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FeNiCrAlRE高使用温度耐热合金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Fe-(8~40)Ni(10~30)Cr-(3~8)Al合金中筛选出3种γ相合金,它们的抗氧化性与FeCrAl合金相同,热强性、抗脆化能力和塑性与Cr20Ni80合金相当,而且有良好的铸造、冷加工和焊接性能,热加工工艺已被掌握。合金生产成本为Cr20Ni80的1/3,在耐热和电热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选出了2种γ+α双相合金,与FeCrAl合金相比,其抗氧化性相同,热强性和抗脆化能力略高,塑性稍低,可用于高使用温度耐热结构元件。α相合金塑性很低,但可从它极高的强度和硬度特性开发实际应用。添加稀土元素对发展新合金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Fe-(8~40)Ni-(10~30)Cr-(3~8)Al合金中筛选出3种γ相合金,它们的抗氧化性与FeCrAl合金相同,热强性,抗脆化能力与塑性与Cr20Ni80合金相当,而且有良好的铸造,冷加工和焊接性能,合金生产成本只有Cr20Ni80的1/3,在耐热和电热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选出了2种γ+α双相合金,与FeCrAl合金相比,其抗氧性相同,热强性和抗脆化能力略高,塑性稍低,可用于高使用温  相似文献   

3.
低脆性FeCrAlY电热合金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15Cr-4Al-Y合金克服了FeCrAl合金的高温脆化和475℃脆性,热强性和冷加工性也明显改善,FeCrAl使用温度高,抗氧化性好等优点则得到保留。还研制了使用温度更高的Fe-20Cr-4Al-Y和Fe-25Cr-4Al-Y合金,形成了低脆性合金系列。加入强化元素能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热强性,用轻稀土元素代替Y则能降低生产成本。合金生产中的工艺困难已经解决,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合金用于电热、电阻元件,耐热结构件和耐高温涂层。用它代替Ni—Cr系合金可降低元件成本,提高其使用温度和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Fe3Al基合金的电阻率、热膨胀系数的测定及抗氧化性能、高温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Fe3Al基合金的室温电阻率高于Ni80Cr20、0Cr25Al5合金。当温度低于900℃时,其抗氧化性能与二种对比合金相当,温度大于900℃时,其抗氧化性能明显优于对比合金。高温断裂强度高于0Cr25Al5合金,而与Ni80Cr20合金相当。Fe3Al合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电热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稀土Y离子注入对FeCr,FeCrAl及NiCr合金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主要形成Cr2O3膜的FeCr和NiCr合金,通过离子注入Y可以明显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能,但对形成Al2O3膜的FeCrAl合金,离子注入对合金抗氧化性能没有影响,添加稀土Y则使FeCrAl合金抗氧化性能大大提高。分析了氧化前、后氧化膜结构变化,认为早期形成的Y2O3膜对高温氧化时金属离子的扩散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WC-13%Fe/Co/Ni合金作为基体合金,添加少量Al以研究其对WC-13%Fe/Co/Ni硬质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Al可以细化合金中的WC晶粒,并在提高合金硬度的同时,使其抗弯强度提高100~200MPa,金相研究表明,添加Al的WC-13%Fe/Co/Ni合金中的粘结相主要是γ相和板条马氏体,局部有α+(Fe,Me)3C的片层状组织存在。  相似文献   

7.
Fe3Al基合金的高温耐冲蚀磨损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通以含高浓度SO2和SiO2细颗粒气流的专门装置,研究了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耐高温腐蚀磨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Fe3Al基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磨损性能优于钴基合金(CoFe15Cr25Si7)、高铬镍铁基耐热合金(FeCr28Ni7)以及表面喷涂Ni60的18-8不锈钢。  相似文献   

8.
戴园生 《江西冶金》2000,20(1):15-16
通过对Fe-Cr-Al合金冷轧,冷拨试样的,对影响Fe-Cr-Al合金冷轧及冷拔工艺性的有关因素,如材料塑性、加工理化、应力状态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冷轧及冷拔Fe-Cr-Al合金的工艺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Fe-Cr-Al合金丝的生产中,冷轧工艺优于冷拔工艺。  相似文献   

