程中应用蒸汽喷射热水供暖技术,对于实现集中供热,统一供热介质,合理调节生产用汽和采暖用热负荷,使一炉多用,提高锅炉使用效能和供热质量,改变供暖系统的落后面貌,促进生产,节约能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镇采暖实行集中供热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降低污染、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集中供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使用设备多,管路分布广,且具有变参数、多变量、长滞后等特征,控制难度很大.为了节能降耗,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实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计算机管理势在必行.乌鲁木齐市光明路集中供热工程由热网、换热站、分用系统和五台29MW热水锅炉构成,设计的供热面积为200万平方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在总结国内外供热自动控制的基础上,与乌鲁木齐市热力总公司联合开发研制了该集中供热工程的自动控制系统,于1994年底全面完成投入运行.一控制系统的构成及主要指标该供热控制系统采用集散式控制方式,由上位机(中央管理计算机)、值班机(热网及公用系统控制计算机)、下位机(供热锅炉控制计算机)、现场仪表和执行器构成,可完成对热网和五台供热锅炉运行参数的在线检测、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管理.该供热控制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如下.1.上位机设置在热力公司生产调度室,可与现场  相似文献   

18.
浦东国际机场空调系统变水温运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礼嘉 《流体机械》2003,31(11):55-58
根据空调负荷和离心式及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特性,探讨了变水温节能运行的可行性。通过对表冷器性能的分析,得出了冷水温度和流量等因素与供冷量的关系。针对浦东国际机场的负荷特点和气象条件,提出了分阶段变水温运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流体机械》2017,(6):77-82
变频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采用变频技术,极大地提高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的性能系数,采用双级压缩技术,机组循环效率得到提高。变频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系统当中,本文依次介绍变频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结构、节流原理及其控制、回油方式、设备冷却方式、喘振机理及其控制。节流电子膨胀阀经验值控制方式以计算出来的开度值为控制目标来调节电子膨胀阀,无需传感器,机组成本降低,控制可靠性提高;变频双级离心式冷水机组实时计算出当前导叶开度下的防喘频率,防喘频率与当前的运行频率进行比较,作出对应的控制,从而避免喘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解耦、深度调峰能力差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EBSILON软件建立联合循环机组模型,对比不同运行方式下的供热能力和机组负荷率。结果表明,采用高低压旁路联合供热,可提高机组在供热工况下的调峰能力和低负荷运行的供热能力,实现机组热电解耦。根据机组特性制定了供热运行策略,为机组的热电解耦运行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