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利枢纽工程中,泄水建筑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排放多余水量、泥沙等,具有安全排洪、放空水库的功能,对整个水利枢纽的安全方面起着重大作用。泄水建筑物主要包括溢洪道和泄洪洞等。本试验研究的要点是在溢洪道的进口布置型式中,岸侧翼墙型式对溢洪道泄流的影响问题。本文通过对燕山水库溢洪道进口翼墙不同布置型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溢洪道的进口流态,验证溢洪道的泄流能力,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受地形限制,双河水库溢洪道进口段形式较为复杂,致使控制段横向水深分布极为不均、泄槽段出现明显菱形冲击波及横向水面差。为改善溢洪道的水流流态,对进口导墙布置及控制段闸墩体型进行局部修改。修改后,控制段及泄槽水流流态得到了明显改善。试验成果对类似的工程设计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合1:45水工模型试验,对双江口水电站溢洪道进口导墙体型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改变导墙型式、长度和开口宽度分析了对进口水流流态及闸室泄流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溢洪道进口导墙采用直墙型式可基本消除闸室进口段产生严重的绕流现象及较大的水面波动;相较于圆弧型导墙,椭圆型导墙更适应水流流向;采用足够长度和开口宽度的椭圆型直墙型式能够使引渠内水流得到充分的调整,完全消除扰流现象,有效提高溢洪道的泄流能力。  相似文献   

4.
进水口体形设计是竖井式溢洪道设计关键问题之一。通过物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的竖井式溢洪道进水口进行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在环形溢流堰堰顶增设6道不等高导流墩的布置形式。溢洪道进水口优化设计后,有效改善了堰顶流态,减小了进口库水位波动,增大泄流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1:50正态水工模型对新疆勒泰柯赛依水电站岸边溢洪道的泄流能力、进口流态、闸墩墩尾水翅等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对原设计方案溢洪道中心线、引水渠底高程、左侧导墙长度及闸墩尾墩形式进行了修改,在满足泄流能力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引水渠开挖量,明显改善了墩后的水翅现象,验证并优化了设计,为工程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巴木墩水库溢洪道的水工模型试验,检验溢洪道进口水流条件和进口体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优化措施;检验溢洪道控制段溢流堰堰型的合理性,验证泄流能力,并提出改进措施;测定溢洪道各部位水深、流速、压强分布情况,提出防止空蚀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金湾水电站溢洪道水力设计与水工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湾水电站位于黑河市爱辉区,其溢洪道布置为鞍部溢洪道,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段、挑流段以及尾水渠组成,在水力计算中,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溢洪道水力设计实用性,完善了溢洪道设计.  相似文献   

8.
罗玮  周玮 《红水河》2022,41(1):67-71,78
笔者以江西四方井水利枢纽溢洪道为例,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溢洪道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沿程水深、时均压强及消能效果等;通过优化进水渠形式,调整宽顶堰为WES实用堰,同时增加消力池长度等措施,提出了优化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原方案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控制段流态紊乱、消力池长度偏短;优化方案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能够保证各...  相似文献   

9.
溢洪道是水利枢纽工程中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泄水建筑物,其泄流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安全。一般而言,溢洪道过流能力和相对堰高呈正比关系。但在实际工程中,限于地形、地质条件,进口引渠段的布置,可能导致高堰过流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对比分析不同堰高,在一定来流条件下,溢洪道过流能力的变化,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多个实际工程为背景开展了溢洪道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根据泄洪水流条件对溢洪道进口段、泄槽起始段等关键部位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出进水渠复合弧形导墙、控制段复合中墩新技术,对溢洪道过流能力、泄槽流态、消能效果均有所改善,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实践,满足设计运行要求的同时节省了工程量。  相似文献   