9.
以WC-13%Fe/Co/Ni合金作为基体合金,添加少量A1以研究其对WC-13%Fe/Co/Ni硬质合金的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A1可以细化合金中的WC晶粒,并在提高合金硬度的同时,使其抗弯强度提高100~200MPa。金相研究表明,添加A1的WC-13%Fe/Co/Ni合金中的粘结相主要是γ相和板条马氏体,局部有α+(F,Me)_3C的片层状组织存在。  相似文献   

10.
铁铝合金的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Fe-Al合金中Al含量的变化导致其结构的变化,分别介绍了6%Al-Fe,(8-10)%Al-Fe,12%Al-Fe,14%Al-Fe,16%Al-Fe,(12-16)%Al-Fe-M(M=Mo,Mn,Cr,Zr,Ta,Ce)Fe-Si-Al等合金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1.
对喷射沉积快速凝固Al-Si-Fe-Cu-Mg合金的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中含有α-Al、β-Si、δ(FeSi2Al4)、Al8Si6Mg3Fe和β(Fe2Si2Al9)等相;初晶硅相呈颗粒状,共晶硅相和δ(FeSi2Al4)呈细小的片状,Al8Si6Mg3Fe相呈细小的颗粒状;经T6工艺热处理后,新析出Al2Cu相,Al8Si6Mg3Fe相数量增加,少量δ(FeSi2Al4)转化为β(Fe2Si2Al9)。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Cr2O3—Al系SHS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添加CrO3-Al、Fe2O3-Al+MgO及Ti-C的Cr2O3-Al系的燃烧特性。实验发现,添加CrO3-Al、Fe2O3-Al+MgO时,自蔓燃反应易于引发;体系中混入Ti-C添加剂对反应引发不利,但在用纯Ti-C作引火剂情况下可以引发。随着CrO3-Al添加量的增加,燃烧温度升高,但添加量大于20%时,燃烧温度反而下降。燃烧温度随Fe2O3-Al+MgO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Ti-C添加量的增大对燃烧温度影响不大。燃烧速度随以上添加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加La、Ce与不加其元素的0Cr25Al5合金丝在1300℃高温氧化对比试验,探讨了稀土元素对Fe-Cr-Al电热合金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含稀土元素合金的表面αAl3O2氧化膜完整、致密、不易剥落、粘附性好,且能阻止空气中氮进入合金形成AlN,起到良好保护作用。在其在高温连续氧化寿命和间断氧化的快速寿命均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添加Cr合金元素的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在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的室温力学性能。通过轧制后的二次700℃/lh油冷处理,合金的室温塑性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用2,6-二酮吡啶-18-王冠-6(2-6-DKP-18-Crowe-6),SPAN80,S100N-I(中性油)和C2H2Cl4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6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5%以上,而而这种情况下,许多金属离子如Fe&3+,Ni^2+,Cr^3+,Li^+,∑RE^3+,K^+,Na^+,Ca^2+,Mg^2+,Ba62+,Sr^2+,Al^3+,  相似文献   

16.
以超组元(Superelement)模型、Cahn的相变动力学理论和Scheil的叠加法则为基础,计算了Fe-ΣXi-C(Xi=Mn,Si,Ni,Mo等)多组元低合金钢热变形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γ→α相变的实际开始温度Ar3,并分析了化学成分、γ相热变形和冷却速度对Ar3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用材抗腐蚀研究的进展,通过对熔融碳酸盐腐蚀机理和Ni、Ni-Fe合金、Cr以及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在熔碳酸盐中的腐蚀行为的分析,认为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作为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的结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含碳铬矿球团还原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含碳西藏铬矿球团的还原顺序。X射线衍射证明:还原温度低于1200℃时,还原产物是Fe及Cr_2O_3;还原温度高于1200℃时,还原产物是Fe、Fe_3C、(Cr,Fe)_7C_3,在还原初期阶段生成的Fe转变成Fe_3C_,最终转变成(Cr,Fe)_7C_3;当还原温度高于1300℃时,发现有MgAl_2O_4,MgSiO_4生成,热力学计算的结果与X射线衍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电阻法对Fe3Al使合金在连续加热过程中的有序转变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合金化元素Cr、Mn及合金加热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r、Mn对Fe3Al合金的有序化转变有延缓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与合金元素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20.
铁基高温合金的高纯净化精炼RefiningforSuperCleannessofIronBaseSuperAlloys摘自《日本金属学会会报》,1995,Vol.34,No.3,289铁基高温合金A-286(15Cr-26Ni-2Ti-Al)是飞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