11.
刘家沟水电站溢洪道进口导墙体型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鹏飞  袁观栋 《吉林水利》2011,(1):25-27,33
为改善刘家沟水电站溢洪道进水渠流态、提高泄流能力,通过对进水渠右导墙不同布置形式的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右导墙头部采用两圆弧形式的布置优化方案,进一步试验验证该方案在流态和泄流能力方面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1∶40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大塅水库新建溢洪道的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压力特性、水面线及下泄水流的消能防冲效果等。试验发现溢流堰面出现了较大负压,通过对溢流堰、溢洪道进口段喇叭形边墙、泄槽过渡段、泄槽渐变段以及挑流鼻坎等体型参数的优化,提出了能基本满足设计综合要求的优化布置方案,其试验研究成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考虑洞式溢洪道特点及布置条件,并结合水工模型试验,重点对溢洪道进口段、无压洞段、泄槽段及出口段的体型选择进行了探讨.在保证进口流态稳定且储备一定的超泄能力的条件下,为使得进口段水流过渡更加平缓,溢洪道上游引渠段导墙宜尽量采用喇叭口型式并适当加长导墙,避免流线过度弯曲;为保证洞顶设计余幅,无压洞段底坡坡度调整为0...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KST水电站表孔溢洪道水工模型,对溢洪道的泄流能力、上游进口流态、堰下游平面渐变收缩角度及消力池体型等进行了试验优化。试验优化结果:进口两侧导流翼墙采用椭圆曲线,泄流能力显著提高14%;检修门槽宽深比为1∶1.7,自身抗空化能力较好;通过增加消力墩,消力池长度降低50 m。实施后经现场实测:各项指标均与试验优化结果一致,优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鸭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溢洪道设计布置方案的合理性,根据重力相似准则,采用比尺1:55的整体正态模型对溢洪道进出口体形、泄流能力、水流流态、流速分布、压力分布、消能防冲、空化气蚀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不同方案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方案二优于方案一,同时建议加高溢洪道进口圆弧翼墙及墩头的高度,并注意加强下游回流区对两岸岸...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溢洪道阶梯陡槽段泄流消能特性,进行了坡度1∶3的光滑陡槽和阶梯陡槽段下游消力池消能特性的水力模型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溢洪道陡槽段设置不连续的外凸型阶梯之后,可明显增大陡槽段泄流消能率,降低下游消力池进口流速,从而简化了下游消能设施,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不同工况下溢洪道闸前、闸后和泄水槽的水力要素以及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并对消力池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确保溢洪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对溢洪道原设计方案按1∶40建立水工模型,对水库不同运行工况下溢洪道泄流能力、泄槽流态及消力池消能效果进行水工模型试验。水工试验通过试验-修改-试验等过程和反复探索,优化枢纽布置、建筑物型式和有关设计参数,为设计最终优化方案提供可行、可靠的依据。通过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局部优化,较好地解决溢洪道泄流能力不足、泄槽流态波动大及消能效果不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泄流消能设施的合理设计对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某水库溢洪道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溢洪道原设计方案的泄流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一级泄槽和二级泄槽段边墙高度较低,富余度明显不足,迷宫堰的背坡面部位存在比较明显的负压区.针对原设计方案,提出了增加迷宫堰的总宽度,缩短泄槽段长度,增加溢洪道泄槽段边墙高度,减小泄槽进口的宽度以及增加挑流鼻坎长度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条件下的过流能力和边墙高度满足过流要求,沿程基本无负压,空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下游冲刷不会对工程运行造成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在工程设计中采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陡坡隧洞的泄流能力和洞内水流流态等水力特性与隧洞进口形式的关系,以某水电工程支流导流陡坡长隧洞为例,运用水力计算分析和模型试验验证的方法,分析比较了锐缘进口和曲线进口形式对陡坡隧洞泄流能力和流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曲线进口形式可以提高泄流能力,降低围堰高程,但设计工况下洞内流态处于明满交替流状态,不利隧洞结构安全;采用锐缘进口形式,泄流能力有所降低,但可避免洞内出现明满交替流状态。综合比较认为,在围堰规模较小时,设计陡坡隧洞采用锐缘进口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